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忍耐、忍耐,除了忍耐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报告老师。”老师听了也说:“忍耐一点嘛!”“又是忍耐”。他不服气,“去找师父”,就是来找我了,我也没有别的办法,我只有说:“忍耐一点嘛。”他听了说:“为什么要忍耐呢?”其实,世间上所有的事情,唯有忍一口气风平浪静,能忍,万事都可消除。忍、忍,这个有什么意思?哎,忍不吃亏,这个人笑我、骂我、侮辱我、伤害我......,弥勒菩萨说:“不要计较,不要认真,这种穷凶极恶的人,我斗不过他,善有人欺,天不欺,再过几年你再看他。”你就晓得,这个忍的利益有多大了。
第四点要跟各位讲的,在目前这种复杂的社会里确实是很重要的,就是学习沟通。有人说,现在时代进步,物质文明,科学发展,发明了飞机、大炮、轮船......我觉得,这些对世界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人生最高明的,就像联合国,要学习沟通。人和人之间因为沟通而相互了解,因为沟通才会互助和平。我觉得沟通,是我们现在每一个人要想求生于这种复杂的社会里,是一个很专门的学问,我记得,这一次刚到香港,就有一个年青人问我一个问题,他说:“有时候两个人,为了利益争执起来,他叫我让他,我吃亏,实在有些不服气。虽是好朋友,为什么你要得我那么多利益?你说不让他,对他、对我都不好,让与不让,很为难,请问有什么办法能两全其美?”我说:“这种彼此利害关系,只有相互沟通,双赢,皆大欢喜,那是沟通学里最高明的一种。”刚才讲的,你能忍则忍,不能忍也让他不吃亏,就像刚才说的生忍。在佛门里面流传一个故事,信徒到寺院里来拜佛,香灯师都要敲大磬,噹,噹,噹。有一次信徒拜过后,就拿香花、果品去供养佛祖,大磬就生气了,它就向佛祖抗议说:“你是铜做的,我也是铜做的,信徒都把香花、水量供养给你,却来打我,说什么:“拜佛不敲磬,佛祖不相信!”这个太不公平了”。佛祖一听,说的不错呀!不过他是佛祖,很有智慧,他就安慰大磬说:“大磬呀,不要有什么不平啦,你要知道,我虽然也跟你一样是铜做的佛像,但是我当初受到的苦难,头上多了一块,被人敲呀、打呀;耳朵多了一块,被人挖呀、刻呀,千锤百炼,种种的苦难我都熬过去了,现在做了佛祖,信徒当然就来拜我啦;你呢,就是忍耐不住,信徒才敲打你一下,你就不服气,赶紧叫起来:“吭,吭,吭,”当然你就不能跟我比啦!”有两个武士要比赛射箭,有一个盾牌,这个武士在这面看盾牌是黑色的,那个武士在那边看盾牌是白色的,两个人就争执,一个说是黑色的,一个说是白色的,争到最后,慢慢的互相交流、沟通,了解到盾牌的两面,一面是黑色的,一面是白色的,本来都没有错,但是由于不知道,就有了很多的是非,很多的争执。所以,这个世间上,误会在沟通里是很麻烦的障碍。现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所谓两岸三地,彼此最重要的就是沟通,相互了解,相互体谅、相互帮助,因为都如兄如弟嘛!你要硬是把它执着是黑的、白的,互相争执,不沟通,怎么能和平呢?各位香港的同胞们!你们过去在英国的统治时候,不错,经济也繁荣,生活也很好,香港东方之珠,是“金鸡蛋”。但是现在回归到中国,也不差。就如同我这一次到香港来,听到一个名词叫作“自由行”。假如以后大陆开放自由行,多少人从中国大陆带财富到香港来,所以香港和大陆的沟通,必定是前途无限。我很羡慕香港,我在台湾,也很愿意祝福,海峡两岸都如兄如弟,应该加强沟通。
第五点,学习放下。人生像一个皮箱,有用的时候,要把它提起;不用的时候,你要把它放下。应该提起的时候你不提起,不积极、不勇敢,就没有生命力。应该放下的时候你不放下,拖着那么重的行李、皮箱在手上,会很自在吗?佛陀有一次在讲经,有一个外道他想一想,还是信奉佛陀的教法比较好,他就带了两盆花,去见佛陀,供养佛陀。到了以后,佛陀就指着他说:“放下!”他赶快把手上的一盆花放下。佛陀说:“放下!”他赶紧把另一盆花放下。佛陀又说:“放下!”他说:“哎,佛陀!我都放下了!还要我放下什么呢?”佛陀就跟他说:“我叫你放下你思想里的执着、身心里的执着,两盆花放下太简单了。你思想中的成见、执着不放下,我的佛法怎么能灌注到你的身心里去呢?”现在人类,一般我看最愚痴的就是说理,他对自己的道理一点都不肯放下。你看,一个人迟到了,会议迟到了,或者什么事情迟到了,你就不必说理由了,直接就说:“对不起,我迟到了。”他不是这样,他一定会说:“哎呀,我刚要出门,来了一个电话;又来了一个朋友;天又下雨了;车子又堵塞.......”他都有理,你的理,迟到,你都没有理了。我们见到一个人,问他:“你吃饭了吗
”很简单地回答:“吃过了,或者没吃过。”他不是这样讲,却说:“刚才,十一点钟,我正在准备要吃饭的时候,哎呀,忽然来了什么事情......讲了好半天。”到最后问他:“你究竟吃饭没有呀?”他不肯说出来,为什么?他要说出很多保护自己吃或者没有吃的理由,他才肯说出来,他太过保护自己了。让我们人生这么多岁月白白过去了,我觉得这很无聊。理由不一定能保护自己,我刚才讲的认错、尊重、包容,才能让人接受,放下才自在啊!很多佛教徒念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基督教徒祈祷,为什么?让上帝带到天堂。假如是阿弥陀佛或上帝,真的到了这个人的面前说:“喂,我现在带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喂,我带你上天堂。”你一定吓一大跳,“哎呀,阿弥陀佛,上帝呀,我的儿子还没有结婚呢,我的女儿还没有嫁人呢,我现在还不行啊。”世间上的荣华富贵,人世间的你我他等,亲族、爱情、金钱,不要当然不行,不过,君子取财,取之有道,就是爱情也要合理、合法。一些不当的,你不放下,为了一句话,气得不吃饭;为了人家一个脸色,就把门关上不出来,这何苦呢?这么一点点的小事都放不下,刚才讲了,人一点担当都没有,没有力量,这个人生多么脆弱,不会很幸福快乐的。
第六点,要学习感动。你们看电影、电视的时候,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你会感动的流泪吗?见到别人的好人、好事,你会不欢喜吗?还是很欢喜、很感动的。人有个劣根性,不容易感动。比方说,看到人跌了一跤,赶快说:“哎呀,跌痛了没有?”他看到了,“哎呀,一个元宝!”很欢喜。人家跌倒了你欢喜什么?他就是没有感动的心。我们看到人家得到好处、幸福,我们也很欢喜;看到人家做好人、好事,都很感动。有感动啊,这就是一个爱心、一个菩提心。我自己本身,一生几十年的岁月,就想到,多少人的事情、语言让我感动,那怎么办呢?我也要努力,一定要想方法,让别人感动。所以,见到别人的好人、好事感动,不会嫉妒、不会幸灾乐祸,在人格上会有成长、会有进步。感觉到自己要给人家感动,就努力呀、勤劳呀、牺牲呀、奉献呀,也觉得自己的修行、道德在成长。所以,人和人相互感动,都要彼此学习。不少的青年人问我:“为什么每次听到梵呗、诵经,唱“南无观世音菩萨”,我就要流泪呢?”我说:“很好呀,有感动,表示你有佛性、你有佛心呀!”假如没有佛性、没有佛心,再有什么东西都不会感动,别说音乐、艺术不感动,就是什么好事他都如如不动。除了感动,我也在想,从生长以来,宇宙之间,世界之上,所有的士农工商、所有的人等,都跟我结缘。比方说,我要买面包、烧饼、油条,住旅店、坐计程车,他们都跟我结缘,那怎么样报答呢?我也要跟人结缘!这世间上,最美好的就是:我跟你结缘,你跟我结缘,彼此是缘起缘灭,有缘才能生存。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像我们大家,过去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在佛世或者哪一位祖师前面必定结过善缘,今天能在红磡体育馆聚会,所以,因缘不可思议!什么因缘都能感动,什么感动都可以结缘。因此,学习感动,这也是提升我们人格的进步、升华!
第七点,要跟各位讲的是:学习生存。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生存下去。为了要生存,要维护身体的健康,不但对自己有利,假如身体不健康,让家人、朋友都不放心,那何苦呢?所以维护自己的健康,也是孝亲、安慰家人的很好的行为。为了生存,当然要学习勤劳、学习积极、学习待人的礼貌,因为这样大家才能接受我。前不久,我到欧洲去,忽然台湾大雨、水灾泛滥,我就打电话,到受灾的地方问:“你们安全吗?”他们就说:“哎呀,一点水灾,一点台风,都习惯了。”为什么?因为要生存,对于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帮助、利益,我们当然很感谢。但是每一种东西不都完全是美的,有好的,有不如意的,为了生存,我们都习惯于防震、防泥石流、防水灾等等,甚至于防盗、防坏人,因为要生存,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为了生存,你一定要知道:你所相处的因缘很重要,你要让人家接受,就是要有好因好缘;假如你的所行、所作,让人都不接受,都变成不好的因缘,那你的生存就有了障碍了。所以,怎么样能生存的顺利?大家都希望要顺利、如意,那你给人家顺利、如意了吗?你有改善自己的行为吗?所以,在世间上要生存,先必须得到别人的欢喜,对别人的认同,别人对我们欣赏,你必然会获得自在。我觉得做一个人,先要让我们全家的老少、三代、四代、亲族接受我,然后,再怎么样制造我们这个家庭、让整个社区,也喜欢我们这一家。我自己是很努力这样做的,不仅是居住的社区,而且远处的人,只要跟我来往,让他们也能接受我。当然,人也不能做的太好,太好人也嫉妒、障碍,不客气说,我一生为了求好,遭遇的麻烦也很多,不过没有关系,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像我每年到香港来,做一次讲座,我…
《佛教的生活学》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