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本尊阿彌陀佛 第七章 現代啓示▪P2

  ..續本文上一頁展,極大地拓寬了人類認知宇宙人生的視野,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思維方式與人生價值觀。諸種變化的方向幾乎是趨向與東方智慧,尤其與佛教非常相似的世界觀與方法論,這是現代自然科學的一大特點。茲擬就淨宗與前衛科學,諸如:時空觀、分子生物學、資訊網絡、現代數學、量子物理學等的內在關聯,略作對比性的闡釋與會通,旨在爲二者提供一座互動溝通的橋梁,爲現代科學注入啓示的因子,同時,亦爲淨宗信仰提供現代例證,茲分述如下。

  一、多維空間,廣狹自在

  愛因斯坦相對論是20世紀最富創見的科學理論。相對論突破牛頓絕對時空觀的框架,提出二維空間與多維空間的概念。認爲二維空間的“真實”物體是叁維空間的點組在二維平面上的投影;同樣,叁維空間的物體是四維時空中的點組在叁維空間的投影。1884年,英國牧師艾勃特創作《二維世界》(Fladland),以科幻小說的形式提出不同維度世界的存在及其各維世界的關系,二維是平面圖形,一維國是一條直線,零維國只有點。二維空間的某數學教師經過叁維人的啓蒙(告訴二維人:向上,而不是向北!),領略並參觀了叁維世界,俯瞰二維世界。二維人接受了叁維真理,並以精密的推理與豐富的想象,懇請叁維人領他去遊覽更高次元的世界——四維國(超立體空間),甚至進入到五維、六維、七維、八維……空間。

  現代物理學的超弦理論認爲:我們很可能生活在更高維的時空中,只是除了現有的四維時空外,其他的維數被卷縮成了很小的閉合圈,不爲人所注意。類似花園裏的一條尼龍水管,平時靜靜地放在草地上,遠看好像是二度空間平面圖,近看才見到它是圓管形的叁度空間立體物;再細看,它是無數圓圈的連接體。五維時空的空間類似這尼龍水管的圓周,由于太細小,以致我們在正常情況下,觀察不到它們的存在。這個觀點首先由德國物理學家卡魯紮于1921年提出,曾得到愛因斯坦的支持。

  到了八十年代,多維空間構想獲得了更多的證據。十一維時空交叉互滲的數學模式令人遐想翩翩。物理學家亦提出多重世界量子力學诠釋,支持獨立存在著無數“平行的”宇宙。它們包含所有星辰,所有恒星以及所有的行星,全都在相同時間甚至在同一空間中真實存在著,這些空間(世界)通常互無聯絡,然而在量子層面,卻互爲影響。這種诠釋亦得到來自天文觀測的支持。八十年代,天文學家利用高科技儀器觀測外部空間,驚奇地發現:宇宙中物質的絕大部分都是不可見的,他們曾自認爲是研究宇宙中物質的人,事實上,他們發現自己只是觀察到宇宙中由于某種離奇的緣故碰巧能發光的一點點塵埃而已,大部分物質是不可見的。超弦理論描述一種新的物質,稱爲影子物質(Shadow mater),它同我們所熟悉的普通物質不發生相互作用,或僅存在微弱的相互作用。由這類影子物質所組成的各種星系和行星,是不可見的,因爲它們同我們的可見光線不發生相互作用。那麼組成這類影子物質的形式是什麼呢?

  隨著大爆炸宇宙理論模式的流行,前衛科學家們(如狄拉克),提出反宇宙、反物質的設想與虛世界、虛宇宙的猜測。認爲反宇宙是在遙遠的彼方和宇宙相對,而虛世界卻與實世界背部相連,表裏相應,虛實共存。而黑洞(又稱時空之洞),或是虛世界與實世界來往的通道。1998年6月2日,美國發射“發現號”探測器,攜帶阿爾法磁譜儀,旨在探測反物質的存在。前衛科學家們對多維空間的探究,雖屬未定與猜想階段,然其中閃爍的智慧火花,洵足發人深省。

  大量的飛碟報告,美國七十年代以來爲尋找地外文明發射的太空探測器,以及歐美各國聯絡外星人的電訊發射,對火星持續的興趣等,均是地球人尋找多維時空(地外文明)所作的努力。可以說,智慧的地球人目前已進入與地外文明交接的實質階段。

  淨土經典現量描述了多維空間的存在。《觀經》中,釋尊應韋提希夫人願生無憂惱處之祈請,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爲光臺,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于光臺中映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複有國土純是蓮華;複有國土,如自在天宮;複有國土,如玻璃鏡。十方種種國土,悉皆加持,令韋提希目睹選擇。《無量壽經》中,釋尊爲宣說淨宗大法,首先放光現瑞,光中現出十方佛刹。又阿彌陀佛因地,考察二百一十億諸佛刹土情形。又在宣說淨宗念佛法門的法會中,由佛力加持,阿難禮拜恭祈,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與諸聖衆顯現在此土四衆弟子眼前。阿彌陀佛掌中放無量光,爾時,諸佛刹土、天界宮殿、及至餓鬼地獄幽冥處,悉皆開辟明現。證知:多維空間當處並存,只是由于我們業力,只能見到與業力相應的空間。佛界、天界乃至地獄界我們都見不到。《菩薩藏經》雲:“虛空中世界重數,多于大千所有微塵,但由業力,不相妨礙。”西方淨土的聖衆能見到我們(五眼圓明,不相隔礙),我們見不到彼土聖衆(由業力故,不隔而隔)。極樂世界的佛菩薩,可以不動道場,分身自由顯現各維空間教化衆生。

  西方極樂世界無有空間的拘限,一一微塵,具足十方刹土無盡莊嚴;一樹之間,悉現十方無量佛國。廣狹自在,圓融無礙。極樂世界乃法界藏土,含攝法界,亦遍布法界。稱性功德不可思議,我們欲徹底了達多維空間的真相,獲得自由出入各維空間的能力,最快捷的途徑是念佛求生西方淨土。

  二、時間隧道,念劫圓融

  時間問題是人類心智所面臨的巨大挑戰,自古以來,人們對時間問題或習焉不察,或打上括號存而不論,或予以常識性的诠釋。二十世紀初,愛因斯坦從時空特性上打開一個缺口,作出相對論的重大發現,揭開了時間研究的新篇章。

  相對論昭示:時間不是實在本身具有的,只是人解釋世界的工具,換言之,時間是人的錯覺。時間描述是相對的,對于一個觀察者是同時發生的事件,對于另一個觀察者來說卻不是同時發生的,對時間的感受(讀數)隨參照系的不同而不同,時空相互滲透與轉換。愛因斯坦的時間相對論闡釋,有獨到的見地。然而,就時間本質問題,愛因斯坦承認自己未曾把握:“關于現在(The Now)有某種本質上的東西,恰恰是在科學領域之外。”意謂關于“現在”的本質性問題,不是科學探究所能解決的,應訴諸神秘的直覺把握。

  自七十年代以來,國際上又掀起一股時間研究的風潮。在時間方向(時間箭頭)上,前衛科學者認爲:時間的持續是“非直線的”連續,而不是單一方向直線性的延伸(從現在流向未來)。時間序列同時多向共存,時間既可向前(指向未來),也可由未來向過去進行。量子場論的數學表達昭示:對世界現有兩種不同的解釋方法,既可以看成是一個正電子順時間往上運動,也可以看成是一個電子逆時間往下運動。這兩種解釋在數學上是等價的。一個反粒子從過去走向未來,也就是一個粒子從未來走向過去。粒子互動的相對性表明時間方向的對稱性。因而,今天進行的一項觀測可以影響到遙遠過去的實在建構;人亦能預知未來。時間因果關系在量子物理層面,具有超常識的神妙。

  相對論闡釋時間與速度的相關——速度增加,時間延緩,對于以最大極速運動的光子來說,永恒只是一瞬間,這個理念爲太空探索星際旅行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可能。美國康乃爾大學行星研究所所長卡爾·謝根氏記載:若是乘著接近光速的太空船飛行,以太空船的時鍾計測,只要五十六年的時光即可飛行宇宙一周。可是,當旅程結束,返回地球時,地球的時間已經過數百億年了,太陽已死滅,地球也已燒成黑炭。

  接近光速可使時間變慢,超過光速即可使時間倒流。我們假使坐一架超光速的太空船飛行,就可以追著以前地球上所做種種事情發出的光線,因此就像觀看反向的電影一樣。依次見到近代、古代所發生的事。有一首打油詩雲:“年輕女郎名伯蕾,神行有術光難追;愛因斯坦來指點,今日出遊昨夜歸。”時間相對性原理沖擊著人們固有的思維方式。七十年代以來,時間隧道、黑洞白洞等創說,即是在時間相對性基礎上豐富發展起來的。

  上述在常人不免驚奇的觀念,在西方淨土則是日常經驗的一部分。時間無自性、時間的變化不僅與物質速率相關,更與心念相關。一念淨心,坐斷過去現在未來叁際,即可超越時間,任運掌握時間,或無量劫濃縮爲一念,或一念延宕爲無量劫;或過去劫入未來;或現在劫入過去;或未來劫入現在,叁際一如,延促同時。

  淨土經典對超情離見的時間解脫功德,多有記載。《無量壽經》中,釋尊首唱自己功德(爲令大衆信仰淨宗故):“能于念頃,住無量億劫,身及諸根,無有增減。”表明釋尊具有超越時間羁束、念劫圓融的功德。極樂世界的天人聖衆悉具超時間的德能,了知十方世界過去現在未來之事。十方衆生何時佛緣成熟,何時度脫,何時成就往生,都能預先知之。欲往十方佛刹供養諸佛,即可分身前往,經須臾間,回到極樂世界,足證極樂菩薩聖衆超越時空間距,神通自在。

  極樂世界亦是超時空的妙土,既無歲月劫數之名,更無四時寒暑的遷變。彼土不受時間的剝蝕,無衰無變。彼土諸往生者亦不受時間的製限,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極樂世界天人聖衆在時間上的解脫,爲其修因證果提供了最優化條件。

  時間的相對性在念佛人的修持中亦能得到佐證。西方極樂世界距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刹之遙,念佛人于臨命終時,得阿彌陀佛光明加持接引,彈指間(或一念頃)即得往生西方淨土。可見在念佛人與阿彌陀佛願力交感狀況中,時空界限不複存在。往生者一念契入阿彌陀佛本願性海,又何有時間長短延促的分別呢?凡夫至心念佛即具超時間的功德,《觀經》下品下生章雲:“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念佛…

《本尊阿彌陀佛 第七章 現代啓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