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深信因果—源源话说刀兵劫 (卢守中居士)▪P2

  ..续本文上一页劫就自然不是什么怪事了。人们自己所造的杀业之因,今世受到兵劫之苦报苦果,也就不必怨天怨地了。“自作自受”有何理说。可世上有等聪明绝顶的人造出言论,说这种杀与刀兵劫沾不上边儿,没有任何联系,“因果报应循环天理”纯是唯心臆造,牵强附会。把两种不沾边儿,不靠影的事,强扯在一起,禁不住科学的实践考证,不可信。这种理论就把人们推向“吃杀,杀吃”的造业深渊中去了。心安理得的去造杀业,受苦果了。善哉。

  人心私我 天理循环

  出入上下 苦乐生灭

  物质精神二法界 唯物唯心两无争

  唯物科学讲实验 唯心经验事有凭

  二法两端各有据 二法单提俱不通

  科学也是心成就 唯心无物也难成

  佛法否定二边见 非此非彼亦非空

  非是唯心非唯物 不二法门妙无穷

  人所造的杀业可以分为“杀、吃”两个方面。杀是直接杀死,吃是吃肉。二者都是杀害了众生的性命。这在世俗社会来说是被肯定的,杀和吃都是天经地义的合理合法的,受宪法法律的保护。杀是正当职业,吃是正当享受。用现代语来说这是丰富人民的菜篮子,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完全正确的好事。而佛法也并不否定人们的杀和吃,也不反对杀和吃。(只要不是杀人吃人。世俗佛法都无权干涉。)佛法也认为这是人们的一种福报。当然“猫吃老鼠,狼吃羊,老鹰吃小鸡,虎吃野兽,大鱼吃小鱼,乃至虎狼吃人”。都是一种福报享受。不过佛法对于“罪福观,苦乐观”,在教内另有一番见解,与世俗观点有同有不同。

  罪是现在四非 福有未来之果

  苦是乐报之苗 乐是苦报之根

  何谓四非?

  佛法有四非。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修学《金刚经》就要“非四相”。

  佛法的要义是在于理事平等。如果你的思想是以我为中心,一切围我而转,既生四大五蕴之身,即当吃喝享用为本,吃杀乃是经常应有之事,理所当然。这就是住于我相之非。一非也。如果你以人的资格高于一切。人嘛,就必然应该有“吃杀”的特权,就是住于人相之非。二非也。如果你认为人以外的其他众生品等资格在人之下,天生是人的嘴边菜品。上帝《圣经》都如此说,吃是应该的。这就是住于众生相之非。三非也。如果你是为了营养摄生延长寿命补养身体而杀生吃肉,这就是住于寿者相之非也。四非也。这就是佛法的四相之非。住此四相就不是大乘人。即使修得神通,出现瑞相也仍然不是大乘佛法的成就。而是小乘佛法乃至魔法外道的成就。

  儒家也有四非。即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为你认为杀众生吃肉是完全合理合法。贪求山珍海味美食珍馐的享受,而不能割舍、不肯割舍、不愿割舍去。下不了决心,放弃不了“杀吃、吃杀”。你就是不知不觉地被陷入四非境界中去了。处于四非而不知其非,不以为非。儒家的四非是自家修心正心律心之法,非常严格。眼见杀而心不见杀,以杀为是,即是“非礼”之视。心中只有“美食相”。“杀生杀死哀鸣求生相,宰割解剖摘心去脏之惨相”,等等都被“美食”的一个美字所化解了,都成为美的了。分明是悲惨哀愁的苦事,在你心目中都变成美事、乐事很有趣味了。

  悲惨哀号恨怨 熟视见而未见

  心贪美食享受 管它什么恩怨

  一美一切都美 眼前欢笑一片

  悲惨求生怕死的哀号,你听了却化为福乐享受之歌,满桌血肉尸体,化作美味珍馐,换来划拳行令喜庆之声,赏心悦耳,是为非礼之听。屠夫宰杀手艺巧、厨师烹调技术高,喝彩赞扬声不断,是为非礼之言。生宰活剥刀刮鳞,剖腹去脏烹炸煮,是为非礼之动。“美食”二字把你的心陷入四非之门,而不自知。

  我们看“福”字写到最后是个“田”字,田是果字之首。我们佛教徒应该知道,我们目前所享的福报,乃是造业。当你享受完了它就变成将来的业因了。因果是相寻的,今生之因就是来生之果,今生果所成之因,就是来世果所生之苗。所以福字的最后是一个田字。这就是福有未来之果。你现在所享受的美食之福,分明造的是杀生之因哪。未来的果当然也是杀果了。现在是你杀它,吃它的肉,是你的享受福报。未来之果呢?如何?

  它受苦了,被杀了。被烹调整治为美食了。苦呀,恨呀,冤呀,太苦啦。这种苦业苦为因,将来来生所生的果也是如是。这就是所谓“苦是乐报之苗”呀。所以“苦”字是草字头。苦是将来乐的苗头呀。“乐”字的下一半是一个木字。木在下是为根,上边是乐,乐的根是苦呀。瓜是甜的,其根是苦。现在乐之因化为将来苦之根。

  罪福两相照 苦乐两相循

  天理元平等 因缘果报云

  “杀业、杀因、杀气、杀心”如果多了大了。必然出现刀兵劫。这是天理呀。既然是天理,我们明天理的人也就不害怕。“劫数难逃”大劫临头我们才想到“自己是不是劫中人”,想到躲劫避难,岂不是临渴掘井吗?

  刀兵劫可以消免吗?

  回答的第一条是“可以”,第二条是“不可以”。

  为什么?

  因为凡是所谓“劫难”,都有两因,都是由“人心、天理”两种因素构成的。而世俗的观点,唯物眼光总是把“天理”排除在外。所谓“人心”就是人心定业。所谓“天理”就是天理循环。

  人心造定业 天理有循环

  形成共定聚 就是大劫难

  天理不可逃 人心有回转

  因与果之间还有一段“缘”的联系,因才能形成果,产生果。这个“缘”就是人心回还的余地。由于人心的回还,使未来的果消灭或转变,所以我说“可以”。

  比如我们在地里种上了高粱,而心中有所悔悟,觉得这块地不适宜种高粱,秋后必定会大大减产乃至颗粒无收,白白浪费种子和精力。怎么办?下决心毁掉这块高粱地,改种其他农作物。这就是毁掉高粱之因,灭了高粱之果,转变为另外的因果,这就是

  趁它果未成 转换其因缘

  天机因缘果 可以有回还

  劫难定业的消免亦复如是,悔者悔也,定业可悔。劫难也可悔,但是刀兵劫乃是最大的劫难,普遍性的灾难。非一人之力所能回转的。少数人之力也难以回天。所以我又说“不可以”。

  刀兵大劫是在一定的大范围之内,乃至全世界。根本形成了主义、学说、集团、专家、首脑……等等好战因素。好战的精神力量、物质力量也都有充分的准备、积蓄、发展、进化。形势如此,要想天下太平是不可能的。

  佛说:“苦、空、无常、无我”之法。佛教化人是使人脱苦。刀兵劫也是人生大苦,佛法也能使众生脱此大苦。

  千百年来碗离羹 冤深似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 但听屠门夜半声

  这就是佛法的声音。点清了刀兵劫的根本原因是杀、是吃。小小的餐桌就是刀兵相见的战场呀。碗里羹就是死者的血浆肉 啊。不是吗?二者无有区别。

  佛法点清了刀兵劫的原因,也指明了弭消劫运的方法。戒杀、放生、吃素、忏悔、了断杀业、求佛法化解冤怨,这就是弭消刀兵劫的根本大法。

  五戒第一是戒杀 持斋把素入佛家

  慈心忏悔自身业 解脱怨恼乐无涯

  谁信行谁得解脱。一人信行一人得解脱、一家信行一家得解脱、一方信行一方得解脱、一国信行一国得解脱、全世界信行天下太平。没有刀兵劫了,大慈大悲之风遍覆世界,岂能不太平呀。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形势如此,绝对不可能。

  所以佛教的收容弟子很是宽容,只受“三皈”不受五戒也可算是佛门弟子(但这不是入门弟子,戒是佛教之门,不受戒不是入门),而受五戒也很宽容(佛门五戒也很严谨,“杀、盗、淫、妄、酒”之外,也不许吸烟、赌博、吸毒等等)。受不了五戒也可以受四戒、三戒、二戒,乃至一戒。杀戒、酒戒,不能戒可以不受。讲杀戒的时候也很宽容。按说佛门的戒杀乃大戒,很是严谨,第一不杀一切众生,第二是不吃一切众生肉。而现在的佛门法师在传授五戒讲戒杀生的时候,有的竟说“不杀人就是了,其他众生可以杀”,吃肉就更可以了,有的比较严一点的法师则说“一切众生皆不可杀,但可以吃肉,不自杀生可以买肉吃”。这就是放宽了佛门收容在家弟子的尺度,使他们入门以后,施以导化,令其自觉深入。

  迷人贪口福 不肯信佛说

  杀吃以为美 福报享受得

  因缘果报论 认为是妄说

  焉知造杀业 演出刀兵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欠命还命,欠债还钱”,“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种语言在过去已经是人人皆知的俗语话,成了口头语,就是屠夫也怕因果报应,所以他们在宰杀的时候也有几句开心祝语是:

  猪啊羊啊你莫怪

  你是人间一道菜

  他不吃来我不宰

  你向吃的去讨债

  你看,他把主要责任推倒吃肉人的身上。杀者说:“他不吃,我不宰”是杀者不负责任。而吃者也说:“他不卖,我不买”是吃者也不负责任。那么责任岂不落在肉贩子身上了吗?而肉贩子也是买来卖去不负责任的。说来说去责任岂不落在猪羊身上,因为他身上有肉,所以是菜货,就该挨宰。

  阿弥陀佛,善哉。

  问道诸君,这是高等迷人,地狱种子所造成的戏论啊。这是不合天理迷惑视听的邪言魔语,你要是把这种妄言鬼语信以为实,或是以此种言语开佛法天理的玩笑,冲淡佛法天理的作用,迷惑视听,你就是开通了地狱之路。

  天理玄微平等,自有金科玉律,不是世俗戏论可以任意评说。戏论讪辱天条,当有割舌之报,“吃肉还肉,杀命还命,贩肉赚钱加倍还钱”,天理如此。

  从前有个普庵祖师,是个显密双修有大神通的著名高僧,为当世人民之所敬仰。现在教内通行之普庵神咒就是普庵祖师所留,他是佛教史上流传的著名人物。当时有个虔诚的女信徒,常去听他说法。当时普庵祖师屡显广大神通,人所共知,呼风唤雨随心如意,天龙鬼神呼来唤去。这个女信徒的丈夫是个屠户,也要拜拜普庵祖为师修学佛法,答应妻子改业吃素,要求妻子引见。妻子引他见了普庵师。普庵祖说:你是个屠夫,杀业太重,能完全听我的吗?如果不能就回去吧。屠夫虔诚表示一定改业长素奉佛修法。普庵说:好,你回头看看。他回头一看,见有许多他所杀的畜生牛羊鸡鸭等等,个个眼睛瞪圆,凶光暴露。吓得他赶紧给祖师磕头如捣蒜,哀求祖师收为弟子。祖师就传戒传法于他,收为弟子,他再回头看时,这些冤魂不见了。从此他弃业改行,长素奉佛,精进修法。

  这个改行修佛的屠户,我说他不是寻常之人。他是过去世曾经多世亲近过佛教的人,所以今世才能翻然悔悟,跳出世俗网,走上修佛路。但是他是否就免去了他所杀的“生死冤债”?我说他并没有免消,这要在他以后的忏悔修行中逐步化消。要积劫的修行不退,才能化消。杀的业报不是一世两世十世百世所能消除的,佛法也是暂时的推迟。所谓“假使千百劫”就是此意。

  问题复杂 暂不多说

  清净法眼 莫信魔说

  假魔说佛 假佛说魔

  不二法眼 非佛非魔

  佛法既然可以消业脱苦、弭消劫运,那么为了解脱个人的罪苦,免消刀兵大劫,我们该如何去做哪?

  皈依佛,灭杀因,协力消杀运。

  弭消劫运消灭刀兵劫,是平天下的大业,是佛家业,是大乘菩萨的家业。不是一人一家的小事,不是简简单单的事,这里我提出一个最低要求和一个最高要求。最低要求是为起点,谁都作得到,最高要求是为远点,为了达到消免刀兵劫这个美好的目的,我们就要从起点修起,奔向最高要求这个远点,不断努力,以求达到弭消劫运免刀兵劫,天下太平。

  最低要求—不作佛门散沙。

  第一要求是信佛皈依,作个佛门居士。(根据条件形势如无条件或条件不备、形势不许可,也可暂不皈依,但也要傍住僧团作一个记名居士)以佛为师而学佛。

  第二要求是戒杀,不伤一切众生命。

  第三要求是吃素,不吃一切众生肉。

  第四要求是念佛,心不忘佛,常作善事佛事。

  第五要求是口不出恶言恶声,不说秽言,不骂人。

  这最低要求就是这五条,都很容易作到,谁都作得到。

  我们从这五条最地标准做起,向最高标准步步向前迈进,祈求世界和平消弭战祸。

  最高要求:

  这个最高要求,是为了弭消刀兵战祸,对每个人提出的最高要求。这个最高要求就是慈心向佛修善果,悲心接物不杀生。以佛法修持来说,它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可以达到的远点。

  第一条要求就是“受圆满的三皈五戒”。

  三皈:

  皈依佛,以佛为师,不皈依外功、外法、天魔、外道之师。

  皈依法,修学佛门正法,不修外功、外法。

  皈依僧,亲近佛门正法僧团,常请开示。

  五戒:

  杀:不杀众生,不吃众生肉,慈悲放生、护生。

  盗:不私取他人财物。

  淫:不邪淫,待人以礼。

  妄:不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作到无口过。

  酒:不饮诸酒。

  在此皈戒之外,还附带提出有关清净身口意业,端正做人的要求。第一是不虐待众生,第二是不吃五荤菜,第三是不吸烟、吸毒,第四是不赌博,第五是虚心不骄人。

  第二条要求是虔心礼佛,念佛经咒,修佛正法。

  第三条要求是依附亲近僧团,求闻佛法真理,悟佛圣道,精进修持,善度于人。

  这就是所谓的最高要求。其实谁都能做到。达到这一要求之后,再步步前进永不退转就是走上成佛之路了。“成佛”才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标准。

  “弭消刀兵劫”乃是人间胜事,非一人一时之事,乃众人万代之事。必须有个大众共依的僧团组织才行。同心同愿加入僧团,同心协力努力不懈,共同扶植这个组织才行。组织的扩大就是消劫的法力增强。目前佛法似如散沙,各行各是,没有凝聚力。如有同心的僧团组织,群策群力,自然弭消劫运的法力也必然扩大增强。

  杀因既灭,杀果不生。

  世界同心,天下太平。

  

  

《深信因果—源源话说刀兵劫 (卢守中居士)》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