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空法师答疑解惑▪P9

  ..续本文上一页功夫高!十二因缘讲「爱、取、有」,「有」断了,就是不落印象,这是最高的功夫。21-90-90

  

  

  

  

死生篇

  

问:生前有志捐献器官,请问临终前后,动手术切除器官,会不会影响往生?

  

答:如果临终切除器官时,你没有一点瞋恨心,你可以这么做。如果到那时你又痛苦、又后悔,极乐世界你就去不了,立刻堕落。所以,要有定功才行,没有定功,这是很冒险的一桩事情。你捐献器官,不过是帮助一个人多延长几年生命而已;你要是成佛之后,你在虚空法界不晓得能度多少众生。这个帐要会算! 21-90-08

  

问:我念佛求往生,但家里有供仙,这是多生多劫的缘分。请问如何才能避免临命终时障碍往生?

  

答:这个事情我在香港见过。一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家里面供狐仙,大概是没有学佛之前就供养的。狐仙保佑他,对他有恩德,他学佛之后,还不能放下。那么可不可以继续供?情理上是可以的。你每天诵经念佛给狐仙听,劝狐仙一同念佛求生净土,这是好事情,你也度了他。狐仙虽然是仙人,但是没有离开六道轮回,他的福报享尽,寿命尽了,还是会堕落,不能解决问题。我们供养的这些天仙、鬼神,可以请他做护法神,将他供养在佛像两旁,每天让他跟我们一起做早晚课,不必把他请走。所以,你做早晚课一定要很认真,否则他会生气,会惩罚你;很认真的做,自利利他,自他两利。

  

  有不少同修家里供祖先牌位,这是诸佛菩萨所赞叹的。祖先牌位也供在佛像两旁,我们拜佛也拜祖先,敬佛也敬祖先。敬佛是尊师,敬祖先是孝道,这都是很如法的,值得提倡。我们在新加坡的讲堂里面,供奉两个总牌位,一个是中华民族百姓祖先,一个是新加坡共和国的祖先。佛教导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念念不忘,这是遵守佛陀的教诲。21-90-08

  

问:请问何谓「还寿生债」?有的师父专靠此做佛事,说欠阴债须诵《金刚经》,还说能转定业。我曾多次劝勉这位师父,但是她很难接受,我应该怎么办?

  

答:你所说的寿生债,大概是欠鬼的债,欠过去人的债。还债是好事情,债总是要还的,可是不要再欠债,要懂这个道理。

  

  学佛的同修都能体会到,纵然我们这一生不欠众生的债务,但是过去生生世世接触佛法的机会少,没有接触佛法的机会多,岂有不造业之理?无量劫来,与一切众生结冤仇、债务纠纷不知有多少。所以,菩提道上困难重重,障道的因缘比比皆是,这个因就是过去生中所造的不善业。

  

  佛教我们将自己修行、诵经、礼佛所有的功德回向给他们,我做的善事统统给你们,这就是还债。但是回向偈要从内心真正发出忏悔回向才有用;有口无心,只是念念没有用。我们今天起心动念、一切作为确实是利益一切众生,有利于佛法,没有做错事情,这一天的功德才有回向的内容。「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将无量劫的恩人、冤亲债主都包括在其中。有恩的,我回向给你,报恩;有怨的,我回向给你,解除怨结。所以,一定要出自内心,以「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心来修回向。

  

  至于转定业是不可能的,佛经记载,连释迦牟尼佛都不能转定业。再者,我们奉劝别人,别人不接受,我们的本分尽到了,接不接受是她的事。譬如劝导家亲眷属或好朋友,劝导一次、两次不听,就不能再劝,不然就变成仇人。应当怎么做?自己认真努力修学,做出样子给他看。过个两、三年再见面,他看到你比他好,大概你修学得不错。他的念头就转了。

  

  我在台湾、在中国大陆有不少同学朋友都是十几岁认识的,以前他们不信佛,看到我学佛都说:「你怎么搞迷信?」现在他们见到我说:「你对了。」所以,我现在给他们佛经,他们都会念,这就是我们做出样子给他看。

  

  因此,度家亲眷属不在一时,一时劝不听,过几年再来劝,他就会回头。年岁大了,阅历深,遇到困难也多,容易回头。年轻,血气方刚,自信心强,不容易接受,我们要有耐心去等待。21-90-08

  

问:请问人死了一定要还《寿生经》吗?有无此事?

  

答:没有这回事情,这是民间的传说,佛经亦无此说法。佛很慈悲,知道末法时期魔来扰乱,众生无所适从,所以教导我们「四依法」。第一,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经典没有这么说,我们就不要相信。可是经典很多,我们依哪一部经呢?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我们有问题可以直接找他,他是大夫,我们是病人,他开药方给我们,我们依照药方服药,药到病除。现在佛不在了,这么多的经典都是他老人家当时为大众所开的处方,因此自己要晓得是什么病,在这么多处方中,应如何来取舍;决不能全收,全收必死无疑。

  

  佛指示我们取舍的一个方针,「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今天生在末法,就取净土法门,这是遵从释迦牟尼佛的指导原则。

  

  净土经典有五经一论,也无须全取,依一种就行了。这六部当中,哪一部适合自己,自己读起来欢喜、能够理解,依教奉行。一门深入,就能成就。不可以搞太多,所谓「贪多嚼不烂」。我们选择净宗五经一论,一定要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来修学,才能有成就。21-90-09

  

问:请问人死后灵魂从何处往生?

  

答:佛在经典里面说有很多部位。临命终时,仔细去勘验,如果这个灵魂是从脚心离开,就是堕地狱。怎么勘验?全身都冷了,脚底还有温度,这就是说他从脚底走的。从膝盖走的是饿鬼道,从肚脐走的是畜生道,从心口走的是人道,从头顶走的是天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从头顶上走的。如果真的是生天、是往生,神识走得很快。凡是生到善道,身体一定是柔软的,不会是僵硬的;有的时候一、两个星期,身体还是软的。21-90-21

  

问:弟子好希望赶快去极乐世界,可是上有父母,心中放不下。但又唯恐自己不小心再造业,真担心日后不能到极乐世界修行成佛,乘愿再来。想到这个问题好烦恼,请问我应该如何处理?

  

答:你应该每天有一定的时间读诵、听经,最好能保持两个小时以上,天天不间断,有个半年到一年,你的境界就会转过来了。总之,这是对于教理认识不够透彻。如果真正认识透彻,信心清净,愿心坚固,你的疑虑就没有了,你的愿望一定可以达到。21-90-22

  

问: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心地善良,请问能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答:心地非常善良,但是不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不想去西方极乐世界,就不能去。如果他临终还没有断气之前,听到阿弥陀佛、听到西方极乐世界,心生欢喜,发愿往生,决定得生。学佛一天都可以往生,心地善良就是他的本钱。21-90-24

  

问:请问收舍利的仪式应该如何?

  

答:收舍利没有一定的仪式,最重要的是恭敬心。舍利分布情形也不一定,舍利有骨头结成的、肉结成的、血液结成的,也有毛发结成的,它的形状、色彩都不同,这个不难见到,可以多看看。

  

  最重要的,我们要了解舍利是如何形成?为何会有?章嘉大师告诉我们,舍利与清净心有关,也就是与定功有关。心地散乱,决定不可能有舍利;心地清净、有禅定功夫,就可能有舍利。

  

  舍利的多少、颜色不定,要看功夫的浅深。留舍利、留肉身都不能证明修行有成就,只能说修行有功夫。同时舍利与愿力有关,许多真正修行有成之人,他不想留舍利,也不想留肉身,这与愿力有很大的关系。一般留舍利无非是给后人做纪念,亦是给学佛同修一种鼓励作用。21-90-38

  

问:请问重婚的人,修行很有成就能往生吗?到道场礼忏,帮助亡人助念,是否不被许可?有一位法师说不能,这样对吗?

  

答:学佛一定要记住一个大原则,「依法不依人」。重婚之人,修行很有成就能往生吗?净土五经一论是净宗的主修,五经一论没有说不能往生。我们也没有在佛经上看到重婚之人,不许可去道场礼佛、听经、修忏悔,或者是帮助亡人助念。

  

  由此可知,佛菩萨都准许。这位法师不准许,这个道场不能去;也许还有别的法师准许,还有别的道场可以去。21-90-40

  

问:阿弥陀佛没有固定的相,请问临终时出现的阿弥陀佛相是真的还是假的?或者是冤亲债主化现的,又应如何…

《净空法师答疑解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