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空法师答疑解惑▪P4

  ..续本文上一页圆通章》,怕的是你把意思会错了。这里讲的不是无相念佛,它与无相、有相没关系,这是指导我们念佛重要的原理原则。

  

  「都摄六根」,就是把六根收摄回来,不要向外攀缘。譬如我们眼贪色,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想多看几眼。「都摄」就是叫你把看收回来,不要看外面这些境界。不是叫你不看,是不必多看,一眼过去就够了,因为多看会增长贪心,就起了欲的念头。耳也不要多听,舌也不要多尝。六根可以接触外面的境界,但决定不能起贪瞋痴慢,决定不能有控制、占有的念头,这是都摄六根,目的是让你的心清净下来,是这个意思。佛菩萨教给我们,六根不要攀缘外面,应当向内去缘。「内」是什么?自性。观世音菩萨就用这个方法,「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净念相继」,这句话是念佛的要领。「净」是清净心,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万缘放下,这个心是清净心;用这个心来念,就是净念。换言之,清净心里决定没有夹杂,心里面只有一句佛号,除一句佛号之外,不夹杂任何东西。所以,这不是讲无相念佛,而是讲念佛的总纲领、总原则。

  

  我们无论大声念、小声念或金刚持,或完全默念,都决定不夹杂,这是净念。「相继」是一句接一句,不间断。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两句话,就是《西方确指》讲的「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如何保持我们的念佛功夫?就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如此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果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因,修此因必定得到「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的果报,这是念佛最重要的纲领。无论是「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相念佛」、「持名念佛」,都不离此原则。21-90-89

  

问:我是一名教师,学佛后,除了教学生做人外,也劝他们念佛,但他们只愿当好人,不愿念佛。请问我该如何做?

  

答:这好办,只要他愿意做好人就行了。佛是人中最完美的人,你要做人中最圆满的人,你就应当向佛学习。如果不向佛学习,这个好人的缺陷还是很多,这个好人并不圆满。他要是懂得这个道理,就会向佛学习了。21-90-89

  

  

  

对治篇

  

问:妄念很多,习气很重,请问如何消除?

  

答:在妄念多、习气重的这种情况下,祖师大德告诉我们,对于世缘要看得淡。如果不能看淡,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所以自己一定要知道放下。我常劝勉同修,要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分别、执着,一心念佛。一心念佛就能得到佛菩萨威神加持,真心去做,必定有效果。21-90-70

  

问:学佛至今半年,看到不顺眼的事情也很容易生气,请问应如何克服?

  

答:你学佛才半年,时间并不长,必须要克服,希望你多听我们的答问。新加坡有一位许哲居士,他是一百零二岁的年轻人,她是如何克服的,你向她学习。21-90-70

  

问:请问如何不受五欲六尘的障碍,而能专心修学佛法?

  

答:我们学佛不能成就,就是被五欲六尘障碍了。五欲六尘为什么会障碍你?无非是贪着。经读多了、听多了,对于这些事情知道得很清楚,自己也会讲,为什么还会被它障碍?这就是「看得破,忍不过」。为什么忍不过?习气太重,也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太重,没有在此下功夫。

  

  现代社会五欲六尘的诱惑比古时候不知道要强多少倍,风气之坏是古今中外的历史都找不到的,所以许多圣贤的经典都提示我们有世界末日。我们冷静观察现代的社会现象,是不是末日的征兆?愈想愈像!我们很不幸生在这个时代。

  

  印光大师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大慈大悲应化在这个世间救护一切众生,他用什么方法?《了凡四训》和《阿弥陀经》。《了凡四训》教导你「深信因果」、「断恶修善」,然后《阿弥陀经》再教你老实念佛,如此就能度过这个大劫难。如果没有高度的警觉,我们必定会受外面境界的障碍。

  

  佛教给我们修学的原则,归纳起来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随缘而不攀缘,随缘决定要避免障难,才能在这一生当中走出六道轮回。有这个缘分,就帮助别人,利他就是自利,自他不二。没有这个缘分,我们想帮助人,别人不接受,还要找许多麻烦,我们就赶紧退出,保全自己的清净心而不受污染。我们一定要放下自私自利,这是第一要事。为什么敌不过五欲六尘?总是自私自利在作祟,没有放下名闻利养,没有放下是非人我,我们的心不清净、心不平,这个障碍了道业。

  

  中国传来了鬼神都在学佛的讯息,这在台湾、外国都有耳闻。在新加坡,我们看到「佛教居士林」的陈光别老居士,往生时冤亲债主附在同修的身上,这是我们亲眼见到的。我们有几位同修在中国受戒,也遇到灵鬼附身,说出地狱道、饿鬼道那种苦难的状况,他们要求受三皈依与听经。还有中国大陆同修告诉我,有同修作梦梦到树神、竹子,作梦看到树裂开了,竹子也从当中裂开了,好象在讲话,也求受三皈依。

  

  树木花草本身不是鬼神,是植物。植物何以有灵性?是鬼神附体。佛告诉我们,树的高度有一个人高,就有鬼神依附在其中,把它当作房屋住在里面。年代久了,就像中国笔记小说的《聊斋志异》、《子不语》讲的,树已成精了。我们知道,鬼的寿命很长,鬼道一天是我们人间一个月。如果也以人间一年三百六十天的算法,鬼道的寿命是一千岁,一千岁不只是我们一千年,而是要乘好几倍。所以,佛一再劝勉我们不可有贪瞋痴,不可造恶业。

  

  现在外国人都晓得,树木花草喜欢音乐,大概喜欢树木花草的这些人,死了以后就依附在树木,这是《易经》说的「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人到哪一道投胎是何种力量主宰的?爱好,就是佛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有什么嗜好,你将来就会走向这个道路。所以,佛教给我们要放下,心里面所有一切的贪恋要舍得干干净净,对娑婆世界才真正没有留恋,往生佛国就无障碍。这些东西有障碍,千万不要看轻了,这关系太大了。

  

  树木花草有灵性,喜欢音乐,我们如何帮助它们学佛?我们放佛曲给它们听,也可以播放讲经的录音带,鬼神众都能听到。如同「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有鬼神众要求听经一样,我们二十四小时用电视播放录相带来供养鬼神,同样可以供养树木花草这些众生,确实是冥阳两利。连鬼神、树木花草都想学佛,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就是要我们发愤努力,这个启示很重要。

  

  学佛,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与大众一起共修一定要遵守「六和敬」。人与人要和睦相处,人与生活环境的树木花草要和睦相处,人与天地鬼神要和睦相处,要彼此尊重,彼此敬爱,互助合作,这是天道,这是性德。违背性德,违背天道,果报就在三途。人生非常短暂,几十年一剎那就过去了,古人讲的「聪明人有前后眼」,不只看眼前,他能看到过去、未来,才算是真正聪明人。我们若常想到死了以后往何处去,对于眼前五欲六尘的诱惑自然就淡几分,不会把它看得太重。我们与大众往来的应酬是逢场作戏,这是随缘,这是不坏世间法。放不放在心上?决定不放在心上,心地清净,心上只有阿弥陀佛,这是真正的念佛人。

  

  与大众相处和光同尘,随缘当中帮助一切众生觉悟,这个人就是菩萨。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帮助他从迷惑颠倒省悟过来。省悟过来的人不为自己,念念是为众生,念念是为正法久住,这是真正回头的人。你还有私心,还要为自己着想打算,纵然是为别人,你没有真正的觉悟,还有苦难要受。真正觉悟才真正脱离苦难,苦难是从迷惑颠倒、造作恶业来的,这个恶业就是损人利己。实在讲,损人决定不利己,但是他认为是对他有利益,殊不知是大错特错!真正佛弟子要有佛的弘愿,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以善巧方便利用一切机会帮助人觉悟。

  

  现在这个世间科技发达,我们利用这个方法,全心全力将正法传播,不可据为己有,据为己有就是吝法,障碍佛法的流通。佛法是要帮助人觉悟,你障碍了,你得愚痴果报,这种业因果报一定要清楚。我们念念要为众生,不要为自己,处事待人接物要圆融、谦虚恭敬,对自己决定有利益。若自以为是,态度傲慢,言语刚强,没有不失败的;只有处处忍让的人,才是成功的人。

  

  在团体里面,最重要的是接纳别人的意见,对你一定有好处。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时间久了,我们看到许多例子,都是众叛亲离,没有人愿意再帮助你,古人讲的「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你的事业做得愈大,你的助手愈来愈多,你如何能得大众的拥护?总不外乎要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你要是用这个心,决定得大众拥护,这是本性本具的德能。不能错用心,错用心就会失败、堕落,所以用心要正、要善。希望大家在这些方面…

《净空法师答疑解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