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缘起性空与人生

  缘起性空与人生

   菩萨在家,

   当愿众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华严经·净行品》

   缘起性空与人生

   (一)

   各位同学:今天想从一个常见的化学名词H2O讲起。原因是因为我本人是从对H2O的观察,进而对Energy“能”的观察而后对佛陀所说“缘起性空”生起了决定性的信仰。因此觉得将自己走过的路,包括有走错的,来介绍贡献各位,也许更亲切些。

   记得小时候,跟着母亲念心经,对“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对句,很觉得顺口,特别感到兴趣。那时候,我将色及空看作是两样东西或两种现象,是两个对立的名词。

   又记得在学校里学了代数之后,曾将这四句经文写成公式,以A代表以色,B代表空,那公式是

   A≠B B≠A; A=B,B=A

   同学们看了莫名其妙,我自己觉得很得意。

   后来年事稍长,觉得将“空”看作是一样东西或一种现象,总有些文不对题。等到佛法多少有些认识之后,了解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生生灭灭一直在变,而且往往是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冬去春来,看到树枝上生叶开花,可是不久又花谢叶落,于是“悟”到:所谓“色即是空”,是说花在盛开的时候(色),已蕴藏着衰谢的不可避免(空);而“空即是色”是说冬天树上光光的(空),实已含有茂叶浓花的生机(色),这种观念,一直要对H2O经过长久的观察,方始觉得还是不够彻底,并不是观自在菩萨讲这四句经文的全义。今天想和各位讨论的,则是以后更进一步的了解。

   各位对自然界中与水有关的现象,都很熟悉。在平常的情况下,水在人的五根(眼、耳、鼻、舌、身)意识(一切脑筋作用)中是一种流体。如果外在的情况改变,流体的水也会改变。佛法叫这外在情况的改变是因缘,或简称缘。譬如外在温度降低到摄氏零度,依此因缘,流体在水就冻结成固体的冰。又譬如外在的温度升高到摄氏一百度,依此因缘,流体的水就变成气体的水蒸气。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到骤冷,依此因缘,就凝结成结晶体的小片,人们称之为雪,诗人则以“疑是玉龙斗”来形容纷纷下降白色如鳞的雪片。蒸气也可凝成固体的小冰块而下落,人们又给它一个名词,叫作雹。很明显地,所有这些在人的五根意识中觉察出来的东西,如水、如冰、如蒸气、如雹、或云、雾、露、霜等等,都可因外缘,或随外缘而改变,都不是永久不变,或永久如此。换句话说,都是有生有灭,变化无常。我们自有生以来,所熟悉的自然界现象,即是如是,就生活在这种有生有灭的现象界中,因为习惯了,我们的思想行动就脱离不了解这生灭无常的现象界。我是如是,您也并不例外。所以佛法解释宇宙万象,可以“缘起”一词包括之。

   可是当我在中学是读化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水的化学成份是H2O,冰的化学成份也是H2O,水蒸气的也是H2O,乃至云、雾、露、霜都是H2O,这种科学常识启发了我一种新的观念。我了解由我五根意识所觉察到的水、冰、雪、蒸气、露、霜等等的变化无常的不同的现象中,有一个共同的本体。那是H2O,现象界尽管因外缘的改变而改变,可是本体H2O却是不变。

   于是我又继续观察,发现两点有趣的结论:

   第一、水、冰、蒸气等现象都有生有灭。水蒸发成气,从水的观点来讲,水是死了,从蒸气的观点来讲,蒸气是生了。同理,如冰化为水,从冰的立场来看,冰是死了,但从水的立场来讲,水是生了。这种现象界的生灭变化,都是缘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可是从H2O的观点来看,不论是水变成蒸气或是冰化为水,H2O还是H2O,H2O并没有生,也没有死。因此我得到第一个结论,显现在人们五根意识中的各种现象,都是缘起,有生有灭,可是这种种不同现象的本体,或叫本性,却并不生灭,恒久不变有如虚空,因此佛法中称之为“空”。

   第二,各位中可有人看到过或摸到过H2O?可有人说得出究竟H2O是怎样一件东西?我思索再三,凡是我认为是H2O的,都是前面所提到的可以改变的形相,如冰、霜、瀑布,波浪等等。正如持在舞台上的一位名角,所看到的都只是他的扮相。可是您说H2O仅是一个名词,是没有的吧,那却又并不然;倘若没有H2O,何以我们会有水、冰、雪等等的形相呢?正如如果没有这位名角,又何来舞台上的许多扮相呢?因此我得到第二个结论,世界上人们五根意识所能觉察的现象如水、冰等,它们共同的本性H2O都是看不见,听不到,不可捉摸的,如同虚空;但却并不是空无所有,而且和看得见,听得到的各种现象即同时存在。因此这所谓空,是犹如虚空,并不是如人去楼空、一无所有了的空。

   讲到此处,我想插进去说一说:在印度的梵文里,虚空是Akasa和空性Sunyata的空Sunya是两个不同的字,所以印度人不容易将这二个字混在一起,可是译成中文,这两个字都译成空,于是多少年来很多的中国人,将佛法中的空性的空,和人去楼空,一无所有的空,混作一谈,不但易失真义而且造成消极悲观的讲解,实在是一种遗憾!

   言归正传,前面的二个结论,修正了我从前对“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解释。现在我了解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色”如水、冰、云、霜等等,因为它们的本体H2O是看不见,听不到,不可捉摸,有如虚空,所以称之曰“空”。因此这所有缘起的现象(色),都是当体即空。让我重说一遍,当体即空。并不是因为当花盛开时,已蕴藏着衰谢的不可避免,因而说“色即是空”;也不是当树叶未生时,已含有茂叶浓花的生机,因而说“空即是色”。浓花秃树,即色即空,即空即色;色是缘起,空是本体。

   色空同时并存,所以不但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而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看见水(色)即知其本性是H2O(空)。凡有H2O(空)之处,必定有水、冰、雪等等的色。

   可是那时候我虽然对色空不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遭遇的最大困难是不能证明H2O是宇宙间一切缘起现象的本体。我们虽然知道地球面上四分之三以上的面积是水及冰,空气中也到处都有水蒸气,不仅如是,看上去是固体的动植物中也充满了水。譬如以人来举例,各位可知道一位重二百磅的人,倘将他身中的水抽光,他的重量将是多少?对了,他只重八十磅。换句话话,他的重量中有一百二十磅或百分之六十是水,可是H2O虽然几乎遍地皆是,但是我无法证明H2O是一切缘起现象的本体。世界上确有很多现象,不是H2O。

   更使我困感的是H2O并不是不生不灭,永久不变的,那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有一天在实验室中,老师用电解方法将H2O分化为氢及氧。这样一来,H2O不再存在,打破了本体不应该有生死的基本条件,这件事困扰了我好久一段时候。

   又过了几年,1936年,那时我在大学三年级,我们在读现代物理。老师似懂非懂地为我们讲Alber Einstein的相对论(课本上还没有)。他说:实际上远在1905年这位爱因斯坦即发表了相对论,他用数学证明,世界上不仅所有非物质的原素如火,如光、如电,如热等都是Energy“能”的变相,而且从E=MC的平方的公式中,E代表能量,M是质量或物质,C代表光速,证明物质M也是“能”的变相,所以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能”的变相。可是那时候全世界懂他的理论的人实在太少了,一真要到最近1930年代,方始从实验中证明爱氏理论的正确性。

   这里我得指出一点,爱氏的“能”的定义和一般常见的“能源”“能力”等的能并不相同,也和当时物理学上本有的能的定义不同。爱氏这个“能”的范围包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因此用他的公式中的E来代表世界上一切现象的本体,实在非常恰当。

   这位物理老师的一段话,对我讲是个极大的启发,它把我心中困扰了好几年的难题得到了解决。E圆满地替代了我以往观念中的H2O。

   我说圆满地,因为E不但符合了本体不生不灭的条件,而且E恰恰是世界上一切缘起现象的本体。

   各位请举目一看,在这讲堂中,光线、热气、声音、桌椅、您我的身体、思想,有那一件不是缘起的现象?又有那一件不是爱氏所谓的E?凡此种种现象包括您、我、其他的物质,一切的一切,都是E,可是E虽然即是这许多现象,和这许多现象同时存在,却没有人能看见E,或听到E,E是不可捉摸,也和前面讲的H2O一样。E没有限量,没有生灭,没有始终,一切相对的观念都用不上,有如虚空,因此非常恰当称之曰:“空”。

   这样我解通了佛法中的缘起性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是缘起,而它们的本体或本性都是一样,都是E,E不可见,不可闻,不可捉摸,所以叫它是“空”。现象和E同时存在,所以缘起即空,色空不二。

   我衷心敬佩释迦牟尼佛,他在二千五六百年前,即指出宇宙间缘起性空的真理。我现在虽然以E作譬喻似乎解通了这个真理,但我们人类的智慧实在太微小了,而我当然更是浅薄。我们人类局居在四度方的时间空间范围内,而佛的境界是N次方,N可以代表任何数目。我们至多只能体会到无限Infinity,而佛的境界是无限的无限In-finite Infinity。因此我不敢说今天的解释是否能符合佛菩萨的本意,还希望大家研讨指正。

   缘起性空,听上去好像是玄妙的理论,不过,各位,如果佛法只是讲些深奥难懂的理论,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使人离苦得乐,获得益处,我敢说这决不是佛菩萨说法度生的本怀。因此接下去我将试和各位研讨如何将缘起性空的道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使佛法与人生打成一片…

《缘起性空与人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