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2011观音法会开示(三)行善断恶是离苦得乐最究竟的方法▪P2

  ..续本文上一页一种窍诀,不但没有伤害这个人,而且还帮助他了。还有,弟子有灾难的时候,上师也许会说一些骂人的话,通过这样的语言也能化解很多灾难。表面上看是恶,但实际上是善。

   大乘佛法里,身恶业和口恶业都有允许、开许的时候。什么意思呢?在方便、善意、有益的情况下,可以开许。比如十恶业里,大乘佛法里,后面那三个意恶业没有开许的时候,大乘佛法主要是强调心。如果是恶心,带着贪心、嗔恨心、愚痴就造业了。

   虽然是同样的一句话,但一个是恶,另一个是善。这是因为发心和动机不一样,所以因果不一样,一个是伤害,一个是利益。还有不善不恶的,只是顺口说的,或者是说笑话,没有恶意,也没有善意。这三种可能都有。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佛在经中讲的很清楚,以贪嗔痴所想所行,一举一动,每个起心动念都是恶。在不贪、不嗔恨、不愚痴的状态下,所想所行都是善。这些都要明白。

   恶是痛苦的因,善是快乐的因,若是要给自己创造快乐,就要多种善根,结善缘。若是想解脱烦恼痛苦,就要断恶因,断恶缘。这样,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了。

   你想改变命运,掌握命运吗?若是想,就要掌握因果,就要如理如法的取舍因果,断恶行善,没有别的办法。都想走捷径,但是没有别的捷径,只能这样!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现在很多人都拿空性来忽略因果。“都是空的,没有取,没有舍,没有善恶。”怎么没有善恶因果?在你的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因果。

   你不吃饭饿不饿?这都是因果。你吃饭有没有吃饱的感觉?这也是因果。吃饭是因,饱这种感觉是果;不吃饭是因,肚子饿了是果。怎么没有因果呢?没有因果你是怎么生下来的?你是妈妈的孩子吗?你就是果,妈妈就是你的因。这都是因果嘛!真的,我们忽略因果了!

   因果是不能忽略和毁坏的。你可以忽略自己,但是怎么能忽略因果呢?你可以毁坏自己,但是怎么能毁坏因果呢?因果是自然规律,你毁坏不了,逃脱不了。你拿这些理论来毁坏因果,实际上是糊弄自己,毁坏自己。

   万事万物都是空性的,但是因果的作用是不空的。没有因果你怎么能解脱?没有因果你怎么能成佛?成佛是果,学佛修行是因。其实明白了因果以后不复杂,取舍因果也不难。但是我们现在不明白,不知道因果,也不会取舍因果。其实善与恶就是一个意念。

   我们现在是在修行的过程中,还是凡夫,不犯错误、不造恶业是不可能的,根本做不到。但是我们要好好地忏悔,让这些恶业尽量减少。比如,以前每天、每个小时、每分钟都打妄语,现在修行了,知道了这是一种过患,后果非常严重,随时就能忏悔了。刚才是每分钟都说妄语,现在是一个小时才说一次。再努力、再改变,最后是一天才说一次,然后是几天,几个月,几年才说一此。这样慢慢改,最后就彻底不打妄语了,就胜利了。

   现在一讲因果,有些人心里肯定想,太难了,做不到啊!是难,是做不到,但是慢慢做,最后就能做到了。都是练出来的,修出来的。我们有这个根基和意乐就行了,能练出来,能修出来。像运动员练一个项目一样,最开始做不到,但是,第一、他有这个天赋,第二、他有这个爱好,凭借这个,练、练、练,最后就能练出来了。

   我们和其他的众生不一样。我们信佛了,而且想学佛,这就是我们的善根与意乐,我们也可以练。他们练的是身体,我们练的是心灵、精神。练身体是有限的,因为它是一种物质,但练心是无限的,无量的,最后可以达到无边、无际、无量的状态。所以都要慢慢训练。

   现在知道了,什么原因导致痛苦,找到了问题的根本,也找到了解决的方法,然后尽量改,最后就能做到了。

   我们明白了因果以后,可以把它落实、运用到生活中。如是因,如是果,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我们有一句法语:“在顺境中积福,在逆境中消业。”顺境来了,是自己的因果;灾难来了,是前世造的业。你明白了、深信了以后,就会知道,都是自己前世造的业。

   金色比丘尼的公案里讲,丑女虽然遭受了磨难,但是她想:这是自己往昔造的业。她遇到了阿难,阿难教她怎样行善。遭受恶果时,像身体不好,工作不顺利,家庭不和睦,被别人欺骗了,或被别人骂了,都有办法解决。我们现在也可以行善,以善的力量消除恶业。

   忏悔是从根上解决问题,也是最究竟的方法。但是都做不到。一遇到事情,根本想不到佛法,想不到因果。你们这样想过,这样做过吗?如理如法地行善、忏悔,业就能消掉。恶业没有功德,通过忏悔能消除,是恶业的功德。很多大德高僧都这样讲过。无论什么样的恶业,即使再严重的恶业,通过忏悔也能消除。

   从逆缘中消业还债,都要还;讨债还债,这都是冤亲债主,都是债。我们每天做火施的时候,心里想到的都是饿鬼道的众生,没有想到周围的众生。其实周围的众生才是我们真正的冤亲债主。总向我们要房子,要这个要那个,给了还不满意,给了还要。

   你们只想着饿鬼道的那些妖魔鬼怪。其实真正的冤亲债主都在你的怀抱里,在你的房间里,跟你同住呢。给他们发慈悲心,真心实意地发慈悲心,想拔除他们的痛苦,想给予他们安乐,这样才能了缘了债,以后他们再也不会跟你要钱了。不然的话,老跟你要钱。今天给,明天还要;明天给,后天还要。没完没了。知道你有存折,都在那边想办法,绞尽脑汁,怎么才能到我手啊?哥哥姐姐都在争,我也得想办法啊!父母有房子了,也在想。这都是真正的冤亲债主,赶紧回向,这都是还债。既然给了,就心甘情愿地给,这样才能了缘。我们每天做火施的时候,要这样发慈悲心。

   嗡阿吽的力量,虚空藏咒语的力量,把小食子变清净了,遍满了虚空法界,变成了你身边的众生需要的东西,然后到了他们的口里、手里,他们心满意足了,相续中生起了慈悲心和菩提心,都高兴了,快乐了。这样真的能了缘。不相信你发发慈悲心,试一试。

   不要心里总想着妖魔鬼怪,也应该想想周围的众生。嗡阿吽的意思是净、增、变。净是清净;增是增长,遍满虚空法界;变是变成他们需要的东西。佛法的力量不可思议!我们念咒,打手印、观想,禅的力量,咒语的力量,手印的力量不可思议,你是想不到的。“那个小食子我刚才是点了,放在后面了,它能变成那么多东西吗?能变成钱吗?能变成房子吗?”能!真的能。

   通过这样的方法,他们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一直想要你的房子,但是过几天,也许他就发财了,能找到更大更好的房子,就不要你的小房子了。这也是一种了缘的方法。不可思议的事情真的会发生,你们一定要相信。

   他们都是我们的冤亲债主,向我们讨债的时候,我们也不是要逃避,而是通过愿力和佛法这样的力量让他们满足,并且把贪心、烦恼都消掉了,不向你要钱财了。这不是好了吗?多想想他们,多回向给他们,让他们早日好起来,早日能够断除贪心和嗔恨心,你们之间的这些恩恩怨怨就能早日了断。

   我们做火施,包括其他的修法,都是最最殊胜的方法,但都不会用,都是为了驱魔,驱逐那些饿鬼道的众生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总是想,“快走吧,快离开我们家吧!”发心都不正确。不要这样。

   在逆境当中消业,顺境当中积福。我们可以享受福报,但是不能浪费福报。什么是浪费福报?这些福报如果没有用在正道上,没有用在善业上,就是浪费。怎么是用在正道上?我们可以享受,可以吃好、穿好,但这是为了修行,为了利益众生。这才是把福报用在正道上。我可以享受,可以先做供养,做布施,再自己用,这都是在顺境当中积福。我们既享受了福报,又没有浪费福报。

   我们讲的这些因果,大家都要会运用。你们现在学习因果,要深入地学,不要糊里糊涂就过去了。耳朵也听了,心里也想了,但是没有真正深入地体悟,没有真正明白。因果多重要啊!掌握因果就改变命运了。想改变命运,就要改变因果,改变相续,断恶行善。在生活当中断恶行善,用善的力量来消除恶业的力量。

   我们的阿赖耶识中有很多恶因、恶缘,现在通过修行,可以把这些都去掉,像超度一样。超度不是超度身体,是超度相续。怎么超度相续呢?六道金刚咒就是六个字,代表六种智慧,六种力量。我们的相续中有六道的种子,通过智慧和力量,消除六道的种子。六道的种子都没有了,就解脱了,往生了。你的相续提高了,你的福报智慧上来了,心清净了,一切清净。比如说今天给你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要超度你的身体,而是要超度你的相续,提高你的层次、境界。

   你的境界达到一定程度了,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真想解脱成佛,说那些好听的话,听那些好听的话,没有用。缘起性空那些大道理谁都会讲,谁都爱听,我也知道。没有六道轮回,都爱听;不要取舍因果,都爱听。但是没有用!要有真修实证,实实在在的修,这样才能受益,最后才能到达彼岸。实实在在的取舍因果,深信因果,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大家真的要珍惜这个机缘!现在哪有反复讲这些的?我们已经反复讲好几年了。不珍惜,以后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了。我们也不能老讲这些啊,以后会讲别的,那个时候你就没有机会了。若是你基础没有打好,打牢,你就是建造空中楼阁,不会有成就的。

   所以我们修加行的时候,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把自己的基础打好,打扎实,打牢固、稳固,学修四外加行,修出离心,就像打地基一样。地基多重要啊!我们发菩提心,就像砌墙一样。修证悟空性的智慧就像修房顶。这是修建一个整体的楼房。现在是打地基的时候,大家不要忽略,否则以后没法再往前走了。

   如果你是走马观花地修,那就不说了。若是你真心想解脱成佛,就实实在在地修,先把基础打好,这个非常重要。这几天讲的都是因果,本来也想讲一个公案,但是随缘开示太多了,就讲到这里吧,明天接着讲。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2011观音法会开示(三)行善断恶是离苦得乐最究竟的方法》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