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种善因得善果 (第二十讲)▪P2

  ..续本文上一页也能采信。从这个地方建立对业报的信心,这是事实真相。所以举比喻、举例子,都是越近越好。这些在《讲演术》跟《内典讲座之研究》里面都教导。

  出家,我曾经说过很多次,这是一个行业,这是一个很伟大的行业,为什么?真正舍己为人,不求名闻利养、不求任何报酬,完全牺牲奉献,做教学的工作。对自己是学习,对别人是教化。由此可知,我们选择这个行业,你必定对这行业有相当认识,你欢喜、你发心。选择这个行业,就一定要认真的去学习,学戒、学定、学慧,如果我们学习不认真,就是不孝。为什么?不认真,你就没有成就;你没有成就,怎么对得起你的父母。选择这个行业是离开家庭,对父母的生活起居不能照顾,也没有办法令父母远离忧虑,常生欢喜心,你都做不到。唯一你在修学上有成就,你父母见到了、听到了,生欢喜心。你真正有成就了,你的父母会得到照顾,谁去照顾?诸佛护念、龙天善神这些护法神照顾,这不是假的是真的。

  为什么他得到诸佛护念,他得到护法善神的保佑?因为他的儿子孝顺,孝的力量推动他,认真努力修学,从事教化工作,这就是我们常讲,以这个功德回向给父母,回向给一切众生,这样的道理。我们认真努力修学,断烦恼,修法门,成佛道,都是为了尽孝,这个意义就不同凡响。由此可知,我们学佛在佛门里面,如果不是如理如法的修学,就是不孝!我这种行持能对得起父母吗?能报答父母吗?父母无论是在,或者已经不在了,都一样,比世间的意义更深、更广。

  父母不在,无论在那一道,你果然是认真修学,修学有成就,他就得利益。你们看《地藏经》上婆罗门女,她的母亲造作恶业堕地狱,她怎么样救她?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教她念佛,念佛这法门是最快速、最稳当的。她为了要救她的母亲,她念佛就认真,真正是如大势至菩萨所教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她做到了,一天一夜就得到一心不乱。你要问:“为什么她能这么认真、这样精勤,她得到这功夫?”因为她救母亲的心切。如果不是母亲堕在地狱受这些苦难,她也没有这么真诚恳切的心,换句话,虽念佛也不能得一心不乱。由此可知,她之所以能够发奋、能够精勤、能够做到净念相继,得一心不乱,是她母亲的力量。

  你读《地藏经》,这个道理要懂得。母亲堕恶道受苦难,这压力压著她,她认真努力,她得一心不乱,得一心不乱就是菩萨,就不是凡夫。所以她在定中见到地狱,地狱的鬼王看见她来了,就合掌恭敬,问她:“菩萨,你到这地方来,有什么事情?”婆罗门女就说:“我的母亲造作罪业,应当是堕在这里”,鬼王就问她:“你母亲叫什么名字?”她就说出。他说:“她有个孝女,给她修大功德,三天前已经生天了。”所以诸位要晓得,彼此两方面帮忙,母亲堕恶道,逼迫她一定要发奋努力认真,她自己念佛成功了,这是她母亲的力量。她成功了,她母亲变成菩萨之母,并不是菩萨之母就特别优待,而是因为她叫她儿女成菩萨,她这个功德大了,所以七分功德她得一分,是这么得的。你要明白这个道理,这合情合理。母亲不遭这个灾难,念佛也就不认真了,那里能有这种效果呢?如果我们今天要是晓得,我们的父母将来要是不能往生,也搞六道轮回,我们怎样救援他?自己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乱,你就有能力度你的家亲眷属。你为什么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念到功夫成片,是因为你有一个救护家亲眷属的念头,这就是力量。一定要认真努力,一定要把道业修好,这是孝的力量在推动的。

  所以在佛门与大众相处,一定要修六和敬,个人自己进修,一定要持戒修定,修清净心,严持戒律,要守规矩,决定不犯过失,要听从老师的教诲。老师过来人,他有经验,我们决定不能自恃聪明,那你就错了。我这一点点成就,真正得力的,就是我不仗自己的聪明智慧,完全听从老师的教诲,我有这么一点点长处。如果我跟老师学,我的意见也可以很多,但是我把我的那些意见,我的那些想法、看法,完全放下,全部接受老师的教导,没有意见,完全照办,老师欢喜。我们在这里修什么?纵然自己的意见比老师见的还要殊胜,我们能忍,修忍辱波罗密,不要发表自己的主张,修忍辱波罗密,一切法得成于忍。我们虽有见解、虽有知见,并不是完全成熟,你能够忍,忍就得定,定就开真智慧,不是世智辩聪能够比的。老师看到你很聪明,的确你也有很多的悟处,他就把你压住,打掉你,这不是老师嫉妒,老师成就你,为什么?你没有定力,你没有耐心,虽有聪明智慧,这聪明智慧是有限度的,发展是有饱和点的,你不能成就大智慧,你没有耐心,你没有定力。所以往往我们古来的祖师大德教戒学人,我们看出来了,这真叫大慈大悲。

  看到你是一个可以造就之才,你有善根、福德,他全心全力在旁边辅导你,他所用的方法、手段都是正确的。但是你没有这个慧眼、这个功夫,你往往把他这种手段看错了,认为他是别有用心,压制你,不让你出头,你就错怪老师、误会老师,你还会有什么成就?一定要知道,真正善知识可以说他一生当中,就是想找传人,能够传他法的,续佛慧命,那是一生最大的乐事。古谚语里也说,做老师的心目当中,“愿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一生最快乐的事情,他怎么会压制人?那有这种道理?但是很可惜,老师这种非常的手段,殊胜的善巧方便,被人误会了,这个人就没有福了,往往舍弃老师,别的地方去学习。这个有,也是很常见的,人之常情!老师看到这样子,笑笑,这人不能成就。虽然他有善根、有福德,没有耐心、没有定力,智慧还是不足。这是很深很深的道理!

  所以我们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对我们的教诲,终生感激,念念不忘这大恩大德,我们才有这一点成就。以什么来报答呢?弘法利生。像老师一样认真的教学,续佛慧命。老师把佛法传给我们,我们也要传下去;不能把佛法传下去,我们怎么能对得起老师?认真的修学、认真的教学、认真的辅导一切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尽孝道,都是一个孝心在推动。对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来对待,这是尽孝。为什么?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体、一自体,你在这里面有分别、有执著、有好恶,不孝!孝字就没有了。我们这样做,众生不能接受,不能接受,是他迷,他不了解事实真相。

  了解的人对不了解的人,应当有同情心,像经上讲的:“应当有怜愍心”,帮助他觉悟,帮助他明了,也要以种种善巧方便,今天讲高度的智慧、巧妙的方法来诱导他,让他逐渐逐渐觉悟,明了了,这是行孝道。到最后归根结柢,还是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怎么样有把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理如法的修学,我们讲的最简单、最具体的—《无量寿经》,要把《无量寿经》念熟。《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一切教诲统统做到,你往生就有把握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孝道才圆满。

  我们自己要往生,我们希望一切众生各个人都能往生。我们晓得求往生的人很多,不能往生的人也很多。为什么不能往生呢?有障碍!障碍就是自私自利,烦恼障。成见很深的,所知障。破烦恼障秘诀就是决定不贪生,决定不怕死。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心是定的,不会受外面境界所动摇。顺境也好,顺境不贪爱享受。逆境也不躲避一些灾难,不需要躲避。顺逆都随缘,你才能真正做到不贪生、不怕死。死是什么?换境界,离开娑婆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好事!不是坏事!这要懂得。这些是事实真相,于是我们的孝道才能圆满。

  出家要照顾自己,也要照顾同参道友,也要照顾道场,全心全力作出家人的好榜样、作道场的好榜样,这是我们行孝、尽孝!能够把这种精神、这个形象发扬光大,利益社会、利益这个世间,我们的孝道才真正做的踏实。以这个功德回向众生、回向净土,那有不往生的道理!自己现前必然是法喜充满。日常生活当中必定是不辞辛劳,认真努力,发奋修学,这才是出家人的尽孝。所以儒家、佛家没有别的,就是一个孝字。这个孝字是佛法的大总持法门,佛法称总持叫“陀罗尼”,这是究竟圆满的陀罗尼。希望我们细心去体会,认真努力去实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达到圆满。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种善因得善果 (第二十讲)》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