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不净观(法藏法师)

  不净观

  

  法藏法师

  

     佛陀立教法,从远的来讲固然是要人成就佛道。而成就佛道就要「自利利他」,自利就是自己要解脱生死。说到 “自己解脱生死”,自己有什么生死不能解脱的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各式各样的。

  

  《楞严经》讲:「男女大欲是生死之根本」。 由此可知这个“男女之贪欲危害甚烈”!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第二个欲望像男女之欲这么强烈的话,这个世界就没有修道的人了。换句话说,佛陀也承认「男女之欲是人之大患,并且是大患中的大患」。

  

  人要先解决自己的烦恼,之后才能利他。自利利他圆满,才能够成就佛道。因此,我们要先求自利,自利能够圆融,利他才能够广、能够远。你自利都不扎实,自己尚不能自救,怎能去救他人?所以,要想利他就得先自利。

  

  自利不是自私、也不是逃避自己的痛苦。而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广泛、更深入圆满的利他。既然自利是个远大的目标,我们就得考虑如何自利?也就是「让自己解脱」。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不能解脱?”因为我们有「贪瞋痴」,无始以来我们以无明作根本。累世的恶因违缘,加上现世的恶缘。无明为内因,恶境为外缘,造诸恶业就有了「恶果」。

  

  造了「恶业」,就形成了现在以及未来的「恶果报」。使我们一直在轮回当中而不得解脱。不能解脱,就不能自利。不能自利,也就不能利他。不能利他,也就不能圆满佛道。因此我们要「先断除自己的疑惑(恶因恶果)」。这样去寻求解脱,才能断恶因免恶果,才能得到解脱!

  

  讲到“断恶因”,就得深思自己有什么样的恶因?我们生而为人,有什么样的大烦恼?大烦恼就是──贪瞋痴。「愚痴」就是「无始以来的无明」。无明就是不能正确地了知世间的无常、无我、苦、空,不净。不能正确了知世间的「真实相」。

  

  我们执着世间为常、是快乐、是有我、是有我存在的、我的需求、以及一切可追求的。我们贪求世间的常乐我净。然而事实上,世间是无常苦空不净。而你却贪求它的常乐我净,要知道,愚痴是无始以来的恶因、无明。对自己的贪心、贪求世间的常乐我净,就是我执。“我执”最大的恶因与恶相,是让我们不了解世间的苦、空、无常、不净,不了解世间的真实相貌,导致无明。

  

  「无明是病因」,它生起的第一个症状是──我执,对自我产生执着。

  

  执着自己是常常存在的,执着真的有一个我。可以追逐到自己认知的那种肉体上、生理上、心理上的快乐。并且认为自己所追求的快乐,及自己本身是清净、是美好的。用自己认知的方式,来分别什么是清净、什么是不清净,还一直去找寻那所谓的清净。这就是「无明为病因,生起我执之病」。这种我执就是一种贪,所以叫痴。

  

  贪呢?「痴为内因,贪之为病」。

  

  贪什么?贪我。

  

  “我执是第一个大贪”,“男女是第二个大贪”。

  

  「男女是完成我执的一个重要过程」。事实上是「你爱你自己」。你为什么会爱女人?因为你执着你是男人。你为什么爱男人?因为你认为自己是女人。就这样以无明的愚痴,错认世间的常乐我净,而生起了对自我的执着。形成一个执着为内缘的发动力!以这个发动力再生起另一个并发症。而这个「最强烈的并发症」就是「男女之欲」。

  

  “贪”使我们去追寻一切,什么宗教、道德、历史、文化、种种的艺术、美术。一切人生的完成,基本上是从这里得来的。不是我执就是男女之贪!佛洛伊德说:“人类的一切文化,都发出于潜在意识的性意识。”这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从这样开始,之后你追寻自我的完成。唯有透过自我的完成,你才能够掌握到男女的欲望。所以你看男人要努力工作,不然讨不着老婆!女人呢,现在多少女孩读书是为了拥有一张文凭,将来好钓金龟婿。男人去读书,你说他这么爱读书吗?不是,因为这样才能赚钱。赚钱将来才可以有家庭!家庭就是在男女之欲中完成的!所以从小到老的一切奋斗,骨子里都是这些玩意在作祟。你看学生时代要做好学生,出社会想在政治上获得权利、欲望,也是这个执着。所以,我执真的是最大的病因!

  

  我们今天学「不净观」,就是要把你认为清净的看成不净。重新回到原点。贪心之中,若把淫欲抽掉,能贪的也所剩无几了。贪吃饭、贪睡觉,这还是小cakes,最大的贪在于「淫欲」。因此,你治疗了淫欲,你的世界就平安多了。

  

  根据经示:要成佛第一个大问题就是解决淫怒痴的「淫」字。为什么不从最根本的无明解决起呢?要知道:佛法的治疗就像中医一样,「标本兼治」。“本”当然是治疗 “无明”为“最根本”。可是无明在哪里落脚呢?在「贪欲上面先落脚」,因为它是严重的。

  

  「治疗男女贪欲的疾病」。

  

  当然我们都有种种的疾病,可是眼看着这个「男女大欲」会拉我们进地狱。若不先治疗,你说你去参禅、观无我、观不乐、观无常,这些还没观成,你已经被男女大欲拉进地狱了!所以 “打人先射马,抓贼先擒王”,大病先治疗。在治疗大病的同时,其实你也把内因治疗了。因为它几乎是「一切贪的总和」。所以娑婆世间的贪最严重,你把贪治疗了就能够控制病情,你是医生,你不是病人。你治疗的病人,那个病人还是你。你要想象你是医生,坐在这里,病人在镜子里头。你要治疗镜子里的那个人,你虽没有特效药,但是你已经有了「控制病情的药了,那就是不净观。」

  

  「先控制病情」。基本上我们都是有病的。我们要「用不净观的药」来控制这个病情。我不敢说可以彻底治疗(先不要把目标放得那么高),但是,至少我可以给各位确切的保证--它是可以控制的。所以我们「对不净观的学习,必须很正式的认同」。

  

  何以见得不净观这么好用?

  

  佛陀说过:“有二甘露门”──第一个就是“安那般那观”(数息观)」数息观能够让你奔驰的心念集中在一处。

  

  「将你的心念集中在一处」,让你(感觉到生命存在的真实感)。

  

  我们每天都像行尸走肉一样,睡得昏头转向的早课,早课完了又昏头转向的诵一些不明所以的咒,然后又昏头转向的上斋堂,上斋堂去吃完饭。吃完饭之后昏头转向在那儿拜佛,拜完佛又昏头转向的再去吃饭。吃完饭,睡完觉,你们又进来。现在还是昏头转向的,对不对?我们一直没发现自己。可是你在安那般那观当中,你会确切的感受到一个变动的你。当你能够渐渐让变动的你冷静下来、乖乖的停在那儿,你就有机会看清楚它,然后你才能发现它是谁。才真正明白你从母亲那里得到真正的生命,你会无限的安稳和欢喜。

  

  你不会再耍女儿脾气,需要人家关怀。男众也不会再贡高我慢,不会毛毛躁躁的,为什么?因为「你看到了自己」。这就是第一种甘露门,能够「让自己真的沉淀下来」多好!

  

  你看你们天天一直在“忙,忙、忙、忙、忙。”你们都在忙?你看这个“忙”字,是什么意思?心死是为忙。亡心了没记忆,「唯有静坐的时候,你才发现自己,你才拥有自己」。那时候你看清楚了自己是个变动不羁的,这种看到、这种发现是一种欢喜,这种发现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能够超越一切的是非与对立,让你感觉(看)到,什么是善跟恶。

  

  原来你只是茫茫然的,若有若无的学到一些佛教的观念,还把这些模糊的,自认为是佛法的道理拿去世间应用,被世间所谓的“不如法”激怒之后,才哀哀怨怨的。要知道,无始以来内在的贪欲、瞋念、自私等,都利用你这种模糊的状态,在你举手投足、起心动念当中,一再撕裂着你的良知,带领着你往黑暗的深渊里走。你对它一点都没办法,甚至你根本没发现自己正往最黑暗的地方走,唯有你静下来,静静地在那儿拜佛、诵经、念佛,乃至静坐数息的过程中,那个真正的你,才会从表面装饰得很好的心底冒出来,一直冒出来,让你看到。

  

  看到那赤裸裸的你,你就能够控制它,静心学会的控制它。当你能够控制它的时候,外境也开始动不了你。当外境的风浪动不了你的时候,你就进入那种“如如不动”的状态,那种怡悦是今生所未有的。这就是「禅悦为食」。这个时候你「再也不想贪吃、偷吃了」。

  

  人说:“住在那里,就在那里工作。”好无聊啊!浪费生命。为什么?一静下就空虚,一静下就完了,生命就瘫在那里。为什么有人“退而不休”,老当而益壮,其实他一点都不壮,他只是不敢松懈下来,他这辈子从来没有面对过自己。今天,他离开了总经理的职位,什么都没有了,没有权利,没有事情让他做,他完了,他没法面对自己。我告诉你,今天有很多人都是这样,包括出家人。

  

  我们也常听人说:“我要去修行了,我好忙,我要修行了”,“我再这样忙下去,我不行了”,“我平常根本不想这种事情,我都是为你们而做的,你知道吗?”“我要去闭关了,你不要拉我” 。没人拉他呀!对不对?

  

  这种人说要去闭关,慎重其事地把门关起来,可是三分钟之后他又出来了。“那个电表坏了?”就出来,“哎,我的电话怎么又坏了。”门又打开了,“我的信你们怎么没收到呢?怎么不给我回信呢?”就这样,说去闭关,前进两步后退三步!越走离关房越远。这就是他们没办法冷静地面对自己,也不善于面对自己。甚至从生下来到现在,他都「从来没有看过自己」。这种人的生活当然是荒谬的,他的生活如行尸走肉,如一般人讲的“活死人”懂吗?“活死人”会动的尸体而已,不是真正活的人。所以说「不是闲人,闲不得了。若能闲下,非等闲」。真正能够闲下来的,…

《不净观(法藏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