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空法师答疑解惑▪P16

  ..续本文上一页人一定要认真努力传播神圣的教诲,并建立共识化解世间的劫难。21-90-87

  

问:世间有许多富有之人,非常吝啬。以佛法的因果道理来看,今世的财富是过去世有修布施。既然过去世有这样习惯性布施,请问何以过去世的习性不能带来今生?

  

答:过去的习气肯定能带到今生。但是今生吝啬不肯布施,并非他过去种布施的习气没有带来,而是受这一生当中环境的影响,这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古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生当中,生活环境对他肯定有影响。他的环境、周边的人如果都是自私自利,生活在这种环境当中,如果他不受影响,他是菩萨,不是凡夫;如果他是凡人,就肯定受影响。

  

  《三字经》云:「茍不教,性乃迁。」假使你没有教他,他的性情就变坏,为什么?受社会恶的气氛影响。今天世风日下,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在没有教育,所以现在人很可怜,没有家庭教育,学校也不讲伦理道德,所教的都是自私自利,由此形成了竞争。竞争诱导你的思想方向是损人利己,考虑怎样对自己有利,对别人的伤害与自己不相干,现前教育教的是这个观念。竞争发展下去就是斗争,斗争发展下去就是战争,战争发展下去就是世界末日。所以,教育非常重要!21-90-89

  

问:释迦牟尼佛和憍陈如尊者的前世,是忍辱仙人和歌利王的关系,歌利王当时是一名暴君,用刀割忍辱仙人之肉,根据因果,他应该得恶报。请问为什么还成为被佛度化的第一个人,这是否违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论?

  

答:因果论的道理很深,希望你用心去学习。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身体,他是有罪的,他的过失是害圣贤人,但是他也有功。我们在许多大乘经论里面读到,害圣贤人是五逆罪,但是还要看你害的是什么人,如果害的是真正的佛菩萨,虽然你堕地狱,说老实话,这也划得来,因为地狱罪业受满之后,善报会现前。因此,对忍辱仙人来讲,他成就了忍辱仙人的忍辱波罗蜜圆满。等于说忍辱仙人接受这次考试,如果能忍受而若无其事,忍辱波罗蜜毕业了。所以,没有歌利王割截身体,他恐怕还要修很久,经过这一次就帮助他成就了,这就是恶心恶行做了一件好事,道理在此地。但是如果害一个忍辱功夫不到家的人,你杀害他,被害的人对你起怨恨心、报复心,你的罪过就重了。所以,这要看对象。

  

  《了凡四训》也讲到这个道理,有善心做了坏事,有恶心做了好事,歌利王割截身体是恶心做了好事。所以,忍辱仙人感谢他:「我将来成佛之后,第一个度你。」修行人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修行人心里没有仇敌,侮辱我的、毁谤我的、陷害我的,都是我的善知识,结果都是把修行人的境界往上提升了。21-90-89

  

问:请问何谓「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答:这是讲人一定要明了因果,人的一生都受因果的支配。《了凡四训》里,孔先生替袁了凡先生算命,那就是宿命,就是因果。「信命不修心」是不知道修行,所以二十多年来他的命运一点都不差。他是个读书人,在哪一年考第几名,果然都被算定。之后,遇到云谷禅师告诉他:「命是有,而修心能改变命运。」命是自己造的,不是阎王定的,也不是上天安排的,而自己造的当然自己可以修改。如何修改?断恶修善。所以,他懂得了,拼命做好事、做善事,果然他的命运就不一样了。原来命里只有秀才的命,但后来他考中举人、进士。命里注定五十三岁命亡,他活到七十四岁,命运改变了。这是讲修心,若还能听命,懂得因果报应,认真努力修行,这是最好的。

  

  超越命运,这是最高的境界。如何超越命运?「有我」就有命运;「无我」命运就超越了。无我,起心动念只有一切众生,我这个身体是工具,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服务,不是我,这样就超越命运,超越生死了。《金刚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就超越了,这时就是一真法界的法身菩萨,这是我们这一生可以证得的。反之,若执着这是我的、那是我的,就无法证得,甚至无法超越六道轮回。你做再多的好事,可以做人王、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还是出不了六道轮回。

  

  「无我」,才能见到真我,宗门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是真我,那是自性。找回自性,回归自性,这是功德圆满成就。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国土众生,是自己真心所现、识心所变,然后才晓得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的关系是一不是二,你爱众生跟爱自己一样。众生欢喜,我们就欢喜;众生苦恼,我们就苦恼。这个「自己」没有了,超越了,命运就没有了。21-90-90

  

  

生活篇

  

问:请法师开示农历七月份的意义?

  

答:这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在佛法里,农历七月有一个特别的意义,就是每年的七月是结夏安居。世尊在世时,弘法利生活动的区域,大多在印度恒河流域。而印度的夏天是雨季,每天都会下雨,僧团托钵相当不方便。所以,在这三个月中,出家人不出去托钵,可以接受居士们的供养。除这三个月之外,弟子们平常都在各地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在每年夏安居的时候回来,亲近世尊,接受再教育,进行集训。像美国许多公司的职员,从经理到员工,每年一定有两次至三次的再教育,接受更新的科学技术。如果他不接受再教育,就会被淘汰。因此,佛法夏安居的这三个月是属于再教育,把各地弘法利生的同学召集回来,使他们每年都有机会亲近老师,提升境界。21-90-01

  

问:世间法是过眼云烟,只求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没有更高的要求,请问这种作法对吗?

  

答:非常正确。真正觉悟的人,知道人在这一生当中,只要衣食足就够了,何必做得那么辛苦?我们在南洋看到马来族的人,做一天工休息两天,做一天够三天吃,他就不再去做了,很会享福。再看看一些人拼命积蓄、赚钱,赚到死,钱是赚了不少,但没有享一天福,你说冤不冤枉?那些钱不知道以后给谁用,远远不如马来族人聪明。所以,我过去也曾建议同修,好好认真努力工作一年,可以休息两年,这两年好好学佛。这个方法好,真正聪明人肯干,把什么都放下,认真努力修个两年,决定有成就。21-90-07

  

问:自从阅读《往生论》后,不再想与外人接触及闲话家常,只愿在家中净修念佛,请问这样是否太执着?如何能恒顺大众?

  

答:初学人执着有好处,因为自己的功夫还不得力,要着重修持。儒家也讲「择善固执」,所以初学应该要执着。何时才恒顺众生?到自己有定功,不会受外缘影响、诱惑时,就可以恒顺众生。若是见到五欲六尘的诱惑,还会起心动念,你随顺就会造业。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也很多。

  

  我当年学教,李老师就限制我们,未到四十岁决定不可到外面讲经。四十岁之前讲经,也只能在台中莲社、台中慈光图书馆练习,就是怕我们受不了外面的诱惑而堕落。这是老师对于学生的爱护,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自己能不能禁得起考验?禁不起,就保守、固执一点好。21-90-10

  

问:弟子对于基督徒的家人不礼佛等诸多意见,请问是否应以默然回应?

  

答:可以。你有能力,就要跟他讲解清楚;没有能力,就默然待之,不要与他起争论,因为他不了解事实真相。在新加坡,有许多天主教的神父、基督教的牧师都在读佛经,都想了解佛法,这是好事。21-90-10

  

问:平时我不喜欢与人接触,有人打扰我做功课,我便生烦恼,请问该怎么办?

  

答:他打扰你做功课,你要慈悲一点,因为他不懂,你要原谅他,不必生烦恼。我们用方便法来回避就好,尽可能不影响自己的修行功夫。21-90-10

  

问:有些学者讲儒家是乐感文化,佛家是苦感文化,请问这之间内在的因缘?

  

答:没有因缘。说这种话的人,对儒家没搞清楚,对佛家也没搞清楚。佛教人离苦得乐,怎么会是苦感文化?他对佛教不懂,不要去理会他所说的。21-90-13

  

问:我现在念佛,不爱讲话,许多客气随缘的话都不会说,也不想多说,但这与许多众生的缘分结得很少,请问这是不是不慈悲?还是少智慧?

  

答:这个问题在个人发心。如果觉得自己现在业障重,智慧少,专心念佛,求定求慧,这是好事情。暂时不与众生结缘,但是把所修行的功德念念都回向众生,就与众生都结缘了,不一定要与众生讲…

《净空法师答疑解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