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文化资源开发探讨(杨玉辉)

  佛教文化资源开发探讨

  杨玉辉

  

   佛教文化资源是当今中国社会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运用,使其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探讨佛教文化资源的具体内容,佛教文化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以及当前佛教文化开发中应坚持的原则等问题,希望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佛教文化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并找到更合理有效的佛教文化资源开发的措施和方法。

   一、佛教文化资源——当今中国社会的宝贵财富

  作为中华传统三大支柱之一的佛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形成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而且为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它还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佛教不仅在传统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在当今中国社会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社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佛教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之所以在今天仍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至少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佛教文化资源是当今中国社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社会从思想价值到社会制度再到物质文明的各个方面的有机部分,当今中国社会仍然是在这样一个社会根基上存在和演化,人们无法抹去它的存在,也不能忽视它的存在。事实上,佛教已经深入到了中国社会的骨髓的方方面面,离开了佛教,中国社会不仅是不完整的,而且也是不健全的。可见,不仅认识和理解中国社会离不开佛教,而且促进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也离不开佛教。事实上,要保证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佛教是极其重要的宝贵财富,必须基于包括佛教在内的中华传统,并通过中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来实现。由于短期内还没有任何宗教或其他的东西能取代佛教在今天中国的地位,所以要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佛教更是不可缺少,因为它是实现这种稳定和秩序的终极思想基础。

  其次,当今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离不开佛教。思想文化发展与物质文明发展的一个根本性不同就在于它是一个不能超越先人和传统的渐进积累的过程,而且思想文化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向前发展。所以,当今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不可能抛开包括佛教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来发展,而只能在它们的基础上来发展和提升。很显然,要保持当今中国思想文化的独特性价值以及它的独特发展取向,佛教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一种思想文化要有它的价值,就必须保持其独特性,而在当今世界,要形成和保持思想文化的独特性,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继承和保持传统,因为创造一种独特性是很困难的,即使今天能够创造一些东西,但要保持下来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保持中国思想文化特性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继承和保持包括佛教在内的中国传统。由此也显示出佛教在这中间的重要地位。

  第三,当今中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与思想文化有直接关系的事业的发展,需要佛教作为其重要的精神源泉。要发展各项事业,就需要相应的资源,但现实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各种物质资源更是如此,而一种新的思想文化资源的创造和开发难度又非常巨大,以现有的体制,几乎是做不到的事情。对我们来说,诚然可以不断地去开发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但最具有运用价值、最能产生效益,同时也是别人所没有的资源就是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是当今中国社会唯一能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竞争的社会资源。这种资源的开发运用我们具有先天的优势和条件,其他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无法与我们争抢。而且这种资源也最经济、最环保,还可以不断运用,不像物质资源,开发不仅耗费大,易导致污染,而且消耗掉就没有了,只能一次使用。可见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资源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多么的宝贵,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二、佛教文化资源的基本内容

  佛教虽然是一种宗教,但其思想价值却涉及到了人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以其展现出来的文化资源也多种多样,根据本人的考察,至少包括以下一些:

  1、宗教文化资源

  佛教文化资源首先是一种宗教文化资源,它具有宗教文化的一切性质。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它具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修行观,它认为,世界在空间上是由天国、世间和地狱组成的;在时间上,一个人的生活有前世、现世和来世,所以人不能只为现世生活,还必须考虑来世是摆脱轮回上天国西方极乐世界还是下坠地狱永受痛苦;要上天国就必须学佛,按八正道或戒定慧三学修行。佛教的这种特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修行观不仅可以使人们对世界和人生有一个独特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为人们的生活指明了未来的方向,对于社会来说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功能和文化导向功能。

  2、思想智慧资源

  佛教文化不仅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修行观,而且其思想理论还充满着生活的智慧,尤其是其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不仅理论完备,思考周密,逻辑严谨,而且充满着哲人的智慧,使人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能直达根底,让人们能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来认识人生和社会的各种问题,使人们面对这些问题时能不再执着,有所觉悟,豁然开朗,超然面对,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自在。而这种生活智慧恰恰是当今社会人们所缺乏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3、道德教化资源

  佛教文化虽然是作为宗教文化产生存在的,但它的一个突出作用则是它的道德教化功能,这一点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尤其明显。佛教通过其超越此世今生的修佛果报引导,因果报应观的训诫,由此对信仰者产生教化引导作用,自然可以促使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在现世生活中行善积德,避免作恶犯科。这在客观上无疑对整个社会具有道德净化和提升的作用。

  4、文物遗产资源

  佛教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不仅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精神文明财富,而且也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明财富,这些财富以典籍、建筑、神像、法器、绘画、音乐、仪式、制度等形式流传于世,成为当今社会宝贵的文物遗产资源,不仅可以供人们研究欣赏,而且许多东西还可以供人们使用、实践,体现出其重要的文物遗产价值。

  5、文学艺术资源

  由于佛教传播的需要,佛教创造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及建筑、塑像、音乐、小说、故事等文学艺术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很好地宣传了佛教,而且也构成了佛教丰富的文学艺术资源,可以供人们欣赏,同时也是当代人们艺术创造的源泉。

  6、旅游观光资源

  在今天的中国,没有任何传统东西能像佛教那样保留得那么完整、丰富。佛教的寺院、建筑、神像、经书、法器、石刻、书法、绘画、音乐、仪轨、法事、修行等,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许多东西还能让人们参与体会。这些都可以给人以新的感受和享受,更能陶冶人的身心,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观光资源。看看当今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的旅游事业,人们自然就知道佛教文化资源在旅游观光资源中的重要价值了。

  7、慈善公益资源

  佛教主张因果报应,强调利乐众生,慈悲为怀,把行善积德看成是修行的基本内容,这就为佛教徒们开展慈善公益活动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正因为如此,所以不管是历史上,还是当今时代,慈善公益都是佛教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哪里有佛教存在,哪里就有佛教的慈善公益事业。在今天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中,无疑需要有更多的机构和人员出来为慈善公益事业做贡献。很显然,佛教所蕴藏的巨大慈善公益资源是今天我们发展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所不容忽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8、养生保健资源

  不管是从理论还是从方法来看,佛教关于社会和人生的理论及有关修行的各种方法,都是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从思想理论上来说,以“苦、集、灭、道”四圣谛为核心的理论能让人更超脱地来认识和看待各种社会人生问题,从而减少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精神上的痛苦烦恼,这自然是有利于精神健康的;从修行方法上来看,以八正道或戒定慧三学为根本的修行方法也有利于人的身心调养,尤其是从其发展出来的禅修、瑜伽、武术等都具有明显的养生保健作用,值得今天的人们去实践运用。

   三、当前佛教文化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1、发展佛教事业

  开发佛教文化资源的第一个也是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途径和方法是发展佛教事业。因为所有佛教文化资源都是佛教的伴生物,都是在佛教事业的基础上存在的,而且它们也只有在佛教事业中才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离开了佛教事业,佛教文化资源就会失去它的基础和根本,就会失去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这种情况下的佛教文化资源开发也不可能呈现和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所以要使佛教文化资源得到良好的开发运用,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就是发展佛教事业,并通过佛教事业的发展来带动佛教文化资源的开发。

  2、发展佛教教育文化事业

  开发佛教教育文化事业是开发佛教文化资源的另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开发佛教文化资源之所以需要发展佛教教育文化事业,是因为佛教具有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如果不能从理论上去掌握佛教的理论和方法,就无法真正理解佛教,自然也无法理解佛教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当然也就谈不上如何有效地开发的问题。同时,佛教教育文化事业,本身就是佛教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发展佛教教育文化事业自然也就是佛教文化资源开发的事业;佛教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起来了,有更多的人认识和理解了佛教文化的精髓,佛教文化资源也就随之可以从内涵上得到更有效地开发。

  3、发展佛教旅游观光事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和兴致去观光游览,以增加阅历,陶冶性情。要观光旅游必然需要…

《佛教文化资源开发探讨(杨玉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