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西方确指》序分▪P2

  ..续本文上一页,而且靠弥陀的愿力和我们信愿的沟通就能够横截。这种“横”就像香象过河一样,截断了我们轮回的急流。

  下面就表达,“横截诸恶趣”的功德来自什么。是由于有阿弥陀佛在因地发的四十八“大愿”,这个愿已经成就了,已经弥漫在虚空法界了,它像巨大的磁力场,只要信愿念佛,它就紧紧地摄受。摄受你,让你不在诸恶趣里面轮转。这种“群品”就是九法界众生。四十八大愿所对境摄受的众生,是九法界众生。四十八大愿摄受众生的一个胜异方便的方法,就是以名号度众生,建立“阿弥陀佛”名号。这个名号就有召唤、激发十方众生的善根、信种的功能作用。十方众生只要闻到阿弥陀佛名号,闻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名字,能够产生信心,能够念这个名号,执持在怀——忆佛念佛,那就一定能够仰凭佛力——决定往生。对这个不要有丝毫的疑惑,这就是带业往生的情况。

  《西方确指》序分(二)

  还有一等人,如果善根深厚,上根利智——“有大力人”。大力人,就是他心性比较清净,心力比较大。他就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专念心常一”。大家要注意,这个净土法门一定要强调专念,一定要专念阿弥陀佛。不要今天念念阿弥陀佛,明天念念地藏菩萨,再后天念念药师佛。念得很多,心就不能专一。专念一声佛号,这句佛号是万德洪名,这句佛号“一法具足一切法”。名号是我们所系缘之境,我们能念之心跟所系缘之境常常打成一片,念念不忘,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如果你能这样念,心就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打开我们自性的宝藏——我们自性有种种力,这种力量上来了,就能够破见惑、思惑,就像金刚王宝剑。金刚——能断金刚,断种种的烦恼,就能成就甚深的念佛三昧。获得念佛三昧,当生就能见到阿弥陀佛。

  这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佛念佛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当来见佛,就是我们心力还比较弱,没有得一心不乱,于是在临命终时见阿弥陀佛;或者临命终时由于迷惑颠倒看不清楚,那就是到西方极乐世界从莲华出来见阿弥陀佛。但无论是临终,还是到彼土华开见佛,都能见佛,这是当来见佛。那么现前见佛,就是得念佛三昧、无生法忍,相当于大势至菩萨讲的“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得无生忍马上就能见阿弥陀佛的报身——“现前亦见佛”。

  觉明妙行菩萨说:“我现在依循着佛的教敕——我跟你们开显都是圣言量——两土世尊的教诲,在这里将要开示教化、引导的法门。我是忆念你们这些人迷惑颠倒,几百年来都在轮转不休,而且你今生又找不到正法,下辈子可能就更惨。”所以“念尔等迷倒,确指正修路”,这传达什么信息?西方极乐世界的大菩萨在极乐世界的本土有六种神通,就能够现量看到他方世界众生的情况。他能观察哪些有缘的众生根机成熟,就不失时机过来用种种的方法救度。所以觉明妙行菩萨在极乐本土,就观察到八百年前的这八个弟子还在迷惑颠倒。这就引起了这位菩萨的大悲心——摄取不舍:“是忆念你们的迷惑颠倒,我才过来跟你们确切地指出一条真正修行的光明大道!这样一种因缘的和合——一种感应,不是小小之缘。这是追溯到八百年以来的一个缘,所以你们应该具难遭之想。”包括我们在座的诸位,能够在这个时代讨论《西方确指》也不是弱小之缘,也是我们多生多劫曾经与净土法门有过甚深因缘,才能感得这么一个机会。所以应该要生难遭之想——百千万劫难遭遇。

  西方极乐世界在事相上的表达,距离我们有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路程。但是在心性层面,我们只要具足一念清净的信心,就能够去——“一念信即是”。净土法门的圆顿在这个地方。很多人听说西方极乐世界一念清净的信心就能往生,表示很怀疑。他一定会想:“一般的,一定要经过刻苦的修行,一定要得什么功夫成片、事一心、理一心、清净心,才有可能。”这是我们凡夫的知见。在佛菩萨那里,心、佛、众生等无差别,西方十万亿佛刹之遥远,就在我们介尔一念的心内。我这一念清净的信心就含裹着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去,极乐世界的莲华里面就有一朵莲华长出来,绽开它的芬芳:一念信即是。这个偈子非常浓缩,也非常精辟地把净土法门最核心的理念展示出来。佛法在紧要处无多子,不是搞的很多。可以说觉明妙行菩萨这个偈颂,就把净土法门最精要的核心以及两土世尊的悲怀,以及菩萨系念众生的这种悲悯都展示出来了。

  觉明妙行菩萨说完这个偈颂之后,就令这八个弟子:“你们再跟我朗诵一遍。”其用意就是:你们要铭记在心中,不要忘记啊!这八个弟子就把这个偈颂朗诵了一遍。觉明妙行菩萨又作开示,他说:”你们这些人一向以来——不仅今生,而且这几百年来都是修道教的功夫。”“玄术”,就是《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时候就称为玄门,或者玄术。玄门还有“道”——修道心性在里面;但很多道家的功夫有时候会在“术”——道术方面去展开。很多炼外丹、小周天、大周天这些长生不老久世之术了。“你们都是把这个玄术看得很究竟,历来这个心都是溺于邪修——心外求法。”不能认证生灭心是贼——认贼为子,在那儿修行,坚固妄想。“学宗玄术”,这是可悲悯者!这样煮沙永远不能成饭,就再精苦修行,动经无量劫也不能解决解脱的问题。

  菩萨说:“我以往昔的那种因缘,慈悲地忆念你们甚为深切,才来降坛对你们进行教化、引导。教化、引导的宗旨,首先就标举出西方净土,为正向正修一门。”从现在开始把原来的全都放下,就专门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这一门是正向正修之门。“虽然向你们指出了这种修行的方向,但看看你们还是很难产生信心,”菩萨说,“我还在忧虑你们没有产生极信。”不是一般的信,要极端的信——百分之百的信。“为了你们产生极信,所以我要宣说一下我的名号和所证的境界。让你们知道,给你们说这个法的人不是一般的人,是大菩萨。”——八地以上的菩萨。“善男子,这个名号是怎么来的?就在我往昔因地修行当中,以妙湛觉心,照明一切诸所有刹土,众生所同具足。”

  “妙湛觉心”是什么?妙就是不可思议的意思,超越凡夫境界的那种奇妙的、不二的叫妙;湛,就是清净。妙湛总持,首楞严三昧讲妙湛总持——这个本觉之心。这个菩萨说证到了妙湛觉心,就是证到了本觉的理性。用净土法门的话来说,就是证到了无量寿。就是“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的那个寂灭,又指称为妙湛觉心。当涅槃的这种常、这种寿的体性证得之后,自然就会显发它的光明。从体启用的光明就“照明”,就是无量光,能够照明十方一切所有的刹土。所以觉明妙行菩萨讲这个话,实际也就证到了无量寿、无量光的这个德能。可以说他是等觉菩萨!同时他说,这些妙湛觉心照明刹土的功能作用——这种体用,是一切众生所同具足的。就是我们这些众生、与会的八个人,都具足这样觉心和照明的功能。也就是觉明妙行菩萨证到了心、佛、众生等无差别的体性。

  那么我现在就以所证的觉妙妙觉——本觉成为奇妙,就用这样的一个表述方法。这个本觉的体性,是透明的。他就能够由这个显发妙用,生起无量的妙行,这个妙行也就是无作妙用。他就到他方世界行菩萨道。不要作意,不要“我想做什么”,而是由于众生有根机一感,他马上就应。这种“应”的过程是无心的,是不作意的。他以无著的妙行,来广度一切苦难的众生,他证到了这样的一个境界。“阿弥陀佛就印我的名号叫觉明妙行。”“觉明”是他自利的一方面——自证的境界,本觉之明显发出来了。利他,又有大慈悲心,化度众生的菩萨行就叫“妙行”。由自觉觉他的功能作用建立他的名号。

  “你们应当要皈依,不要有怀疑。”觉明妙行菩萨说出自己的名号和所证,不是说有虚荣心,要“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是为了度这八个人故,实际上也是为了度读到这本书的众生故。由于要对他所做的开示产生信心,所以他必须要谈自己所证的境界。如果觉明妙行菩萨说:“哎呀,我水平不行,我还是一个凡夫。”那大家就听得没有信心。你是凡夫,还跟我们保证——听你的话能上品往生,那我们没有信心啊!所以要让他们产生信心,一定要说“我是大菩萨”。大菩萨所证的与诸佛等,就好像善财童子所证的与普贤等,与诸佛等一样的。那么在讲净土经典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在宣说的时候首先也要讲自己所证。所证什么?“我是一切智人,我能够了知法界的一切,我能够智慧无碍,我能够在一念之间住百千万亿劫。”让大家对佛的智慧产生信心,就能够继而对他说的法语——这个法门产生信心:是这么一个意思。所以这还真的具有佛经的内涵、功能、作用在里面。

  当时与会的这八个人,听到之后生起了很大的信心。就合掌至诚地称念“南无觉明妙行菩萨!”当他要归命、听话——称“南无”的时候,对觉明妙行菩萨就完全信受了,接纳了——“我就是听你的话”,对菩萨恭敬顶礼,起来。觉明妙行菩萨对他们这样的表达赞叹:“善哉,如是!”你们就应该这样。

  这是我们跟大家介绍的序分。

   ——2009年11月7日大安法师讲于秦皇岛

  

  

《《西方确指》序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