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一篇 莲花王 第七章 轻弃人王成法王▪P2

  ..续本文上一页的刺痛,他总算找到了一个清净的化身,成为他的儿子,而且要承继他的王位,但是现在他却要离开王宫,要到远方去修行,他的心在十分苦痛当中,而泪流满面。

  他用哽咽的声音,痛苦地断断续续地呻吟道:“呜啊!为什么生命是那么无常,为什么人间是那么苦痛,为什么我竟然不能够在没有见到你之前,就让我两眼永远瞎了,甚至在又穷又病当中死去

  为什么世间是那么苦痛,带给了我希望,又活生生地把我这最光明的希望,从心里头狠狠地挖走了

  

  “一个人的心到底能够经过几次的摧残呢

  我这样子活着又有什么用呢

  阎罗法王你为什么不来勾走我的神识,让我现在就逝去

  世间当中,所有的苦痛,所有的忧愁,还有比这个更痛苦的吗

  佛陀啊!一切护法、天神啊!为什么要让我永远纠缠在希望与失望当中呢

  ”

  这时莲花王太子,安慰他的父王说:“父王啊!我们都是密乘的修行人,我们都是了知正法的,都应该安住在正念当中,您现在应该了悟一切诸佛菩萨所教导我们的法义吧。过去的诸佛菩萨,他们曾经不断地劝慰我们,在许许多多的经典里面,也给予我们清净的导引。

  “事实上我也曾经想过,要以世俗谛的道路,来满足父王您心中最深刻的期望。但是父王您心中最深刻的期望,反而将成为您生命中最大的障碍啊!

  “现在,父王!让我用至诚至念的心,唱诵一首修行曲,讲述我现在心中的觉受来安慰您,请安心听我叙述:

  有缘故人相会 最后终将离散

  暂时聚首相遇 最后必将远离

  世间无常 没有任何不变的有为法

  一切君臣的相遇 恍若市集

  纷纷扰扰 终是晨时相聚暮时散逸

  过去的人 已经离世远去

  生命的无常变化 总是令人悲怜

  我们的身体是有为之法 必然终将毁弃

  人生匆匆 宛如过客一般速来速去

  一切的有为法 都是现前无常的

  我们将我执的墙围加高 关住在里面

  也不能够增长帮助我们长生不老

  一切的亲情只能令人衰老

  不能使人生命长住

  具足广大的财富 也终将散去

  徒增我们的苦痛而已

  人间的英雄虽然叱咤风云

  也难逃生命的期限

  流浪在十方

  真正实证了佛法的修持

  才可了悟究竟的真理

  我要找到真实的一乘教

  皈命真实的如来之道

  让父母也能够成就无上的佛果

  这才是真正的大孝

  愿父王一切都吉祥。”

  莲花王太子一面唱诵着偈颂,一面在父王之前发愿,希望能够使因陀罗部底王安心。

  国王心中本来也是清楚明白的,只是父子因缘难舍而已,此时他心中若有所悟,就不断地点头,连连称是。国王心中也了悟,这才是莲花王太子应该走的真正道路,这时他的心念安住在清净无染之中,断除了一切对爱子的贪恋。

  因陀罗部底王忍住了心中难忍的苦痛,向莲花王太子说:“爱儿啊!我祝你一切如愿,早日修证成就佛果。”

  说罢用衣裹着头,大哭了起来。

  莲花王太子眼角湿了,静静地看着哀伤的国王,心中实在是十分的苦痛,十分的难忍。但是为了究竟的利益众生,为了成证圆满的佛果,他必须如实地离去。这时他向父王顶礼告别,慢慢地回到了寝宫当中。

  黎明来到了,今日的阳光似乎特别的温暖,也特别的柔和。莲花王太子为了实践远离乌仗那国修行的因缘,所以在黎明的时候,就传下了上朝的命令,要王臣们全部聚集到王宫当中,来成就他舍弃王位的因缘。

  莲花王太子即将舍弃王位,而出家修行了,他要受持密法的禁戒律仪。此时大臣们已群集在宫殿当中议论纷纷,不知道到底有什么重要的朝令,太子要召集大家来到王宫

  当大家在议论纷纷的时候,莲花王太子已经在佛坛前向佛陀祈愿舍弃了王位,而受持了密教的律仪。

  他裸身披挂着六种骷髅的密乘严饰,手握着铃杵与三尖的天杖,在佛前慢慢地舞蹈着,并且用金刚游戏的舞步,舞入了虚空幻化的境界当中。铃杵代表般若智慧与慈悲方便,而三尖的天杖,更是示现了诸佛的法报化三身。他舍弃了王位,在宫庭、在大殿的楼阁之上,跳行着金刚舞步。

  这时群臣正聚集在下面的大殿当中,莲花王太子观察着群臣,也了悟在这个缘起之下,他必须以一个具体的因缘,来离开这个国度,而且不能因为他弃绝王位,而使国家产生了种种的纷争。并且在他离去的时候,必须对乌仗那国有着最后的吉祥导引。

  在国中有一位大力的魔臣,莲花王太子就是要以超度这个魔臣的眷属为因由。在大悲幻化之中,他示现了秘密的诛法迁识方便。太子假装失手,将天杖与铃杵祭起,诛灭将引发魔难的魔臣的妻与子。

  飞空的铃杵,刚好击中魔臣吾巴达的儿子嘎达玛的脑袋上,竟然把他的脑袋打碎了。而三叉天杖直直地**了魔臣的妻子扎达嘎的心中,此时母子两人在一刹那间全部失去了性命。

  其实这是莲花王太子以代表智慧与悲心的铃杵,与代表诸佛法报化三身的三叉金刚天杖,用如幻的超度妙法,将他们母子二人的神识,超度到了金刚法界色究竟天,使他们远离魔臣的势力,最终能够得到殊胜的解脱成就,也使魔臣的魔力,受到了压抑。

  这时大臣们全部乱成一团,就连希望莲花王太子继续执政的大臣们,登时也慌了手脚。他们刹时不知道如何再支持莲花王太子了,也不知道该如何来使莲花王太子继续执政。这样一来,反而断除了莲花王太子远离乌仗那国的所有缠缚的因缘。

  此时,王臣们纷纷议论:“立为储君的莲花王太子,为何老是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他上次以石头杀害了诸侯的儿子,惹来极大的祸端,现在才隔没有多久,又将大臣的妻子与儿子杀害了。由这些事情看起来绝非意外,一定是有意的行为,他一定是喜欢杀生,所以故意假借失手,去遂行杀人的行为。这根本不是转轮圣王,这根本是魔王啊!我们应当依据王法来狠狠地责罚,否则他还会继续地违法犯纪。”这时这个大势力魔臣的手下们,甚至还主张应当对莲花王太子施以最残酷的戈弗之刑。

  国王听了群臣这样子的禀报之后,心中十分的慌乱和不安。他虽然了知太子的殊胜,也明白太子所要示现的因缘,但是为了使国家安和,使群臣安心,使这些权臣豪门们,不要心生异想,使国家陷入慌乱,所以就附和了他们这些荒谬无知的世俗语言,而说道:“我这个儿子莲花王,到底是佛的化身呢

  还是魔鬼的幻化

  真是搞不清楚他。但不管怎么样,我看啊!还是不要将他杀死好了,我们就将他贬谪到边疆地区,让他在那边受罚反省吧!”

  因陀罗部底王慈爱着太子,他不愿意太子受到群臣所主张的苦刑杀害;但是王法的尊严,却又使他不能不惩治太子,但这一切其实都是莲花王太子早巳预知的幻化游戏啊!

  现在因陀罗部底王趁着大家都在场的时候,在表面上,似乎是在惩罚莲花王太子所犯的重罪,但是实地里,却是为莲花王太子开启了一个出离修行的特殊因缘。事实上他是给予莲花王太子最深的恩惠,使他在成佛的道路上没有干扰的自在修行。

  此时国王对着莲花王太子,以及众大臣说道:“太子啊!你这位在宝海之中的莲花树上现生,无父无母的清净化身。你具足一切功德与吉祥相好,因为我没有子女,没有继承人,所以立你为我的太子,希望你能够承继我的王业,成为具德的王储。但是没想到你这位太子的行为实在太粗暴了,竟然杀死了大臣的妻子与儿子。

  “现在各位大臣希望我用王法来严厉惩治你,甚至希望我施予你戈弗之刑。但是我开启了圣恩给你,将你贬离到遥远的边疆地区去。现在你希望到哪里,就到哪里去吧!远远地离开这个国度,到各处去吧!我现在将你放逐到十方去,希望你善自珍摄反省。”

  这时太子向因陀罗部底王回禀道:“父王啊!您永远是我最尊贵的父王!您一切的教诲,一切的光明指引,我必定遵循。在人世当中,父母当然是最尊贵的,也正是父母允许我,我才能够成为王室,也才能够承继国王的大位,然而现在的因缘,让我即将离去。

  “但是我要宣说一些过去世的因缘,让大家了解我为何会失手杀人。但请大家相信,这并不是为我自己所行,为我自己失手杀死了大臣的妻儿而辩护,我愿承受这一切所有的责罚。

  “因为在佛法的因缘当中,虽然具足菩提心的菩萨行者,可能为了救度众生的缘故,而示现了如幻的罪行;虽然为了甚深悲心的缘故,他必须这样做,但他绝不想因为发心良善的缘故,而企求免罪。就如同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的时候,为了救度五百个商人,不得已将那立即要杀害这五百位商人的强盗杀死一般,佛陀当时救助了这五百个商人,也阻止了这个强盗种下杀人的恶业,但是当他杀害这个强盗,在缘起上仍然犯下了杀人的罪行。

  “所以说我杀死了大臣的妻子与儿子,是有极深的缘起存在,现在我要将这一切因缘向父王禀报,但是您要知道我还是欣然地接受父王所给予我的惩罚。

  “就如同上一次我失手杀死了诸侯的儿子的因缘一般,这一次我失手杀害了大臣的妻子与儿子的起始因缘,也是在我的前生为乔答摩日种的时候,所种下的缘起。大臣的妻子扎达嘎拉,其实就是当时那位**桑姆的女仆;而大臣的儿了嘎达玛,就是当时的奸商阿里。现在我失手误杀了大臣的妻子与儿子,这实在是藉由此次因缘,来成就深的果报,使他们不再受苦轮回,而受用解脱。

  “在表面上,我杀害了他们的生命,但是实际上,是在如幻的大幻迁移神识的游戏当中,超度了他们的生死,使他们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最后能够安住在究竟的密乘当中,而成证圆满的佛道。

  “但是,父王啊!王法治国,应当是要从严的。太子犯罪与庶民同罪,将我流放到他方去,也是理所当然的,我心中无怨无悔,而且欣然喜受。这是我实践菩提心行所应当信受的回报啊!请父王您马上执行这个命令,我欣然喜受,现在也向所有的王臣与百姓谢罪。”

  莲花王太子这样子宣说之后,大王虽然明知他所说的是实情,而且心中的难舍之情…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一篇 莲花王 第七章 轻弃人王成法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