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死亡与临终---佛性与中阴境界▪P2

  ..续本文上一页述的心的本性。这与禅修中体验相似的死亡净光一样,就是著名的母子乡会。当然,如果你能够苦修的话,你便能在此生中成佛,而那是最好不过的。然而,假如那没发生的话,在死后仍有一个成佛的可能。

  当你在死亡的片刻认识出名光的净光时,也就是当母子相会时,你将停留在禅定的境界中。然而,这种休息、以及在此境界中经历死亡的人的境界有许多种分类层次。有些人休息于禅定的境界中,是由于他们能够认识中阴里的净光,并且有能力去与它结合。还有些人在死亡的片刻休息于此自然境界中,乃因为他们已经藉由止的禅定所获得的力量。而能够维持这个境界于死亡之时,是一种人人都能看见的外在证悟征象,而它全部基于个人修法的得力与精进。

  ~问答录~

  问:“当日常生活中的三种分解、消溶经验发生时,从出现到扩大再到达成的过程是什么呢?”

  ◎蒋贡康楚仁波切 答:

  和客体有所接触是个问题。当你初次与对象物相遇时,认知本身就是出现。例如,当你第一次进入佛堂时,你看见了它,这就是出现。第二阶段中,你会分析你所曾认知过的,所以现在你不止看见了如其所观的佛堂,而也注意到它是宁静、美丽且庄严的。这是在你心中所现之物的扩大。一但这发生了,接着你运用了你对佛堂的鉴赏力,而这就是达成。

  当你第一次看到佛堂时,你并不执着-只是看到。后来,如同你的心在延伸扩大,你更执着于你的认知。最后,你论定它是个佛堂,而你变得对它执着,这就是达成,这也就是我们如何运作于世界之中的方式。无论如何,当我们死亡时,这些执着便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消失。

  问:“当神识存在时,父能量降下而母能量上升,二者相会于中央。那中央系指身体的肉体中央吗?”

  ◎蒋贡康楚仁波切 答:

  神识在中脉之内合成一体。再出现、扩大和达成的分解经验后,前六识休息止断绝。在那时刻,父能量与母能量在心轮乡会,而一切的不净认知停止。在这些休止时,所有在右脉、左脉中的风息移动并在中脉里结合。而那结合的结果是:一切活动都转化为智慧,并且你体验到光明净光。

  在中阴里,你毫不费力的体验到你自己的真实本性。你所需要的只是去认识它,而那并不仅藉由此生中的修持便成为可能的,当然还有赖上师、教法与传承的加持力。

  问:“您是否认为初学者去帮助临终的人是可能的?因为上师并不一定会出现在死亡时刻。”

  ◎蒋贡康楚仁波切 答:

  传统上,有人临终时会迎请一位和教法有关系的老师,或有经验的僧伽。那个人能够指导或提醒临终者有关真实本性的体验。这是非常重要的。

  问:“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中阴理解脱他自己的话,那个人是不识成佛或成菩萨了?”

  ◎蒋贡康楚仁波切 答:

  那决定于中阴的层次。例如,在低一阶段,如果有人认识了法身,那就是佛。假若我们无法做到,而在第二层次里认识了真实自性,那就是报身。第三层次是很难去理解的,然而若你能认识它后,那就是化身。

  问:“我们的脑有多少是在身体与神识的关系中,而它在各元素分解时又被影响多少?当我们过去生病时,我曾注意到我脑较没有高度认知的能力。”

  ◎蒋贡康楚仁波切 答:

  一般而言,只要有身体与心的联系后,我们身体的一切功能运作便与心有所关联,其中包括了脑的功能在内。因此,如果你在死亡时刻在脑中有清醒的念头,那便可能促进明觉的体验。假如你的手臂或脚是生理麻痹的,它可能不会伤及思惟的过程;但如果脑麻痹瘫痪的,那么思惟的过程就被伤及。所以脑是重要的,不过只有当我我们活着和分解阶段中才是如此。在死亡的净光发生后,心并不是真正地被脑所影响的,即使它被伤害或不平衡易然。

  问:“当现在的人在死亡的时刻与死后,我曾经验过相看见亡者的色彩,并感觉到房中温度和光线的极度改变。这些是因为恐惧死亡而有的幻觉,或是王者的头设传达?”

  ◎蒋贡康楚仁波切 答:

  经验到如此的征兆是绝对可能的,但对它升起执着却一点意义也没有。虽然如此的经验是可能的,但许多征兆都可能是你自己的心理头设。所以如果你能不偏不倚的认识这些经验就是好的。

  问:“你对那些已因脑部曾被伤害,而无法认知任何东西、进入昏睡状态的人有何建议?延长他们的身命是否会伤害他们,以及损及他们的中阴经验?”

  ◎蒋贡康楚仁波切 答:

  我对西方医学体系所知极少而不便多说,然而在东方,如果我们认定一个昏睡状态的人正将要死亡后,上师会给予某些灌顶已净化引起脑部伤害的恶叶。也有些特别的本尊,如阿閦佛或金刚萨埵,都被认为可净化污染或防止堕入下三道之中。传统上,这些灌顶要给快死的人共一百次。习惯上,在临中阶段的人并不再置于医院里,而是把它带回家或带到一座寺院等,上师们能为他修这种法的地方。这样做是极明智而得当的。

  问:“当我们的身体死亡时,我门是否仍执着于我们特定的观念?那时我是否丧失了我执?”

  ◎蒋贡康楚仁波切 答:

  这儿所被改变的仅是由你的名子和你的身体。至于对我的存在的执着是不会被改变的。它是相续不断的。

  

  

  

《死亡与临终---佛性与中阴境界》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指出心性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