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一讲)▪P2

  ..续本文上一页,是求愿往生,他就作佛去了。《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第十八愿讲得很清楚。临终一念起贪心,这是饿鬼道;一念嗔恚,是地狱道;一念十善,是人天道。这是在临终时,必须有善友在旁边开导、照顾,让他不能错了念头,这个太重要了。那么现在问题就是那一个,究竟是采取什么方式,各有缘分,各人不相同。

  问:老法师这一段的开示非常重要。就是说我们学佛人,一定要注意培福。我们培了福报,而且每天精进念佛修行,那么到临终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自在,而不必受到种种的不自由的痛苦、折磨。所以这样子的一种修行,才能够称得上圆满。

  请教老法师,夏莲居老居士在称赞净土的诗句里头,有一句话,他说一心念佛,就能够根身器界全转换。那么这一种的转变,除了说是环境变的清净以外,是不是在身心上,也能够从没有福报,变得有福报;从没有智慧,变成有智慧;从多病、短命,而能够得到健康长寿呢?

  师父:他讲的话没有错,讲的话非常有道理,与事实的真相完全相应。实在说,修福,念佛是修最大的福报。就像你前面所说的,人在临命终这一刹那,这是与来生祸福关键的时刻。那么真正有福报的人,他临终的时候可以不生病,预知时至。你看有很多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你看他走的多么自在。这一些事实,我们在这几年看得很多,这不是假的。

  我在香港,往年在香港讲经,常怀法师告诉我一个欧阳居士,读经的时候,坐著往生的,预知时至。他向图书馆借《大藏经》回去看,告诉常怀法师,你到那一天,什么时候,派人到我家里去,把这个书取回来,我不再把这个书送回来。常怀法师听到这个话也很惊讶,不再送来了,难道你预知时至往生?看看那个样子,好像又不像。好吧!既然这么说了,记下来,到那一天派人去拿书。大概是两个多礼拜以后,他派人去他家拿书,看到老先生正在看书。老先生看到,图书馆来的,来干什么的?你不是叫我今天来把《藏经》取回来?是,没错,我没有叫你这个时候来,我现在还在看。他是老人家,年岁大,这年轻人当然也不好说什么,这就回去了,第二天再去。第二天去的时候,他家里人告诉他,老先生往生了。什么时候往生的?你走了以后,大概两个小时,坐在那里往生的。你看这个多自在,预知时至,两个星期之前,告诉常怀法师。他为什么能够,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关键就在他的心清净,万缘都放下了。我们为什么不行呢?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了,一样也放不下,麻烦在此地。

  最近,两个月前,三重廖居士跟我讲一个故事。两个月前,他们那里有一个老同修,七十多岁了,往生也是预知时至,选择往生的时间,这太妙了。他接触到净土法门,念佛大概才三、四个月,时间不长。廖居士告诉我,他跟他只见过三次面。第一次来拜访他,告诉他,他听到这个法门之后,非常欢喜。西方极乐世界这样殊胜,他就下定决心,我非去不可,来跟他谈这一桩事情。过了一个月了,他又到廖居士那里借录音带,借经书、借录音带回去听。又过了一个月,再找廖居士就跟他讲,他说现在我家里就我一个人学佛,我的家人都不学佛,他说万一我往生的时候,他们又哭又闹,那我怎么办?廖居士听到,这是个问题。

  他就问了,你的家里面这些人,有没有上班、上学的?对,他们都上班,都有工作。廖居士说,那你选择他们都上班不在家的时候,往生多好呢!他听了这个,点点头,这个有道理。两个月之前的时候,他就选择这个时刻,家人统统上班了,他在这个时候往生。等家里人晚上下班回来之后,医生来检验,他这个死已经超过八个小时。可以自己选择时间的,这才叫真正有福报。这个福报,当然不是一世修的,累世的善根、福德、因缘,在这个时候成熟,因为他念佛只有三、四个月,时间很短。跟经上讲的理论、方法相应。佛经上确确实实是这么说的,问题的结征,就在你如不如法?经典上讲的是道理、方法,你跟它相不相应?你要相应了,你就能做到。临命终时,一念、十念决定往生,何况他念了三、四个月?万缘放下,身心清净,感应不可思议!

  那么夏老居士这个话,意思就很明显了。这一句佛号,念到功夫得力,念到相应,念到如法,冥冥当中,阿弥陀佛加持,十方一切诸佛加持,你的身心境界,都在那里起变化。刚才讲了,明显的变化,那是显加,你觉察出来了。冥冥当中加持,你没有觉察;没有觉察,佛的加持,这个殊胜的功德利益,你也得到。你的环境,生活环境会改变,你的体质也会改变。健康长寿,说实在话,看你有没有需要?如果不需要,这个世间没有什么缘分,住在这没有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早到西方世界去成佛呢?还有什么好耽误的呢?如果有必要,必要的是弘法利生,这样殊胜的法门,我还需要时间介绍给广大群众,那这就需要。所以往生,真的是得到自在了。在这个世界上多住几天,也不碍事;想立刻就走,行,这个叫了生死,生死自在。不是做不到,人人都做得到,就是你肯不肯做。

  问:老法师这一段的开示,是很明显的告诉我们,一心念佛,他都可以在这一生当中,往生不退成佛,这么大的、无比的福报都能够得到,何况说是在这个世间的这一些福报、智慧、健康、长寿?只要是有需要,佛菩萨绝对加持。问题只在于说,我们是不是有真正的、至心的来修行,来念佛。

  再请教老法师,古代的大德,他们的生活都是非常的节俭、惜福。像我们这样看起来,就是都非常的刻苦。那现在我们地球上的开发,好像都是高度开发,物质非常丰富。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需不需要再学古大德那样子的刻苦,或者是说是节俭、惜福也是需要,但是尺度上,稍稍可以放宽呢?

  师父:这个也是正确的,但是惜福这一个原则,永远不能够改变。当然整个社会结构不一样,生产方式改变了。过去都是人工,现在都是机械化,所以生产的量增加了,质也变了。那么我们也得要随著这个时代,如果还照从前那种方式,那样刻苦节俭,变成对于社会大众学佛,产生一种障碍。大家看了,这个我受不了,这个佛我不能学。反而为了这一点点事情,把一切众生法身慧命,这个缘给断掉了,那这个失就太大了,真是得不偿失。所以一切要顾虑大众,能够得到佛法的机缘,所以必须要做适当的调整。在现在这个社会里面,衣著、饮食、起居,我们虽然不能讲,不要奢侈,这个是一定要避免的。一般普通的标准要达到,他们才心安理得。他的家庭,他的亲戚朋友看到,你的学佛是对的。如果过份的节俭,那他们会提出异议,就变成障碍了,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的。

  但是出家人那是例外。出家人说实在话,过那个刻苦的生活是正确的,给世间人做一个样子,你可以不必学,但是你看到人家能过这个节俭的生活,我们这个生活已经超过他很多倍了,你还有什么话说呢?像我们近代印光大师,我们虽然没有见过他老人家,但是在许许多多文字里头,我们看到记载他的生活状况。他老人家在年轻的时候,在定海普陀山住了三十年,住在藏经楼。他的生活很简单,记载里面告诉我们,他的早餐就是一碗白粥,没有菜,因为他是北方人,早年的时候到南方,他们寺院里头,早晨吃粥有一点碱菜,北方人吃不惯,所以就不吃了。三十年如一日,早晨就是一钵粥,没有菜。中午就是一钵饭,这个菜,常住大众,跟大家完全一样。一生都过这个节俭的生活,一生都是自己劳作。早晨起来,扫地、抹桌子,整理房间。晚年虽然有个侍者,这些事情他还是自己做,自己洗衣服,自己补衣服,样样事情都是自己干,八十岁还是这样的,他八十岁圆寂的。

  信徒所有这些供养,都拿去印经布施。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要改善自己生活,没有过。都是劝人要修福,要惜福。看到人吃饭,饭碗里头还掉有几粒米,他都要骂人的。北方人心直口快,他都教训人,你有多大的福报?你敢这样糟蹋?这个是我们出家人的好榜样。当然在现代,我们不能要求那么严格,可是出家人要能做到这个,还是最好的。在家人的要求,我们一定以社会大众生活水平做标准,不能低于这个标准。低于这个标准,对于佛法的弘扬会产生障碍。

  问:老法师的开示就是说,我们对这个节俭惜福的观念是不能改变的,但是在做法上,一定要适合现代的环境,不要使大家造成对佛法的一种误会。

  再请教老法师,现在社会上一般对神通都非常感兴趣。但是我们佛法把神通归为是圣末边事。那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有没有神通?还有他老人家对神通有没有什么重要的开示?

  师父:这一点,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神通这两个字,这个名词,社会上很多人产生了误解。这个名词里面,通是讲通达。对人、对事、对物,对过去、对未来,一切都能够通达而没有障碍。神是形容词,所谓是神奇莫测,也就是说他的智慧、能力,超过平常人,他有神奇莫测,这一种智慧通达的能力,所以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称之为神通。

  眼能见,耳能闻,心能知,这个能的能力超过凡人,就叫神通。佛法为什么把这个东西当做末事呢?佛告诉我们,这个能力是大家的本能,有什么好奇怪的!人人都有,而且人人都平等。没有说那个比那个高,没有这回事情。你看《华严经》里面所说的,昨天晚上讲到经文,正讲到普眼法门。从普眼,我们就明了《金刚经》上讲的五眼。《华严》用十表法,《华严》讲十眼。那十眼另外五眼从那里来的?另外五眼从法眼里面开出来的。由此可知,这个五眼跟十眼是一桩事情,正如同六度跟十度是一桩事情,只是开合不同而已。开是展开,合是归纳。多可以归纳少几条;条数少的,可以把它展开,多说几条,内容没有两样。那么举出一个眼来说,眼的能力能够见尽虚空、遍法界,这个能力太强,这个我们就称神通。耳的能力也能听尽虚空、遍法界,换句话说,我们坐在那里不动,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讲经说法,我们看的清清楚楚。他在那里讲经说法,我们听的清清楚楚,这就是神通。六根的能力,原本就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为什么呢?它是性门,虚空法界是性变的。《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诸佛的刹土,众生的法界,全是心现、识变。心识的能力,原本就是这么大。现在这个能力为什么失掉了呢?佛跟我们讲了,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所以妄想、执著是障碍,在佛法叫二障。妄想是所知障,执著是烦恼障,你能把这两种障碍突破了,把这两种障碍消除了,这两种障碍放下了,你的能力就恢复了,有什么奇怪!

  今天你看到别人有神通,你羡慕,他那个神通又不能给你。假如他的天眼通可以给我,我一定拜他做老师,我跟他学。他的宿命通能够知道过去、未来,他可以给我,我也可以跟他学。他有我没有,我样样还要请教他,那他欺骗我,我怎么办?这个不能不防。他的那个能力,并没有达到究竟圆满。小通他有,大通他就胡说八道了。这种以神通来欺骗众生的事情很多很多。

  过去章嘉大师告诉我一桩事情,他说清朝亡国,就是慈禧太后相信神通。所以有这些神通的人就欺骗她。国家大事,她向他们请教,甚至于驾乩扶鸾,用这个来决定国家大事,都被鬼神欺骗了,最后亡国。他说那些东西,为什么会相信呢?小的事情很灵验,所以她非常相信。国家大事也问他,就完了。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也不能不防范。所以凡是喜欢神通,喜欢感应,这一种人非常容易著魔。著魔的事情,在现在这个社会,无论在台湾,无论在国外,我们看到很多。这个一般医药界里面讲神经分裂,得神经病。那么这种人都是年轻人,很优秀的,书也念得很好,甚至于大学毕业了,还有一些拿到博士学位。家庭、事业都相当美满,以后去学佛,学了个一年、半年,得神经病。我遇到不少,他的家人带来找我,“法师,有没有办法救他?”我摇头,我没有能力。可是我问他,他是不是喜欢神通,喜欢感应?点头。他要能够把神通感应丢到一边,他不会走到这个地步。

  所以你看看真正善知识,印光大师、夏莲居老居士,连黄念祖都常说,决定不求神通,决定不求感应,老实念要紧。只要能做到老实念,没有一个不成就的。神通感应决定有,佛也有,菩萨也有,罗汉也有,甚至于我们祖师大德里面,显示神通的不在少数,《高僧传》里面可以看到,《神僧传》里头全部都是的。但是决定不用神通做佛事,也就是不用神通感应来接引群众。佛法是用理论,是用教导,来接引大众,绝不用这个东西。有,也不用。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一讲)》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