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能了!在罪业上、因果上,甚至造成家人、亲戚朋友的痛苦。你就这么残忍,不顾别人的感受吗?我们佛光山在日本富士山下本栖湖附近,建了一个本栖寺,本栖寺旁边有一个自杀森林,森林里经常有人在那里自杀,一年都有几百人进去自杀。森林里树木参天,没有阳光、暗暗的,在里面死了,没有人进去收尸,也没有人敢去。只有到十月、十一月,冬天树叶落尽了,警察才用绳子系着,慢慢的进去找死人的骨头。你为什么想不开呢?我看到树林的外面牌子上写了字:“你可以再想一想,要再往前走吗?你的家人、还有很多可爱的东西、还有许多事情未了,你仔细想一想,再等一等好吗?”虽然是简单的几句话,对自杀者也应该算是个警钟!自杀、一时想不开,你帮助他、救他一下,他过一会,想法就不一样了,他不会轻易的迷糊,走上绝路自杀。当今这个社会,愚昧的人士很多,我们大家要提高爱心,给这许多一时迷惑的人士,帮助一下,助他一臂之力,不要自杀,好死不如赖活。我觉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要想自杀,我们大家应该提高爱心,对社会、许多的人,要给予一些爱,这是义务,也是责任。
第六个问题,刚才讲过“隔阴之迷”,那么死亡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希望大师能为我们详细介绍,死亡之后会遇到什么?
星云大师:死亡以后的真相,我在想,死了以后的人,比我们活着的人要好一些。像我们现在活着,有这个身体,这也等于是一个尸体,我们每天背着这个尸体在做活动,负担也很重。假如说人死了,没有这个身体了,这个身体又成了另外的物质,那个不死的精神,比我们现在人还好。他可以穿墙入壁,没有阻碍。甚至于他现在想要到北京、到日本的东京,即刻就到了,因为他是精神的作用,就没有什么阻碍。我觉得那不是很自由吗?我记得几十年前,在《读者文摘》上有一篇文章提到:有一个地方发生了车祸,车子上的四个人全部死亡了,这时候警察、村民都围着观看,大家都觉得奇怪,这个车子怎么会出现这样的车祸呢?这个人怎么会这样死呢?大家就在讨论,警察还用科学仪器在测定、鉴定。死者当中的一个人,竟然就站在旁边说:刚才的车祸是怎么样、怎么样发生的,我们是怎么样死的。因为是他精神作用在讲话,旁边的人都不知道。讲话的死者就很生气说:“喂!我是权威,我是亲自参与的,我现在告诉你们,你们不听,你们在那妄自争论,是什么意思?”他讲话别人不知道,因为他没有肉体、没有身体。所以死亡了以后,假如是我们的亲人,他不应该说是一下子就离开了,应该他还是与我们常相左右。所以死亡后的情况,第一个是,肉体死亡后,他全身的痛苦都没有了。所以,一死,就好像解脱自在了。因此,死亡呀,他不会一下就离开,是我们看不到而已。佛教不讲灵魂,我们用通俗的话说,他的神识还会和我们同在一起的。死了以后,人到哪里去,据记载,假如是生到善道,它有一个隧道,是白色的光,通过它,可能就升到天上了,或者再来人间了;假如隧道是很黑暗的,你进去了,那就不是很好了。在经典里面记载,人死的时候,从他身上最后的热度,也可以测知他到哪个地方去了。比方说:“头顶上最后有热度,这个人一定会生天;如果说最后腹部还是热的,那就堕落了;如果人死了以后,膝盖、脚板底热度最后才没有的,那必定堕地狱、畜生”。有的大善、大恶的人,他此处死,彼处即刻就生了。如果说一般的人,不能即刻生,一个礼拜,这七天,会转世的。在佛法里面,“七”这个数字是很奇妙的,如果七天不能往生,七七四十九天,所谓的“中阴身”,他一定会找到一个归宿,就是到哪里去生了;四十九天不能往生,后面就难以预定了。“往生”就是死了以后到哪里投生,有的是凭业力--好的、不好的,很强的业力把他引导到什么地方去;有的是凭着意念,平时记住什么,对哪里的印象很深刻,比如净土宗念佛、念佛,主要的就是在往生的那一刻,哎呀!“阿弥陀佛!”能够记住一念,可能就往生净土了。大家可能会说,那我们平常就不必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到了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念一句就好了,就怕你到了那个时候没有习惯,记不得念这么一句“阿弥陀佛!”
第七个问题,对亲人临终时的关怀与帮助。现在社会进步,人类都会互相关怀,不一定亲友,就是不相识的人,到了人生要紧的时刻,也讲究关怀、帮助,所以问到临终的关怀,还有生前的契约。假如万一我在死下来的时候,有人帮助吗?找个地方订下生前契约,所以这样的问题,我想现在的人应该要多一些了解。临终的关怀,最重要的,我们和他接触的人,要有会善说好的语言,比方说:“你要很欢喜啊!你一生好有成就啊!你放心吧,如果世缘还没有了,你会再健康起来的;如果世缘了了,要放下,到佛国去也很好啊!你看,你的面前不是有一尊佛像吗?好庄严啊!你有看到他吗?”说一些给他安慰的、欢喜的话,虽然他自知大限已到,可能会要死了,你也要说一些安慰吉祥的话。但是有的人不会说话,人家才一点感冒住院,他就说:“哎呀!感冒很危险的,会转为肺炎呀!我的朋友前天就去世了。”除了说一些好的语言之外,一定要让他住的地方通风、冷暖适中,他喜欢的人,在他的左右旁边照顾也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一个临终的人,要让他心不贪恋、意不颠倒;他容易颠倒,胡思乱想,舍不得,对死亡痛恨,不接受,他好像觉得我不应该死。在挣扎以后,会慢慢的接受,这个时候要让他的身体感到舒服,不要让他痛苦,生嗔恨心。当然方便的话,有一些佛教梵呗、音乐、偈语、念佛的音声,在他身边慢慢地让他听惯了,熟悉这许多庄严、清净、美好的声音,现在录音机很方便。他平时欢喜的什么事、什么人、什么东西,当然不要引起他的贪心,不过偶尔在他的耳边、眼前示现一下,他会微微的感到接受、安心,这也很好。有的老人家,怕他的百年之后,子女不孝顺,不按照他需要的意思去做,他就与另外的社团或什么机构订立“生前契约”,在人间,这个契约究竟效力有多大?当然我们不否认在法律上的效力,可是在他死亡的时候,那许多契约都很有效力吗?付托的人、最信赖的人,可能比契约重要。现在有预立遗嘱,我觉得这不是很可怕的事情,可以及早预备遗嘱,世缘没了,你可以常常换嘛,所以我觉得立遗嘱还是很好的。
第八个问题,生死是有痛苦的,用什么方法可以了生脱死呢?
了生脱死,了脱生死,你们有看过什么人了生脱死的吗?不过你把了生脱死局限的看成是成仙、升天或者是奇异的瑞相,那是比较不容易的。我们不要把了生脱死的范围局限的很小,其实,照我的想法,世间上了生脱死的人很多了。我举些例子说,第一点,对生存的满足,对死亡的不畏惧,有这种想法的人,他就是了生脱死了。第二点,在生的时候,能有一些力量帮助别人,给别人得到欢喜、安乐,这也是在了生呀!如果说,自己死亡了,还有一些好的语言给人引用,还有一些好的道德给人怀念,还有一些功劳让人赞美,所谓“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可以留在这个世间,这也是了生脱死了。第三点,可以在很自然的状况下死亡,也没有什么贪恋、留恋、颠倒;或者他也能够想到乘愿再来。我自己就许愿:“我来生再做和尚”。假如我真的能再来做和尚,我也了生脱死了!第四点,感到自己在生命结束时,以我身口意的行为,不至于堕到地狱、恶鬼、畜生等恶趣;我多少善的行为的力量,会助长我能可以往生佛国,那就了生脱死了!第五点,觉得我能可以生到善趣,好的地方,心中充满着善念、光明啦,不会沦落恶趣,不会轮回了,不至于堕落了,这就是了生脱死了。照我这样讲,我们能可以了解生死、安排生死,或者是了生脱死,生死不就是平常事吗?我们讲了生命、讲了生死,明天我们用另外的角度,不同于社会一般的生活,我们谈生活学,明天再见!
为社会大众祈愿文:
慈悲做大的佛陀!
我们是一群虔诚皈依您的弟子:
有的人在工厂企业单位服务
有的人在公教军警机关工作
有的人是家庭主妇
有的人是退休闲居
我们经常觉得自己不够完美
我们也时时感到人生苦难频繁
佛陀!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我们各界人等齐聚在您的座前
向您祈愿:
伟大的佛陀
要我们人人成佛
我们不敢有此奢求
不过我们所要祈求的
是让我们能成为好人。
让我们断尽烦恼
我们不敢奢望达到
但是我们所要祈求的
是让我们少烦少恼。
慈悲伟大的佛陀!
希望仰仗您的慈光庇照
让我们的劳工能努力工作,增加生产
为国家做出最伟大的贡献
让我们的农夫能勤于耕种,改良品种
使民众免于衣食的匮乏
让我们的商家能研究发展,将本求利
为人群提供最大的方便
让我们的教师能爱护子弟,作育英才
使社会拥有无穷的希望
让我们的父母能慈爱子女,诚实守道
为后辈树立良好的模范
慈悲伟大的佛陀!
希望我们所有的人等
在您慈母覆护之下
人人谨守三皈,奉行五戒
人人尽心去恶,努力行善
人人深信因果,忏悔业障
人人广结善缘,福利社会。
慈悲伟大的佛陀!
希望我们各行各业
在您的慧日庇照之下
每一个人都能修口修心,正己正人
每一个人都能敦亲睦邻,齐家治国
每一个人都能懂得缘起真理,相互依存
每一个人都能奉行八正道,正常生活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将自己的心声虔诚上达于您
祈求您能加持全世界的人类息灭贪嗔愚痴
勤求戒定智慧
祈求您能促进全法界的众生学习尊重包容
彼此和合无诤
慈悲伟大的佛陀!
请您接受我们至诚恳切的祈愿。
请您接受我们至诚恳切的祈愿。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佛教的生死学》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