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展,极大地拓宽了人类认知宇宙人生的视野,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与人生价值观。诸种变化的方向几乎是趋向与东方智慧,尤其与佛教非常相似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是现代自然科学的一大特点。兹拟就净宗与前卫科学,诸如:时空观、分子生物学、资讯网络、现代数学、量子物理学等的内在关联,略作对比性的阐释与会通,旨在为二者提供一座互动沟通的桥梁,为现代科学注入启示的因子,同时,亦为净宗信仰提供现代例证,兹分述如下。
一、多维空间,广狭自在
爱因斯坦相对论是20世纪最富创见的科学理论。相对论突破牛顿绝对时空观的框架,提出二维空间与多维空间的概念。认为二维空间的“真实”物体是三维空间的点组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同样,三维空间的物体是四维时空中的点组在三维空间的投影。1884年,英国牧师艾勃特创作《二维世界》(Fladland),以科幻小说的形式提出不同维度世界的存在及其各维世界的关系,二维是平面图形,一维国是一条直线,零维国只有点。二维空间的某数学教师经过三维人的启蒙(告诉二维人:向上,而不是向北!),领略并参观了三维世界,俯瞰二维世界。二维人接受了三维真理,并以精密的推理与丰富的想象,恳请三维人领他去游览更高次元的世界——四维国(超立体空间),甚至进入到五维、六维、七维、八维……空间。
现代物理学的超弦理论认为:我们很可能生活在更高维的时空中,只是除了现有的四维时空外,其他的维数被卷缩成了很小的闭合圈,不为人所注意。类似花园里的一条尼龙水管,平时静静地放在草地上,远看好像是二度空间平面图,近看才见到它是圆管形的三度空间立体物;再细看,它是无数圆圈的连接体。五维时空的空间类似这尼龙水管的圆周,由于太细小,以致我们在正常情况下,观察不到它们的存在。这个观点首先由德国物理学家卡鲁扎于1921年提出,曾得到爱因斯坦的支持。
到了八十年代,多维空间构想获得了更多的证据。十一维时空交叉互渗的数学模式令人遐想翩翩。物理学家亦提出多重世界量子力学诠释,支持独立存在着无数“平行的”宇宙。它们包含所有星辰,所有恒星以及所有的行星,全都在相同时间甚至在同一空间中真实存在着,这些空间(世界)通常互无联络,然而在量子层面,却互为影响。这种诠释亦得到来自天文观测的支持。八十年代,天文学家利用高科技仪器观测外部空间,惊奇地发现:宇宙中物质的绝大部分都是不可见的,他们曾自认为是研究宇宙中物质的人,事实上,他们发现自己只是观察到宇宙中由于某种离奇的缘故碰巧能发光的一点点尘埃而已,大部分物质是不可见的。超弦理论描述一种新的物质,称为影子物质(Shadow mater),它同我们所熟悉的普通物质不发生相互作用,或仅存在微弱的相互作用。由这类影子物质所组成的各种星系和行星,是不可见的,因为它们同我们的可见光线不发生相互作用。那么组成这类影子物质的形式是什么呢?
随着大爆炸宇宙理论模式的流行,前卫科学家们(如狄拉克),提出反宇宙、反物质的设想与虚世界、虚宇宙的猜测。认为反宇宙是在遥远的彼方和宇宙相对,而虚世界却与实世界背部相连,表里相应,虚实共存。而黑洞(又称时空之洞),或是虚世界与实世界来往的通道。1998年6月2日,美国发射“发现号”探测器,携带阿尔法磁谱仪,旨在探测反物质的存在。前卫科学家们对多维空间的探究,虽属未定与猜想阶段,然其中闪烁的智慧火花,洵足发人深省。
大量的飞碟报告,美国七十年代以来为寻找地外文明发射的太空探测器,以及欧美各国联络外星人的电讯发射,对火星持续的兴趣等,均是地球人寻找多维时空(地外文明)所作的努力。可以说,智慧的地球人目前已进入与地外文明交接的实质阶段。
净土经典现量描述了多维空间的存在。《观经》中,释尊应韦提希夫人愿生无忧恼处之祈请,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光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光台中映现。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玻璃镜。十方种种国土,悉皆加持,令韦提希目睹选择。《无量寿经》中,释尊为宣说净宗大法,首先放光现瑞,光中现出十方佛刹。又阿弥陀佛因地,考察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情形。又在宣说净宗念佛法门的法会中,由佛力加持,阿难礼拜恭祈,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与诸圣众显现在此土四众弟子眼前。阿弥陀佛掌中放无量光,尔时,诸佛刹土、天界宫殿、及至饿鬼地狱幽冥处,悉皆开辟明现。证知:多维空间当处并存,只是由于我们业力,只能见到与业力相应的空间。佛界、天界乃至地狱界我们都见不到。《菩萨藏经》云:“虚空中世界重数,多于大千所有微尘,但由业力,不相妨碍。”西方净土的圣众能见到我们(五眼圆明,不相隔碍),我们见不到彼土圣众(由业力故,不隔而隔)。极乐世界的佛菩萨,可以不动道场,分身自由显现各维空间教化众生。
西方极乐世界无有空间的拘限,一一微尘,具足十方刹土无尽庄严;一树之间,悉现十方无量佛国。广狭自在,圆融无碍。极乐世界乃法界藏土,含摄法界,亦遍布法界。称性功德不可思议,我们欲彻底了达多维空间的真相,获得自由出入各维空间的能力,最快捷的途径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
二、时间隧道,念劫圆融
时间问题是人类心智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自古以来,人们对时间问题或习焉不察,或打上括号存而不论,或予以常识性的诠释。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从时空特性上打开一个缺口,作出相对论的重大发现,揭开了时间研究的新篇章。
相对论昭示:时间不是实在本身具有的,只是人解释世界的工具,换言之,时间是人的错觉。时间描述是相对的,对于一个观察者是同时发生的事件,对于另一个观察者来说却不是同时发生的,对时间的感受(读数)随参照系的不同而不同,时空相互渗透与转换。爱因斯坦的时间相对论阐释,有独到的见地。然而,就时间本质问题,爱因斯坦承认自己未曾把握:“关于现在(The Now)有某种本质上的东西,恰恰是在科学领域之外。”意谓关于“现在”的本质性问题,不是科学探究所能解决的,应诉诸神秘的直觉把握。
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上又掀起一股时间研究的风潮。在时间方向(时间箭头)上,前卫科学者认为:时间的持续是“非直线的”连续,而不是单一方向直线性的延伸(从现在流向未来)。时间序列同时多向共存,时间既可向前(指向未来),也可由未来向过去进行。量子场论的数学表达昭示:对世界现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方法,既可以看成是一个正电子顺时间往上运动,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子逆时间往下运动。这两种解释在数学上是等价的。一个反粒子从过去走向未来,也就是一个粒子从未来走向过去。粒子互动的相对性表明时间方向的对称性。因而,今天进行的一项观测可以影响到遥远过去的实在建构;人亦能预知未来。时间因果关系在量子物理层面,具有超常识的神妙。
相对论阐释时间与速度的相关——速度增加,时间延缓,对于以最大极速运动的光子来说,永恒只是一瞬间,这个理念为太空探索星际旅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能。美国康乃尔大学行星研究所所长卡尔·谢根氏记载:若是乘着接近光速的太空船飞行,以太空船的时钟计测,只要五十六年的时光即可飞行宇宙一周。可是,当旅程结束,返回地球时,地球的时间已经过数百亿年了,太阳已死灭,地球也已烧成黑炭。
接近光速可使时间变慢,超过光速即可使时间倒流。我们假使坐一架超光速的太空船飞行,就可以追着以前地球上所做种种事情发出的光线,因此就像观看反向的电影一样。依次见到近代、古代所发生的事。有一首打油诗云:“年轻女郎名伯蕾,神行有术光难追;爱因斯坦来指点,今日出游昨夜归。”时间相对性原理冲击着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七十年代以来,时间隧道、黑洞白洞等创说,即是在时间相对性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
上述在常人不免惊奇的观念,在西方净土则是日常经验的一部分。时间无自性、时间的变化不仅与物质速率相关,更与心念相关。一念净心,坐断过去现在未来三际,即可超越时间,任运掌握时间,或无量劫浓缩为一念,或一念延宕为无量劫;或过去劫入未来;或现在劫入过去;或未来劫入现在,三际一如,延促同时。
净土经典对超情离见的时间解脱功德,多有记载。《无量寿经》中,释尊首唱自己功德(为令大众信仰净宗故):“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身及诸根,无有增减。”表明释尊具有超越时间羁束、念劫圆融的功德。极乐世界的天人圣众悉具超时间的德能,了知十方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之事。十方众生何时佛缘成熟,何时度脱,何时成就往生,都能预先知之。欲往十方佛刹供养诸佛,即可分身前往,经须臾间,回到极乐世界,足证极乐菩萨圣众超越时空间距,神通自在。
极乐世界亦是超时空的妙土,既无岁月劫数之名,更无四时寒暑的迁变。彼土不受时间的剥蚀,无衰无变。彼土诸往生者亦不受时间的制限,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极乐世界天人圣众在时间上的解脱,为其修因证果提供了最优化条件。
时间的相对性在念佛人的修持中亦能得到佐证。西方极乐世界距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刹之遥,念佛人于临命终时,得阿弥陀佛光明加持接引,弹指间(或一念顷)即得往生西方净土。可见在念佛人与阿弥陀佛愿力交感状况中,时空界限不复存在。往生者一念契入阿弥陀佛本愿性海,又何有时间长短延促的分别呢?凡夫至心念佛即具超时间的功德,《观经》下品下生章云:“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念佛…
《本尊阿弥陀佛 第七章 现代启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