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所染污。五蕴的汇集,即是自我(我法二执)概念的源起。
开始时,无论我们如何精进,都可能会发现:要掌握所有细节的观想颇为困难。若是如此,只要我们生起“我们就是准提佛母”的明确信念——不是心理造作的结果,而是本来如此。如果我们观想我们即是准提佛母,阿弥陀佛在我们头顶上,只要有信心他就在那里,清楚觉知他的存在,假以时日,一次又一次的专注于每个细节,我们会渐渐熟悉整个观想,直到它变得相当自然,好像一个我们曾经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地方,所有细节都能完整地在我们心中显现。
当我们对准提佛母的观想变得清楚稳定时,再观想他的身体放光到十方,护念无量国土中的一切众生。这些光回返,带回所有众生的祈求,融入准提佛母,使其变得更加慈悲伟大,灿烂光辉。他再次放光,照向一切众生,遣除他们的痛苦,将其安置在大乐的智慧中,并转化他们为菩萨,整个宇宙变成完美净土。
当我们在禅观准提佛母时,俗念将止息,心会安住在宁静上,喜悦、慈悲和高尚。接着,如果我们注视心的本性,就会开始明白:本尊和空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样的了解,将扩展为对一切现象本性皆空、故全然纯净的了悟。一直保持这样的了悟,即是所谓无尽清净的生起次第。
第十四章 无上瑜伽
大准提无上瑜伽,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大乘法门,其特征主要是殊胜的方便琳琅满目,它可使具备殊胜因缘者,直接观修如来境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依照生起次第,首先抉择情器一切世间皆是清净本尊刹土,消除与之相悖的庸俗迷乱执著心,并通过禅定之力,观想一切皆是清净的佛世界。观音为自性之慈悲,势至为自性之智慧,弥陀即为自性之悲智双运。
大准提无上瑜伽的内涵就是:不要试图摒弃或改换那些相对的存在状态,而应去了解它的真实本质,体悟它的完美,享用它的奉献!
天地万物就是诸佛的身密,一切音声都是诸佛的语密,你生起的每一个思想念头都是诸佛的意密。我们的化身与佛的化身,只有知见不同;我们的报身与佛的报身,只有觉受不同;我们的法身与佛的法身,没有任何不同。“贪、嗔、痴”同为佛性之喜乐、忿怒、寂静本尊。
准提神咒不是一串普通的字,它包含了准提佛母所有的慈悲和加持。事实上,准提神咒就是准提佛母的音声形式。现今由于我们的业障,使我们不能真正在其净土亲见准提佛母;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听他的咒音,持诵它,读它,以金色的字优美地写下它。因为咒是本尊的心要,和本尊无分别,所以上述这些行为会带来大利益。准提神咒是准提佛母福慧双足的表现,如同准提佛母所说,无论谁持诵准提神咒,都将圆满菩萨六度四摄,并净化一切业障。
为了持诵这个咒语,先如前述,尽可能清楚生动地观想准提佛母。观想准提佛母心中有一朵六瓣莲花,上为一满月轮,月轮中央立有一种字“阿”,周绕“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像一串珍珠般顺时针围绕,咒鬘放出万丈光芒,供养极乐世界、密严净土及其他一切无数净土。每道光中都带着许多供养物,例如:饮食医药、八吉祥、八珍宝、轮王七宝、满愿树、璎珞、宝瓶等。广大的供养遍满虚空,供养每个净土中的诸佛菩萨,由于诸佛接受了供养,我们累积了功德和智慧。
所有的光回返,以甘露的形式带回诸佛“身、语、意”的加持及相随的智慧、力量和慈爱,一起融入准提佛母心中的咒鬘。准提佛母变得更光辉耀眼,好似山泉水洗净过的黄金。
再一次的,无数道光由咒鬘射出,遣除了所有六道众生的痛苦:地狱的焦热及刺骨严寒;饿鬼道永不满足的饥渴;畜生道的愚痴、奴役和受虐;人道的生、老、病、死;阿修罗道的嫉妒及宿怨;天道由欢愉迷人的善妙世界,最后堕入三恶道时所经历的剧苦。这些痛苦都被咒鬘放出的光驱除,如同朝阳消融了冬天草地上的冻霜,甘露滋润了隔壁荒滩的枯草,所有众生都转成准提佛母——先从我们周边开始,到最后整个宇宙都变成极乐世界净土。
以这种方式利益一切众生之后,所有的光收摄回己身——准提佛母。我们身上每个毛孔都含有无数净土,每个净土中都回响着准提神咒咒音。它的声响遍满虚空,就像花丛中飞出的数百万蜜蜂群聚,所发出的金刚持念准提神咒。准提神咒音遣除了无明,降伏了一切魔;佛号将声闻众由禅定中唤醒,带领他们进入大乘道;佛号供养菩萨,劝诫他们继续利益众生;佛号嘱咐护法,护持教法,增进一切利乐。
山河大地、日月虚空、草木石涧,都是准提佛母光明显现的法身;风声、流水声、火的劈啪声、动物的叫声、鸟的歌声、人声,宇宙中的一切音声,都是准提佛母神咒振动,所自然生起的法音;我们自身慈悲喜乐、安逸平和的觉受,都是准提佛母安乐清净的法意。透过持诵准提神咒和本尊瑜伽的修持,我们将不费力地证得共与不共成就。
一切万法都是光明显现,一切现象都是本来圆满,一切天地万物都是诸佛坛城,一切众生都是如来不二化身。
《大日经》: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
阿秋喇嘛仁波切涅槃前所授解脱窍诀:以视上师为真实佛陀之大信心、视三界六趣一切有情为父母之大慈悲、视轮涅一切显现为清净坛城之大智慧,而精进修法,圆满一切功德。——即生以无上密法趋入光明大圆满。
共修经典
一、《佛说阿弥陀经》
二、《普贤行愿品》
三、《六祖法宝坛经》
《密乘十四条根本戒》
一、诋毁上师 , 二、违如来教 三、瞋恨道友
四、舍弃慈心 五、舍菩提心 六、诋毁宗派
七、泄露秘密 八、诋毁五蕴 九、于法生疑
十、不度恶者 十一、揣度正法 十二、令信士厌
十三、不受圣物 十四、诋毁女性
印赠经书有五种福报
1、长寿: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造杀业,所以施者能感得长寿的果报;
2、大富: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会偷盗,所以施者能感得大富的果报;
3、端正: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心平气和,所以施者能感得端庄的果报;
4、尊贵: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会信仰佛法,归依三宝,所以施者能感得尊贵和有名望的果报;
5、聪明: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领悟力会增长,而且容易明白微妙的道理,所以施者能感得聪明的果报。
《准提法入门》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