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道断,过了所受的期限,这不是安居者,故意拖延,佛言不失岁,成安居。但如果事情办完,应马上回界,不可于路上停留,等到受日期满,才按期销假。 ,
受日法有三种:
一、七日法:法,不用羯磨法,佛言从五众受,到他们各人的面前言:
“长老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受七日法。出界外, 为某事故,还来此中安居。白长老知。”三说即可,此属对首法,通二界。
二、半月日法。
三、一月日法,非别众法,须在大众僧前羯磨受日法,属僧法,局在作法界内行之。羯磨者如是白言;
“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比丘某甲受过七日法、十五日、一只日。出界外,为某事故,还来此中安居。白如是。”“大德僧听!比丘某甲受过七日法,十五日、一月日。出界外, 为某事故,还来此中安居,谁诸长老忍。僧听!比丘某甲受过七日法,十五日,一月日。出界外, 为某事故,还来此中安居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听比
丘某甲受过七日法,十五日、一月日。出界外, 为某事故,还来此中安居者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乞求受日者应先告白所为的事情以后,“羯磨者如是自言。”十五日法、一月日法任甩一种,不得俱诵,以为可得四十五日受法。
七、安居中遇有特殊难缘怎么办
在安居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难缘,当遇到特殊难缘时怎么办呢
即有难移夏,佛在制定安居时,早巳想到有不可抗拒的特殊难缘的发生。因此,在《四分律》本中说:((……二难:一者,梵行者,本村妇、大童女,淫女,黄门,伏藏,皆因人来欲诱调比丘,恐为净行留难,二者,鬼神恶贼毒虫、恶兽,不得如意饮食医药及随意使人。我若住此,必为我命作留难,佛言听去。”即在安居中,如有生命的危险,或有破戒的威胁,或有破僧的可能者,均可自行出界离去。如被施主请去安居,假设亦有生命或梵行破戒的难缘,亦可自行离去,不算破夏。但离去以后,马上就得重新寻找安居的处所,若终日找不到,虽经宿,不为破夏。如不觅求,便破安居。
如得新安居处,但立心止住,不必作法,以前的夏法随身,在新界安居处结成法后,如果先前的界难平息,也不得再返回去了。
安居竟,比丘们有四事应作,就是自恣、解界、受衣等,因篇幅关系,就不再赘述了。
八、大乘菩萨的安居法
大乘菩萨的安居,与小乘的安居法,在某些方面是不一样的。大乘法注重心性的清净,无论你惰哪种法门,只要固定一个地点,克期取证,不沦出家在家,男女众,皆可参与,亦不一定在夏天,如小乘那么严格。例如《圆觉经》的大圆觉菩萨乘,就说明大乘安居的方法,兹抄录如下: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有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净居。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在之日。悬诸幡华,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衷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过三七日,一向摄念。若经夏首,三月安居, 当为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一莱甲,踞菩萨乘,情寂兀行,同入清净,入相住持,以大圃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白性无系属故。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依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上文短短二百多字,把大乘安居的方式、仪则,目的,全部说得很清楚。虽然与小乘不同,但亦能通于小乘,或代替它。而大乘菩萨如有安居,可以惰大乘法门,但到小乘的三月安居时,亦可以代替小乘,惰大乘法门,不算违律。大小的不同,主要是大乘菩萨,重在心性的清净,只要能发菩提心,即可惰行,小乘声闻,重在境界清净,所以不能与比丘尼或在家人同住一起安居。小乘安居是向僧中白,依声闻住,大乘安居,于佛前白,韭依十方诸佛菩萨住,小乘安居的时间,律中制定,比丘们誓在必守,不得违背,大乘则不一定,只要有空,随时皆可以,虽然不安居,亦不违佛制。小乘只有犯戒时,才忏悔,大乘则不论犯戒不犯戒,于安居前,一定要先忏悔往生所造的恶业,让其清净,乞求佛菩萨加被,以免在惰行中,出现魔障。亦许中国比丘,所受的是菩萨戒,所传是大乘,所惰是大乘法门,故根本不行小乘安居。其实未必,假设你大小乘都不遵行,便算大乘安居,岂不是自欺欺人呢
另纵观中国所盛行的修行处所一一禅堂与念佛堂,每到一定的时间,都有大德长老主持,举行打佛七或禅七,亦可以看成安居的一种。因为只要固定场所,静住不移,按一定的时间,惰一种法门,克期取证的,都可看成是在安居。
在中国,无论大乘小乘都可实行,如从《圆觉经》所说,只要环境、时间许可,都应举行安居。九十天亦好,七天亦好,二十一天亦好只要你全力以赴,勇猛精进修行,无论何种法门,一定都有成绩,如一期不成,再来一期,何惧生死不了呢?
《论安居策修传(传明)》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