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好走,这回他不敢开了,说:“哎哟,车里的这几条命比较重要,我去找法王的司机吧。”我们劝他:“那么远的路都开过来了,还是直接上去吧。”“不行不行,这路非常陡,我一定要找人。”于是他走上去请司机,然后把车开上来了。这个喇嘛如今还在学院,他眼睛也不太好,有时在路上看见一些石头,就“啊”一声大叫,赶紧刹车停在那儿。所以,他开车时不用技术,虔诚祈祷就可以了。(众笑)
话说回来,转生为阿修罗的根本因,其实主要是嫉妒心。前面也讲过,若对超过自己的人无法忍受、心生忧恼,这就是嫉妒。清朝雍正年间有个白太官,是当时八大武术家之一。一次他在回乡途中,恰巧遇到个小孩正对着一块大石头练功,掌到之处,火光四溅,功夫非同一般。白太官心想:“我家乡竟有这样的小孩,现在武功就如此了得,长大后肯定会超过我。”在强烈嫉妒心的驱使下,他竟生起杀心,一掌把小孩打死了。在断气之前,小孩怒目而视,咬牙切齿地说了一句:“你杀了我,我爹白太官定会找你报仇!”白太官一听,如五雷轰顶,方知杀的是自己儿子,但悔之晚矣。
因此,以嫉妒心害别人,终究会害了自己。莎士比亚曾说:“你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的确,人一旦有了嫉妒心,真像着了魔一样,很多事情不会去考虑。所以,在同学、同事、同修之间,倘若出现竞争对手,我们一定要观察自己的心。否则,今生嫉妒心太强,来世很容易转生为阿修罗。
在天界中,如果阿修罗的力量大,天人的力量就会削弱,双方一旦发生战争,天人若被打败了,人间就会出现种种晦气,产生四大不调、天灾人祸等诸多苦难。当然,天人力量的强弱,也跟人间是否行善有关,假如世人行善的多,不但人间风调雨顺、四时吉祥,天人的白法力量也会增上,从而战胜阿修罗。如《正法念处经》云:“若世间人,顺法修行,天众则胜,阿修罗军,退散破坏。”
我们作为修行人,若想不投生为阿修罗,一方面要多思维轮回痛苦,另一方面,也不要有好战的心态。有些人平时酷爱打仗、武器,喜欢看武侠小说和武打片,这种习气很不好。出家人应该不会这样吧,否则,你剃光头就没有必要了;而作为在家居士,倘若天天如此,常看跟打仗有关的电影、电视或书籍,对自己也有害无利。
其实,转生为阿修罗并不难。《杂譬喻经》中就讲过[9],阿修罗王的前世曾是个穷人,住在一条大河边,经常过河砍柴。由于水深浪大,他曾数次被河水淹没,幸而生还。有一天,他正好供养了一位独觉。独觉吃过斋饭,将钵扔到空中,腾空而去。他见后心生欢喜,默默发愿:“愿我以此功德,来世身形高大,一切深水无能过膝。”由于这个因缘,他后来转生为四大阿修罗王[10]中的一位。
所以,我们不应随便发愿——记得以前在读书时,老师让大家写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有个同学就写他长大想当飞行员。但结果不要说飞行员,他连高中都没考上,现在只好天天骑着牦牛,成了“地行员”。
总而言之,我们每个人要发自内心地观想:非天也不离痛苦本性。
戊六、天人之苦:
跟人类相比,天人受用圆满、应有尽有,不是人间富翁所能相比的。但尽管如此,他们整天在散乱中度日,从来没有修持正法的念头,如佛陀在《诸法集要经》中云:“诸天多放逸,著乐痴所迷,不知大苦恼,决定自当受。”就像现在的有些领导、富人,每天要么在酒店里醉生梦死,要么游山玩水、吃喝玩乐,所作所为对自他没有丝毫利益,非常可怜。虽说天人的寿命长达数劫,但在他们自己感觉中,只是刹那显现,稍纵即逝。于散乱迷茫中,寿命很快就到了尽头,不知不觉已接近死亡的边缘。(我们得了人身以后,在短暂的人生里,不能像天人那样,整天都散乱放逸。否则,一旦死亡临头,自己定会不知所措、后悔莫及。)
天人所享受的快乐,诚如《正法念处经》中云:“如蜜和毒药,是所不应食,天乐亦如是,退没时大苦。”犹如蜂蜜与毒药混合在一起,虽然味道甜美,但却不应食用。同样,天人的快乐也是如此,一旦死亡降临,必会感受极大痛苦。因此,跟人间的快乐相比,天人之乐虽说大得多,但从其本体、因缘等各方面看,其实也没什么可执著的。
下面具体分析这个道理:
六欲天[11]的天人,无论生在哪里,都要感受死亡的痛苦。每个天人临死时会有五种死相:
第一、以前身体的光芒可照射一由旬或一闻距,而当临近死亡时,这些光芒全然消失。
第二、以前怎么坐在宝座上,也不会觉得不乐,此时不愿意坐上宝座,而且甚感不适,心里也是老大不高兴。(有些修行人总是坐不住,今天到这里吃饭、明天到那里吃饭,一直不愿意呆在家里,也许这是人间的一种死相吧。)
第三、以前天人的花鬘多久也会不枯萎,但接近死亡时,这些花鬘全部凋谢。
第四、以前天衣穿多久也不会沾上污垢(不像有些人,新衣服穿一两天就脏得要命),但临死时,天衣陈旧、沾满垢秽,变得脏兮兮的。
第五、以前天人身上不会流汗,此时也开始出现汗水。(这些天人五衰,不同经典也有不同说法[12]。)
当这五种死相现前时,天人知道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内心十分痛苦。其他天子、天女也得知他将要死亡,于是不愿在他身边陪伴,只是在远处散花,祝福道:“但愿你从此死后,转生在人间,行持善业,再生天界。”这样祝福之后就纷纷离开了,只留下他自己孤孤单单,凄凄惨惨。(这些天人也比较坏啊!就像现在有些不孝子,在父母临死时,连个电话都不打,也不去医院看一下。)
而且,大多数天人死时会产生邪见,或因一生放逸无度,后世会下堕三恶趣。这时天人通过天眼观察,了知自己将转生何处。看到来世的痛苦之后,本来死亡的痛苦还没消除,现在又加上堕落的痛苦,实在是雪上加霜,无形中痛苦就增长了两三倍,他们禁不住放声哀嚎。这种悲惨的情形要延续七天,若是人间的七天倒不要紧,但天界时间非常漫长,仅是三十三天的七天,也相当于人间七百年,简直可谓度日如年。
《诸法集要经》亦云:“诸天耽欲乐,迅速如瀑流,寿命剎那间,愚痴而不悟。”意思是说,天人们始终耽著欲乐,这种快乐如瀑流般瞬间即过,但他们却执迷不悟。直到将要离开天界时,才幡然醒悟:“我太愚痴了!这么多年来只知行乐,不知行持善法。”
当然,天界很难行持善法,也是一种自然规律。除了菩萨化现的天子以外,对大多数天人而言,恐怕连一句观音心咒也不会念。所以《别解脱经》等中说,人身超胜于天身,原因即在于此。在我们人间,一个人再忙、再放逸,也可以作些布施、慈善或修行,为来世的安乐奠定基础。而天界则完全不同,天人们一直放逸度日,根本没有时间行善,最终只能被悔恨所摧毁。
因此,佛劝诫我们一定要感悟无常之理。如《诸法集要经》云:“一切诸有情,当悟无常法,生者死所吞,盛为衰所逼。”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众生不管在天界或人间,凡有生者最后定会被死亡吞没,富贵荣华、兴旺发达也定会沦为一败涂地,终究只是一场空而已。
就拿天人来说,临终时忆起往日的快乐幸福,如今无有自主继续住留,即将面临死亡的痛苦;又看到后世生处的悲惨,感受堕落之苦。同时遭受这两种痛苦的折磨,内心异常忧伤,这种苦已经超过了地狱的痛苦。在我们看来,天人毕竟住在天界,应该很快乐,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行将堕落时,就像有些贪污分子被发现后,即使还没入狱也格外悲伤,甚至会从二十几层的高楼上跳楼自杀。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相较于以前的安逸生活,他们无法面对未来的痛苦。
不过,这些人之所以走上绝路,也是因为没有从佛法中找到出路。如果他们学过大乘佛法,即使下场是锒铛入狱,也会明白一切都是无常;就算昔日如众星捧月般被人尊敬,如今进了监狱又被人在背后撒灰,也知道这是正常现象。只要有了佛法的力量,无论遇到什么状况,自己都有面对的勇气。但遗憾的是,一般世间人在这方面,通常都很欠缺。
以上讲述了欲界天的痛苦。而欲界天之上的两天界——色界[13]、无色界[14],虽然没有刚才所讲的现行的死亡痛苦,可是一旦引业[15]穷尽,也会如梦初醒般堕入下趣。如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云:“梵天离贪获安乐,后成无间烧火薪,不断感受痛苦也。”梵天等色界天人尽管暂时离开了贪欲烦恼,享受禅定的安乐,但引业灭尽之后,还是要堕入无间地狱,成为狱火的薪柴,不断感受各种痛苦。《摩诃僧祇律》亦云:“诸天及世人,一切众生类,莫不为结缚,命终堕恶道。”因此,众生只要被烦恼所缚,命终一定会堕入恶道。
当然,讲起天界、非天的痛苦,有些人可能很难理解,但若用人间的痛苦作对比,就应该很好体会了。比如,现在人追求房子、车子等各种资具,表面上似乎很享受,但实际上一点都不快乐。前不久我也讲过,20世纪是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流血冲突的世纪,而如今21世纪,是烦恼极为猖狂的世纪。在这样一个时代里,物质文明虽有长足发展,但精神文明却荒芜到了极点。不说其他的,光是大城市里今年修“二环”、明年修“三环”、后年修“四环”……就是人类贪欲不断膨胀的体现。
在这些物质发展的背后,人们所感受到的,往往是压力和痛苦,并不是快乐。对许多人来说,天天需要养人、养车、养手机、养房子……而这些,没有工作、没有钱是养不起的。拿买车养车来说,这并不是人人都能负担的。广州一项调查表明:月薪2000元人士,应列入“买不起车”行列;月薪3000元人士,可列入“买得起车,养…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五十六节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