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唤醒沉睡的佛 第七章 证悟

  第七章 证悟

  除非我们自己证悟,否则无法真正知道证悟为何,虽然如此,对证悟有愈丰富的了解是愈好的,此点甚为重要,佛陀在任何层次的法教,都强调众生在究竟上是完美的。正因为这个完美潜能尚未全然的觉醒及开展,所以我们才要去完成这伟大的目标 ——证悟成佛。未证悟的众生,是轮里的众生,是我执常存的

  染污,或云生活在相对世界里的众生。那些已证悟的众生,即是佛。

   「佛] (Buddha)这个字,藏文称作「桑杰] (Sang gye)把他的境界描写的非常清楚,「桑」是觉醒之意,「杰]是开展的意思。所以「桑杰]就是全然的觉醒,全然的开展,即是全然的证悟。要达到最後一刻的证悟,可能要花费数百万世的生命,持续努力才能达成。当那一刻来到,当所有的努力结成果实,当个体完全觉醒。开展,那麽究竟的目的地——成佛便达到了。

   以这个对「佛]的简单的定义为基础,我们可以去检验了悟的不同层次,先前已介绍过的「菩萨地」,就是在描述菩萨的了悟次第。在完全证悟之前,了悟有很多个层次,由于了悟是一刻接一刻的连续历程,所以我们不可能就每一步做说明。在你发愿要求进步的当儿,你的了悟程度已经在进步。有这种想法,知道自

  己可以更好,也期待自己更好,这本身就是种了悟。从此刻开始,到你真正变得更好,到你又有更深一点的认识,到你有更深的期许求进步,这每一刻,都是个了悟。我们不可能在一本书中描述完整,但当我们慢慢进步时,我们就会体会到这些觉受。

   佛法对于一些较特别的证悟层次有所说明,在此稍作解释,有助于我们了解证悟的过程。当一个人觉醒到他一定要求进步,不论哪个领域,那麽此人就会开始寻找有效的方法,去解脱内在的潜能,求证悟就从这里开始。典籍里提到有个重要的成就阶段,是「一味」的人类心灵。这是人道众生在身体、情绪生理条件的限制下,所能成就的最高次第。透过我们前面所提过的种种修持方法,一个人可以在人类的环境里成就「一味」清明的心。清明的心可以使有益的行为自然的发生,此时有害的行为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才做得出来,而善行随时会自发的出现。不需费力就可以看得清楚,这是我们获得的这个人身,与心灵间的连系的一种最佳表现了。这是平凡众生,运用人道的环境,所能成就的最高次第。这个以上,就必须有特殊的修持,才能再向上发展,更高阶的个体,也可能住在人的身形内,但他们的成就是源于更高境界的心灵。

   人类最高层次的了悟,可以透过禅修。持戒。修身、修心的方法来成就。这是依人道有限的身体。情绪。外境的条件,而达的成就。当人道的条件被善用,能达平衡,其成果,我们称为一个完美的人类,是人道范围内最好、最有智慧的人。「一味」的人类心灵——就是成为一个完美的人类——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我们要表现出人类拥有的最佳潜能:每个人都从最坏的环境里做最大的努力;每个人都面对事实,不找藉口。不伪装、不无知;每个人都能自己面对生命现况中的每件事。一个完美的人类,在遇到各种环境时,都能面对它和处理它,而不是被情境所影响。甚至,做的每件事都是有益的。这是证悟的基础,由「一味」人类心灵开始,持续的在证悟道上的各个次第里实践。

   再上一层的了悟,已超越了人的情绪。情况。身体的限制,这是「大成就者」(mahasiddhas)的层次。「大成就者]了悟的次第,与伟大的菩萨、[慈悲者]一样,都已超越了人类身体及环境的影响。「大成就者]及开悟菩萨,已认识到外在的实存都是相对的,内在的情绪及思想也都是相对的。由于他们已认识。澈悟相对真理,所以,他们比「一味」心灵的完美人类,受到较少的限制。

   完美人类与更高次第成就者间的差异,在于完美。仁慈。有智慧的人,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化现,但「大成就者」及开悟的菩萨,在同一时间里可以有许多个化现。当一个「大成就者」或菩萨了解到:时间、情绪、外境,及所有现象都只是种相对的存在,那麽外在实相的影响力就不再有用,变成一种不相干的限制了。人的身体对于情绪的影响,变得不相干,更甚者,这些「大成就者]可以操控人道的现象,相对的实存成为他们可运用的工具,这就是为什麽「大成就者]或伟大的菩萨能够显现神迹,由于殊胜的理解,他们已能超越种种的界线,这也是为什麽他们可以穿墙而过了。

   这种能力不是肤浅的魔术,那是殊胜的神迹,它的来源不同。它来自于个体对于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认识,以及对空性有所了知之故。精神导师们能够示现神迹,是由于他们殊胜的理解,不受外在相对真理的二元影响所致。[大成就者」及菩萨已经解脱他们自己的二元,所以,他们与外界平凡人间的特殊关系,也成为是一种神迹事件了。伟大是「大成就者」示现的神迹,诸如能够超越时间。穿过物质元素的影响——如能在水上行走、在空中浮起、坐在刀刃上,或是操控元素,如降雨或止雨——证明了他们已理解、能掌控外境的相对存在。时间、空间。物质,在极细微的层面上,也能为他们所掌控。依我们普通人类的经验,初地菩萨可以同时在一百个地点化现,对于平凡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但对菩萨来说却是稀松平常。在此必须强调的重点,是那些能示现神迹者,都是以慈悲心、智慧为出发点的,他们这样做,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利益他人。

   如果你为了要有神奇的能力,而愿学佛、成就菩萨,这是不正确的动机。正确的动机是为了要;“益众生而欲成就佛果。神迹只是个副产品,它只是证悟道上发生的一些事,并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如果你为了要有神力而学佛,那是又错误又浪费时间的事。如果你想要学变魔术,那很容易开始,就是去参力,一个魔术师协会,你一定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你不必要透过佛法来学到这些,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当伟大的菩萨获致证悟。成佛,就是证悟的最高境界了,此上没有再高的证悟,也无再需进步之处。要解释这个境界的证悟,实在是个挑战,但感谢释尊。感谢过去一切伟大的上师,我们可以由他们身上知道一点。他们让不可能的难题成为可能。可以由两个角度来看这个题目,一是证悟本身的定义,另一是检验它如何显现——证悟是什麽样子,以及它显现成什麽样子。

   此刻,证悟就在我们自己之内,是我们心灵的究竟本质。虽然,心的究竟本质遍存于我们自身之内,但我们仍是不能真正理解它。我们有许多的问题和怀疑,我们甚至怀疑心灵的存在,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怀疑,他们可能要花几百辈子的时间才能找到心灵。这个问题与怀疑,可以持续几辈子,但我们究竟的、纯净的本质永久不变的存在那里。

   究竟本质,透过努力及修行,可以渐渐开显、解脱。解脱的历程可能很久,直到本质的完全显现,解脱成佛。佛性具有无限制的性质,它长期以来都只是个潜能,当它完全自由时,就是证悟。

   当我们打坐。禅修时,心灵可能会有种纯净。无限的感受,怛只有很短暂的时间。不过,如果禅修有进境才会有此觉受。这是禅修正确的验象之一。我们也可能在其他极端地情境里,乍见这种感受,诸如有件极欢喜之事,或是濒临死亡经验等等。若我们在那些时刻里,观察我们的自心,我们会发现,事实上心中一点事也没有。但我们在那个时刻,是看到我们的情绪,那就错综复杂得很了!不论我们经验到的是快乐或是痛苦,那都是真的情绪。但关照的若是我们的心,则一点儿事也没发生。能乍见证悟的那一刻,就是我们看到事情本然了。

   有句谚语与无明和智慧有关:「没有任何东西比无明造成的伤害更大,没有任何东西,比智慧带来的利益更多。]智慧能够看到无明所看不到的东西,了解无明所了解不到的事物,即使世界毁灭了,也只能毁灭身体,毁灭不了心灵。毁灭世界不会延宥心灵的了悟,连一秒都不会。相对地,无明却会延著证悟,达几百万代生命之久。对我们而言,整个宇宙只有一个意义,就是使我们能达到证悟,如果你没有智慧,也不知什麽是智慧,那麽没有任何人能帮忙你知道。帮忙你了解任何事。当你有智慧时,你就了解了。当你发展智慧,证悟会随之而至,所以,开展智慧有大利益,无明与傲慢带来无穷的伤害。

  当心灵的无限潜能完全解脱时,各种事业、理解。智慧、慈悲一一一切的一切——都变成无限的。你成就了佛果,超越任何限制。佛是没有时间。物质。因。绿的负担的。若世上所有众生同时虔心祈请佛陀加持,则佛的加持在同一时刻、平等地达到每个众生身上,每个众生觉受到的加特或有不同,须视个体业力而定。众生也可以在同一刻领受不同方式的法教。依密续用语,佛陀无限的化现与开示,称为「法身],即证悟之乘「法身]。

   接下来探讨证悟如何显现,显现成什麽样子。这必须依证悟者化现所在的个体而定。一般而言,有两类主要的显现方式。第一类是高层次的一类,即证悟後以较高层次的了悟者的型态化现,如初地菩萨以上的果位;第二类属低层次的一类,即化现为未开悟。平凡众生的模样,包括仁慈、智慧、完美的人类(译注:即前述的「一味」心灵者)。传统上,解释证悟者所显现的方式,是以三「身](Kayas)来描述的,透过这三种型态,证悟者化现为各种层次的众生。

   三身就是「法身] (dharmakaya)。「报身](sambhogakaya)及「化身」(nirmanakaya) 。「法」指涉一切事物。一切现象的存在,都是空性。「法身」是一切事物本质的形象,它就是一切事物。「报身」意指完全,没有任何遗漏,全部包含在内,[报身]是指巳获全然开展之身…

《唤醒沉睡的佛 第七章 证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