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故事,西藏的一个大喇嘛,在这一世做大喇嘛的时候做得非常好,但他翻译大日如来的经典还差一点点,成就没有圆满。他死后又转回来了,但他通达无碍,上师确认他就是那个人。他在五岁的时候接着翻译,两年之后这部经翻译完了。这个故事要是学密宗的人应该知道,他就是文殊菩萨再来。
他很清楚自己来干什么,就是翻译这部经来的,翻译到七岁的时候这部经完成了,他跟所有的人说,明天中午就要走了。大家以为他翻译完回家了,没想到第二天就往生涅槃了。
在凡间有没有这样的事哪?有的!一见钟情的人,就是上一辈子他俩有个愿,下辈子一定做夫妻。这个愿成为一个动力,两个人都转生回来的时候,千里姻缘一线牵,见面就一见钟情,而且白头到老,这就是他俩亲自约定的,但我劝大家不要发这样的愿,这种愿力不好,轮回的种子。
『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尽无边世界,』药师佛发愿来世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自己的身体如太阳光一样光明耀眼,照耀无量无数无边的世界。这个就和阿弥陀佛的圣号可以传遍十方法界一样的了。
『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三十二大丈夫相是圆满的。如何为圆满?大家可能不明白三十二相在什么时候用,比如释迦佛在人道上修得圆满了,人身是三十二相,叫圆满报身,圆满报身中就有八十随形好。用人间的语言说,这个人长相非常好,好到无法用语言去说了。
他用光明来庄严,用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来庄严自己的身体,让大家一看他的身体就欢喜。就像释迦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看见一个如来相貌非常庄严非常圆满,心生欢喜,就喜欢修行。
我们大家也要修成三十二大丈夫相。为什么说是大丈夫相,不说是女人相?因为能出家修行的人都为大丈夫,回小向大啊,这才叫大丈夫。回大向小的人就不叫丈夫。大丈夫相具备了像释迦佛脚底下有金轮、手非常软、耳朵非常长等等的特征有三十二个。大家可以在自己身上查一查,看够不够,能凑够三十二个数,就说明佛观察的这个东西不会错。如果你还没有凑满,说明你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观察到。
『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就是让后世看到我的或听闻我的人跟我一样,长相平等,功德平等。利益众生,安乐有情。
他发的第一个愿很真诚,这个法是平等法,非常殊圣。所以第一个愿就是生佛平等愿,就是众生与佛是一样的,是药师佛的正报庄严
大家一定要有个愿,如果没有愿,在修行道上会遇上很多的问题。如果你有了愿之后,可能你就在某一个晚上睡觉的时候,自己就解开了。或者在别人谈话中,虽然那话没有对你说,但你一听就明白了。我们很多时候因别人说一句闲话得到开悟,这开悟是小的觉悟,小觉小悟可以使江河满啊。
药师佛的愿力和我们众生非常接近,药师佛有什么,众生想求什么,药师佛马上满足,还要和药师佛一模一样的,他和众生息息相关,所以说药师佛伟大。
有句话:相由心生。想佛的那种圆满,想佛的那种光明,你的相貌慢慢就会向佛靠拢,相貌是由心转变的。第一个愿里是众生和佛平等愿,长相平等,功德平等,所有的东西一律平等,无有高下。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理解到,心可以转我们相貌。你真正把心量打开了,愿力真实了,愿意和佛菩萨融为一体的时候,(我在某一本书里看过,愿意与宇宙同在,愿意与诸佛同在,这些话说出来的时候,)你会感到一种震撼,获得一种力量。因为你说出这种话的时候就是一种愿,但那时候并没有明了是愿。如果你明了这是愿的时候,虽然没有利益别人,但首先要利于自己,让自己觉悟也是好事。
首先要有一个自力,愿意与宇宙同在,愿意得到宇宙的加持,愿意与佛菩萨同在。自力、自然力(宇宙力)、佛菩萨力,三力结合才受用啊。
讲了很多话,很多人接不住,不用心就很难办。自己要从内心把那种最无上的理能翻译过来的话,你的心、心力、愿力心、功德力都在提高。你在提高的过程中,你的心量就越来越大,最后你的心量就和佛菩萨一样的,和宇宙一样的。心量大的同时,你的总愿力就会越来越大。因为你愿意让所有的众生都离苦得乐,所以心量大也就表明我们福慧具足。
没有智慧没有福德,修行起来也很麻烦。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这都不成。所以在修行中大家的心量要大到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容。心量大,发出来的愿力就会越来越真诚,越来越真实,由心愿指导我们的行,走得就坚定和踏实。
【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liú lí),内外明彻,净无瑕秽(xiá huì);光明广大,功德巍巍(wēi),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mínɡ)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
第二大愿和我们平时的生意买卖、事业联系起来了,它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药师佛名号的,就能得到这样的好事。这个第二大愿是开晓事业愿。是药师佛身光破暗。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第二愿是唯药师独有的。他得菩提成佛时,身有三身佛,随类变化,或现人天,或现鬼畜,无有定相。身如琉璃之身,此变化身,如青色宝,内外明彻,净无瑕秽,晶莹剔透。
炎帝和神农的身体也是透明的,内外明澈,一览无余,吃下去的药怎么行走,在哪一条经脉上能起到什么作用,看得非常清楚。炎帝和神农研制了很多的草药。如果把炎帝比喻成药师佛可不可以哪?也可以!他俩是一个人,但是他俩又不是一个人,从身体性能上,他俩都有这种功能,但他俩不是一个,神农是药王菩萨或药上菩萨,但不是佛。
内外明澈没有障碍,如果大家修行修到这种地步,x光可以不用了,有病自己来看,一看哪根经脉堵住了,拿针扎一下穴位,经脉就通了。
大家要明了,自己修到最好最圆满的时候,就能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如果你会开一些药方,自己的病轻而易举地就会把它处理掉了。佛法里讲五明,其中就有一个医药明,掌握了医药明,用佛法度化众生就比较方便。如果没有技能,也就没有机缘给别人讲佛法。算命也是好事,但看你的心放在哪儿,如果放在赚黑心钱上就成问题。把算命当作一种方便的法门,以这种方式来教化众生,让他们学佛信佛这是好事,所以很多世间的东西就看你的心和愿。你的心正,你运用的方法就是正的;你的心是邪的,你的方法再好也是邪的。
『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老子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楞严咒里有一个不见顶相,看佛的时候看不到边。这里形容药师佛的光明广大,照耀无量无际的空间,让人们安住在祥和、喜乐的境界中,其功德巍巍。
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以日、月、星为三光,而尤以日月之光为大,而药师佛散发的光芒超过了日月之光。其散发的光芒交织在一起非常绚丽庄严,这样的光芒能摄受众生,不敢心生杂念。民间有一句话:萤火之光怎敢和皓月相提并论。可见佛光的威力非同寻常。
『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幽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地狱里的众生,由地藏菩萨管理的;另外一种是老见不着阳光的众生,白天隐没,黑暗出来,像很多动物就是幽冥众生,或者说太阳永远照不到的地方也叫幽冥。太阳北回归的时候,南极有半年是黑天,太阳回归南极的时候,北极有半年是黑天,那里的生命可以称为幽冥众生。
我们地球上的日月虽能照破幽冥,但黑夜却没有日月。而药师佛的光芒能照破幽冥世界,让那里的众生蒙受药师佛的光芒,如盲人得到了眼睛,身心沐浴在光明熙(xī)和中。随众生的心愿,让众生感到乐趣与自在,随自己的乐趣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
培植德本,发扬慧力,使世界和平,人民安乐,一切作业,悉得成就。这是药师药师第二愿的实际应用,是药师佛为众生发的愿。
释迦佛说这个世界跟两个佛最有缘,一是药师佛代表东方,东方在《易经》里代表生气门,紫气东来呀。为什么叫紫气东来?气为生气,我们得到了东方的气体,生命力会生发,太阳也是从东方升起。二是阿弥陀佛代表西方,太阳落下的时候,表明生命之光芒烧光了,油尽灯枯了,这个时候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
释迦佛讲的每部经都是圆满的,都是第一的,没有看见释迦佛说哪部经是第二的。后来我一看,原来是法法圆满,经经无碍。这就表明不光《药师经》是最好的,《阿弥陀经》也是最好的,法法平等啊。《金刚经》里说的无有高下,都是平等的法。就看你喜欢什么。喜欢什么法,什么法就是第一的。我们凡夫要从第一之中挑出一部最适合自己的经文来修行。
第二个愿叫开晓事业愿。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是圆融无碍的,药师佛发的愿力和众生紧密相关啊!佛的智慧能明了一切,能知晓一切。
在世间修行,行大乘心愿根本智和后得智都得具足:根本智,是每个人原本具足的,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根本智里包括四个智:大圆境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根本智也叫一切智;另外一个是后得智,是学习五明得来的。小乘佛法修到阿罗汉果的证得了根本智,就不再去求后得智了,觉得后得智太累,就入定作自了汉。菩萨必须要证得根本智之后,还要掌握五明,五明通达圆满具足了,最后才证得佛果。
我们证得根本智,还要证得后得智。根本智无所得,因为它本身就是空性的,它根本就不需要得到什么,也不需要失去什么,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后得智无尽得,你永远都学不完,只要你是人,除了佛,哪怕是十地菩萨也学不完。因为无常不断的变化,所以就学不完。
后得智就是要明了世间五明。你一明不明,方法善巧不够,度人就困难了。方法善巧要在五明运用中学会的。只要你活着,后…
《药师经讲解 第三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