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十六章 舍爱得道▪P2

  ..续本文上一页次连下一七都没准备,穿的这衣服就剩个袄袖子、一个领子,还继续打七,这啥也没有了,怎么办?

  八个月以后,那天供养了线,哎呀,把我乐坏了,心里话:这可算有线了。赶紧就缝衣服,那衣服实际上和重做差不多少,就剩下领子和袖子,袖子也是破的。所以说出家人衣服也得自己缝,大小,能有那么个形就不错了,有那块布就行了,不行就剪开重新改。我的裤子,是用三条过去的旧裤子,毁了一条裤子做的,不像你们出家,还有新做的,等等的事。我也做了一套衣服,是包装布做的,那是在没出家之前,一套衣服花了十块钱,连手工都算上了,也就这个。

  所以说我们要学会“出家”。有时候我们身虽然出家,但心还没有到位,还不会出家。有时候还放不下,还跟物质争。没有那个东西,你给我,说老实话,我都觉得难受。这个爱欲心一定要破除,不破除是障我们道的。有时候我们想修,但不知道方法,不是大家不想修、不想去苦修。想,但不知道这个方法,所以我就给大家提个醒。

  另外你得多思惟:怎么减轻这种贪欲心,怎么不求人……怎么去思惟,你才有智慧。我那个时候也没有人告诉我,说:你应该怎么修,怎么穿衣服,怎么入佛门……没人告诉我这些事。现在你们还挺有福,师父还能给提个醒,剩下就是你们做的事情。那时候没有这个概念,谁给我提醒啊?没有人。但为什么能想到?就是有一个不求的心。不求,我也得生活,但是我以不求这个心为我的原则,这个根本原则不能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再想想,我怎么生存下去?这就不至于走错路,这个爱欲都应该这么去。

  有了爱欲,这个道就不能见。你为了见道,但只要有一念贪心,它都不能见道的。特别是女人,那就更不用说了,凡是有好、有贪心都不行。有爱的心、有欲望的心,这就是什么呢?这就是污垢,这就是无明。所以我常给大家讲,什么叫修道?你就去毛病、去习气,就完事了。这些毛病习气正是障我们道的因缘,什么障道?就这些东西,毛病习气越积越重。那爱欲心就是毛病,不能忍的心就是毛病,就是习气,只要把这些去掉了,没有不见道的。是不是?

  我们来看一下宣化上人怎么讲的。

  【释】第十六章说明了一般人的心。心水本来是澄清的,但若把它搅浑了,就不澄清了。澄清是什么呢?就是道。不澄清呢?就是爱欲。爱欲障着我们不能明心见性,不能见道证果。证得初果是见道位,也就是见道了。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当你有爱欲来袭,则不见道。这就好像用手把澄清的水搅浑了。这水因为有一些沙泥、微尘在里头,所以浑浊了。要是没有微尘在里头,你搅它,它也不会浑的。这微尘是什么呢?就是爱欲。这爱欲就像水里的微尘似的,你用手一搅,就生了爱欲心。

  “众人共临”:所有的人都来到水边,共临于水——都站在水的旁边。“无有睹其影者”:但谁也看不见水里有自己的影子。为什么呢?就因为水被你搅浑了。为什么你不见道呢?也就因为你被爱欲浑浊了。

  “人以爱欲交错”:人哪,一天到晚想爱、想欲,想来想去都是爱欲这种不干净的东西。“心中浊兴”:这令你的心浑了,你的智慧水浊了,没有智慧。“故不见道”:所以你就不明白道。修道,修来修去也不证果,也不见道,为什么呢?就因为你有爱欲。你若没有爱欲心,很快就会证果见道了。

  所以佛说,“汝等沙门”,这个汝等沙门,连现在的比丘、比丘尼都包括在内。“当舍爱欲”:都应该把爱和欲舍了。舍爱欲,不是说我很讨厌女人,见到女人,就发脾气赶她走。不是那样的,要怎么样呢?要见如不见,闻如不闻,也不需要讨厌,但是也不动心,不动念头。“舍”,就是布施出去。好像你布施钱给人,既然已经布施了,你自己就不能再有了。所以要把它舍了,舍给谁呢?要舍给你爸爸,舍给你妈妈。

  “爱欲垢尽”:爱欲这种邋遢、污浊的垢,要是没有了。“道可见矣”:你就可以见道证果了。

  宣化上人这一段讲得非常明确。为什么不证道?就是你有爱欲的心,没有别的东西。只要是有东西能引起你心动,那都不能见道。要是没有东西能引起你心动,就能见道。特别是佛用水来比喻,这是个非常明确的东西。你看,你动它一下就不行,因为啥呢?因为你里面有灰尘,你一动,那灰尘就搅起来了,所以我们修道千万别动。

  当你的灰尘都除尽的时候,你怎么动它也不会搅,再说,到那个时候你也不去动了,它也不动了。我们因为有灰尘就要动,有灰尘就产生爱欲,产生爱欲我们就产生动。昨天把这个概念给大家讲了,应该这么理解。

  所以说,心一旦浑了我们就没有智慧,这个大家已经知道了。出家第一个舍的就是财,得舍去,得舍给谁呢?都布施出去。有的人曾经问过我,有个比丘尼师父说:“师父你看看,我出家还带了工资,我没吃常住饭,我有工资。”我说:“你这种出家是不对的,你应该把它舍去,至于你舍给谁我不管,你舍给你爸爸,舍给你妈妈,叫他们有生活出路呀,或是舍给谁,那是你的事情,首先你得把这个财路断去,不能说带着工资去出家。”

  出家就是舍财,舍财本身就是出家的一部分,你怎么带着财去出家?完了还弄一个“我没吃常住的”,傲慢!还说没吃常住的,怎么没吃常住的?你以为带钱就不吃常住的了?常住的饭和你们家的饭,和你的钱买的饭不一样,常住的饭是十方布施的,那是珍贵无比的,那是你那点臭钱能买来的?所以,说这话的人她糊涂,还满以为自己应该理直气壮,“我没吃常住的,也没沾常住的光,我是自己顾自己。”你说这人脸皮多厚?脸皮太厚了。只能说明她出家那一念不正确,不应该那样。

  出家,第一个就是要舍财,把你的所有东西都要布施出去,这才是正确的。我永远不再摸钱了,它愿意怎么地就怎么地,和我没关系,我再也不要了,我就是为了远离钱财才出家的,这才可以。所以在咱们这里出家,没有跟大家说:你得布施多少东西,或是你要拿出什么财产才允许你出家。听说有的地方出家还要花多少多少钱。应该常住不能要钱,你更不能要,谁也不能要,这才行。

  这个财产是一大障碍,特别是这种自己给自己开了后路的,你有了工资搁那存着,就等于给自己开了个后门,说不定哪天就从这个后门溜出去了,就回去了,还俗了。他有钱嘛,以为还有另一个生活在等着他,所以说那是不行的。出家人,舍就舍干净,断绝后路,包括亲人,以后我再也不和你们有什么联系,在钱财上,我再也不和你们联系了。

  作为一个真正的出家人,就是说要背水一战,置自己于死地,一定要把自己的后路给切断了,半点余地都没有。不能把自己的钱财,说:“我不带了,储备在我的朋友、我的哥哥那,他们给我保存,到了一定的时候,真有困难过不去关了,他们还可以帮我拿出来。”我跟你说,你这都是危险的信号,证不证道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以为做得秘密,但它不证道啊!你秘密,你在那儿密,在这块儿就不密了。你那个秘密,你觉得挺密,但你永远见不到“真密”。

  为什么我们修道有时候道心不行,就是爱发脾气,忍不住呢?就是因为你那个财没舍掉,你又留了一个秘密,你的秘密是啥?就是发脾气的根源,心不平的根源,瞧不起别人的根源,不能吃苦的根源,不能生感谢心的根源,所以一切道不能生。

  有财就不能证道,要是能证道的话,那世间上做买卖的都可以得道,那钱越多道越多,是不是?所以说贫道贫道,不能有钱,这个钱关一定要过去的。所以佛说了,出家人如果捉钱、储钱,非佛弟子,不是我的弟子。不是佛弟子,那你是啥?你自己合计,反正佛是不承认。所以我们不光明里要做佛弟子,暗里更是佛弟子,不能储备钱财,不能给自己开后路。

  有的人想:“我现在是出家了,我在我母亲那还储了一万两万的,在我哥哥那还储个三万两万的。”等等的事情,那都是危险的,我们不能干那事。我们这一生要想修佛道,就是穷死、饿死、冻死,也不再和它打交道了,永远永远的断绝它,永远断绝,和它再也没有什么联系。虽然我们有的人前生有很大的福报,有很多的钱财,能布施出去,这都是非常殊胜的,反而助成你的道业。

  有的说:“我很穷,我没有,这一关我不用担心。”你不知道,你虽然穷,但有时候你也得考虑你那个心是否有布施,你得到的东西是否随时都能布施出去。穷难布施,穷有时候不好布施,他觉得:“这一粒米,我吃了,我可能会活下去;给你,我可能死。”他可能不布施了,所以说穷人有时候就难布施。布施没有大小,在于心,所以我们越穷越能布施,而且一切东西都不阻挡。

  我在没出家前,就做过那个思惟,我说:“我出家以后,如果有人需要我的东西的时候,我能不能给他?行,可以给他。需要饭,我给他,我饿着,可以。需要衣服,也可以给他,我用草也能活着。他要是需要头发能不能给他?给他,一根根拔吧,对不对?拔得满头大包我也给他,叫他随便拔,只要他能有用就让他拔。眉毛给不给他?给。说需要你的肉,给不给?这玩意可得合计合计了,这玩意能不能给?唉,尽量给吧!”

  所以你平时都得思惟这些东西,“我能不能布施?”一旦下了决心的话,说:“我能布施。”就不再改变了,当人家需要的时候,就得毫不犹豫地布施出去。

  原先我说布施,那玩意也是难哪!在本溪山上闭关的时候,那天看到一个虫子,像蜜蜂那么大,带个嘴,挺长挺硬的一个黑嘴,它躺在地上。我就寻思:“慈悲呗,把它捡起来,看是死了还是怎么回事?死了就把它埋起来,没死看能不能救活。”搁在手心里瞅一瞅,哎!这一搁手心里,它就活了,我挺高兴。

  正高兴呢,它拿那个嘴顺着你的手就开始扎,就往里叮。当时没有什么想法,突然手一抖搂,把它掉地下去了,没让它扎。哎,当时这后悔,“…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十六章 舍爱得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