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lign="left">因此,于一切时,于一切处,发自深心肺腑地向上师祈请,是非常重要的。坐时,观想他在我们的头顶,向他祈请;行时,观想他在我们的右肩上,向他顶礼绕行;进食时,观想他在我们的喉间,将食物转化为最清净的甘露向他供养;将入睡时,观想他在我们心中,坐于四瓣红莲上,放光普照全宇宙。我们所经验到的一切欢愉,所有美好的景象与音声,生命中的一切喜悦,在心中将它们无限加倍后,献给上师。当我们的处境愉悦、诸事如意时,思惟这全是他的慈悲所致,如梦如幻的无执享受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当我们因疾病、悲伤、或恶劣的遭遇而沉沮时,反省这其实也是上师的慈悲,让我们有机会藉此困境,清净过去的恶行与业债,并发愿希望所有众生的痛苦都加诸于我们,让他们毋须再受苦。
若我们还能将一切众生及自我,视为本尊准提佛母的化身,那么我们认为“贪嗔痴”为实的执著将会消失,这些烦恼的力量也无法再对我们的生命或修行形成障碍。将一切众生及自我之“贪”,视为佛性之喜乐本尊;将一切众生及自我之“嗔”,视为佛性之忿怒本尊;将一切众生及自我之“痴”,视为佛性之寂静本尊。就算雷电交加、山崩地裂、群兽进逼或者粉身碎骨、身败名裂,如果我们的心充满了对准提佛母的忆念,并全心依止他,我们将无所畏惧。在死亡的时刻,我们如果只想着准提佛母,对于中阴的恐怖幻境便毫无惧怕,此时准提佛母将引领我们,进入殊胜证悟领域。但是,若我们被恐惧淹没,在逃奔或躲藏间惊惶失措,我们将悔恨终生,在死时也无法克服中阴的虚妄恐惧。
一切佛经、密乘的至高修行,都可浓缩为对上师的虔诚心,这些法教也尽摄于持诵“准提神咒”的修行中。牢记对上师的虔诚心,是一切证悟之源;而上师瑜伽的精髓,也就是将我们的心与准提佛母的本性融合为一,是一切修持中最深奥的。请一心持诵“准提神咒”和“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就是皈依、归命之意。我们应发愿,为了一切众生皆得成佛而皈依。无论处于顺境或逆境,我们都愿以真诚的信心供养身、语、意予准提佛母,全然依止他,这就是完全具义的皈依——大乘的真实皈依。
皈依准提佛母,可依“外、内、密”三层面来说。在外的层面,准提佛母是佛、法、僧三宝;在内的层面,他是上师、本尊和护法三根本;在密的层面,他是法身、报身、化身三身。因此,皈依绝不只是一个前行或初学者的修行而已;事实上,皈依的深意涵盖了直至成佛的完整修道。尽管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皈依,但只要坚信上师与准提佛母无二无别,是三宝一切表相的唯一精髓,依此信心持诵准提神咒,便能圆满一切的皈依。
我、本尊、天地万物,一体不二,同为佛性之显现。此刻的我,置身于“法界藏身”阿弥陀佛之光明坛城。
经由上师、本尊和护法的加持,我们将了悟一切现象的真实自性,就是本然的清净。但为何我们和一切众生,仍在六道轮回中被无尽痛苦折磨?这是因为,我们不能认知一切事物本来清净的缘故。本来清净,才是一切现象的真实状态。我们惯常的不净认知,全是错的,妄念一点也不真实,就好像误认一条绳子为蛇,或把沙漠中的海市蜃楼错认为是远处发亮的水光。
因此,上师瑜伽的作用是让我们觉知每件事的本然清净。藉由准提佛母身的加持,我们将领悟整个宇宙就是本尊准提佛母的极乐世界;藉由准提佛母语的加持,我们将领悟宇宙中的一切音声——水声、火声、风声、野兽吼叫声、人声等,都是准提神咒的回声;藉由准提佛母意的加持,我们将体悟一切念头都是觉性的展现;藉由准提佛母身、语、意的共同加持,我们将了悟在实相中,身、语、意,不是三个分别的存在,而是准提佛母空悲不二的同一自性。
我、准提佛母,及天地万物,所示现的各种形相,不管是在报身或化身的层次,皆是从法身的基础而产生。法身是究竟的法界,超越了任何智识的造作,在其本性中涵摄了一切佛果的证悟功德。他是无始以来即与我们在一起的本初智慧。此俱生智,可透过“止、观”的禅修来悟得。“止”能使混乱的心平静下来,而“观”则展开甚深了悟和光明觉知。当“止、观”无别地融合为一时,即是法身的证悟。
准提佛母,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及三世诸佛的共同化身;佛法,指引我们何者当避免,何者该培养,全都完美地包含在准提神咒中;僧伽,是在道上帮助我们的菩萨,也是准提佛母的化身。所以,准提佛母是三宝的合一。正如一座蓄水池,收集了无数雨滴般,准提佛母也涵盖了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大势至菩萨的喜舍、文殊菩萨的智慧、普贤菩萨的精进、地藏菩萨的大愿、弥勒菩萨的喜乐和韦陀菩萨的力量。就是此一本尊、一圣号、一修法,我们就能成就一切。
许多本尊有无数的形相:喜乐、寂静或愤怒相,一头、三头或多头,有二、四、六或更多手臂……每一种都象征不同的功德。然而,我们相信他们全都涵摄于准提佛母一身。同样的,既然其他无量咒语的一切利益都涵摄于准提神咒中,我们可以全心全意的只持诵此圣号。我们的身、语、意与准提佛母证悟的身、语、意,本质相同,这是我们应该了知的修行精髓。
同时,在成佛之道上,一切通往究竟目标的方法中,最重要的便是:持续保持并增长广大的菩提心。先接受“究竟菩提心”——心的本性之教授,然后我们再培养“相对菩提心”——对一切众生的悲心。
流转的念头在实相上是无生的,既不住也不灭。如果没有这样的认知,要控制狂野的心是很困难的。以这种了知,当念头产生时,不去追逐它,安住在心的本然相续状态中,即所谓的“究竟菩提心”。一旦我们以此方式瞥见了心的本性,我们对“究竟菩提心”的了悟,会因两种“相对菩提心”的修持而加深:即为了一切众生之故而成就佛果的愿菩提,以及真正将此愿付诸实行的行菩提。如前所述,只许愿帮助他人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像准提佛母一样,真正力行利益一切众生。为了达成此目标,我们观想准提佛母,持诵其圣号,禅修其智慧本性。当我们以此方式持续修行,妄念会愈来愈少。当智慧在我们身上盛开时,就能使我们圆满“自、他”此刻与究竟的需求。
生起次第的主要修行是:观想自己和一切众生都是本尊,宇宙是坛城或净土。现今的人们智能有限,生命短暂,精进不力,要精通如《观无量寿佛经》十六种细密的观想非常困难。我们可以尝试这些复杂的修行,也可以藉着专注于准提佛母的详尽专修,将可明白一切诸佛的智慧和慈悲。
在这个法门上,我们可以观想自己是准提佛母,观想阿弥陀佛在我们头上,和根本上师无二无别,是我们最具虔诚心的根本上师。他的身色是光明的,像雪山顶峰十万个太阳反射出的璀璨光明,驱除了寰宇的黑暗。他有一个头,代表究竟本性的唯一;有二臂、四臂、十八臂等,象征慈悲、智慧;两腿跏趺金刚座,表示轮涅不二;他坐在千瓣莲花上,象征慈悲,花上月轮,则象征空性。
一双手结准提印,代表慈悲加持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槃;全身散发光明,象征无尽的慈悲,不间断地融入每位众生的心间;莲花象征智慧恒常纯净,绽放于轮回的泥沼上。同时,莲台也代表方便智慧的善巧,莲花则象征空性智慧的证悟。
如同上述的观想法,以这些观想修持生起次第是为了开展净观。也就是说,把自己及一切众生都看成智慧本尊,所处的环境就是佛的净土,听到的一切声响都是圣号,并了悟一切思想都是觉性的展现。这个净观,并不是我们造作一些清净概念来加诸于一切现象之上,而是认知一切现象确实本来清净,透过各种不同的禅定修持法,可以逐渐圆满净观。刚开始,我们可能无法清楚观想整个准提佛母,所以先观想他的脸:黑白分明的双眼,慈悲地凝视一切众生;美好弯曲的眉形,高挺的鼻梁和灿烂的微笑。接着再慢慢扩展到整个头部的观想:圆满的头形和完美发髻。渐渐的,再向下观想身体其他部分和各种装饰。以这种方式,慢慢一样一样的,详细观想,渐渐的,我们就能观想得很完整。
然后,观想准提佛母身上的每个毛孔内皆有一净土。在这万亿的每一净土中,都有一尊佛对其声闻、缘觉和菩萨的眷众大转*轮。这些佛所传的大乘见、修、行,都是以准提神咒的妙法为基础。缘于其传法的深广,连一个单字,如“阿”字,历经数劫也阐释不完其意义。在这些净土中,无一事不纯净;没有对敌人的怨恨,也没有对朋友的爱执;所有男众都是阿弥陀佛,所有女众都是观世音菩萨。这些净土都是准提佛母的幻网所化现,即空悲无别的展现。
除了观想我们的身体就是准提佛母的金刚身,也必须观想外在环境转变为准提佛母的极乐世界净土,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庄严。如七宝池、八功德水、罗网行树、虚空飘下的曼陀罗花,都散发出光明;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共命之鸟出和雅音,皆是准提神咒的音声在各处回响,“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观想本尊的金刚身时,我们不能认为他是由血、骨、肉等实物所构成,而是像彩虹一般灿烂、光彩、明晰,却毫无实质。这即是准提佛母本性的空相,没有不净和实质成分;准提佛母完全不受五蕴(色受想行识)…
《准提法入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