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三 发心阶段应注意的问题▪P2

  ..续本文上一页个饭菜没用完,我不会重新打新的。而在这里打又得注意什么问题?有一次,有个师父给我打,他从那稀的里面给我捞干的,拿个勺子已经捞出来了。我让他放下,他不放下,后来我把勺接过来了,又给他倒在桶里,就随便的捞两下,不故意去捞干的,但它确实已经没有几个菜叶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给我打菜,打饭也没人,因为我这人太不近人情。我宁可为此事而使得没有人给我打饭,也不允许他们给我搞特殊。虽然在别人来看已经不特殊了,吃在最后面,是剩的,但是这里还有特殊,应该把它控制到最微小的地步。这都是我们初发心时应该注意的。

  在发心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主要告诉大家要尽心尽力。我以前在发心的过程中,有一天走了很远的路,身体很疲劳,到一个师父的道场去了。正逢干活,那我就接着干,最后两个胳膊都抬不起来,还接着干,没有一锹停下。说这一锹我歇一会儿,我停留一会儿,缓解缓解身体,没有,都是尽心尽力去做。后来这位老师父看着我这样,他也很感动。只要有口气,就不能为自己着想,一定要真实。就是这样,也不见得真实。你能做一时,也不见得能长久地做下去。但是这一时我得做,我得努力。所以说,我们在这个发心阶段首先就是要尽心尽力。

  另外,在发心阶段得注意,就是脸皮要厚,不要怕挨说。在佛法来讲,特别是出家后,不是以年龄来论高低,而是以出家的先后来论高低。你今年可能是四十岁、五十岁,或六十岁、七十岁,但出家后,有的师父可能只有十几岁,他也比你大,因为他出家早。以法为身,不是以年龄。世间人以年龄,在修行上不是这样。所以批评你,那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忍受批评。这个很重要。

  有的人就怕挨说,你若不说我,怎么都行,你要一说我,我的小脾气就来了,甚至躲开,或是有其它的想法。你若是这样的话,就没人再批评你了,因为你不值得批评,不具备修行人的特点。只有愿意挨批评的人,而且欢喜地接受,才具备修行人的特点。那批评往往就是无价之宝,因为你这个人够格,人家愿意帮助你,所以才批评你。如果你不够格,别人说都不说你,没有意义。

  另外,我这人还有个特点,你越发心,我越说你。发心多,毛病显现的也多,我对他的要求也越严,最后,你可能什么事儿都做得很好,但是我可能就不讲理了。好也不行,好也是坏,别人的责任也是你的责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为什么给你们讲?因为有前车之鉴。

  有个师父在发心阶段曾经就这样,别人的工作他都积极拼命地做,做得非常好。有一天,他跟我说:“那边有个事,这个事怎么处理?”实际上和他一点儿关系也没有,我说:“你讲的这个事怨你。”他说:“怎么怨我呢?”我说:“这个事你不用跟我说,你应该知道怎么处理。”他当时就愣了:“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最后生气了,愣愣地瞅着我,实在不理解,当天晚上就跑了。跑出去,后来明白一点又回来了。回来以后,后来也出家了,但是终归没有在道场站住。为什么?就是当时的考验没有经受住。

  就像做手术似的,你有一块肿瘤,可能在切除肿瘤的时候有疼痛,因为你忍受不了疼痛,就把肿瘤留下了,最后终归有一天要被肿瘤所害的。所以说要忍受批评,不光是师父的批评,还包括其他师父的批评,其他居士的批评,老的批评,小的批评,甚至外来人的批评。

  为什么叫你尊师重道?因为从师父那开始你能尊重,你才能尊重别人;如果连师父都不尊重,别人就更不用想了。并不是只尊重师父就可以了,而是通过尊重师父,对所有人都要尊重,这是目的。有的人说:“我就见师父尊重,其他的人我才不在乎呢!”那你就没有尊重师父。尊重师父的目的是让你对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恭敬心、尊重心,只有这种心才和佛菩萨相应,和无我相应。

  在发心阶段应该注意,当我们身体有病的时候应该忍受,不能因为病而影响我们的发心,应该作好想。有病,这是我们消业的过程,这是因为我发心了,我的这个肿瘤要拿出去了,在做手术,应该感到欢喜,这样才行。特别是在有病时,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容易在病中进道,一个是容易在病中退心,所以我们一定要自己调整心态。如果你没有这种决心,很可能就被骗。

  原先从五台山往回走的时候,我那时候就是,胸背疼得比那个腿锯掉了还疼,五脏六腑都像揪着疼。那时候我们两个人往前走,他走得快,大步流星;我走得慢,又疼。从山西走到辽宁,用了两个半月,在此期间,我从来没有跟他讲过一句“我这疼,走不动了”。从来都不跟他讲一句苦,不跟他说,你看出来看不出来无所谓。但自己知道:这是个机会,难得的一个消业的机会,也是在得到不断地治疗的机会。果然不假,原先的那种粘连,最后通过长期的走,确实抻开了,以后突然不疼了。那天突然想起来:“哎呀,这怎么不疼了?”早就不疼了,不知道。疼和不疼已经忘掉了,不疼了也不知道,疼的时候也没有往深里想,疼就疼去吧!只有这样,我们初发心阶段才能够很顺利地完成。

  第二个问题就讲到这里。

  好,今天就讲这一个小时。还有很多问题,给大家讲多了,就吸收不了。

  

  

《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三 发心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