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P18

  ..续本文上一页圈,全寺的人还得唱界,说东边到什么地方,西边到什么地方,大家都知道了就不能随便到界外,结下界在里面坐就算清净了。所以必须得学,不学怎么知道?学完戒僧每天都要做佛事,不是每天上早晚殿,那不算佛事。佛在世的时候,就是僧羯摩法,羯摩就是办事,处理僧务,开会。佛教里开会特别多,这个羯摩法,那个羯摩法,必须得这么做,因为制的时候,道场里不许有一个比丘不清净,如果犯了,立即忏悔,轻的三个和尚给他做忏悔,重一些五个,再重的再加,最多廿个比丘,这样来忏悔。

  摩德勒伽就是智母,藏者含藏意,母能生意,含藏一切智慧,所以叫智母,学智慧首先要学空义,学完了学有义。一切的经律论都建立在空和有上。有因持戒而达到空的,就说明了无障无碍一切烦恼都消失了。这个很深,必须懂得缘起性空法,这要懂得龙树的根本和无著配合起来。无著的唯识法相,龙树菩萨的空宗,三论宗的大智度论、般若论……就是摩德勒伽。这必须三业清净才许可受持读诵,必须受了戒才可以受读诵,这些法门三业没清净修定修慧最容易著魔。我们看见屋子里放光,天女散花,其实是魔女散花来了。讲经讲的好,对魔形成障碍,魔女给你散花,让你自以为了不起,这个法师就著魔了,乃至听众都著魔了。三业清净魔就不得扰。这三业清净和不清净关系可大了。信佛的不少,为什么感应的那么少?因为三业不清净!大家打卦的时候,占察的时候,念经修法的时候,屋子里洒净了没有?衣服换了没有?一件事没做就来掷,当然地藏菩萨是说的念一千声地藏王菩萨就掷,但前面的前方便做了没有?占察经上讲必须得建立一个静空,我说这个静空不论大小,一米见方能够供一个地藏像,纸像也好,小圈子里必须得清净。至于身体,如果说发了菩提心只要心净就行,但这是“理”,理跟事得结合起来,念一声阿弥陀佛就能生极乐世界,但要一心不乱,怎么样才能一心不乱?怎么念?不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么念吗?不对。前方便必须得做,念佛的时候也要使身心清净,念佛场地也要清净,念的时候要眼观鼻、鼻观心,念念分明,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生极乐世界没问题。

  请法的是坚净信菩萨,坚固信心就是绝对不怀疑。无论那一法,绝对照著做。有人修行没几天或没有效果,或者遇著世俗的事情,心里就想信佛对不对?怀疑了,不信了。会有一种自然的声音告诉你,这个发心就被魔业干扰了。我们看楞严经现的那种境界,能在三千大千世界,变化种种神通,这是魔业,不是圣业。如果我们大家三业感动那种天龙,龙有好多种类,我们平常所说的,多在海里。佛经说的龙跟我们人类一样,各有职务。大力神龙说我们一个小世界,大世界都翻过来。但也得业感到才行,没这个业,再大的神力也不行,有十个比丘或五个比丘清净,这一切魔业都翻不动了,为什么?因为持有清净戒的比丘有坚固的信心,敢说我在这不许它地震,这是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力量。

  “若虽出家,而其年未满二十者,应当先誓愿受十根本戒。”

  十根本戒就是沙弥十戒。

  “及受沙弥沙弥尼所有别戒。既受戒已,亦名沙弥沙弥尼。即应亲近供养给侍先旧出家学大乘心具受戒者,求为依止之师。请问教戒,修行威仪,如沙弥沙弥尼法。

  再一种解释,十根本戒就是菩萨戒的十重戒。那是得了清净轮相,照著这个再受沙弥沙弥尼戒。别就是解脱,就叫波罗提木叉。叉就翻成别解脱。就可以亲近供养出家久的,或者比自己先出家就跟著他来学大乘,具受戒者要发大乘心。这个具就是具足戒。求这个先旧的出家人给你作依止师。初出家五年必须得有依止师,受沙弥沙弥尼戒,出了家必须专依一师,没依止师是不许可的,现在别说五年,一年都不依止,出家了明天离开师父就跑了,一穿上衣服,别的庙上能吃饭了,他就走了。年未满二十都不能得戒,和这里讲的有出入,但这是得了清净轮相的。人也出家了,就发愿受十根本戒。这里面详细的我们不讲了,反正这一段大意都是指多戒说的。

  “若不能值如是之人,唯当亲近菩萨所修摩德勒伽藏,读诵思惟,观察修行。应勤供养佛法僧宝。

  想找一个依止师找不到,怎么办?依菩萨所说的依止法,依法为师,自己读诵智母,诵一部经也可以,读诵波罗蜜金刚经也可以,读诵瑜伽论也可以,自己多念,念完了观察,照著经上所说的修行,多做供养,供养三宝。我说这个供养可以多做法供养。到山里头去修行,像住终南山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五个月想洗个澡也不可能,到河里头去洗,还冻著呢!一年只有两个多月没雪,到那里?这个条件不可能。就得特殊的观行了。想供养香花,那儿买去?没有,就以经典学法作为自己的供养,供养三宝以读诵的功德,以法供养为最了。世间的供养多少倍也不及法供养。自己去进修,但这也是地藏菩萨大慈大悲方便,他知道到了末世,前头说的那些要求,条件做不到,方便之中再方便。

  “若沙弥尼年已十八者,亦当自誓受毗尼藏中式叉摩那六戒之法,及遍学比丘尼一切戒聚。其年若满二十时,乃可如上总受菩萨三种戒聚。

  十戒当中只受六戒,式叉摩那就叫学法女,学戒法的一个女人。在十八岁到二十岁中间,有两年的时间,就学习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如果没受式叉摩那女这六条的戒,不能看比丘尼律藏。现在我们很多的大德,在家人自己看藏,依藏学习,这是不能看的,尤其是密藏,没受灌顶之前,不能看,要起毁谤。或者是你翻了就胡说八道,绝对不要动。像瑜珈次第论中牵涉到有部论就截止了。没有断烦恼,没有得三业清净,把律藏晓得了,看这个比丘犯戒,那个比丘也犯戒,僧宝没有了,这是不行的。或者退道心,说这么严啊!那还能出家吗?或者再出去给人家讲,破佛、破法、破僧,因此不准学,有这个资格受了戒才可以学。

  “然后得名比丘、比丘尼。

  不论男女,得了清净轮相才能够称沙弥,或式叉摩那。专学戒这种道理,戒学在南宋以后,出家人很多都没有这样做。澫益大师很哀叹,这种律制后来弘扬学律的人荡然不知,说明法灭了。

  “若彼众生虽学忏悔,不能至心,不获善相者。设作受想,不名得戒。”

  如果也修学忏悔法了,也一天到晚拜忏,但不能至心,这个至心下面会单独解释。自己说我受戒,就像我们现在大家受戒,几百几千个,其实只能三个一受。在西藏只准一个人。现在为了时间的关系,都不如法。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所说至心者,差别有几种?何等至心,能获善相?”

  坚净信菩萨代表我们大家,就问地藏菩萨,您所说的至心,怎样才算?要说差别,有几种差别?什么情况才有善相?这个至心只是因,并不是果。我们占察轮相,拜忏,先提条件得有至心,以后再做一切佛事,才能产生效果,所以这个至心很重要。如果没有至心这个因,果都不成。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我所说至心者,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初始学习求愿至心。

  地藏菩萨对坚净信菩萨说有两种,一个是求愿,就是发愿,就是向地藏菩萨说说我今天求地藏菩萨给我轮相为什么。在说求的时候要诚恳,如果仰告的痛哭流涕,好像要奉上生命似的,就求得相当至心了。回想自己无始劫来罪恶不断,就至心了。我在福建鼓山的时候,我的亲教师慈舟老法师就能达到至心的境界。给我们讲戒的时候,他就痛哭流涕,怜悯一切众生现在犯戒的现象,他没办法,感觉悲伤。我们虚云老和尚呢?从来没有这种现象。我那时候当小和尚,怀疑心特别重,做什么事总要问为什么?如何产生?效果如何?我就是在出家以后,乃至于学经,有很多事经常这样问,我看到很多不同意的现象就要琢磨了。我也不敢问老和尚,也不敢问老法师。我们禅堂里有一位大家都说开了悟的老修行是首座和尚。在庙里除老和尚就这位首座和尚最大了,我就问首座和尚。这位和尚在禅堂里参学六十年了。我说老和尚,我们老法师总是痛哭流涕,悲心特别重。我说菩萨心是特别好,我们应当学吗?但是老和尚从来没有过,总是海阔天空的,我们应当学吗?他说哭者是阿难,不哭是迦叶,我就顶礼下来了,都不错!迦叶是第一祖,阿难是第二祖,善知识都是可以学的了。我说这个意思就是求愿心要恳切,一个人要想达到目的就得这样,但是我们一般的众生不是这样的,人家回想一下,我们干事业,三个月赔钱支持不下去了,卖掉不干了!干这个事几天不干,干那个事几天,都不至心。要是我一生就干这个,死了就算了,会有结果的。但世间法有所不同,我说的是出世间法。

  有人经常抱怨信了佛多少年来没得到感应,你怎能发的愿?自己检查一下,佛让你布施,什么都舍不得,怎能有感应呢?让你持戒,从第一条犯起,一直到第五条,全都犯光了。怎样求感应呢?三皈是舍不掉的,一受了无量劫直至成佛,即使投外道,终究要回来的。这个业做下去就永远系著你,我们讲到下卷就讲这个问题。求愿心得学习,求愿至心发不出来要学习,怎样能恳切?就是我刚才讲大悲心的流露,不是虚妄心,求愿要求的非常恳切叫至心。

  “二者,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获善相。此第二至心,复有下中上三种差别。

  摄念,念地藏菩萨就把自己念成地藏菩萨。我们开始就讲了,地是“心地”,藏是“性藏”,就是我们自己的性海。地藏菩萨是我们自心化现出来的,十方诸彿一切法界都是我们自心化现出来的。自心求自心,反闻闻自性,一样的意思,都是这样结合起来的,把心摄至寂静妄念都没有了,专精一事成就勇猛心,什么叫勇猛心?有多大的困难障碍,能克服,更精进。拜得困了,乃至于拜累了,倒下去了,还是拜,或者到浴室里拿冷毛巾擦擦再拜。宁舍生命非要求到不可,勇猛至心。要有这么一念至心,求什么一定得到。可惜勇猛…

《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