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八卷▪P3

  ..续本文上一页认定盘星,醍醐成毒药。

  

  好,我们看这个脉络,我们分成三段。

  

  吾今为诸昆仲彻底说破。昆是兄长,仲是其次,就是弟弟。兄弟指的是同参道友。蕅益大师他很真诚地为同参道友说破整个修行的真相,就是有些人为什么他成佛作祖、有些人他堕坑落堑,他的真正原因在哪里。以下讲出它的原因。

  

  我们真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为了生死听经,听经也悟道;为了生死参禅、营福,都悟道;你专修一个法门也悟道,互相助成也悟道。为什么呢?“因地真正故也。”你一开始的发心就是为了圣道相应,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如果我们一开始是向外,是心向外求,就是为了要做律师而受戒、为了做法师而听经、为了做宗师而参禅、想有权势而营福,这受戒、听经、参禅、营福都能够堕落三恶道。这个地方,当然,受戒、听经、参禅、营福这个都没错,它都是一个善业的资粮,它是一个福报力。但是关键点是,你想做律师,你一开始就不是研真穷妄,你是想做律师、想做法师、想做宗师、想有权势而来做这件事情,这是关键点。所以,以下引证,智者大师云:“为利名发菩提心,是三途因。”为了利名而发起菩提心,那这个是三途的因地。

  

  最后总结:毫厘有差,天地悬隔,错认定盘星,醍醐成毒药。你在因地的时候有点差,到了果报的时候那是天差地别,一个成佛作祖,一个堕坑落堑。“错认定盘星,醍醐成毒药”,定盘星是大海当中一个判定方向的仪器。我们修行当中如果方向弄错了,一开始没有在心地上的研真穷妄下功夫,只是向外去攀缘,想做律师、法师、宗师、权师,那么所有的醍醐,持戒、听经、参禅、营福都是醍醐,结果变成毒药。

  

  关于这一点我们看附表,附表七——释“定盘星”。我们从两方面,第一个约平时,第二个约临终。

  

  平时来说,我们刚开始的菩提心要如理作意。你刚开始出家一定是要如实地观察苦谛而发起菩提心。你可以立一个菩提本愿,比如说我刚开始出家,我立一个:持戒为本,净土为归,住持正法,续佛慧命,持戒念佛,研究教理,自己研究教理,一方面弘扬正法。那么依愿导行,你这个愿力就引导你去修行,那这样子的修行呢又加强你的愿力,由这个愿力更加坚强,然后再引导行。我们修行人没有愿力啊,没有愿力的支持会有两个情况:第一个,你也会主动积极地修行,但是你贪求名利,因为你没有目标;第二个,你就悠悠泛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你虽然也不造恶业,但是你可也不修善。所以说呢,有愿力的引导会让我们正确地引导我们的持戒、学教、参禅、修福,在这个修行当中又加强愿力。

  

  那么平常的如是的辗转,到临终的时候就会有一个相貌出现,我们看第二:《普贤行愿品》云:“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我们临命终最后一刹那的时候,我们的诸根败坏。我们如果贪求色身的人啊,这个时候会死亡,我们的恩爱眷属也舍离,一切的威势,大和尚、方丈和尚、大法师、律师,这些威势都退失了,对我们都没有帮助了,辅相、大臣、宫城内外、种种的珍宝伏藏,一切都不相随,我们在有为法中的经营都不能够相随。这个时候在我们内心当中,我们真实的菩提本愿现前,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看这个表,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假设没有愿力的人,那就随业流转,善业可能到人天果报,恶业到三恶道果报。那么如果我们平常就有愿力的支持,就能够从这个愿力在临命终的时候发现出来,往生极乐世界。当然,这个临终的愿力是平时栽培起来的。

  

  所以我们再回到本文上来说,“错认定盘星,醍醐成毒药”,如果我们的方向没有正确地掌握,那么醍醐成毒药。这个醍醐成毒药,印光大师讲一个譬喻说,水是能够滋养色身,牛喝水、水变成牛奶,蛇吃水、水变成毒液,这个地方有差别。我们发心不正确,所有的资粮变成毒药;发心正确,所有的资粮变成一个成佛的资粮。这个是说明因地发心的重要性。

  

  好,我们讲到这个地方。

  

  

  

  


  

   [C1]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四

  法语四

  

  示予正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八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