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西方确指》精诚持咒除恐怖、祈母病愈法、何名念佛人▪P2

  ..续本文上一页也。汝应善解此义。”

  请看第三十一:何名念佛之人。定茂想舍准提咒而专门念佛。前面我们知道这个定茂是专门念准提咒的,现在可能经过这段时间开示,对念佛一法越来越有信心,他就想舍咒来念佛:“是不是可以?”菩萨给他开示:“你现在想舍去原来持的准提咒,而一心一意专修念佛法门,最妙。”你看,给他非常肯定的回答——“最妙”:这是最好的一件事情。可见菩萨的本意是要令一切众生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名号。但是菩萨在前面开示,并不想强加自己的意志:原来你有什么好乐,随顺你的好乐,你把持咒的功德回向也可以。但是菩萨的本意——也是一切诸佛的本意,希望众生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如果他自己觉悟,把自己持的咒放下,来表示愿自觉地念佛,那佛菩萨会给他正面的肯定:这是最好的方法。“你虽然想一心念佛,但并不了解净土法门的法要。”就是深信切愿,并不了解,以及这个法门的殊胜,阿弥陀佛的本怀,净土持名法门的施设。这些原始要终——原理、方法,你不一定了解。不了解,你只是念佛,也只能叫“持斋好善之人”,不能称之为“念佛之人”。说你是念佛之人,这要有内涵的,名实要相符的。没有这个念佛内涵在里面,只是一个持斋好善之人。持斋好善之人,就是你只能得点人天福报而已,解决生死问题那是不可得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要航海——航海家要渡过海洋,他要做准备。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得要找那些王室人员给他造很大的船,积累很多的东西——这个粮食什么,才去航海啊。这个准备要充分,才能发现新大陆。所以“欲泛大海”必须要具备大船;你想要驰骋千里之外,一定要选择良马。一匹千里马,你才能到达千里之外。所以念佛人你要了生脱生,截断生死轮回,快速成佛,这样一个大的目标,你首先要大的手段、大的气魄。这个大手段、大气魄是什么?就是要割断、杜绝这种家亲眷属的牵挂纠缠,要打开五欲的尘网。你看,我们多少念佛人口里念念佛,对家亲眷属、五欲六尘一刻都放不下。你就没有“具大手段”,想要成就往生很难哪!最多是一个持斋好善之人。所以真的是:念佛往生是很容易,但具有深信切愿之心却太不容易了。这就是:净土法门万修万人去,落实在我们凡夫头上可能就万修一二去了。因为他不具备这个大手段。隔断这些家亲眷属的牵挂,打破五欲六尘的尘网,直下——当下,这一念心——至诚的、深信的心:即念是佛,即佛是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这时候我们能念的心、所念的佛号就是同质的,就是以空印空、似水投水的。如果你五欲六尘一点都放不下,带着这样的心去念佛是不相应:这是水和油的关系。

  乃至于你直下念这句佛号“离即离非”。你说是“即心即佛”也不是,“非心非佛”也不是,它是离开我们凡夫那种认知系统和语言表述的。它是大不可思议的一个法门:我们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号不可思议。说它是有和无,即有即无,非有非无,都不是。离开了这四句,离开了凡夫的那种思惟、生灭的范畴,顿然地是一种至诚的、清净的信心,跟这个佛号融为一片的时候,就“顿入如来大光明藏”——阿弥陀佛大光明的宝藏。大光明宝藏就在名号里面,名号就是实相;我们当下能念的心是至诚恳切的心:就是实相对实相。于是我们这个正觉的莲华就长出我们的烦恼淤泥之上,就能够跟佛光对接了。说起这个大光明藏,我还想到我们这次净土文化进修班。我们讲《无量寿经》,正讲到阿弥陀佛十二光的时候——无量寿佛亦号无边光、无碍光、无对光、清净光、炎王光……这些光都讲完了,哎,这时候还真的大家感觉到很有光明的样子。其中有一个信众——居士,正在认真做笔记,她的手机响了,是发来一个短信。她打开那短信竟然出现一句话。出现什么话?“与阿弥陀佛光明对接。”你说说,这个是很不可思议的,肯定这个短信也不是他朋友发过来什么,就是她在认真做笔记的时候,就是讲阿弥陀佛十二光的时候,一个短信发过来——“与阿弥陀佛光明对接”。对接可不是顿入嘛!所以阿弥陀佛的大光明藏就在当下,就在名号里面。

  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是被阿弥陀佛的愿力光明之海托起来的,只要有大的手段割断牵缠,打开尘网,直下念佛,我们就安立在大光明藏海上。所以为什么一念信心即得往生,你一念回光,就能契入到弥陀的光明愿海。你可不被这光明愿海紧紧地摄受住了吗?你再也不能跑到六道轮回里面去了。这就是“一念即生”的意思,它是真实不虚的。这就是大不可思议,不在于功夫,一念顿入。其实我们往生也是一念往生的,我们念百千万亿声佛号就是成就那一念的。临终十声往生不是说非得要念十声不可,乃至一声都能往生。就看这一声,只要相应了就往生了,不一定非得要念满十声不可。所以这样的一个心态,这样的一种念佛才叫“正念念佛”。什么叫正念?具足深信切愿为正念;圆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是正念。以这样正念的心态来执持这句弥陀名号,声声恳切,念念都是出离,不求人天福报,不被世间的家亲眷属、五欲六尘所牵挂,这样才叫真正的念佛人。具有大的作略手段、大丈夫气概,才能成办往生一事。“你就应该善于理解这段开示的意思。”我们大家都说是净业行人,但是不是真念佛人,可以把这段话的开示做一面镜子对照一下。如果还停留在持斋好善的水平,一定要提升到真念佛人内涵的层面上。

   ——2009年11月8日大安法师讲于秦皇岛

  

《《西方确指》精诚持咒除恐怖、祈母病愈法、何名念佛人》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