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道次第之修持方法▪P2

  ..续本文上一页

  (2) 陈设供品

  现在讲至一座禅修之前行六支中的第二支 —— 陈设供品。

  供品分为实物供品及非实物供品,现在先说实物供。

  实物供品可以是任何美好的物品,种类繁多,不胜枚举。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供上水、花、燃香、明灯及食品。它们各有其吉祥的表义。

  供水是最容易不过的供养了。由于它随处可得,并不费什么钱,所以我们肯定不必透过种种不良手段才得到它,这确保了供品来源之清净性;又因为它并不值钱,我们在供奉时恐怕不易生出吝啬、不舍的心,这确保了供养心的清净性。最好的优质水,具备八种特性,各有其吉祥表义:水的凉性表义持戒清净;甘味表义享百味食;质轻表身心壮健;性软表意念柔顺;清澈代表心明;无臭表义无障;益喉之特性表语妙;养胃的特性表义无病。在供水时,我们按喜好供一杯或几杯清水,或依西藏传统供上七杯均可。在上供时,不应把空杯放佛坛上才倒水入杯中,而应先在杯内放一点水,在供桌上放好位置,再以壶添满,这样可避免空杯作供的不吉祥缘起。用壶把水添满时,不可胡乱地倒水,而应像为皇帝供茶般用双手恭敬添上。添满水的杯,水位不应离杯缘多于一颗米粒的粗度,但亦不可过满而溢出。此外,如果供奉一杯以上,这些水杯应整齐地排成一条直线,杯与杯之间距离一颗米之粗度,即不过疏,亦不紧贴。在西藏的传统是,我们在早上供上新水,在下午近黄昏时把水供撤下,翌晨再上新供。在现今的城市生活中,大家或许会很晚才回家,故此只好在晚上撤供了。注意倒出水的空杯不应放在供桌上。供完的水可以自己饮用。

  供花可以积集于未来生相貌庄严美丽的缘起。花可以采用鲜花、假花或整盘的盆栽,只要别供本身有毒性的花即可。

  燃香必须用无化学原料在内的配方,如纯檀香或沉香的粉或木条均可,许多藏香亦适合这用途。藏香分许多种,有些是供护法的,有的是供龙族的,四密部亦有不同的配方。如果供藏香,宜用共通的配方香。供香为的是供香气而不是供黑烟,所以我们不必把香炉放在太近佛像的地方,而应把燃点了的香在供桌前略为熏扬一下,再把香炉置较远的地上,这样便不会把佛身熏黑。佛陀的鼻根非同凡夫,绝不会因香炉放远了而受不到供养,所以大家不必有此幼稚的顾虑。要买香炉的话,应选没有印上佛像、经咒的简单类型。汉地的香炉或水杯常常印上经咒,这是很不合乎传统的商业做法,大家千万不要买。有些汉人习惯供电香。供香是为了供香气,汉地卖的电香支只是几根闪烁、像香的东西,并无供香的意义,而且闪烁不定的光明也是一种不佳缘起,大家避免为宜。

  灯供的目的是为了供上光明,它的缘起是于未来生具有智慧及眼目明亮等。如果供的是油灯,应用较优质的灯油及调较灯芯长度,以保灯光明亮、无烟、光明显金黄色而非蓝色或闪烁不定。有些人喜欢供用电的灯,供灯之主旨是供光明,所以用电灯并没有不合乎传统的地方。

  供食应用素品,例如水果或任何以三甜三白物(注:即白糖、黄糖、蜂蜜、牛奶、酸奶及牛油)制成的食品等。供品必须是自己能力范围内能负担的较佳品,而非自己也不愿吃的过期食品。食品不一定要天天换,但在水果等不再新鲜时便应更换了。

  供佛是为了我们自己积集功德而做的,并非诸佛希罕我们的供品,所以我们必须认认真真地摆置供品。以上所说的种种供品,我们虽不必全部供齐,但却要注意必须放置得十分整齐庄严,绝不可像喂狗似地随随便便把供物丢在桌上乱放。有些人担心万一忘了供养会遭佛陀责罚,这是不必要的顾虑。诸佛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凡俗受用品,亦不会因行者漏了供养而发脾气。

  刚才说过,供品不拘种类及数量之多少,但我们却要注意供品来源之清净及供养心之清净。什么是“来源之清净”呢?这是指供品并非由如杀生、偷盗等十恶业而得来的。此外,出家人若以五种邪命得来供品或以此得来之金钱买得供品上供,亦有来源不清净之问题,所以这些供品是不恰当的供养。譬如出家人向施主说:“您去年的这月份给我的那些米,真的帮了大忙啊!”,而心中的发心是为了提醒对方再度供养,这便是邪命的案例了。判断是否属邪命类业,必须看发心。如果该出家人心中完全无丝毫为了提醒施主的动机,而是真心赞美对方之功德,而施主却又真的再度供养了,这便不算邪命业。有关五种邪命,在佛经中有不少讲解,衲就不多说了。总之,来源不净之供品不宜供奉。如果不作十恶业或五邪命便得不到供品以供奉佛陀的话,宁可只供清水或什么都不供。这其中只有一种例外情况,譬如说你作了某恶业,现在十分痛悔,便在佛前忏罪,把造作此恶业之得来品供上,发誓不再犯同等恶业,在这种情况下供养来源自恶业的东西倒是如法的。

  在心理上,我们不能有吝啬或者后悔供上昂贵供品的心,否则便是供养心不清净了。

  衲为大家讲一个佛教历史上的故事:在佛陀年代,舍卫城(Sravasti)有一个女乞丐。有一天,城里的大王、大臣及贵族等兴大供养,她也想对佛陀作供,但苦于无钱,所以便只好以行乞所得之一钱买油,供了一盏最小的灯。她在作供时发愿:“但愿我于未来能具大智慧,以灭除一切众生之愚昧!”这盏小小的油灯,便与许多由国王及富人等所供的大油灯放在一起了。在供灯翌晨,佛陀的大弟子目犍连(Mahamaudgalyagana) 巡更经过,发现全部大灯都早已油尽灯枯了,这小灯却光明依然,犹如新供的一样。目犍连便想:“天都亮了,还亮着灯干什么呢?”于是便以手搧灯,灯却不灭,他改以衣袍搧灯,灯火还是不灭。在目犍连不明所以之际,佛陀刚好走过,佛向目犍连说:“这灯是一个具“大心”的人所供的,尽管你用四大海洋的水来灌,或以巨风来吹,也不可能把它灭掉!”由此可知,如果供品来源也清净,供养心亦十分清净,以欲利益一切众生之菩提心上供,即使供的只是很小的东西,也能具很大力量。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众生之数目无量,以致功德亦得以乘大无量倍之缘故。反之,如供品来源有问题,或供养心是为了出名或一己私利,则不论供品有多大、多好,所得功德十分有限。

  刚才说了实物供品的开示,这是有限的供养。非实物供养是无限的,例如出家人可以把自己出家及修行的功德作供,又或我们观无量花朵作供,这一样有功德。在路上,如果我们见路边有一朵美丽的小花,亦可在心中作供。

  现在已说完了供品的开示了。一般来说,出家人比较贫困,而且他们应把精力花在修行上,所以出家人宜主要依靠非实物供养的方式积聚功德,而以实物供养为副。在家人的情况不同,所以宜主要以实物作供。可是,出家人如果有钱,则也当然要作实物供养,不应执以上所说内容而吝啬不供实物。

  (3) 上座发心

  现在讲至前行六支之第三支。这一支讲授座垫及坐姿的要求,以及上座时的发心。

  作闭关的人,由于需要天天长时间使用这座垫,而且在关期中不宜更换或移动座垫,所以必须挑很合用的座垫。日常修持的人,虽然并非天天长时间使用座垫,但也宜找一个舒适的,以利修行。

  一般来说,座垫以前低后高、渐向前斜的为最适合久坐,但这只是普遍共通的讲法,还视乎个人身体结构及感受而在有必要时酌情改良。传统的座垫后高四指横排之高度,前高二指横排的高度,人坐上去后,四边应各有四指横排的空位。在西藏,还有另一种关房用的带靠背座垫。这种看来有点像讲经法座的座垫,是为了能令人久坐修定而设计的禅座。讲经法座雕上龙、象及雪狮等,而且造得很高,是为了表示敬法,这里所说之修行用禅座意义并不相同。用这种禅座修行道次第也如法,但座上不可雕刻龙、象及雪狮等装饰,而且禅座必须放地上的高度。

  衲注意到汉地寺院中有许多汉人使用跪垫,并惯以长跪的方式修持。在古印度与西藏,并没有这种方式,除了受戒仪式中要右膝着地而单跪外,一般都是双盘跏趺的。

  在放座垫的地面上,我们可以用粉笔画上一个代表金刚交杵的图案,然后在地面上铺上少许吉祥草及百节草。吉祥草是传统造扫帚用的干草,在大多数地区的山边随处可采得,或从未用过的扫帚上拆下亦可。百节草是野外常见的一种植物,其根部在地底向旁边延伸出,大家去野外找根部有一节节的草便是百节草了。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找有近一百节或更多节的百节草为最佳。百节草要用两根,交叉放于画在地面的图案上;吉祥草分为四小束,把根部朝外,草尖朝内,十字形地铺在图案上;最后才放上座垫。这个座垫在关期中不能移动或更换,其下之草也是不更换的。金刚交杵本来是本尊的法器,我们不宜直接把它画在地面,所以我们用地上的图案代表它。金刚交杵有坚固不能摧之意义,同时亦代表了佛陀成道之金刚座。坐在这图案上修持,表义我们效法佛陀当年坐在菩提树下修行时之坚固决心,同时也有坚固之吉祥缘起。吉祥草有清净的意义,百节草有长寿的意义,二者又是佛陀当年用以铺设地面、坐在其上而成道的植物。坐在这两种草上修持,表义我们效法及纪念佛陀,同时亦有清净与长寿之吉祥缘起。

  在每次上座前,我们应对佛坛恭敬顶礼三拜。顶礼时应以极标准姿势进行,就似军人步操一样,绝不可随便或松懈。首先我们毕直站立,双手合掌,把拇指屈入掌心,然后把合起的掌碰触头顶、眉心、口部及心部四处,以积集将来成就如佛之无见顶、眉间白毫、六十妙音及遍知意这些身、语、意功德,再拜下去,把双膝、双掌及额头触地,再马上即起,重新立正。把以上的步骤重复三次,便完成了三次五体投地式之短拜了。在顶礼时,我们口诵增长礼拜功德咒:

  

   那摩曼珠丝里伊 那摩淑丝里伊 那摩乌他玛丝里伊 疏哈

  n…

《《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道次第之修持方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