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上瑜伽密续》(两种电子版合集)▪P2

  ..续本文上一页经」是被认许为佛陀住世时(约公元前560年至480年间)公开传授的教法;而「续」则是佛陀示现出各种不同的本尊相秘密为特殊的弟子开示之教授。这两种不同的佛经便是大乘佛教中的「波罗密多乘]及「秘密真言乘」的经典依据。在某种意义上,依经典或续典建立的法统皆是通向解脱生死轮回或成就佛果的运载工具(乘)。

  

  「波罗密多乘」所教的成佛之道是出于经典,特别是《般若般罗密多经》的教法,如菩提萨埵的六罗罗密多即是。除了经、续的共道外,

  「秘密真言乘」所教的甚深道唯能见于续典之中。

  「秘密真言乘」一名是源于「真言」的梵文「曼渣那」mantra一词,意即「护心」,[ 曼」是心;「渣那」是保护。密续修持所指的「保护」,在某种意义上是说凭借殊妙的显境作为替代,以令心识远离庸常显境。

  

  无可否认,佛陀于经、续中的开示有时亦会出现互相违背的情形,例如,小乘法与大乘法便看似相违,但这些理论上的差异在传统上是被称许为大慈悲心的表现及佛陀对机说法,令众生随类得解,依教奉行的不共方便。有认为由于佛陀是以「欲安置一切有情于佛果妙乐」的大愿为其本怀,故佛陀开示一切能救助众生之法,并非谨为上根而说。所以不同的法规皆为根性意乐不同者而开设。

  

  能受持佛法者一般可分为:上士、中士及下士三类,唯自求现后世乐梁者即名「下士」,在「下士」中又有一类是唯求来生之乐而发心皈依佛、法、僧三宝,以最基本的方式修持佛法。

  

  知悉由惑业无自主数数受生的有漏性,具足出离轮回诸苦的坚固愿欲者为「中士」,这种行者便是趣修乘的根器。

  

  不谨求取解脱轮回的自利,更能觉悟自他的实相者为「上士」。由思惟一切有情于无尽轮回中曾一度成为有恩于己的慈母所策发,即逐渐对他人生起慈心及悲心,上士希求令他人雕苦得乐之愿会转为自愿荷负令一切有情成办佛果圣位之任的「增上心」。此心达至圆满时,悲心即转成为救度一切有情而成佛的大愿(菩提心),这种行人便是经典上所说的波罗密多大乘正所化机。

  

  在这些以利他为本的行者中,有一类慧力超胜,大悲增上的行者欲速疾成办利他之根本生源,故难忍成佛需待长时,这些便是趣入秘密真言乘的具量行者。

  

  依大乘法轨而言,佛陀开示种种不同之「乘」及无量方便次第,令一切根器不同的众生告能趣向无上正觉,所以「乘」及修持方法的圆满或快慢是依其正机行者根性的利钝而有差别。譬如,在小乘中谨开示粗显的[ 人无我」,未说[诸法无自性」之教。其理正如月称Chandrakirti所言

  

  「若初时即于慧力未得成熟者开示空义,彼等当生极大迷乱;故尔圣者(佛陀)最初未说空性之法。」

  

  同样,由于秘密真言乘的正机行者(本文的「正机」一词是用作简别「旁机」,读者应加以注意,否则便无法清楚分别各乘行者的特点--译按)其慧力较波罗密多乘的正机行者为利,所以他们更适合修学密续的殊胜不共法门。

  

  波罗密多乘及秘密真言乘皆教示「方便智慧双运」之修法(见附表一)。二乘的「智慧」皆指通达「空性」之心识,「空性」即是一切法本无自性;「方便」是说发心及其随行,两者是增益「智慧」的方便。在波罗密多乘中,主要的「方便」是:「布施」、「持戒」、「安忍」;在秘密真言乘中,行者除了修持种种波罗密多外,还运用「本尊瑜伽」令(无分别)现证空性之心现为本尊佛相。

  

  (附表一):波罗密多乘及秘密真言乘的智慧与方便

  

   乘 智慧 方便

   波罗密多乘 证空之慧 波罗密多

   秘密真言乘 证空之慧 波罗密多及本尊瑜伽

  

  行者凭借精勤事修[ 方便」与「智慧」的修法,即能积聚方便资粮及智慧资粮,两者分别是成办佛的「色身」及「法身」之因(见附表二)。佛为众生示现色身的方式在两种:(1)常住无上净土教导圣位菩萨的「圆满受用身」(或名报身——译按)、(2)剎那任运显现种种身相(如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佛)遍一切世间利益各道有情的「应化身」。(或名化身——译按)。佛的「法身」亦有二相:(1)「智慧身」即常住于无分别空性三摩地的「一切智」佛心。(2)「体性身」即此心的无自性空。「法身」被说为智慧资粮的印记或果;「色身」则为方便资粮的印记或果。

  

  佛身的数量在不同时位则有不同的安立,譬如有二身、三身、四身或更多的安立数量。「二身」是「法身」及「色身」;「三身」是「法身」、「报身」及「化身」;「四身」是「智慧身」、「体性身」、「受用身」及「应化身」。

  

  (附表二):佛身的类别

  

   法身(智慧之印记)——(1)智慧身(一切智心)

   (2)体性身(智慧身之空性)

   色身(方便之印记)——(1)圆满受用身

   (2)应化身

  

  佛的色身及法身不能分别证得,因为二身的成就是依方便资粮及智慧资粮二因和合而有,所以单修方便或单间智慧皆不足够。虽然一切成佛之道的开示定必解说「方便」与「智慧」合修道轨,但波罗密多乘及秘密真言乘对这一点的解释却有明显示不同。

  

  波罗密多乘的宗义在解释「方便」、「智慧」双运之道时,是不许「方便」与「智慧」二者的体性无别。就此乘看来,在一心之中并不可能同时通达空性及修持布施等行(方便)。她所许的「方便」与「智慧」结合之道,在某种意义上是指「先前修习布施等行之势力」能助益「通达空性之心」;「观修空性之力」亦能增益「修持布施等行」

  

  「秘密真言乘」的经论认为「波罗密多乘」的「方便」、「智慧」相合,谨是两种别别不同,但彼此互为助伴的心识,并非于一心中具足「方便」与「智慧」的结合,所以波罗密多乘必需以三大阿僧祇劫的极长时简,去除一切坚牢深厚的自性有见,及由自性有见所建立的习气,此二者共同构成有碍成就佛果的二种障碍(烦恼障及所知障)。然而,事实上,依无上瑜伽续而言,即使修持波罗密多乘历三大阿僧祇劫亦不足以成就佛果,行者若不趣修密续之法,即定难超越位于佛位之前的菩萨第十地。

  

  「秘密真言乘」所教的「本尊瑜伽」是一种联合「方便」、「智慧」,令「方便」与「智慧」结合于一心中的的殊胜方便。此中,用以通达证悟空性的最细心乃显为大悲利他色身,此令「智慧」与「大悲方便」结合于一心中的修法即名为「本尊瑜伽」。凭借这种修法,行者便能同时积集所需的方便

  智慧二资粮,有可能不须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而成办佛位,在无上瑜伽续中,佛果能于一生中即得成就。

  

  「本尊瑜伽」是密续的主要修法,所以宗喀巴大士曾把续典所教的一切殊胜方便说为」「有是为增长通达空性之方便,有是为修本尊瑜伽之支分。」

  

  虽然「本尊瑜伽」是凭借「方便」[智慧]于一心中双运结合而胜于「布施波罗密多」等修行,但更胜于波罗密多乘诸方便的法门,事实还是在于能随顺佛果色身之相。换言之,布施、持戒、安忍虽被说为殊胜的修法,但由于它们不能随顺于佛陀的殊妙色身之相,所以即不能成办此果。在另一方面而言,「秘密真言乘」的不共方便,是令行者自心专注于空性证境而现为无上正觉佛身,这样定当达成佛果此证空之慧所显的利他本尊佛相,在心识成办佛果法身的同时,即真实现起佛色身,正如现世DL喇嘛明言:

  

  「要言之,观修佛身即能证得佛身。」

  

  无上瑜伽密续由「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所组成,二次第的修法皆与转化行者的身、心而成佛的身、心有关。在「生起次第」中,行者于自身转成的本尊身生起明显胜解观想,而「圆满次第]则由真实引生一新的色身来「圆满」这种转化,亦即是令行者转化为真实(非胜解假想)的本尊。即使「生起次第」一般谨是观想本尊,但就去除成佛的障碍而言,它也是一种远胜于波罗密多乘的殊胜转化法门。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士的二大弟子之一——克主杰Kay-drup曾说两者最大分别是在于(真言乘)以本尊天相用于观空,而不是以庸常之境。其说:

  

   「就用作自性有执之对治法而言,

   心观(能所依本尊)中围,

   抉择所观境为无自性之势力,

   佰倍胜于观察抉择芽苗无自性之知解。」

  

  行者凭借本尊瑜伽成熟自心,其于证空之际俱时慈悲现起本尊天身,此于波罗密多乘乃视为不可能,此乘常言说于证空之际,能证空者本身并不显现于心中,然而,据格鲁派诸大论师所言,容有二分同时俱存于行者的心体中」能证空性的「胜解分」及现为本尊天身的「显现分」。换言之,他们皆认许证空之心能现为本尊的身相。

  

  (二)显经密续的共道:

  

   如前文提到,无上瑜伽续的修法是由「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所组成,在修持「圆满次第」之前必先修习(生起次第」,在趣修「生起次第」之前又必需具足三事:

  

   (1)先修习显经与密续的共道。

   (2)接受一种无上瑜伽部的密续灌顶。

   (3)守护特殊的续部誓句戒律。

  

  在详细解说生起次第之前,首先要对此三者作简要的解释。

  

  行者进修无上瑜伽续部次第前,必需在心中建立起正确的发心及如经中所说成佛之道的正见。虽然显经的法要几乎已经全包含于密续中,但是密续仍不能取代显教的经典,反而是显经的补充。因此,对续部…

《《无上瑜伽密续》(两种电子版合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