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果报亦不可思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 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 是故名一切法。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沙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次, 须菩提,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 无人、无众生、 无寿者相, 修一切善法,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 如来说即非善法, 是名善法。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 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 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 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 如来则有我、 人、 众生、 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 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 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 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于法不说断灭相。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 持用布施,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 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何以故?须菩提, 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 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后秦〕 鸠摩罗什 译
密法是佛法中的“宝中之宝”
一、佛法难闻,而密法更难得到
宗喀巴说:“密法比佛更珍贵。”就是说要得到佛法,要有许多条件,而密法更是难以得到。所以宗喀巴大师说:“密法是珍贵的,密法比佛还珍贵。得到佛的地位并不难,得到密法难上难。”原因是啥?佛法上说:本贤劫要出1000个佛,释迦牟尼佛是第四位佛,第五位佛在8万年以后出现,是弥勒佛。像这样的佛在世界毁灭之前的这一贤劫要出现1000尊,在这1000尊佛里面只有4尊佛才有密法,是第四位、第五位、第十一位佛和最后第一千位佛。从理论上推算,只有最后这一个佛,前边999个佛的所有佛法他都要传,所以他必然要传密法。这说明密法是珍贵的。而世界上由于人的偏见、无知,对密法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不认识,甚至排挤。佛教内部也有排挤,小乘佛教也进行排挤,汉传佛教中有个别人也排挤。实际上也并不奇怪。因为密法是秘密的,如果大家都知道了,就不珍贵了。稀有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如果人人都有了,还有什么“珍贵”可言?
二、密法是成佛的最捷的捷径
密法,特别是无上密法中有显宗所没有的许多方便法门。如色身的修法,佛国的修法。色身就是佛的四身中有形的两个身(即报身和化身)。这两个身是显宗经过三个无量劫即三个阿僧祗劫的时间修福、修德才能得到的,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得到的。而密法快速法能即身成佛,就是用幻身法可以代替长期修炼色身的这一过程。
还有佛国的修法,即庄严佛国,比如观修坛城。这次大家都看到了,用沙堆的坛城,是佛国、佛法的象征,那里面的每一朵花、每一个字都有特别的佛理象征意义。
还有禅定和智慧的修法、二成就的修法。
世间成就(四悉地):息、增、摄、诛。
四悉地成就也叫世间成就,如息病、灭灾这方面的成就叫息灭成就法。增益法:增益就是增长智慧、增长寿命、增长财富等。收摄法、勾摄法:想得到的东西可以很容易得到,叫摄法。诛杀法:是对待邪恶的,是愤怒金刚所表现出来的善行,即抑恶扬善。从目的上来说,佛法是慈悲的,但从手段上说,有时有恶法——诛杀法,没有这些法,对待邪恶就没有办法镇压下去,众生也得不到幸福。所以,用诛杀法对待邪恶。对待邪恶也是以慈悲为怀,从慈悲出发,但是在手段上采取强硬的手段,就是诛杀镇压法。这是四成就的世间成就。
十二成就:收、招、离、杀、逐、迷、僵、呆、橛、封(口、耳、…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