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用功、修行与生命▪P2

  ..续本文上一页家人和出家人一起走路,如果按照佛教的规矩来讲,出家人必定在前面一两步,在家人你修得再好,一定要在后面一两步。

  顶礼出家人有几个方面要注意:第一法师在吃饭当中不能顶礼,第二法师睡觉还没有起来不能顶礼,第三法师上卫生间不能顶礼,还有法师与法师在讲话当中也不能去顶礼。如果真正有紧要的事想见面,要通过寺院客堂或者和尚的侍者来传达,得到和尚同意以后可以顶礼。

  顶礼的方式。比如和尚在走路的过程中,最好不要顶礼,合掌问讯就可以了。如果真正要顶礼,不能正对面来顶礼,正对面顶礼不但没有功德,还给法师挡住路了,应该在侧面顶礼。顶礼法师前,说:请接受弟子顶礼三拜。如果法师讲:“请免礼。”那么你们就随口说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依教奉行!”法师说免礼了,你们还坚持顶礼三拜,这样就不是依教奉行了。我们佛教有一句话很好:恭敬不如从命,从命不如依教奉行!法师说免礼你就免礼,才表达你是真正的恭敬。

  在走路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靠右行,绕佛也是这么绕的。大寺院的大雄宝殿有三个门,中间的门唯有大和尚才可以进出,其他人都要走两边的门,出去也不能走中间,进来也不能走中间,一定要靠边进出。这是礼仪也是规矩。

  四、供养。因为很多人对供养的意思不明白。首先比如点香,也许是中国人的一种特色吧,我到过缅甸、尼泊尔,到过佛陀的故乡,他们也没有像我们中国点的香这么浓重,他们就是简单点那个横香,仅仅一条。我们是到处都烧,整个烟雾那么大。

  香和灯两个都是表达光明。不管是小孩也好,年纪大的也好,如果你眼睛模糊看不清楚了,去买油来专门点光明灯供养佛,对常住说:“我为了让我的眼睛见到光明,今天请了油来供养佛,请求常住慈悲每天用这个油供养佛。”当常住把你的油供养完了,大部分人的眼睛都好了。人人都需要光明嘛,如果认为这样是迷信,那我认为黑暗才是迷信的。

  第二,我们为什么用水来供养佛呢?刚才说的香是表示火的,水和火是我们生活当中离不开的两样东西。水的供养是表达布施的意思,同时水的性是宁静柔和,所以我们供水的时候是愿望我们也柔和象水一样。

  第三,供花。花是表达美好的意思,表达一种庄严。我们佛门非常讲究庄严的场面,所以极乐世界无量庄严。我们供养花首先愿望自己一生美好,第二愿望自己生生世世都得到庄严。

  第四,供果。很多人不明白这个意思,认为我们拿这些东西来供养佛。如果你们站在这个角度,可以说你们的供养没有得到好处。因为供果是表达我们想在今生得到成果,而且也愿望自己从现在到尽未来际中生生世世都得到成果。佛和菩萨本身根本不接受人间香火,我们来供养他是表达我们一种诚敬的心。如果我们都没有什么来供养佛的时候,你说你对佛很恭敬,那就讲不通嘛。因为毕竟人的精神看不见,但是可以利用物质来表达人的一种精神,表达我们恭敬的心。

  五、在大雄宝殿,不管是在家人也好,常住的法师也好,除了香灯师和大和尚,中间的位置不能随便走来走去。僧值师按照原理都不能随便横来横去的,因为僧值师为了规矩,更需要讲究这个场面。比如僧值师站在东单,见到西单那边很乱,不能直接横过来。你们现在很多人好像无所谓,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如果像你们这样没有规矩能行吗?

  我们来到寺院应该得到好处回家,为什么有的人在寺院发生意外呢?你们绝对不知道你们错在什么地方。一般寺院都要有门槛,门槛是表法的。我们人不知道,踩在门槛上,等会儿你就有过不了的关。那不是佛菩萨惩罚你,是护法不放过你,教训你要懂得规矩。

  如果连法师都不懂得这样的规矩,是很悲哀的。作为法师,对个人的本分都不明白,这样不对。首先我们是表法的,我们是代表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形象。我们修行人要有修养,有良好的形象才是有修养。

  行为修养是人的福德,形象修养是人的福报。能尊重人人,礼让人人,这是叫做行为修养。懂得讲三种话:一个是道德语言,就是尊重人的话;第二是爱心语言,就是对人有关心的话;第三感恩语言,就是赞叹人的话。训练做到这三方面,这是叫形象修养。

  行为修养就是从礼仪规矩上都要做得好;形象修养就是要重视语言上的修养;内心修养就是平常我经常讲的知足常乐!心中没有挂碍,没有烦恼,这就叫做内心修养。内心修养就是成佛之路。

  用功就是来接受这方面修养的理念,明白了,于生活上就要规范自己,用良好的形象感化周围人。

  人的本分很重要,人的本分是完善我们今生的果报。男人有男人的本分,女人有女人的本分,小孩有小孩的本分,大人有大人的本分。所谓修道、修行、修养,于基本原理上叫做各守本分、各正其位。如果没有往这方面去努力,就会走错路。比如你念《地藏经》,没有依照《地藏经》的道理去改良自己,那不是你念《地藏经》,是《地藏经》在念你。

  佛教讲究两种修养,一切戒律是规范人行为的修养,一切经典是清净人内心的修养。佛教重于修心,不准有恶的念头,只有善的念头。因为人的行为不好,首先是念头不好,念头不好才产生人行为不好。如果光规范人的行为,人的心没有纠正,就像把犯罪的人抓起来了,没有纠正内心,劳改释放了,马上又犯,所以佛教重点在心灵教育。

  寺院的管理必定建立愿力一致,观念一致,步调一致,然后住持决定一切,下面所有的人是去完善住持的决定。寺院是训练依教奉行的,对和不对是住持的责任。

  寺院可以分为三等,一是普利十方的道场,一是香火的道场,一是商业化道场。

  寺院的常住法师一定要对在家人讲来到寺院的规矩,如果你们不说,大家不知道,这样如果他们犯过,你们常住法师要担当一半的罪过。如果你们讲了他们犯,罪过是他们全部担当。

  寺院的住持法师要想到,你的缘分到哪个地方,十方来到你的寺院,你要懂得十方众生的命是交给你了。徒弟就是学生,我们就是老师。培养一个学生,是为如来家业培养后来人,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以文殊菩萨的精神,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生应当学普贤菩萨的精神,恭敬一切,不要以感情来到寺院,应该以道来到寺院。

  什么叫做以道来到寺院呢?为完善自己而来到寺院。这次你们也看到我的恩师,我出家在师父身边,师父是很严肃的,如果你稍微做不对,他就不放过你。他打你以后才问你:“你知道我为什么打你吗?”我们都没有反应过来。但是我们所有的徒弟,谁都不敢回答过他一句话,就跪在哪里由他怎么说就怎么说,到他叫你起来了你才能起来,他如果不叫,你还是跪在哪里。有时候他也不叫你起来,他骂一顿以后就走了,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在那里跪。所以说,他对我们的教育是非常严的,学生要进步就要有这样严格的老师,以有严格的师父而自豪。

  如果带着感情来到寺院,表达你们是走轮回之道,依道来到寺院就是走解脱之路。作为学生,于十大愿王里面,要完善前面五条:第一条是礼敬诸佛,第二条是称赞如来,第三条是广修供养,第四条是忏悔业障,第五条是随喜功德。

  而住持法师,要完善后五条:第六条请转*轮,就是把规矩、修养的道理传播后代;第七条是请佛住世,无条件、无成见地培养人才,让如来家业永远后继有人,不要为自己;第八条常随佛学,作为住持法师不要高高在上,要以学生成为同甘苦共患难,与学生加强沟通,达成共识;第九条恒顺众生,这个是于德行来讲,第一步先渡恶人,第二步才渡菩萨行的人。为什么先渡恶人呢?先渡恶人,才真正救这个世界。像观世音菩萨,为了渡一个专门杀生的人,应化做一个杀生的人跟他在一起,然后感化他,他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真正要挽救世界,就是努力把恶人先渡。如果不愿渡恶人,这个世界永远有灾难存在。第十条是普皆回向,这是平等无差别,没有差别心才算你是平等了,你平等普利世界才太平。

  所以阿弥陀佛为什么有极乐世界?他没有分别啊,你原来在娑婆世界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来到这里,平等供养。正因为我以前理解错了,曾经非常严重地诽谤净土,我说:“那极乐世界都是恶人咯。”后来明白了,才知道自己不该说这样的话。说出来首先是无明,依我们个人的成见来说话。佛的慈悲是哪方面呢?你在娑婆世界恶到什么程度都行,你一旦到极乐世界就永远恶不起来了。所以有时候在念佛的过程中,因为佛的慈悲而感动流泪。

  所以,我们有缘闻到佛名号,第一是我们的善根;第二是佛慈悲的接引;第三,如果我们发心接受佛慈悲的接引,就是我们善根福德圆满。佛的愿力在《无量寿经》里面暴露出来,表达这部经是佛的本愿。佛告诉我们,运作他的愿力的是六字洪名。表达六字洪名产生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是解释六字洪名的功德,所以六字洪名就是佛的本愿。

  在第十八愿佛告诉我们,只要你决定和肯定往生,没有后顾之忧,达到这种心态,你于十念之中就完成回归极乐的整个过程。如果你心中还有留恋还有挂碍,乃至你一百念,一万念,万万念,还是有障碍。所以我编了一首歌:“无挂碍,不烦恼,西方在眼前。看得破,放得下,当下生西方。”心中不为这个色身有挂碍,不为这个色身生烦恼。看得破放得下,意思是总之要报废,留也留不住,所以顺其自然交给佛,就没有问题。这样你们才真正得到回归极乐。下面“你愿生我愿生”,就是你也这样做,我也这样做,就变成“有缘同往生了”。

  佛法难闻,难于理解。闻到法,不理解等于没有闻到。比如念佛方法,有人说要念多少千万遍才能往生,没有哪一部经这么说。印光法师等大德说过,信愿得往生,行是品位之高低。所以我的恩师这次在开示上说:“发愿念佛,带愿往生。”这句话并不是说没有经典依据,《阿弥陀经》里面不是有这么一段经文“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吗?那就表示发愿得往生。

  从《观无量寿经》到《无量寿经》到《阿弥陀经》,没有哪一段经文告诉我们带业往生。带业往生是大德的话,不是佛讲的,佛叫我们发愿往生。我有一个经验非常好,接受佛愿力往生。这是我非常有经验的。怎么算是有经验呢?如果没有通过实践是讲不得的。

  我曾经渡一个一生杀生的人,他得了肺癌,当他找我的时候,他说:“我没有闻过佛法,我现在得肺癌了,我想找你帮我解决问题。”我讲:“要解决哪方面的问题?”他说:“我去医院了,医院说医不好了。”我问他:“你找我有什么目的啊?”他说:“听你们说了,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说:“你敢去吗?”他说:“只要我能去我就去。”我说:“你这样讲不对,我再问你一句话,你决定不决定去呢?”最后他说:“决定!”我说:“你说话算数吗?”他说:“说话算数!”“你没有后顾之忧吗?”“没有!”“那就说话算数了,我给你一个月。”他说:“我这段时间很辛苦,一个月我受不了。”我讲:“不怕嘛,你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给你考虑一个月,从今天开始一个月之内你绝对安祥。”他说:“不行不行。”我讲:“那么二十天!”他想了:“哎呀,还是时间长了。”我讲:“那就七天咯?”“哦,七天可以。”他本来已经一个月不能吃饭了,很神奇,当他承诺以后,第二天能吃饭了,也跟大家念佛很正常了。

  到了第四天,他突然找我说:“师父啊,我烦恼来了。”我说:“怎么麻烦?”他说:“我儿子给我打电话,一定要我逼我回家,不给我在这里往生。如果我回去呢,他们绝对就不按照佛教来做,那不是很麻烦吗?”我就笑他,我说:“不麻烦!你现在是报废期还不到,但是你灵魂已经在极乐世界了。”他说:“今天晚上我儿子开车过来接我回去。”我说:“没有问题。”后来他回到家,到要走之前的四十分钟,他给我打电话,他说:“师父啊,我今天下午两点钟就要走了。”我讲:“那不是还有四十分钟吗?”他说:“是啊。”我就问他:“你有把握吗?”他说:“因为刚才佛已经来了,他叫我全部冲凉洗衣服,我已经全部做好了。”

  最后还有十分钟,他又给我打电话,他说:“我还有十分钟。”我讲:“你非常有把握吗?”他说:“佛已经在我身边了。”我讲:“那为什么还要十分钟呢?”他说:“佛说一定要给我十分钟机会。”结果很神奇到什么地步呢,还有最后一分钟,他又给我打电话,他说:“我还有一分钟。”他一说完,我听到电话马上丢在地面。过了十二分钟,他儿子给我打电话,他说:“我爸爸已经走了。”我问:“他老人家安祥吗?”他说:“好像没死一样,还要比没死时更加好看。”

  他一生专门开餐馆,天天杀生,牛也杀,羊也杀,狗也杀,什么都杀,连猴子也杀。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才真正的断恶,还在娑婆世界一天就有造业一天,所以我有一句话:人不生西方,永远不能断恶;人不生西方,业障难消;人不生西方,诸善难成;人不生西方,智慧难得。

  

  

《用功、修行与生命》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本次法会的缘起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