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果曼荼罗"。相对于依据其它经典所立的"别尊曼荼罗"而言,此"金、胎二部"称为"慈德曼荼罗"。
三密用大
三密:身、口、意三密。密宗以"六大"、"四曼"作为宇宙法界的体性及相状,佛的三密为"业用",属于体、相、用三大中的"用大"。
三密又可分为"法佛三密"和"众生三":
法佛三密:是如来自证的三密,唯佛与佛相知,十地等觉菩萨亦不能见闻。六大法界的体相,总摄一切色法,如:山高水长、日光月色、花红叶绿等,是佛的身密;总摄一切音声,如:溪声水流、绵蛮鸟语、蛩吟蝉噪等,是佛的语密;总摄一切心法,如:内证三摩地,乃至一切心念觉照,是佛的意密。此三密摄尽一切万法的业用,故说"用大"。
众生三密:此又分"有相三密"和"无相三密"。"有相三密"者,行者手结印契 "身密";口诵真言 "语密";心观本尊入三摩地 "意密"。又佛的三密加持于行者身、口、意三业上,是为"三密加持"。无相三密者,一切的身业、一切的语业、一切的心念意业,都是三密。行者经长期修习,藉三密加持的作用,与佛的三密相契合,无二无别,当下就是"三密相应"。密宗行者藉此三密加持、三密相应的功用,转此凡夫身而成就佛身。
密宗所说的"六大"、"四曼"、"三密",即是表达法身毘卢遮那如来(或称大日如来)的体、相、用三大。如果将"六大"、"四曼"摄于三密之用,则法界不出于三密;若依"四曼"之相,自具"六大"、"三密"之义,则万法尽是"四曼"。而"六大"中,本自圆备"四曼"、"三密",因此举法界无非是"六大"的体现。因之,宇宙万法,无非是大日如来的显现。象征此根本教理的是 "金、胎两部曼荼罗"。
金胎两部
密宗的根本教理,认为宇宙万法的当体即是大日如来的显现。此大日如来,圆具理、智二德。代表大日如来之"理"者,是"胎藏界曼荼罗",又称"因曼荼罗"、"理曼荼罗"。其依据的经典是《大日经》。代表大日如来之"智"者,是"金刚界曼荼罗",又称"果曼荼罗"、"智曼荼罗"。曼荼罗,一般称为"坛场" 筑方圆土坛供养诸尊,称为"修法坛",又作"轮圆具足"义。
金刚":坚固义,表示如来的"智德"不为外物所坏;又
quot;利用"义,能摧破一切烦恼故。"金刚",诠释如来的五智、九识,具有智、差别、始觉、果等诸义,故称为"金刚界"。
兹列金刚界九会总说图如左:
北
┌───────┬───────┬────────┐
│ 三 │二 │上一 │
│ 理 趣 会 │ 降三世羯摩会 │ 降三世三昧耶会 │
│ 七│ 八│ 九│
├───────┼───────┼────────┤
│四 │九 │八 │
东│ 一 印 会 │ 羯 摩 会 │ 三 昧 耶 会 │西
│ 六│ 下一│ 二 │
├───────┼───────┼────────┤
│五 │六 │七 │
│ 四 印 会 │ 供 养 会 │ 微 细 会 │
│ 五│ 四│ 三 │
└───────┴───────┴────────┘
南
图标从降三世三昧耶会开始,上转一周,止于中央的羯摩会,次第为从因向果,表示修观行者断除惑障,开显心地的修行次第。反之,由羯摩会开始,下转一周,止 于降三世三昧耶会,次第从果向因,表现诸佛菩萨从本垂迹度化众生的顺序。另一胎藏界曼荼罗乃由十三大院所成,以中台八叶院为中心,上下左右各有诸院。中台有八叶莲,大日如来住于中台,四佛、四菩萨住于八叶,合有九尊。八叶莲华,表示众生八瓣肉团心;"阿"字本不生,显示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此院为"胎藏曼荼罗"的总体,其余十二院为别德。
兹图标胎藏界曼荼罗十三大院如左:
南
┌──────────────────────┐
│ 外金刚部院 │
│ ┌─┬─────────────┬─┐ │
│ │ │ 除盖障院 │ │ │
│ │ ├─┬─────────┬─┤ │ │
│ │ │ │ 金刚手院 │ │ │ │
│外 │ │ ├─┬─────┬─┤虚│苏│外 │
│金 │文│释│遍│ │持│空│悉│金 │
东 │刚 │殊│迦│知│中台八叶院│明│藏│地│刚 │ 西
│部 │院│院│院│ │院│院│院│部 │
│院 │ │ ├─┴─────┴─┤ │ │院 │
│ │ │ │ 观 音 院 │ │ │ │
│ │ ├─┴─────────┴─┤ │ │
│ │ │ 地 藏 院 │ │ │
│ └─┴─────────────┴─┘ │
│ 外金刚部院 │
└──────────────────────┘
北
十方法界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无不含摄在此金、胎两部中。
《密宗 参、密宗的教义思想》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