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入门 二十二·声闻乘简释

  二十二·声闻乘简释

  

  佛陀在鹿野苑说四谛法,因为陈如等五人,由听佛说四谛法的音声而悟道的,所以另起个别名叫做"声闻"。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总称为"声闻乘"。"乘"是载运的意义。即是把众生从迷岸运至悟岸的工具,这工具乃指教法。故乘是譬喻而指教法——此即指四圣谛的理法,由闻四圣谛可到达(运载)悟道之彼岸。

  声闻乘的果位——声闻乘修习四谛法而证悟的果位有四:

  一、初果——须陀洹(预流)

  二、二果——斯陀含(一来)

  三、三果——阿那含(不还)

  四、四果——阿罗汉(无生)

  【注】

  ⒈声闻功夫最浅的第一果位,梵语叫做须陀洹,华译"预流",即预入圣流(进入圣果之位)。

  ⒉二果梵语斯陀含,华译叫做"一来",意思即修到此果位,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上的人,再生到我们这世界来一次,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

  ⒊三果梵语阿那含,华译"无还",即是修到此果位,不来人间受生死,称为"无还"。

  ⒋阿罗汉是声闻乘中最高果位。梵语阿罗汉有三义:

  ①、杀贼——破烦恼之贼。

  ②、无生——解脱生死,不受后有。

  ③、应供——应受天上人间供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