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修例子最为显著,你们在家同修,前生修得不错,福慧双修,所以这一生既聪明又有福报,前世修的。你真正明白佛的道理,佛所讲的道理,我们把自己物质生活稍微降低一点,把这些钱能够节省一点,帮助一切苦难的众生,这就是代众生苦。我可以住两百万的房子,我现在只要住一百万的房子就好了,那个一百万就可以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减少我的享受,这就是代众生苦。我可以享受的,我降低,这是属於等於代众生苦。出家人当中,接受信众的供养;信众好心供养师父,就是给师父改善生活品质的,师父还过这个苦日子没有改善,拿你的供养去修布施,这也是属於代众生苦;换句话说,能省的应当尽量节省,把这些财物用做弘法利生,弘法利生离不开财布施。我们今天印经需要钱财,我们讲堂这些设备为众生的,这个录相机是最新的、最好的,价钱也是最高的,为什么?希望画面品质达到最好;让没有机会参加我们现场的人,将来能够听到录音带,看到录相带生欢喜心,这都是利益众生。我们省吃节用,这是代众生苦。
我们自己能够真正这样做,诚诚恳恳的这样做,这是「勤修善根」。善根是什么?不贪、不瞋、不痴。纵然不能把贪瞋痴三毒烦恼完全拔除干净,三毒烦恼的确减轻了。虽然减轻了,要知道还要减,一定要把它减到干干净净完全没有了,那就恭喜你,你就成佛了。菩萨善根里面,除了不贪、不瞋、不痴之外,还要加一个精进。
「不舍菩萨业」,菩萨事业是什么?度化众生。菩萨没有其他的事情。在《四十华严》里面,我们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五十三位法身大士,示现在人间,他的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论示现什么身分,目标一致的,教化众生。给众生,给某一个行业的众生,给某一类生活方式的众生,做一个最好的榜样。这个最好的榜样也有标准;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做这个榜样,做觉正净的榜样。跟众生正好相悖,众生是迷邪染。这叫菩萨事业,这个叫如来家业。大家要明了,绝对不是如来家业是出家人的事情,你要这样想法,你就错了。出家人当然要担起,在家人也不例外。诸位要晓得,佛门四众是一家。四众要和合,佛法才能够久住在世间,才能利益一切众生;四众分了家,佛教就完了,就灭亡。如果以为如来家业、弘法利生,这个东西是出家人事情,我们在家人不负这个责任,你就不是佛弟子,你不解如来所说义。如果说在家人没有这个责任,那你看五十三参,五十三参这些法身大士所示现的,五十三个人里头只有六个是出家人,其他的全是在家的,这些人不舍菩萨业,都是在绍隆佛法。所以要晓得,肩负如来家业,在家跟出家没有两样,不分彼此。如果这里面说有彼此,这是你错误的观念,你错了,你看错了,你想错了,你要把这个错误观念修正过来。四众密切合作,佛法才能够常住在世间,才能够利益广大的众生,那是无量无边的功德。
最后一条「不离菩提心」。菩提是梵语,意思是觉悟。不离菩提心,如果要说一句落实在实际生活上的话,就是不离三皈。三皈是觉正净,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不离菩提心就是不离觉正净。所以我们学佛一入佛门,先接受三皈,三皈是我们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离开三皈就不是佛法,不是佛弟子。普贤菩萨举这个例子,最后一条非要这个不可,他不能用别的。如果他用上别的,那后头还要用这个不离菩提心,不离菩提心是个总结。自始至终,开始是受三皈,最后不离菩提心,你看,彻始彻终没变样子,始终一如,告诉你始终是一,这个意思非常非常的深。维摩所说的不二法门,始终不二,这是真的入不二法门。净宗讲的一心,始终是一心。
【说经即是道场】
可见得道场不重形式,无论什么地方,只要是说经的那个地方,就是道场。诸位同修记住我刚才所说的,说经那个地方磁场就特别强,我们感觉非常迟钝,觉察不出来,天人、鬼神感觉的能力比我们强,他们感觉很敏锐,所以强能的磁场他感觉到。即使再短,一分钟、两分钟,形成强大的磁场也永远不会消失,天人、鬼神能感觉得到,他对那个地方能生恭敬心。
【便与塔庙一般无二,故皆应供养。】
他是礼敬来供养。塔庙是弘法利生的场所;塔是供养舍利的,此地讲的庙就是寺院。因为罗什大师,这个经是鸠摩罗什大师翻的,在译经史上是属於早期,以后就不再用庙,以后用寺。早期有的时候还用,用中国古时候这个庙来称,其实庙跟寺性质不相同。庙是祭祀鬼神的场所,寺院是佛的教学的场所,这个不一样的,早期译经我们要了解它。那个时候名词术语还没有这么样的专门,分得还不是太清楚,所以这个地方讲的庙就是寺院。寺院是供养三宝的,三宝活动的场所,那个磁场那个盛,当然跟一般场所不一样。可是诸位要记住,佛在一切经上常说,诸法因缘生,佛法也不例外。佛法也是缘生的,缘能生,缘也能灭。这个道场有人在这里真正修行,就得诸佛护念、龙天拥护。如果这个道场再大,没有人真正修行,像黄念祖居士常说的,只有形式、只有样子,没有一个人是真修的,虽然形相上是一个佛教道场,它的磁场并不殊胜,并不很强,天人、鬼神经过依旧不理会的。如果这个道场里面还有一些人为非作歹,不但佛菩萨不来,妖魔鬼怪趁虚而入,变成什么道场?魔的道场,就变成妖魔鬼怪的道场。这就是说明,缘生缘灭,一定要懂这个道理,否则的话,我们看到这个现象,往往会生怀疑,为什么古时候那么盛的道场,现在衰了。从前住几百人、几千人的丛林,现在一个出家人都没有了,缘的关系。这个缘,真修!一切讲真的,做不得假。
【法华云,能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是人则为如来所遣,行如来事。《法华》然,一切经皆然。】
这是举《法华经》为例子,说明《金刚经》上常讲四句偈,一句也行,这不是四句,一句都可以,那《法华经》上有!为一个人,说得最少,说一句。这是说明,说法的人他的尊重。诸天尊重处所,实在讲就是尊重这个人,能为一个人说大乘法一句,这个人就等於是如来的使者,如来派遣他来的,代表如来说法的,那要说四句偈,要说全经,那就可想而知了。
行如来事,如来事就是前面讲菩萨事业。佛菩萨的事业就是教化众生,就是为一切众生说法,就是做出最好的榜样,给一切众生学习。《法华经》如是,一切经皆然,这个理是贯通到一切经。所以《金刚经》上一句也行,为一个人说也行,这大乘经合起来看,意思你就更清楚、更明白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二十八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