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不滅虹身 第二章 無上密法教殊勝
是誰遺忘了自性的無上教誨
在圓滿中輪回
已不可能忘懷 但
仿若不知地不肯自在
到底與自己有多少糾仇深恨
不願自身廣大清涼
罷了 忘卻一段恩怨情仇
讓自與自的兩兩相會
無有忘記 那總持的
陀羅尼 依舊
佩在自己的解脫心上
移喜措加追隨著蓮華生大士,在奏浦格公與雅龍等地,承受佛陀四聖谛的教法;接著又信受了業力、因果與經、律、論叁藏的教法。此時,她的心中對于世間染法的放棄,與出世善法的精進等,在棄舍與精進之際,已有了決定的信解。
然後接著接受蓮華生大士授予她九乘教法中的聲聞、緣覺、菩薩、事密、行密、瑜伽密等六乘教法。這六乘教法,她已圓滿具足總持,凡所受持的教法都能通達無礙圓滿領悟。
這時,妙音菩薩忽然示現在她眼前,授予無忘失法的總持陀羅尼能力。接著又得證了天眼通明,能以雙眼洞察世間,並能示現不可思議的廣大威力,一切世谛神通漸次圓滿。
蓮華生大士具足圓滿佛陀的教法,就如同甘露溢滿的寶瓶一般,隨時賜予衆生無死的甘露。移喜措加智海王母恒時以恭敬、贊歎、飲食供養蓮師,並信守誓句叁昧耶戒,安住修證定慧圓滿等叁事悅意供養。在供養之後,蓮華生大士即以智慧注照移喜措加,如甘露由寶瓶灌至另一寶瓶一般,無有遺漏。
這時移喜措加證入了清明而圓滿的境界,能夠善巧分辨、抉擇九乘,一切導引涅槃之聖道,法與非法都能夠同時了知。由于了悟因緣果報的甚深密意,于是心中生起了欲進修無上至極微,當下頓超越因果業報之法。于是就用偈頌向蓮華生大士祈請道:
矣瑪吹!
至尊化身之佛陀,烏金刹土蓮華生,
遠超印度班智達,雪域佛陀傳承主,
我雖年稚具深心,幼年即遭大苦難,
雙親拒我志獨身,許我與一凡夫子。
我于俗務乏興致,遁入翁埔虎山谷。
貪欲驅使一獵者,于彼捕獲囚禁我,
無助無力感深苦,依上師尊大悲力,
法王予我爲庇護,立我爲妃至桑耶。
王獻我于至尊前,爲王承受叁灌禮。
今我略知深因果,請賜殊勝密教法,
頓超因果之系縛。
蓮華生大士聽了移喜措加的請求之後,喜悅微笑,以無比洪亮優雅的妙音說道:
善哉!如是!喀欽女,
年僅十六所遭苦,猶如八十之老妪,
了悟所受一切苦,皆爲過去世作業,
現前過去諸業緣,悉皆清淨住實相,
今汝喜悅具清淨,惡業纏縛不再生,
頓悟因果甚深意,能求無上大乘法。
于是大士就導引移喜措加入于真言密乘修習之門,並賜予根本與支分的誓句叁昧耶戒。同時爲其解說:
喀欽紮女請谛聽,普賢王母一心念,
叁昧耶誓極秘要,一切密乘之根基,
若汝破壞誓句戒,吾等二人受衆難。
汝當護誓如護命,堅守莊嚴叁昧耶。
蓮師說完之後就傳授菩提心戒,佛陀身、語、意的根本戒及廿五支分戒給予智海王母移喜措加。于是移喜措加立下誓句,遵守不違叁昧耶戒,成就願、行菩提心,乃至圓滿究竟的勝義菩提心。
當堅守究竟佛陀身、語、意的叁密誓戒時,我們的身、語、意叁業要時時安住在如來的身、語、意叁密之中。所以我們當了悟,自本初無始以來,我們的身即本尊身,語即法爾自生的真言,意即本然清淨的心,超越一切思維分別與境界。
移喜措加先安住在佛身戒中修習,此戒可分爲叁者:上師、金剛兄弟、守戒方法。
所謂上師,可分爲六類:第一類爲普通上師,即一般性的上師;第二類引導上師,能守護弟子,不使偏離于金剛道;第叁類爲具戒上師,自身守戒圓滿無缺叁昧耶;第四類爲複戒上師,不僅自身守戒圓滿,且具足使破戒弟子回複守戒能力的上師;第五類爲啓導上師。能啓發弟子的領悟力,解開弟子偏執的枷鎖而安住正見;第六類爲傳法上師。能賜予弟子共通教法與不共傳承的教法與口訣。
而金剛兄弟則可區分爲四種:第一種爲一般的兄弟,即一切的有情衆生;第二種爲共法兄弟,即接受佛陀教法的兄弟,也就是一切的佛子、佛教徒;第叁種爲不共的近法兄弟,即在同一傳承中修行、同一上師的金剛兄弟;第四種爲內屬法兄弟,即不只在同一傳承、同一上師中修行,且在同一壇城中接受灌頂傳法的金剛兄弟。
而奉持佛身戒的方法則分爲外、內、密叁項:第一項爲外觀自身戒體如上師、雙親與摯友,不舍不離;第二項爲內視戒體如行人自身的心、眼、生命,守護如眼目一般;第叁項爲密視戒體如同本尊,所以身、語、意叁業皆谛實無虛,如同面對本尊,無示欺瞞。
簡而言之,密乘行人應生起恭敬心,禮敬一切上師與上師的金剛兄弟。在面見之時,不只環繞多匝,五體投地,敬獻坐墊,恭敬執禮,並能如同奴仆一般侍候上師及其金剛兄弟。凡能取悅上師者,莫不盡力施爲。不只供養所需的食物、財物,並進而圓滿身的供養。
特別對于上師的親近者,也同等禮敬、贊歎、供養。例如上師的父母、兄弟、姊妹、子女及其他親族等,乃至于奴仆,也當尊敬。如此當能守護叁昧耶,不違反佛身誓戒。
總之,在身、語、意之上,都應當對上師恭敬無欺、無瞞,乃至對一切衆生都應如此。善觀法界一切都是佛身的示現,所有衆生即是佛陀如來,才是佛身叁昧耶的圓滿修證。
接著修習佛語戒,這是本尊的修習方法,其中分爲修習的方便及守護的方法。
在修習的方便上,移喜措加學習了真言密咒的叁種樣態。一爲根本咒,這是不壞的妙因;二爲壇城及聖衆生起真言,這是本尊生起,及壇城示現的必要因素;叁爲事業真言,當我們反複持誦事業真言之後,可以成熟世出世間的事業。並學習了與四手印瑜伽的四種誓句,這四種瑜伽手印分別爲叁昧耶誓句手印、智慧手印與事業手印 (此叁手印可視爲一手印)、法光明手印以及大手印等。
守護的方法上,則學習了上師、本尊與空行的壇城與身、語、意叁者相應結合的瑜伽法門。
蓮華生大士賜予移喜措加無能超勝金剛密乘的七十萬種壇城,這些壇城可依瑜伽行者初、中、高等方式來修習。卓越的瑜伽士修習高級的瑜伽,即爲現前無言說,超越一切思維分別的大悲空智淨樂;中級瑜伽行者則修習中等瑜伽,即爲安住明空光明示現佛父、佛母悲智雙運之叁摩地;初級瑜伽行人修初級方式,是爲無斷河流叁摩地。
移喜措加完整地學習以上叁等瑜伽。而一切安住至無上的方便則爲“馬王、亥母壇城”。移喜措加修證成就後,心意堅固相續無間,住于流水叁摩地。中等瑜伽則日間叁座,夜間叁座,以修習金剛橛普巴金剛的妙法,這要依止于誓願而決定。而初等瑜伽則爲八大嘿魯迦之修法,以供養、持誦真言、修習身瑜伽等,每日一座修持。其中八大嘿魯迦含有文殊身、蓮花語、真實意、甘露功德、金剛橛等出世五部,及召遣非人、猛烈咒咀及供贊世神等世間叁部。而大吉祥嘿魯迦則爲別出之中尊。
移喜措加在蓮師的導引之下,堅志修學,精進不懈。
再來是修習佛意戒,這是屬于正見、定力與行持的相續修學。正見是指正確卓越而透徹的洞察見地;定力是依一心專注,體悟心的體性,而安住其中;行持是由修習生起、圓滿二次第之禅定而得證解脫,其中又分爲外行、內行、密行等叁種。
而守護叁昧耶戒誓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守持秘密。根本外密有四種:中級(因緣密)有四種;專屬密亦有四種;絕對(不共之密)亦有四種。除了上師之外,這些密境,是絕對不能透露給任何人知曉的。
根本外密的四種是:一、本尊的名號;二、本尊的心咒;叁、本尊的事業真言;四、行人生起證悟時所出現的象征等四種。
中級因緣的四種是:一、修習的場所;二、修習的時間;叁、修習的同修道友;四、修習時所使用的法器等四種。
專屬密的四種是:一、內供與密供的供品,其中包含藥物與多瑪;二、修法所使用的法器,包含鈴、杵、念珠、普巴杵等;叁、壇城的用品,包含屍林的八種莊嚴、骨飾等;四、特別使用的法器,如頭骨手鼓、天靈蓋、腿骨等密器。
絕對不共密的四種是:一、絕不對外人透露金剛兄弟及自身所修習的秘密法門;二、絕不透露清淨身、語、意叁業的修持方法;叁、大樂行是最深秘的,不可以談論;四、任何有情的密行都不可以作爲閑談的話題。
另外,身、語、意叁昧耶的誓句共有十條。身業的四項是關于上師以及金剛兄弟的;語業的二項包含真言叁類以及手印四種;意業的四項則包含根本外密,中級因緣密,專屬密與絕對不共密等各四種。移喜措加在蓮華生大士前立志,誓守這十條誓句戒,並嚴格遵守,連絲毫犯意也未曾生起。
由于移喜措加清淨無缺的戒行,所以蓮師終于傳授她進入無上瑜伽的二十五種誓句。
移喜措加對二十五誓句以及上師的開示嚴密遵守,絕無絲毫的犯意,于是在蓮華生大士圓滿無缺的悲心所覆護之下,相續不斷地安住于最極殊勝的無上瑜伽秘密壇城之中。她更領悟灌頂與加持是入于密乘修持的鑰鎖,而誓句則是灌頂和加持的根源,于是堅守誓句,堅住不移。
後來,在雅龍的桑耶,蓮華生大士就向移喜措加示現開啓密法壇城的秘要,並授予八大嘿魯迦教法《甚深法海》。
當有一年新年來臨時,大臣與人民都群聚到桑耶,共同慶祝。這時,有些大臣忽然注意到喀欽薩王妃並不在場,都感覺十分詫異,就開始詢問王妃的下落,但卻無人知曉,于是他們就只好向大王請問。大王心想:“事情至此已無法繼續保密。”于是將供養喀欽薩妃移喜措加給蓮華生大士之事,都告訴了他們。
這時仇視佛法的苯教大臣就異口同聲地指責大王說:
“偉大的大王,您是一切黑發藏民的主子!難道您是著魔了嗎
您不可將藏地的法律和秩序,如同把牛奶脫脂一般隨意地掠去!也不能讓藏人的頭落到血水之中!千萬不要讓藏人如處在狂風中一般,也不要把大臣當成狗一般…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五篇 不滅虹身 第二章 無上密法教殊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