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空法师答疑解惑▪P34

  ..续本文上一页,谁说没有生灭?

  

  不生不灭是讲法身,「法身」没有生灭,「报身」有生不灭,「应化身」有生有灭。西方世界讲佛有四土,阿弥陀佛的应化身还是有生有灭。我们现在这个身也有三身,我们的肉身是应身,有生有灭;我们的报身有,但是没有证得;我们的法身也有,也没有证得。法身是我们六根的根性,六根的根性不生不灭,在眼称为「见性」,在耳称为「闻性」,见闻觉知,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这是不生不灭。

  

  世间人也说「精神不灭」,精神与肉体合一。但是肉体有生灭,精神不灭。我们看外国讨论轮回的书,他们说「灵魂」,灵魂是不生不灭的。「灵魂」就像驾车的人,「肉体」就像车,你千万不能把车当作自己,否则就错了。车走了几十万里,不能再走了,丢掉再换一部车,就是「投胎转世」。这个身不要了,再换一个身。身有生灭,灵魂没有生灭,这种认知比一般凡夫高得多。可是佛法告诉我们,灵魂还是有生灭的,真正没有生灭的是灵魂的性,在佛法称作「心性」,这是不生不灭。21-90-48

  

问:请问「知见立知」与「作观」有何差异?如何区分?

  

答:这桩事情,佛在《楞严经》讲得非常清楚,这是一个大问题。「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我们初学的人对于这一句的意义很不容易理解。如果要讲这四个字,两个小时都讲不清楚,你最好先读《楞严经》,有了基础之后再来问。21-90-48

  

问:法师说:「随缘是指随顺佛法的道理,而非随顺人情。」这是一个充满人情的社会,如果随顺佛法而不随顺人情,往往不尽人情,使周围的人离你而去。佛法不离世法,佛法不坏世法。佛法求明心见性,世法追求五欲六尘,请问这当中是否互相矛盾?

  

答:佛法不坏世间法,「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怎么会不顺人情?不顺人情不是佛法,佛法是顺人情。以智慧顺人情,他不迷,那是佛法;以迷情顺人情,那是世法。世间人不能通情达理,迷惑在里面,跟佛菩萨不能相比,所以世人必须要学佛。佛法就是我们实际的生活,佛法应用在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才真正得到幸福美满。若学佛是不近人情,把人都得罪了,让人远你而去,这是不通佛法。

  

  惠能大师讲:「佛法是不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你懂得世法与佛法是一不是二,才真正了解佛法。既然是一,为何又分世法、佛法?就是觉、迷而已。觉,世法就是佛法;迷,佛法就是世法。佛说:「迷悟不二。」为何说迷悟是一不是二?事是一桩事情,迷是它,悟也是它,所以迷悟不二。法有没有改变?没有。迷,法也不会变成迷;悟,法也不会变成悟。诸位细细参这个道理,离心意识参,才能将这个道理搞得透彻明白。

  

  世间人追求五欲六尘,五欲六尘是不是佛法?觉了就是佛法。每天诵经、念佛、拜忏是不是佛法?迷了就不是佛法。世法、佛法在迷悟,不在事相。事相当中没有迷悟,迷悟在人心。《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胜热婆罗门、甘露火王、伐苏蜜多女追求的是五欲六尘,就是贪瞋痴,那是佛法,因为他不迷,他觉。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有作天王、人王,有经商、做工,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全是佛法。

  

  譬如,永明延寿禅师未出家前是一位小公务员,每天偷盗公款去放生,它是佛法还是世法?是佛法,因为他不迷。世法、佛法不在事相,在一念之间。一念觉,为利益一切众生,这是佛法;一念迷,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这是世法。所以,世法与佛法是一法,不是二法。21-90-48

  

问:弟子曾听一位法师在录音带中说,《大乘起信论》的要害是「真妄和合」。《大乘起信论》是马鸣菩萨所造,一直为全世界历代祖师、大乘行者视为宝典。请问他的批评是否不当?另外,这位法师在说禅的录音带中,忽然机锋一转,说:「到底是哪一位祖师说的『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他说:「不变怎么能随缘?祖师怎么会说这么没有开悟的话,以致后人都照样学着说了。」弟子在学《弥陀经疏钞演义》时,见莲池大师及一些大德也常说这句话,请问到底是祖师不开悟,还是法师贡高我慢?

  

答:我们对这些人的批评,最好不要放在心上。他批评得恰当不恰当,与我们修学都没有关系,关键在我们自己对于大乘经论有没有信心。你的话说得很好,历代祖师大德都非常重视《大乘起信论》,我们看许多祖师大德的著作,有很多引用这部论典的文字;由此可知,它得到历代祖师大德们的认同,这是决定没有错误的,我们应当要信受奉行。

  

  这句话不但是祖师说,佛菩萨也常说。我过去讲经把这两句话又加了两句,我说了四句。古人只讲「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我又加「随缘随着变,不变不随缘」。这四句是四个不同的境界,「不变随缘」是佛境界,佛教化一切众生,在十法界里面示现,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示现什么身,他能应机说法,随类现身,但是他不变,这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是菩萨,菩萨在随缘当中学不变。「不变不随缘」是二乘,阿罗汉、辟支佛是不变不随缘,他们不度众生。凡夫是「随缘随着变」。你们想想,我有没有说错?

  

  我也没有开悟,所以说这个话与开悟与否没有关系,不要去执着这些,知道这是四个不同的境界就好了。我们今天要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都要随缘,随缘里面学不变。学什么不变?真诚心不变,清净心不变,平等心不变,觉悟心不变,慈悲心不变。顺境里不变,逆境里还是不变,这是真正会用功。21-90-53

  

问:从渐进法门改为圆顿法门,说圆顿法门高,成就快。请问对吗?

  

答:这个说法没错,问题是你能不能顿得了?初学佛时,我的老师也告诉我这件事情:「圆顿是快、是好,一步登天,但你一步要能上得去,若上不去掉下来,粉身碎骨就摔死了。」所以,学佛是两条路,一个是渐门,就好象走路一样,慢慢走。好比上五楼,你爬楼梯一阶一阶往上升,这很慢、很累。你要是有武功,从楼下一跳就上来了,行!问题是你有没有圆顿的功夫?如果真有这个本事,成就很快。没有这个本事,老老实实爬楼梯,登上一级就有一级的成就,这是老实修。21-90-54

  

问:教下不能谈般若,一谈般若必堕地狱,请问为什么宗门可以谈般若?般若本不可思议,佛说般若二十二年,一直是随心应量的方便说,佛也是无说的。所以,教下不谈般若也是方便说,非真般若,若说是在说真般若就是谤法,当然要堕地狱,请问对吗?

  

答:自古至今,教下的法师讲《金刚经》、《心经》、《般若经》的人很多,这是事实。但何以古大德有这些说法?诸位看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就明白了,里面有详细的解答。

  

  江居士一生研究般若,他是属于教下,不属于宗门,他是念佛往生净土。他在《讲义》里说得好,般若不是不能讲,如果不能讲,释迦牟尼佛讲二十二年般若,这二十二年不是害死众生,都让众生堕地狱吗?那佛就有罪了,哪有这个道理!所以,江居士讲,般若要讲就要讲得详细,不要让人听了误会,道理在此。如果讲得不透彻,让人产生误会,这是有过失,这才堕地狱。

  

  民国以来有两位大居士,专门在般若方面下功夫,一位是江味农居士,他在《金刚经》上一门深入,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另一位是周止庵居士,他也是一生专攻《般若心经》,也用了四十年的时间。他们是我们最好的模范。江味农居士有《金刚经讲义》,周止庵居士有《心经诠注》,都是般若权威的注解。21-90-66

  

问:当年魔王波旬对释迦牟尼佛说:「末法时期要将魔子魔孙放入佛门来破坏佛法。」请问波旬为何会堕落成魔王,有什么好的方法使魔王早日改邪归正?

  

答:方法不是没有,完全在自己的修行。一念正,妖魔鬼怪都成佛;一念邪,诸佛菩萨都变成妖魔鬼怪。实际上,外面境界是无佛亦无魔,这是向上一着给你讲真话。佛跟魔从何处现的?从自己心里现的。魔王是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我们自己能改邪归正,魔也来护法,就像魔王波旬当年也是世尊的弟子,也护持佛法。这里面的业缘非常复杂,要想了解详细的状况,可以去读《楞严经》,里面讲得很详细,很值得我们做参考。

  

  今天这个世界法弱魔强,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追溯到一百年,也就是佛法逐渐衰微了,讲经说法的人少了。在往年,学佛出家真正是修苦行,生活过得比一般人苦。如果保持这样的生活方式,现在没有人愿意出家,还愿意出家的是真有道心。现在寺院的生活太富裕,钱太多了,妖魔鬼怪一看有利可图,也都来出家。他出家不是来修道,而是来享福,他觉得寺庙赚钱容易,做这个行业,头可以仰得高高的,别人跪着把钱送来,真的比做任何行业都好,所以这些妖魔鬼怪就来了,这些都是没有道心的。魔如何能破坏佛法?佛门里不能坚持祖师大德的…

《净空法师答疑解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