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笑吗?
所以,法一定要契机、契理、合适自己,要能对治自己不好的习性,这样对自己才有帮助。举个例子,假定你不抽烟,我却一直教你如何戒烟,你喜不喜欢?听了就讨厌!但是对抽烟者而言,教他戒烟,才真正帮助他,改变他的生命,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效果。
透过禅的修持,来抛掉生生世世、及今生今世养成的不良习性,使生命产生蜕变,我们的生命自然活得愈来愈喜悦,愈有意义。抛掉这些负面习气,我们的生命就能流露出真正的慈悲。
生命要产生蜕变,可以说,只有透过禅的修持,才能彻底得到最安定、最永恒的改变;若用世间的方法,无论是法律或伦理道德来规范、来遏止我们产生恶行,这种外来的规范,对生命的改变都是非常有限的;也就是说,在情绪上,能用这些规范来控制,或许能暂时停止恶行,但是,一遇到另一种情境,或遇到外在的种种引诱,而引诱的力量又强过伦理道德及法律规范时,这些伦理道德及法律就会被抛到脑后,先做了再说。
所以要使生命产生蜕变,就必须寻找相应的法门,一门深入的修持下去,而且不只是今生今世,来生来世也要勇猛精进地一直修持下去。
透过禅的修持,才能使生命愈变愈好。但是,为什么我们的生命不能愈变愈好?那是因为我们都没禅修,只站在自私自利的立场,让自我意识过分强烈;自我意识强烈,便无法蜕变自己。假定我们能调节自己、牺牲自己,自然就会蜕变得愈来愈好。
没有禅的修持,人就不会调节自己。几乎每个人都这样:顺境时,从不会想到什么是烦恼、痛苦;在谈恋爱时,样样都觉得很好,都自我蒙蔽,以为谈恋爱很罗曼蒂克,不会想到失恋时的挫折和痛苦;婚后以为先生今天会比昨天更爱她、明天会比今天更英俊、后天会比明天赚更多钱,这都是自己在做白日梦、在自我膨胀。然后,一天天下来,一看,事情都没按自己的梦想和希望达成,这时,就开始感到挫折、失望、烦恼和痛苦。
人因为不懂在需要时自我调节,反而一再自我膨胀,危机来临时,才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很多做事业的人也一样,当事业顺利时,自己觉得很有自信,认为什么事情都好解决,没什么困难,不管时机就拼命扩展。这样不懂调节,就像树木到了冬天还要叶子长得更茂盛,结果,冬天还没过完就死了。
在台湾,有位商场闻人,自恃父亲财产多又是立委,就把银行当自家金库,要多少就拿多少,因此盲目自我膨胀,过份投资,正巧碰上经济萎缩,无法按照预期利润回收,负担不起冒贷和超贷的本利,结果造成金融大风暴,最后这位闻人手镣脚铐在监狱中“郁卒”吐血而死。
这种景气不好还要自我膨胀,就像树木到了冬天还不断长新叶一样,把营养耗光,自然就趋向灭亡。这都是没经过禅的修持,不懂自我调节,自我膨胀的结果。
透过禅的修持,知道把自我膨胀的枝叶剪掉,懂得调节自己的心念、言行、做法;这样,生命才能蜕变,才能把坏质变为优质的;这些,都不必去求,只要懂得调节自己,削减自我意识,我们的生命就能蜕变得愈来愈好。
你们种过盆景吗?种过的就知道,有些都不加以修剪;有些,一年修剪二、三次;结果有修剪的,就长得好;没修剪的,就长不好。同样的道理,一个不知割舍,以为要一路发才好的人,结果一定会输给懂得一膨胀就舍掉的人。所以,透过禅的修持,不会去执著那些应舍掉的自我膨胀;才会乐于舍掉自我。自我慢慢减少、减少,反而保住生命最根本的原动力。
怎么舍?就从禅的修持里,把一颗自私自利的心变成助人、利他、奉献的心,使大家都能更好。这才是真正削减自我膨胀的方法,否则生命就像不修剪的盆栽一样,愈来愈凋萎。
一个没遇过逆境的人,他的生命就无法真正成长出来,所成长的,都是虚假的外表,而不是真实的内在。人的生命要产生蜕变,首先要修忍辱;修忍辱就要忍耐。忍和耐不同,像打坐时脚会痛,要忍一分钟,可以;忍三分钟,可以;再忍五分钟,就难熬了。假定要继续熬,就不是靠忍,而是靠耐力。忍力和耐力完全不同,禅的修持,不是要训练我们生命短暂的改变,而是要训练长期的蜕变;只要耐力逐渐加强,心力也就会逐渐加强。人的心力加强了,不管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挫折、束缚、麻烦,即使所有的逆境都现前,他也能像树木一样,全然接受所有的坏环境及干扰,并调整自我意识,适当地度过难关。也就是说,这些逆境经过他的内心,透过耐力、心力,蜕变成好的。懂得消融自我意识的人,不会因为环境改变,就生气、抱怨、愤怒,也不会马上找理由原谅自己,更不会把错推给别人。
接受一切果报.停止恶因造作
当我们碰到生气、愤怒时,该怎么办?我们要跟佛陀学习,不论好坏,一切都全然接受—学习像一面镜子,清清楚楚地把果报反映出来,不要做出下一步的连锁反应而造作新因,招惹更多更多未来的苦果。
佛陀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他能做到而我们做不到?就是因为我们在生气和愤怒时,不了解是什么原因而生气。追根究底,为什么会生气?就因为我们的内心有大大小小不同的欲望,当欲望无法达到时,就会找出很多理由来推卸责任,把达不到欲望的责任推给别人,“都是你,如果不是你阻碍,我老早就完成了,就达到需求、满足欲望了。”所以,我们会生气,都是因为有人阻碍我们欲望的达成,使自我的成长与膨胀受到阻挡,于是就开始生气。
譬如,先生和太太的爱,这种爱不是真爱,只不过是想把对方占为己有,作为发泄感情的工具,把对方当成一个东西而已;这时,你只有一个强烈的欲望──占有,而不是真正流露出慈悲的心去爱对方。如果真正流露慈悲心来爱对方,就不会因为对方的任何改变而影响你对他的爱。假定彼此只用占有欲望来满足自己的情爱,或满足自己受家庭保护的欲望,以为已经捡到铁饭碗,不知不觉就露出狐狸尾巴,“反正现在身分证、户口名簿都登记了,对方也没办法了。”所以,缺点统统暴露,让生生世世积累的不好习气天天爆发。
这就是没禅的修持才不了解:人的欲望太多,就是生气和招致烦恼痛苦的重要因素。假定认清了人生气、愤怒是怎么生起,就容易掌握生气、愤怒能量的来龙去脉。
很多家长对孩子很严格,都说:“我是要你好,才叫你这样!”但是父母往往都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想像:“我认为你应该怎样,你就要怎样。”从未站在孩子的立场去了解,孩子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才会真正快乐?很少有家长能做到这点,都是以自己的标准或自己过去走的路,来要求孩子要如何如何,这样一来,反而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
将心比心,如果孩子跟你一样,按照你安排的轨道继续走,他会变成怎样?从出生到现在,喜悦时间比烦恼时间多的?请合掌!只有一位;从出生到现在,不靠外在因素就有喜悦的?请合掌!一个也没有。这就表示,我们的生命,从出生以来都处在烦恼、生气、愤怒、痛苦的状况比较多。如果连你自己都烦恼痛苦不堪,一点喜悦、快乐都没有,还要小孩步上你的后尘,那不是硬要把他推落和你一样的生命模式吗?想想,我们哪有资格把自己的小孩往火坑里推?自己走过的路都无法得到生命的喜悦,硬要小孩照著我们的路走,他仍然和我们一样不会有喜悦的。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就不会因为孩子不听使唤而生气了。
有一次,有两位同所学校任教的老师来找我,他们是夫妻档。先生学佛比较久,太太刚接触佛法。先生说:“快!有问题就问。”太太想想就问:“我有两个小孩,一个很听话,每次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另一个就不听话,不管我讲什么,一定要唱反调。所以我经常生气,不知道该怎么办?”
问题就在这里。她认为孩子是她生的,应该百依百顺听她安排,叫他们往东,就绝对不能往西。没想到有一个竟不听她摆布;叫他往东,他一定向西,故意捣蛋,是个叛逆的孩子,让她头痛不已。其实,一个人的个性和生命,一定有顺从的一面,也有反叛的一面。当母亲受到叛逆孩子对峙时,她就生气,为什么生气?因为这孩子伤到她作母亲的权威和尊严。可以想见,只要我们有强烈的占有欲望,只要我们欲维护自我的自尊,就很容易生气、愤怒。
从无始以来就养成经常生气、愤怒的习性,到底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它消之于无形?怎样才能不让生气、愤怒的能量白白耗掉,并且把它变成正面情绪的能量,使生命升华?譬如,如何把生气的能量转移成祥和的能量?如何把愤怒的能量转化慈悲与和谐的能量?这就牵涉到这个人有没有禅的修持?有没有禅的修持,在处理事物的方法上有很大不同,生命的品质也会产生很大的不同。
佛陀遇到逆境时,因为有禅定功夫、有观照能力,他不但不会让生气从他内心深处生起,更不会让生气的能量付诸言语表达及反击行动上。所以,我们要处理自己生气、愤怒时的能量,就必须跟本师释迦牟尼佛学习。
佛陀时代,提婆达多经常想陷害佛陀,打击佛陀,以取代佛陀的地位。有一次,提婆达多见佛陀从街尾走来,就在街头故意把一只大象弄得大发脾气,让大象狂奔出去,想利用大象踩死佛陀,但是大象狂奔过去,跑到佛陀面前,把脚提起正要踩下去的时候,突然把脚停住悬在半空中,没有踏下去。
这时,佛陀的弟子很生气地跟佛陀说:“提婆达多三番两次陷害您,我们应该还以颜色,以后他才不敢这样!”你看,这些弟子很多都很有修行,最起码都证阿罗汉果以上,比我们有修行好几万倍,连他们这样有修行的人,都还会生气。
但是,佛陀却阻止他们说:“不可以这样做!去报复他,就是在造作新的恶因,将来还会招来新的恶果!”接著佛陀说:“要想停止因果循环报应,不管碰到顺境或逆境,甚至被冤枉了,没办法用语言文字解…
《生命蜕变的机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