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九分八分这都可以。这样的话,就为吃得适量。
有的人说:“你看看,你们这日中一食吃这么多,吃这一顿顶我们三顿的。”这是两个概念,因为我们一顿吃的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守住了戒律,我们是依教奉行,佛怎么说,我们怎么去做了,种下一个成佛的因。有的一天吃三顿、四顿等等,虽然吃得很少,但你就再怎么少,你的行为已经不遵照佛制,不听佛的话。那犯有重罪,是不允许的。
特别是佛经里也讲过,这个下午食是畜生食,晚上食是饿鬼食。讲了种种的害处,甚至下焦肠地狱,就这么大的果报。我们上回也讲了,淫欲为正因,饮食为助因,所以这个饮食不能多吃。
另外呢,我们必须还得保证身体的需要。这两个方面,我们都要考虑进去才为正确。我们吃是为了修道,并不是为了吃饭而吃饭,是为了修道。为了修道,随时还要想把这个饮食从口中吐出来,在其他众生需要的时候,要把这个食物吐出来,要不吃。如果我们吃得不清净,我们就不吃这个食物,不被饮食所转。
我们怎样控制自己不吃得过多?就是这样来思惟它的好处和不足,我们的饮食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一个适量的程度。有的人一天能吃三个馒头,有的人能吃十个馒头。并不是他吃十个馒头就吃得多,你吃三个馒头就吃得少,是根据你是否需要来决定它多和少的问题。有的是岁数小,他十几岁,吃不了多少,吃不点就饱了。有的岁数大,正好是三十多岁,正壮年的时候,正需要饮食的时候,他吃得很多。所以说呢,他这个多少是根据自己的量来决定的。
我们讲了,知道食物的好吃和不好吃是自己心态的变化,也是自己贪心的多少来决定的,如果我们能控制饮食时不看、不嗅,这样的话,我们吃得过多的问题就好解决了,就不会贪恋过多。
刚才讲到这个嗅,我顺便再给大家讲一个例子。原先在五台山做饭的时候,那时候还不戴口罩。你看,每天做菜、做饭时散发的那个热气、饭味、菜味,它都可以进入鼻子。我都控制它,不让它吸。有时候实在是控制不了,需要喘口气怎么办?把头转过去,不吸。有时候憋得也很难受,胸里挺闷的。闷也憋,实在不行就把脸转过去,转过去吸点别的空气,然后再转过来。
因为这种香气,饭的香也好,菜香也好,它都有一种挥发的物质在内。大家还没有食用,也没有供佛,我不能贪。每天都是这样,刚开始弄得胸也很闷,也很别扭,但是也天天这么样。食物的这种气味也不闻,也不贪,时间久了,就闻不着了。
有一天别人问我:“这个菜咸不咸?”因为我后吃,大家都说挺咸,我吃怎么不咸呢?我问性空,我说:“你吃的这个菜咸不咸?”他说:“我不知道咸不咸。”他也不知道咸不咸。他以为我在考他,实际上不是考他,我吃了半天也尝不出这个菜的咸和淡,光知道这个菜好吃,挺清凉,但是什么味不知道。就是花很大的努力想知道这个菜到底咸还是不咸,那也不行,舌头没有那种味觉,不知道。
这是什么原因?这个味觉它不分别了,就是因为平时不贪那种味道和香味所致。所以我们得靠平时控制这个贪心。不贪,不是说你吃饭的时候不贪,任何时候都要不贪,这才行。表面上看累得够呛,有时候憋得胸也很闷,甚至很难受,有时候躲过去喘口气。但是,给你的好处是很殊胜的。所以那时候就知道了,原来这个味觉是可以控制的,可以解决的。但后来这一行脚一放逸,就慢慢又恢复了。
所以说,有时候我们控制自己不贪,采取各种方法控制不贪吃,得到的好处是不可思议的,看着是少得了,但是你得的后面可是很多的,这是一个好处。
这个不吃得过多,还有一个地方应该注意,就是这个牙缝里的东西,也不能贪吃。我们吃完饭啦,有时候这个食物的腻质在舌苔上挂着,它也能产生一点味道,也能满足肚子的需要,满足饥饿这种想法的需要。这个在戒律上也是不允许的。还有牙里抠出的东西也不允许咽下去的。特别是在饥饿时候,牙里的食物有时候起到很大的作用。
这个问题,过去在行脚的时候发现过。有一次,晚上走得很晚,很冷。不算太冷吧,就是在道上走,很清凉。因为我这个牙齿不好,漏缝也多。偶尔的,就有一个食物被嚼着了,就是从牙缝掉出一块食物来,被嚼着了。嚼着这个食物以后,胃里马上就有一种很愉快的感觉,不能说吃个半饱吧,最起码的这一块食物差不多能顶个五分之一,很解决问题。当时想:哎呀,这牙缝里留点食物,这也能满足人的需要。
就是说,人在这个困难的时候,贪心是这么强烈,而且它能扩大到叫你饱的感觉。通过这个事情,我们就知道这个妄想的厉害。所以佛制戒告诉我们,牙缝的东西也不允许吃。你看,这个起心动念多厉害,它会创造那么样一个饱的环境出来。所以说,我们不光是正常的斋饭不能贪吃,就是斋饭过后,舌腻上的东西,包括牙缝里的东西也不能吃。
如果我们平时这么样控制自己,才会有一个不多吃的问题。当我们一旦要贪吃的时候,我们就会生起惭愧心。你要是平时不锻炼,到时候想不贪,有时候你控制不了。吃了这个就想那个,最后吃来吃去就吃多了。你不让它吃,它就生气了,就起烦恼,“这不让我吃”,就是这样。
所以说,要自己想办法通过这几个方面来控制自己的饮食,不让自己饮食过多,但也不可以故意饿着自己。因为咱们日中一食,你们也是日中一食,而且你们还有体力活。也不能说:我干脆少吃,每天少吃,最后挺瘦了,不能干活了,那也不行。我们得根据因缘,一定要吃好,但不允许贪。两个方面都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这样的话,我们的饮食才能控制得很好。而且不光能断掉贪心,同样身体还能很好地去修行。这是讲到这个吃的方面。
《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三 过斋亦修行》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