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相应的资源,资源从何而来?虽然人们有能力探寻各种资源,但最好的旅游资源还是历史中保留下来的传统的东西。事实上,在今天的中国,没有比佛教文化更好的旅游资源了。其实,发展佛教旅游观光事业也许是目前佛教文化资源开发的一个最现实也最易见实效的途径和方法。这也是因为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长期被边缘化,人们对它缺乏基本的认识和理解,短时期要人们对佛教文化资源的博大精深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并给予很好的开发运用是不现实的,而且今天人们能看得见的佛教存在也主要是一些有形的东西,比如佛教寺院、建筑、神像、石刻、法器、经书、法事活动等,而这些有形的文化资源也正好是具有极大观光价值的资源。让人们去直观地感受到佛教恢弘精致的建筑、庄严神圣的神像、完美多样的艺术、充满内涵的仪式、博大精深的经典等丰富多样的内容,并得到心灵的洗礼和净化,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观光项目,可以使身心都得到颐养。当然,在这过程中,也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有利于佛教事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4、发展佛教文化养生事业
开发佛教文化资源还可以借助佛教的养生保健资源发展佛教文化养生事业。佛教虽然也包含大量的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甚至在医学上也有不小的贡献,但佛教组织毕竟不是社会医疗保健机构,所以并不适合像建立医院、诊所那样的医疗卫生机构,而更适合的是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开展文化养生事业。所谓文化养生就是主要从思想价值的角度来调整人的身心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实际上这也是佛教的优长所在。而佛教文化养生事业的开展则可以采取读经班、禅修、佛教文化夏令营、佛教生活体验等方式。
5、发展佛教慈善公益事业
佛教文化资源开发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就是大力发展佛教慈善公益事业。通过建立各种佛教慈善公益组织,激发佛教界和社会各界的爱心,将更多的社会资源吸引到慈善公益事业上,使更多的人得到关爱和帮助。可以说,在当前,大力发展佛教慈善公益事业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急切需要,也是佛教事业发展本身的需要,因为佛教精神和价值的体现绝不仅仅是在寺院的讲经说法中,更应该体现在对社会大众的关爱和帮助中,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展佛教慈善公益事业。在这方面,台湾佛教界堪为典范,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学习。
四、佛教文化资源开发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在当前的佛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应该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地搞好佛教文化资源开发,我以为坚持以下四个基本原则是必要的:
第一,佛教文化资源开发应以佛教界为主导,以佛教事业为根本依托,以弘扬佛法为根本宗旨。
佛教文化资源开发不应该是佛教文化资源的外部运用,而应该是佛教事业发展的自然结果。事实上,要使佛教文化资源成为当今社会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就必须有佛教事业作为其依托,这样,佛教文化资源才是具有现实承载基础的文化存在,而不会是一种虚幻的空中楼阁,它也才有活水源头,才有现实生命力和现实魅力。所以,开发佛教文化资源必须以佛教界为主导,以发展佛教事业为根本,以弘扬佛法为根本宗旨。事实上,只有通过佛教界的努力,使佛教事业得到健康发展,佛教文化资源也才可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精神资源,其文化资源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也才有可能有效地开发出来。那种以为可以不依托佛教界,不发展佛教事业,而仅仅依赖一些外在的捷径就可以有效地开发佛教文化资源的想法是幼稚错误的,按这样的思路来开发最终也是不可能成功的,甚至会损害佛教,损害佛教文化资源,还可能把它搞成一种负的文化资源。
第二,佛教文化资源开发应严格按照佛教的精神和价值进行,坚决避免商业化倾向。
佛教文化资源开发从根本上说是佛教精神和价值的弘扬,而不仅仅是佛教现实资源的功利运用。所以佛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循佛教的精神和价值进行,以弘法利生、服务大众为根本宗旨,避免将其作为一种单纯营利的商业活动。佛教文化资源开发只能在佛教精神和价值的弘扬中自然地带来现实利益,而不是人为地去追求现实利益。如果把佛教文化资源的开发看成是佛教文化资源的功利运用,变成一种纯粹的商业活动,最终必然会演变成一种利用佛教,消耗佛教,最终损害佛教的活动,从而使佛教文化资源开发成为一种短期的,无持续性的破坏性开发。这是佛教文化资源开发中最应该避免的倾向。
第三,佛教文化资源开发应多方面配套进行,注重综合效应。
佛教文化资源包含了多个方面,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所以佛教文化资源开发不应该只是某一方面的单一开发,而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配套开发。这样不仅整体的开发成本会大大降低,避免某些佛教文化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佛教文化资源得到完整的运用,产生更好的社会综合效应,真正体现佛教的完整社会功能,使其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它应有的贡献。今天许多地方所做的佛教文化资源的单一旅游开发显然值得进一步丰富完善。
第四,佛教文化资源开发应坚持在继承保护基础上进行开发。
佛教文化资源是宝贵的传统历史资源,它具有历史的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尤其是一些有形的佛教文化资源更是如此。如果我们不尊重它,不保护它,而毫无顾忌地开发运用,必然导致它的被消耗,被损伤,被破坏,甚至导致它的消失。这种状况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也是决不能允许的。正因为如此,所以佛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应坚持继承和保护优先的原则,先原原本本地将佛教文化资源继承保护下来,在不损害、不改变的前提条件下进行资源的开发运用。如果有可能导致资源的损伤和破坏,宁愿暂时不开发,除非找到有效的保护方法和机制。不能提倡先开发再保护或在保护中开发,特别要警惕开发建设中所带来的对传统佛教文化资源的破坏,更要坚决避免为了短期利益而进行的破坏性开发。
《佛教文化资源开发探讨(杨玉辉)》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