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P6

  ..续本文上一页办呢?我们得擦镜子,也得磨,得把外面那污垢都去掉。不管是有镜子没镜子,没镜子我也得磨,有镜子也得磨。有镜子不一定真有,你看着镜子多,那都是魔镜。你看过去没有镜子,它有没有的好处,它就少一层著相。

  比如磨镜子,为什么要磨镜子呢?佛怎么不说是磨个锅、磨个桌子、磨个床、磨个金钱,就说磨镜子?因为镜子磨亮了有所照,它能给人光明,能够发现你的毛病和缺点,能去掉你的毛病和缺点。

  这个磨镜是很殊胜的,历来的祖师大德都讲这个。有一个人上一个大德那里去参学,他就成天在那修教,但不往心地用功。那个大德就上他台阶那,拿块砖磨。磨来磨去的,就把人磨烦了。他成天磨,不是一天两天的,最起码也得磨了十天八天的,把人家睡觉搅得也睡不了了,一见他,就看见他在那老磨,这人怎么回事呢?就问他:“你干吗呀?你在这磨什么?为什么老在这磨?”

  这样的人,要是能讲得通,他就不去磨了。就因为给他讲不通,那就坐在那磨。要是讲得通,谁给他磨这玩意?一句话告诉他,让他明白了就完了。这样的人很固执,所以你得多磨几天,不要在乎时间。就是找他麻烦,非要磨。还得他主动问,大德才能跟他讲。你要是问的话,“你看我在这磨什么呢?”那坏了,“你愿意磨啥磨啥,你磨呗。”那就完了,那因缘就失去了。他就不讲,就在那硬靠着,把他靠心烦了,说:“你整天在这儿磨什么呢?在我跟前老磨。”这大德就说:“我想要磨个镜子。”他说:“那砖能磨出镜子吗?这胡乱扯,它不是磨镜子的材料,你还在那磨,你这人真笨。”他说这大德笨,那个大德说:“哎,你说对喽!真对!你这种修法呀,它能成佛吗?”噢!突然就明白了。

  他产生了执著,拿假的当真的去处理,你不是那块材啊!一天吃三顿饭,你还想成佛啊?你这拉倒吧,是不是?你的贪心都去不掉,还能成佛吗?有的说贪得越多越好,那能成佛吗?不可能的事。他把贪嗔痴当成成佛的阶梯了,所以你再怎么整,它也不好使。

  “磨镜”,这个用词挺好,古大德中有很多人都用,佛在世都讲磨镜,所以这个磨镜非常好,磨镜的目的就是“垢去明存”。这个磨镜也是擦拭镜子的意思,关于这里的故事,像六祖惠能大师和神秀大师都说过这个,惠能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秀大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大师说得磨,指你不断地擦拭,这才“垢去明存”,才能去掉尘埃。神秀大师是这么说的,后来六祖就说了那句话。那神秀大师讲错了吗?可佛就是这么讲的,那为什么大家都承认六祖说的这个,说神秀没开悟呢?那佛为什么叫我们大家磨镜,垢去明存呢?它俩是个什么关系?咱们好好讨论讨论,要不屈了神秀也不好,冤枉了六祖也不好。六祖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没那个想法,你们就给我乱解。”

  有的人说六祖看到神秀所做的偈子,他第一句话就说错了,六祖他不认识字,他看到也没有用,应该是他听到的。六祖称赞说:“讲得太好了,你真是了不起,不愧是五祖的大弟子,讲得太正确了。你讲的,一下子就把这个修行过程点破了,但是用功的具体方法还没讲。”

  所以六祖就讲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讲的是教你用功要这么用,并不是反驳神秀大师那句话。如果去反驳,就有了人我。有了人我的人,他能说出那句话吗?他不会说出那句话的。六祖的话绝不是否定神秀大师,所以神秀大师是千古奇冤,讲的法全叫我们给糟蹋了。就宣化上人把这个给平过来了,说:“他们说的一样好,没有什么差错的。”

  神秀大师讲了这个用功的过程,六祖惠能大师就讲了这个用功的方法,告诉你怎么用功。我们应该按神秀大师说的这么做,一点错误也没有;但是你在用功的同时,应该产生空相,用空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才能垢去明存。六祖的原话是怎么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看看,就告诉你了。神秀大师讲了这个修行的过程,六祖让你再想办法把这个过程空掉,并不是否认神秀大师这句话,是告诉你这么用功就更加彻底了。

  我们用功也应该这样,虽然在有为法里,但应该觉悟这个有为法,也就是菩提不离世间觉。我们不是要随着世间走,而是要觉悟它,要看破它。要看破了它,我们才能“明存”。不是我们到哪儿去了,两眼一闭,“我什么也不管了,什么事也不做了,我就能觉悟了。”我们应该遇到什么境界,空什么境界,一切不住,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地去掉这个污垢。

  佛用比喻给我们讲,讲完了,但是大家还是不明白。就像神秀大师和惠能大师一样,他们俩讲完了,还全不明白。神秀大师讲了,大家不明白,最后六祖再给讲,又给解了一遍。这里也是,佛给我们讲了,“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具体怎么做?他还是不明白。

  佛不用俩人,佛一个人就把话说圆满了。佛继续说,说什么呢?“断欲无求,当得宿命”。佛讲了一乘佛法,但是大家不明白,佛一看大家还没有明白,又继续讲,说具体的办法。六祖和神秀大师是俩人讲,佛是一个人把这个问题就全讲了。你不信,要是神秀大师把两个偈子全讲了,那大家就说:“那是祖师。”这不成问题,是不是?

  佛讲了,具体的方法就是断欲。我们刚讲了迷,迷就是贪嗔痴,断欲就是去掉迷的最好的方式。我们迷在哪里呢?就迷在欲里。有色欲、食欲,一切欲,有无量的欲,我们见什么贪什么。其中最大的一个根子就是爱和取,见什么贪什么,贪图五欲之乐。五欲,财、色、名、食、睡,我们贪恋这种五欲。凡夫这个贪欲心,那是不带停止的,他想停止都停止不了,不断地追求,世间没有一样能令他满足。

  过去我也想过发财,在没学佛的时候也想,老低个头走道,想:哎呀!看见他们就生气,有钱人坐车,咱们就得走。将来我也要发财,发多少财好呢?哎呀,要是有个几十万,或者捡个皮包箱,皮包箱里装了多少钱财,不劳而获就得了财。得了财,分给这个多少万,那个多少万,都让他们生活好一些。亲人都分完了,还有朋友呢,还给朋友分。给朋友一分,一看自己剩不点了。

  不行,这个名声还没超过他们,还得再发一点财,再增加一倍。增加一倍了吧,还有那些领导啊,还有一些其他人呢,给不给他们?还不行,还得超过他们。超过县团级吧,还有市级官呢;超过市级吧,还有省一级;超过省一级吧,还有国家级,那国家还管;超过国家吧,还有个联合国;有个联合国吧,还有阎王爷……你说,这么多麻烦事,你都得超过它。这个贪欲心它没完没了,它想超过所有的一切,所以有贪欲心就这么样,没完没了,而且不断地贪欲。这个欲望心就是我们的妄想,就是我们的迷,我们现在日中一食、不摸金钱、穿粪扫衣、乞食生活……就是要断掉这个贪欲心。

  有了贪欲,你想得道是不可能的事。就像佛说的:你用沙子煮饭,它永远不能成饭。因为什么呢?那沙子不是饭本,它不可能的。佛也就告诉我们:首先断掉贪欲。所以我们只有断掉贪欲才能成道的,现在我们采取了佛所说的各种办法来断掉贪欲。

  怎么样更加进一步地断掉贪欲呢?具体做就是无求、无所求,没有能求和所求这二字,求谁?我谁都不求,不求人。人有求就痛苦,我们之所以有痛苦,就是有求心。你看看,有求心的人就痛苦,“你说这个事怎么办呢?”吃饭,你说:我不求,我不饿吗?“我宁可饿死,我也不求人。”你得有这个心才行。

  “只要是不符合佛法,我绝对不去做。你叫我下午吃饭,它不是佛制,说什么我也不吃,你就是把我脑袋砍下来,我也不去破戒。”得有那种心。不光对自己不求,对父母也不求。父母说:你回来吧,我这有钱,都给你攒着。“你有多少,你扔了、烧了,和我没关系,你撇到大海我都不管你,我就是不求,你愿给谁给谁。”

  我们行脚的时候,我和性空师从五台山往回走。走到锦州的一个路口时,那小风吹着,凄凉凉的。正好经过车辆收费站,我们走到那地方,却给拦住了,那人挺胖的,敞着胸,肚子鼓得挺大,说什么也不让我们走。这事我不怕,为什么不怕呢?因为我没开车,是不是?他拦的是汽车收费,他不能跟我收费。

  非得让我们坐,“你们坐一坐。”后来没办法,他不让走,就把包放下了。他简单问了几句,后来就说:“你别动啊。”他去要钱去了。他没带钱,跟收费站窗口那人说:“你先借我五块钱。”拿了五块钱就出来了,可能是五块钱还是十块,我忘了。拿钱来了,我们看着就像炸弹似的,这下坏了,就想走,性空背着包就要走。

  他也怪,我小个,他不找我,他找那个大个,因为他年轻。得了,这个钱就给他塞进去。性空不要,说:“我们不要,不摸钱、不摸钱。”就往后躲,躲也躲不开。他说:“不行,你不要不行!”塞到他衣服兜里去了。性空就赶紧把衣服解开了,这一抖搂,那钱就掉地上了,扭头就走。那钱你捡不捡,我不管了,大风刮了,我都不管了,扔地上走了。

  哎呀!那个潇洒!那种自在!人对钱若能看到这个地步,多好!一抖搂,你愿意找谁找谁,那些脏东西。抖搂的不是钱,抖搂的那是污垢,他因为心里没有这些,马上就把衣服解开抖搂,你说多好。这是塞在大褂里,如果塞得再深一步怎么办?

  弟子:还得解。

  要塞到最里边,那怎么办?

  弟子:还得解开。

  那你不露出身体了?那怎么办?

  弟子:那只好拿掉,然后洗手。

  完了,拿不就犯戒了吗?

  就得解啊!身体暴露算什么事情,我也不能叫它污染了,一念我都不允许污染。我就解,你渗到我肉皮里,我把肉皮也解开。你要是给我塞进肉皮里,我把这块肉割下来,这块肉我不要了,我就是不要,我就不碰你。所以毫不犹豫地把大袍、棉袍解开。我俩那时脸黢黑的,像个穷人似的,像要饭似的,没有再穷的了…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