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不灭虹身 第一章 金刚道歌弘觉音
那一声
金刚 永不可坏
在觉性中宛转
是谁呼唤着
遍照光明 在
毗卢遮那的心中遍照明光
无死的 是本初法尔的广大圆满
法界的心滴 串流成
金刚虹歌
在东 在西 在南 在北
在自性中 觉醒地欢唱
毗卢遮那在西藏讲经的消息,传回了印度,印度许多的班智达们,心中十分的不快,就挑拨离间地说道:“毗卢遮那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佛法,他所带走的都是属于鬼魅妖魔的咒语。西藏如果弘扬这些假佛法的话,那么西藏的纯正佛法将遭受到毁坏,而雪域也将有空前的灾难。所以应当严惩毗卢遮那,切莫迟疑。”
那时西藏的人们很喜欢听信谗言,藏王的大臣僚属之中,有一半还是信奉苯教,而苯教徒本来就与佛教之间有许多的摩擦。虽然藏王对待任何教徒都很公平,没有偏袒,但是苯教徒心中还是愤愤不平。
当这些谣言传到了西藏之后,苯教徒就认为这是打击佛教的机会。所以苯教徒中的大臣利达青以及利泰查梅,就召集许多的王臣一起来晋见藏王,并向藏王进谗言说:“大王,那位名叫巴郭尔、甘加唐达(毗卢遮那)的人不是好人,我们派他前往印度取经,结果他不只没有找到真正的佛经,而且在半路上,还把同伴勒周杀掉了。现在他带来了会毁灭西藏吐蕃的极坏咒语,会为雪域带来灾难。在王宫当中,我们不应该有这样的坏人。所以,大王!你应该立即诛杀这个有罪的大骗子,而且应当用最重的火刑、木刑、风刑等来诛杀他。”
他们议论纷纷且众口一辞,坚持要藏王杀害毗卢遮那。藏王这时候就要大家暂停议论,并说道:“各位臣子,你们都是有很好智慧的人,怎么能够随便听信这些没有根据的谣言呢
这些谣言完全是不可信的,是有心人要挑拨我们的,千万不要上当。”
但是这些苯教的大臣们,并没有因为藏王的劝说而死心,还是不断地向藏王告御状,坚持诛杀毗卢遮那。藏王眼见压力实在是太大,没有办法控制这种场面,所以只好假装答应,将毗卢遮那扔到水里来作为惩罚。
此时藏王暗中派人前往姚肖扎瓦地方,找来一位流浪汉的儿子,做为毗卢遮那的替身,让他穿上毗卢遮那的衣服,并携带生活的必需品,来到桑耶的大水渠的旁边。这时藏王也站在桑耶的水渠旁边,假装大喊说:“喂!我的属民们跟我到这里来。”
结果,大臣民众们都闻声聚拢过来了。当人们看到假装毗卢遮那的人,就群情激愤地大声叫道:“杀掉这传播恶咒的人,现在正是杀掉这个人的时候了。”
藏王就趁着大众群情激愤,还来不及看清楚的时候,就迅速把这个流浪汉丢进大铜锅里面,上面另用一口铜锅盖把他扣了起来,一下子就抛进河里面了。而由于这过程实在是太快了,根本没有机会看清楚,于是就有人疑惑地问道:“锅里的人真的是毗卢遮那吗
”这个疑惑引起了大家的回应,就要大王赌咒发誓说丢进河里的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毗卢遮那。
这时藏王就很坚决地回答说:“这个人是不是毗卢遮那,岩神是可以做证明的。”大王这样说完之后,这些臣民们也不敢再怀疑了,都姑且相信丢到河里面的人就是毗卢遮那。
此时殊胜的智慧学者毗卢遮那,心中一直挂念着那位浪子:“这位无辜的浪子,却成为替我顶罪的人,受到刑罚水淹,希望他能平安无事,千万不能出差错。”因此,毗卢遮那就用无量的慈悲心,反复地为这位浪子祈请。他祈请说:“上师三宝!希望这位浪子不只能够远离水淹,不要伤害到生命,而且我所听闻的佛法智慧,能在这浪子的家乡弘传。祈请在他所安住的地方,时时都有具足智慧的班智达学者出生。我愿意在这地方幻化许多殊胜的清净化身,弘扬正法,使该地吉祥如意,并具足一切的财富。”
毗卢遮那如此不断地祈愿着,后来果真这位浪子随水漂流,漂到了吾卡这个地方时,被一位地主救起。这位地主打开铜锅一看,发觉竟是一个身着僧服模样的人;而这位地主很喜欢这名浪子,就收养他为自己的儿子,并且作为自己的传人。这就是有名的吾卡久滩浪子村,他们的祖先就传自这位浪子。
赤松德赞王假装将毗卢遮那流放水刑之后,为了使毗卢遮那能够安居不受干扰,就在他平时晒太阳的伞形殿的鸟屋柱旁,打下地基,建筑了一座小屋,迎请毗卢遮那住在里面;同时向属民征收青油,让毗卢遮那能够在夜间有灯翻译密续金刚乘的经典,而白天则翻译属于显教法相的经典。
藏王一心一意地帮助毗卢遮那翻译经典,而且每个晚上都来到翻译殿中。由于藏王晚上都没有回到王宫的寝殿,引起了才邦莎
玛尔尖王后的猜疑。她心想:“大王到底是为了什么原因,为何每晚都不回到殿里呢
”她心中胡思乱想,不知如何排解,于是决定暗暗地跟踪藏王,看他到底在干什么。
有一天,她趁机跟踪藏王而出,发现他来到了译经的殿堂。当大王闪进殿内,并送进食品时,王后心中感觉十分奇怪,心想:“为什么藏王会偷偷来到这里,而且又要送入食品呢
”于是,忍不住就跟向前去,从窗口外偷偷地窥视,结果竟看到了藏王脱帽向一位貌似毗卢遮那的人礼敬。王后一一看分明之后,感觉十分奇怪,心想:“毗卢遮那不是死了吗
为何这个人那么像他
””当她沉吟不决时,接着又听到了诵经的声音。这时王后忍不住决定再看个究竟,于是就跟进了殿里。
此时,刚好藏王跨步而出,王后与藏王忽然之间撞了个正着,这时只见四目相对,愣在那里。大王吓了一大跳,担心秘密被泄露,所以伸手想要抓住王后;王后急急地闪过,拔腿就跑。藏王急得追着王后,王后眼看大王快追到了,就死命地狂奔。
结果藏王不能追及,被王后趁着夜色逃走了。王后知道了藏王的秘密之后,决定要将这个秘密公诸于世。当时在朝廷中的规矩是:出征作战的时候,要吹铜号;用膳的时候要吹海螺;如要诵经打斋的话,要敲键槌;而要研讨国事的时候,则必须击大鼓。这时,只见王后赶紧跑到皇宫中敲击大鼓,召集有权议论国政的内外大臣。这些有权议政的内外大臣,听到了鼓声之后,就赶紧赶到了宫中。
这时,大臣们看到召集大众的人,竟然是王后,不免议论纷纷。王后看到了这情形就向众人说道:“各位大臣,我今天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大家,请你们仔细谛听。那天大王将毗卢遮那处以水刑,让他随水漂走,但是,经过我的调查,那个人根本就不是毗卢遮那,水淹的那个人只是一个乞丐而已。而那位坏蛋毗卢遮那现在反而藏在王宫的内室当中。我们都知道这个人将会断送西藏吐蕃的命运,所以恳请各位大臣共同商议来诛杀他,并向大王讨个公道。”
大臣们听了王后的话之后,都吓了一大跳,不禁众说纷纭、谣言四起。
传说王后之所以会那么愤恨毗卢遮那译师,是因为原本王后非常喜欢毗卢遮那,但是却被他拒绝了,因而由爱生恨,心中一直怀恨至今。
王后原本对于毗卢遮那十分的倾心,自从在一次王宫的供宴上见到毗卢遮那之后,就一直念念不忘。他们之间的因缘纠葛,就如同诗中所说的:
世间女子多情痴,欲心特大邪念炽,
王妃玛坚才邦氏,欲念炽盛世间无。
对毗卢遮那学者,不问佛法与真言,
却对大师生邪念。王妃心中怀邪欲,
千方百计相交攀,暗暗心中巧计算。
因此,在毗卢遮那从禅修处前来王宫就食之前,她便借机遣开赤松德赞到外边散步,又打发儿子和女儿到外面玩耍,最后把所有的男女侍从也打发离开,剩下她独自一人留在宫中,而将前来就餐的毗卢遮那迎入买贡冈恩堡楼里;同时摆出各种美味肴馔,请大师饱餐一顿。
因为,她对毗卢遮那产生爱慕之情,为了一遂己愿,便挖空心思制造与毗卢遮那单独相会的时机。
在毗卢遮那大师饱餐珍馐之后,要回雅玛谷中去,此时王妃玛坚急忙地请求道:
我请师上冈恩楼,实因爱你请暂留,
越看大师越欢喜,爱你恋你情意投,
除你再无可爱人,若不旁你除无有!
说完,她竟紧抓住大师的手不放。这里毗卢遮那大师十分焦急害怕,好像小孩掉了鸡蛋一般,心里七上八下浑身颤抖。大师心中急急思考,暗自盘算如何脱离,于是急中生智,对王妃说:“我们这样若被仆从们发现,会使佛教遭受到毁灭。不如我现在去侦察一下,并把门关上。”
说完立即抽身走到大门之前,王妃也信以为真。当大师走出门之后,一溜烟地就逃走了。
王后才邦莎因为己欲未遂,于是恼羞成怒,反爱为恨。当她返回住处之后,就忿恨地说道:“只要大师在世间,我定要把佛法全灭除!”
于是她立即像降神一般假装疯癫,扯断腰带,并将裙子也弄散,假装挨过打,并把身上掐出指痕来,大声哭嚎,让侍从们听见。仆众闻声之后立即来到王妃之前,问道:“王妃为何哭声连天呢
”
王后一边哭嚎,一边命令仆众将藏王找回来。藏王回来之后,见到王后伏在床上痛哭,便赶忙询问原因。
这时,藏王用手抬起王后的头,而王后也紧紧抓住藏王的手,断断续续地哭着说道:
今晨无人处供食,大师抓我乱纠缠。
扯断腰带衣裙散,浑身乱抓满指痕。
王后由爱生恨,诬指毗卢遮那大师对其非礼,因而一直逼迫大王伤害大师。就因为她与大师有着这样的心仇,所以一见藏王的秘密,即撩起旧恨要伤害大师。
现在王后发现了毗卢遮那译师的秘密,想要报复,所以立即公诸于世,要伤害毗卢遮那。这时共有内外臣十四人在大殿上,这十四位大臣都有权议论政事。他们共同说道:“王后所说的话,真是令人震惊!如果这是真的话,我们当立即向大王抗议,问他为什么要偷偷藏起这位祸国殃民的伤在王宫内室当中
”
他们马上推派拉桑鲁巴为代表,前去迎请藏王前来议事;同时还决定透过群众的压力来压迫藏王。所以大臣们也要属民们全部集合,会集在尧保金木滩上。当藏王来到民众当中时,人们纷纷地议论说:“大王!您…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五篇 不灭虹身 第一章 金刚道歌弘觉音》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