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五篇 不滅虹身 第一章 金剛道歌弘覺音

  第五篇 不滅虹身 第一章 金剛道歌弘覺音

  那一聲

  金剛 永不可壞

  在覺性中宛轉

  是誰呼喚著

  遍照光明 在

  毗盧遮那的心中遍照明光

  無死的 是本初法爾的廣大圓滿

  法界的心滴 串流成

  金剛虹歌

  在東 在西 在南 在北

  在自性中 覺醒地歡唱

  毗盧遮那在西藏講經的消息,傳回了印度,印度許多的班智達們,心中十分的不快,就挑撥離間地說道:“毗盧遮那並沒有得到真正的佛法,他所帶走的都是屬于鬼魅妖魔的咒語。西藏如果弘揚這些假佛法的話,那麼西藏的純正佛法將遭受到毀壞,而雪域也將有空前的災難。所以應當嚴懲毗盧遮那,切莫遲疑。”

  那時西藏的人們很喜歡聽信讒言,藏王的大臣僚屬之中,有一半還是信奉苯教,而苯教徒本來就與佛教之間有許多的摩擦。雖然藏王對待任何教徒都很公平,沒有偏袒,但是苯教徒心中還是憤憤不平。

  當這些謠言傳到了西藏之後,苯教徒就認爲這是打擊佛教的機會。所以苯教徒中的大臣利達青以及利泰查梅,就召集許多的王臣一起來晉見藏王,並向藏王進讒言說:“大王,那位名叫巴郭爾、甘加唐達(毗盧遮那)的人不是好人,我們派他前往印度取經,結果他不只沒有找到真正的佛經,而且在半路上,還把同伴勒周殺掉了。現在他帶來了會毀滅西藏吐蕃的極壞咒語,會爲雪域帶來災難。在王宮當中,我們不應該有這樣的壞人。所以,大王!你應該立即誅殺這個有罪的大騙子,而且應當用最重的火刑、木刑、風刑等來誅殺他。”

  他們議論紛紛且衆口一辭,堅持要藏王殺害毗盧遮那。藏王這時候就要大家暫停議論,並說道:“各位臣子,你們都是有很好智慧的人,怎麼能夠隨便聽信這些沒有根據的謠言呢

  這些謠言完全是不可信的,是有心人要挑撥我們的,千萬不要上當。”

  但是這些苯教的大臣們,並沒有因爲藏王的勸說而死心,還是不斷地向藏王告禦狀,堅持誅殺毗盧遮那。藏王眼見壓力實在是太大,沒有辦法控製這種場面,所以只好假裝答應,將毗盧遮那扔到水裏來作爲懲罰。

  此時藏王暗中派人前往姚肖紮瓦地方,找來一位流浪漢的兒子,做爲毗盧遮那的替身,讓他穿上毗盧遮那的衣服,並攜帶生活的必需品,來到桑耶的大水渠的旁邊。這時藏王也站在桑耶的水渠旁邊,假裝大喊說:“喂!我的屬民們跟我到這裏來。”

  結果,大臣民衆們都聞聲聚攏過來了。當人們看到假裝毗盧遮那的人,就群情激憤地大聲叫道:“殺掉這傳播惡咒的人,現在正是殺掉這個人的時候了。”

  藏王就趁著大衆群情激憤,還來不及看清楚的時候,就迅速把這個流浪漢丟進大銅鍋裏面,上面另用一口銅鍋蓋把他扣了起來,一下子就抛進河裏面了。而由于這過程實在是太快了,根本沒有機會看清楚,于是就有人疑惑地問道:“鍋裏的人真的是毗盧遮那嗎

  ”這個疑惑引起了大家的回應,就要大王賭咒發誓說丟進河裏的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毗盧遮那。

  這時藏王就很堅決地回答說:“這個人是不是毗盧遮那,岩神是可以做證明的。”大王這樣說完之後,這些臣民們也不敢再懷疑了,都姑且相信丟到河裏面的人就是毗盧遮那。

  此時殊勝的智慧學者毗盧遮那,心中一直挂念著那位浪子:“這位無辜的浪子,卻成爲替我頂罪的人,受到刑罰水淹,希望他能平安無事,千萬不能出差錯。”因此,毗盧遮那就用無量的慈悲心,反複地爲這位浪子祈請。他祈請說:“上師叁寶!希望這位浪子不只能夠遠離水淹,不要傷害到生命,而且我所聽聞的佛法智慧,能在這浪子的家鄉弘傳。祈請在他所安住的地方,時時都有具足智慧的班智達學者出生。我願意在這地方幻化許多殊勝的清淨化身,弘揚正法,使該地吉祥如意,並具足一切的財富。”

  毗盧遮那如此不斷地祈願著,後來果真這位浪子隨水漂流,漂到了吾卡這個地方時,被一位地主救起。這位地主打開銅鍋一看,發覺竟是一個身著僧服模樣的人;而這位地主很喜歡這名浪子,就收養他爲自己的兒子,並且作爲自己的傳人。這就是有名的吾卡久灘浪子村,他們的祖先就傳自這位浪子。

  赤松德贊王假裝將毗盧遮那流放水刑之後,爲了使毗盧遮那能夠安居不受幹擾,就在他平時曬太陽的傘形殿的鳥屋柱旁,打下地基,建築了一座小屋,迎請毗盧遮那住在裏面;同時向屬民征收青油,讓毗盧遮那能夠在夜間有燈翻譯密續金剛乘的經典,而白天則翻譯屬于顯教法相的經典。

  藏王一心一意地幫助毗盧遮那翻譯經典,而且每個晚上都來到翻譯殿中。由于藏王晚上都沒有回到王宮的寢殿,引起了才邦莎

  瑪爾尖王後的猜疑。她心想:“大王到底是爲了什麼原因,爲何每晚都不回到殿裏呢

  ”她心中胡思亂想,不知如何排解,于是決定暗暗地跟蹤藏王,看他到底在幹什麼。

  有一天,她趁機跟蹤藏王而出,發現他來到了譯經的殿堂。當大王閃進殿內,並送進食品時,王後心中感覺十分奇怪,心想:“爲什麼藏王會偷偷來到這裏,而且又要送入食品呢

  ”于是,忍不住就跟向前去,從窗口外偷偷地窺視,結果竟看到了藏王脫帽向一位貌似毗盧遮那的人禮敬。王後一一看分明之後,感覺十分奇怪,心想:“毗盧遮那不是死了嗎

  爲何這個人那麼像他

  ””當她沈吟不決時,接著又聽到了誦經的聲音。這時王後忍不住決定再看個究竟,于是就跟進了殿裏。

  此時,剛好藏王跨步而出,王後與藏王忽然之間撞了個正著,這時只見四目相對,愣在那裏。大王嚇了一大跳,擔心秘密被泄露,所以伸手想要抓住王後;王後急急地閃過,拔腿就跑。藏王急得追著王後,王後眼看大王快追到了,就死命地狂奔。

  結果藏王不能追及,被王後趁著夜色逃走了。王後知道了藏王的秘密之後,決定要將這個秘密公諸于世。當時在朝廷中的規矩是:出征作戰的時候,要吹銅號;用膳的時候要吹海螺;如要誦經打齋的話,要敲鍵槌;而要研討國事的時候,則必須擊大鼓。這時,只見王後趕緊跑到皇宮中敲擊大鼓,召集有權議論國政的內外大臣。這些有權議政的內外大臣,聽到了鼓聲之後,就趕緊趕到了宮中。

  這時,大臣們看到召集大衆的人,竟然是王後,不免議論紛紛。王後看到了這情形就向衆人說道:“各位大臣,我今天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訴大家,請你們仔細谛聽。那天大王將毗盧遮那處以水刑,讓他隨水漂走,但是,經過我的調查,那個人根本就不是毗盧遮那,水淹的那個人只是一個乞丐而已。而那位壞蛋毗盧遮那現在反而藏在王宮的內室當中。我們都知道這個人將會斷送西藏吐蕃的命運,所以懇請各位大臣共同商議來誅殺他,並向大王討個公道。”

  大臣們聽了王後的話之後,都嚇了一大跳,不禁衆說紛纭、謠言四起。

  傳說王後之所以會那麼憤恨毗盧遮那譯師,是因爲原本王後非常喜歡毗盧遮那,但是卻被他拒絕了,因而由愛生恨,心中一直懷恨至今。

  王後原本對于毗盧遮那十分的傾心,自從在一次王宮的供宴上見到毗盧遮那之後,就一直念念不忘。他們之間的因緣糾葛,就如同詩中所說的:

  世間女子多情癡,欲心特大邪念熾,

  王妃瑪堅才邦氏,欲念熾盛世間無。

  對毗盧遮那學者,不問佛法與真言,

  卻對大師生邪念。王妃心中懷邪欲,

  千方百計相交攀,暗暗心中巧計算。

  因此,在毗盧遮那從禅修處前來王宮就食之前,她便借機遣開赤松德贊到外邊散步,又打發兒子和女兒到外面玩耍,最後把所有的男女侍從也打發離開,剩下她獨自一人留在宮中,而將前來就餐的毗盧遮那迎入買貢岡恩堡樓裏;同時擺出各種美味肴馔,請大師飽餐一頓。

  因爲,她對毗盧遮那産生愛慕之情,爲了一遂己願,便挖空心思製造與毗盧遮那單獨相會的時機。

  在毗盧遮那大師飽餐珍馐之後,要回雅瑪谷中去,此時王妃瑪堅急忙地請求道:

  我請師上岡恩樓,實因愛你請暫留,

  越看大師越歡喜,愛你戀你情意投,

  除你再無可愛人,若不旁你除無有!

  說完,她竟緊抓住大師的手不放。這裏毗盧遮那大師十分焦急害怕,好像小孩掉了雞蛋一般,心裏七上八下渾身顫抖。大師心中急急思考,暗自盤算如何脫離,于是急中生智,對王妃說:“我們這樣若被仆從們發現,會使佛教遭受到毀滅。不如我現在去偵察一下,並把門關上。”

  說完立即抽身走到大門之前,王妃也信以爲真。當大師走出門之後,一溜煙地就逃走了。

  王後才邦莎因爲己欲未遂,于是惱羞成怒,反愛爲恨。當她返回住處之後,就忿恨地說道:“只要大師在世間,我定要把佛法全滅除!”

  于是她立即像降神一般假裝瘋癫,扯斷腰帶,並將裙子也弄散,假裝挨過打,並把身上掐出指痕來,大聲哭嚎,讓侍從們聽見。仆衆聞聲之後立即來到王妃之前,問道:“王妃爲何哭聲連天呢

  ”

  王後一邊哭嚎,一邊命令仆衆將藏王找回來。藏王回來之後,見到王後伏在床上痛哭,便趕忙詢問原因。

  這時,藏王用手擡起王後的頭,而王後也緊緊抓住藏王的手,斷斷續續地哭著說道:

  今晨無人處供食,大師抓我亂糾纏。

  扯斷腰帶衣裙散,渾身亂抓滿指痕。

  王後由愛生恨,誣指毗盧遮那大師對其非禮,因而一直逼迫大王傷害大師。就因爲她與大師有著這樣的心仇,所以一見藏王的秘密,即撩起舊恨要傷害大師。

  現在王後發現了毗盧遮那譯師的秘密,想要報複,所以立即公諸于世,要傷害毗盧遮那。這時共有內外臣十四人在大殿上,這十四位大臣都有權議論政事。他們共同說道:“王後所說的話,真是令人震驚!如果這是真的話,我們當立即向大王抗議,問他爲什麼要偷偷藏起這位禍國殃民的傷在王宮內室當中

  ”

  他們馬上推派拉桑魯巴爲代表,前去迎請藏王前來議事;同時還決定透過群衆的壓力來壓迫藏王。所以大臣們也要屬民們全部集合,會集在堯保金木灘上。當藏王來到民衆當中時,人們紛紛地議論說:“大王!您…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五篇 不滅虹身 第一章 金剛道歌弘覺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