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十一章 准提密意
“准提”就是清净的意思,准提菩萨就是一切诸佛的功德总集,准提佛母就是阿弥陀佛及一切诸佛,准提佛国就是极乐世界及一切净土。所以,极乐世界也称作安养国、清泰国、清净大海。
准提神咒:嗡,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
“嗡”,是本初的意思;“折戾”,就是莲花;“主戾”,就是无垢;“准提”,就是清净。“折戾、主戾、准提”是指我们本具的“法身、报身、化身”三身,也是我们所要修证的“根、道、果”。“娑婆诃”,是当下成就,当下具足,当下圆满。
大准提法的修持,就是让我们认清本来面目,回归本初的清净,获得本具的庄严。所有的生命情境,即使看似是悲剧的、无意义的、恐怖的,其实都是滋养我们身心生命的营养,端看我们会不会清明而快乐的享用。洞察到五欲之乐所带来的苦,我们会生起深深的出离心;用心体悟到苦之源头的庄严,我们会具足智慧心;致力于体悟大众本具的庄严,就是全然的菩提心。
对于志求解脱的修道人来说,当下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们修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最佳对境。当前的每一位生命,都是为加持我们早日成就道业而示现的佛陀。发现自己本具的圆满和庄严就是智慧,发现大众本具的圆满和庄严就是慈悲。发现自他本具的庄严,亦即解脱。
佛陀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所以,我们无明、苦难和堕落的假象背后,必有实相的庄严。相信或求证佛陀的教言,则必会发现庄严的存在和永恒。或许,就连那所谓的“无明、苦难和堕落”亦是来自、存在且将回归于这份庄严。
如实接纳自己,以出离心体悟自己的庄严,谓之自度;如实接纳众生,以菩提心发现众生的庄严,是谓度人。外在的事物是否会捆绑着我们,全然在于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内心完全开放,不否认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亦体念他人的感受;既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失去内心的庄严,也怀着敬意看待他人当下的体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洞见。《金刚经》云:“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永嘉大师《证道歌》:“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都是指,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夫。
须知,修行出世解脱之法,从无违缘和障碍,有的只是上师和善知识。当我们感觉遇到违缘时,说明我们已经落入世间八法,此时要做的不是要改变现象,而应该透视它,看清它的本质,发现其本具的庄严所在。
十方诸佛将以准提密法开启我们的本有宝藏:一切万法都是光明显现,一切现象都是本来圆满,一切天地万物都是诸佛坛城,一切众生都是如来不二化身。
因为空性的如来藏本具光明,所以如来藏的万千幻化亦具光明。染污的我执听信了未来才是光明,所以得不到当下的解脱。如癫狂的演若达看不到自己的头,到处惊慌奔走找寻;亦如黑熊坚信下一个棒子最大,筋疲力尽而抱憾终生。坚固的我执害怕失去自我,身处自性安乐之涅槃,却在感受轮回的苦痛。如井底深深躲藏的青蛙,看不到广袤的蓝天苍穹;亦如海面漂浮的泡沫,恐惧小我的破灭而无法融入浩瀚大海。着眼当下,不起此座,必能究竟成佛;打开心扉,日出东方,自会光照大千。
无需改变,我们当下的一切都是完美显现!如果愿意改变,只是再换一种完美显现!选定一种完美的显现模式,我们会成为他!发现显现完美的过程,就是修行的次第;发现显现之完美,就是悟道;现证完美之显现,就是成道。这就是大准提无上瑜伽的修法,又名大圆满、大手印、大方广、心地法门!
我们的化身与佛的化身,只有知见不同;
我们的报身与佛的报身,只有觉受不同;
我们的法身与佛的法身,没有任何不同。
解脱的境界不是诸佛菩萨的专利,是凡人都可以切身体验的觉知。众生的烦恼来源于认识不到自己的本有价值,看不清自己的当下状态,却贪恋于虚构的世俗目标,于是感官被扭曲和混乱。
须知:修行就是修心,修心就是修感觉。转错觉为正觉,就是转识成智,就是即身成佛,就是现量证得。
我们的精神、感官,是可以通过体悟和修行升级的,升级修正以后,其所知所感会越来越正确。就像哈勃望远镜也可以经过技术调整,而使拍下的照片从模糊到清晰一样。
佛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佛陀的意思是:你本人此时此刻的当下,具足如来圆满的智慧德相。
对佛陀的如此教言,具上等信心的人,就是上等根器;中等信心的人,就是中等根器;下等信心的人,就是下等根器;没有信心的人,就是不具根器。
要提醒的是:遇到殊胜的佛法,机会非常难得。我们经常说福报——健康、发财、事业成功等等,但这不算什么福报,即便是福报,也是微不足道的福报。真正的福报,是能接触到佛法,而且有一点认识与体悟。所以我们要珍惜,听闻、思考与修持是很重要的。
第十二章 净观圆满
大准提法的密乘修学要从净观五种圆满入手,因密法的见修行果均树立于五种圆满之中。净观五种圆满支分为二:一为依靠意念造作净观五种圆满;二为已证悟缘起性空及般若波罗蜜而自然呈现五种圆满。次第根机者入定之时应尽量于相似缘起性空之见解中净观五种圆满,出定之时则尽量依靠意念造作净观五种圆满。
一、上师圆满:行道中净观上师为准提佛母和阿弥陀佛。悟证究竟果实时,上师即为能诠胜义之上师,乃心的本体,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之密意。未证悟见解之时,临时看到不清净之相,而对上师产生贤劣之分别心,当知皆由自心不清净所致。
二、眷属圆满:行道中净观众生均为男女菩萨。完全证悟究竟果实时,妙力显现一切之相均为本体之庄严,所见一切即为本尊。未证悟见解之时,显现嗔恨心等怨敌乃业力沉重所致,故需依靠不同的调整方式或对治之力断绝烦恼。
三、法圆满:行道中净观所修皆为大乘法,具德上师和善知识所言一切皆应珍视为殊胜教言。完全悟证究竟果法之时,从二种无明(俱生无明与遍计无明)中超越,远离一切垢染戏论,有为法。
四、处圆满:行道中净观地处为西方极乐世界。证悟之时,妙力显现一切之相无非刹土坛城,均为本体之庄严。然未证悟者由于自身业力沉重,所见山河大地等只呈现不清净之相。
五、时圆满:行道中净观为超越过去、现在、未来三时,为第四大平等时。究竟悟证之时,恒时无有变迁,超越三时,为第四大平等时。
祖师教言:“一切情器清净剎,此中无有不净相,了知万物坛城轮,此乃密乘之誓言。”由此可见,行道过程中的净观五种圆满实为证悟究竟果实的方便,并因行果相应而能迅速成办解脱。
第十三章 上师瑜伽
大准提法最精髓的部分,就是上师瑜伽的修持。藉此,智慧可以自然且不费力地在我们心中显现。上师瑜伽即是密乘之无上密意,究竟密意,圆满密意。
上师即佛亦即法,如是上师即僧众,一切能作乃上师,师为具德金刚持。
从各方面看来,我们的根本上师的功德与能力,和过去诸佛毫无差别,但他对我们显示的慈悲则更伟大。因为,他是真正指引我们解脱之道的人。我们应深深感念此独特的恩慈,并永远尊崇上师如同佛陀本人,上师集三宝功德于一身。
过去、现在已证悟,或未来将证悟的诸佛,均靠依止上师而成就。一切法教中,最甚深的心地法门、大准提、大手印和大圆满,其证悟乃是虔诚心,而非体力和智力上的造作。以坚定不移和专一的虔诚心视上师为佛,其所作所行皆圆满无瑕;然后,他的加持,亦即诸佛心性的智慧,将自然流泻于我们。遵照其指示修行,当一切的疑云与踌躇消释时,他的悲光将照耀我们全身,让我们充满喜悦的暖流。
传说中世界的统治者——转轮圣王,不论去哪里都随身带着奇妙的宝轮,以得到统治四大部洲的力量。同样的,如果我们永远保持虔诚心,它会带给我们在解脱道上轻易前进的力量。如世尊所说:我永远与虔诚者同在。如同湖面清澈澄净时,最能映显出月色的皎洁明亮般,当我们的信心坚定明澈时,上师的加持也会更强而有力。
经由上师的加持,可以最快速地获得证悟。“上师之意为佛,上师之语为法,上师之身为僧;上师具现诸佛智。”
将此铭记于心,如对本尊准提佛母般地向上师祈请:“上师心乃不变法身;上师语乃无尽报身;上师身乃大悲遍满之化身;祈请四身本俱之上师。”
向与本尊准提佛母无二无别的上师祈请,是上师瑜伽的根本精华。“上师瑜伽”的字义是“与上师的本性合一”。将我们的心与上师的心融合为一,是一切修行中最深奥的,也是证悟的最短捷径。他是修道的生命力,也是总摄一切教法的修持法。藉由依止上师,过去一切菩萨得以生起菩提心,并证得圆满果位。例如,常啼菩萨为了恳求上师收他为弟子,愿意供养任何东西,甚至自己的血肉;而善财童子跟随过的上师,超过一百四十三位;禅宗二祖慧可,向上师断臂求法。
上师祈祷文:慈悲伟大的上师,我生命的航灯,您是如此完美而神圣,我要向您表达我的感恩和赞美。您源自光明的如来藏,是诸佛的光明化身,带着伟大使命,赐予我智慧和能量。我却没有好好追随您,导致证悟的延缓。对不起,请原谅!我非常爱您,今后我将以您为榜样,尊师如父,事师如佛,精进修行!祈愿您一如既往地加持我,让我时时感沐三宝的慈悲,身语意融入佛陀的光明。
《准提法入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