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事发东窗,最终导致婚姻破裂,家散人离。中国民政部10月初发布最新的《2010年二季度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84.4万对夫妻在2010年上半年办理了离婚登记,这意味着每天都有近5,000对夫妻结束婚姻关系。而前一年的前两季度离婚登记数字为77.1万对,显示2010年二季度办理离婚登记同比增长9.99%。离婚数据呈现逐年递增之趋势。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担心的现象。
《长阿含经》卷三云:「恩爱无常,合会有离」。《佛说五无反复经》亦说:「我之夫妇,譬如飞鸟,暮栖高树,同共止宿,须臾之间,及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以食。有缘则合,无缘则离。」情变之事,历来习见不鲜,当今更为普遍。专家说:人类大脑中激发爱情的化学物质,在男女结合36个月之后便会耗尽。男子的情欲尤其具有冲动性、不稳定性。现今社会离婚率之高实足为证。
离婚已不只是家庭问题,而且演变为社会问题。夫妻难以终生相守,往往由于现代人感情不成熟或对婚姻的尊重不够。据专家分析,离婚原因可分为六大类:经济纠纷、感情破裂、草率结婚、婚外情、异地婚姻、低生育率。其中感情破裂与婚外情,起码占了过半数。虽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喜新压旧」、「见异思迁」乃人之习性,但是同襟共枕、朝夕相对总有难舍难割之亲情,何以一朝缘尽,即形同陌路,甚至因爱成恨,反目成仇,各不相识?这实在值得深刻思考。
通常来说,一般世俗男人有钱之后便会作怪,养小三、包二奶、三奶,金屋藏娇,非但不以为耻,还引以自豪,实在是伤风败德的行为!而且以生理健康而言,男人在外面拈花惹草,都可能感染性病、爱滋等病毒,然后带回家传染给太太,贻祸给后代。所以健康的夫妻,对于性生活要有所节制,即可以避免故意放纵的危害,从而增进家庭的幸福。纵欲是最可畏的,应该「严」加防范。佛言:「节己莫淫她,自妻生知足,是故妻爱己,不为他人侵。」这是道德的自制与考虑。因此,男人除了妻子以外的情感与行为,都是不正当的、不道德的,都应该加以扬弃!
就心理层面而言,不论男女,一旦有了外遇,便会造成另一半的不平衡,因而各种问题接踵而至,不断衍生,造成夫妇的纠纷、家庭的不和、社会的不安,这个责任实在太大了。所以婚姻的家庭及社会责任实在不容忽视!
5.夫妇共修.菩提眷属
因此,佛教特别重视家庭的价值,强调维护家庭的稳定;提倡夫妻间的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对于已婚者,如果有嫖妓和通奸行为,必须严厉谴责:「不满意于自己的妻子,与娼妓厮混,与他人的妻子纠缠,这是人类毁灭的原因。」《长阿含.善生经》中指出:妻子对丈夫要敬爱服侍,料理家务;丈夫对妻子要提供服饰饮食,忠诚爱护。
经中教导青年善生:要尽到夫妻之间的伦理责任,为每天应礼拜的六方之一。丈夫应敬妻、怜念妻子,妻子应爱念夫主、重爱敬夫、恭敬于夫。为人之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1.怜爱,爱妻子;2.不轻慢,尊重对方;3.供给衣物化妆品;4.委付家事;5.念妻亲亲,善待妻子的亲属。为妻者则以五事「敬顺」其夫:1.爱敬关怀;2.备设衣食,照顾好丈夫的生活;3.和言实语;善摄眷属,善于教育子女,尊长敬老,和睦家庭。
《玉耶女经》中,佛陀教导少妇玉耶:为人妻妇,应做爱夫如母爱子的「母妇」、如妹事兄的「妹妇」、如良朋益友的「知识妇」,或孝敬公婆、善于持家的「妇妇」,服侍夫婿如婢事主的「婢妇」,不做「怨家妇」、「夺命妇」。
所以,妻子要身兼母妇、臣妇、婢妇、夫妇、妹妇之职,把丈夫当成孩子一样疼爱,当成君王一样敬重,当成主人一样顺从;像夫妇一样互相敬重,像兄妹一样相互提携。丈夫要当君子怜惜妻子,当英雄保护妻子,当劳工为妻子服务,当禅者给家庭欢笑幽默,当个养活家庭的责任者。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对夫妻间的关系也有精辟的论述:他在《覆周法利书二》中说,夫妻之间,当常以悦亲之心为念。夫妻互相恭敬,不可因小嫌隙,或致夫妻不睦,以伤父母之心。
当代弘扬人间佛教的大德们,都将教导人们如何正确处理情爱、和谐家庭作为佛法实践的重要内容。如《星云日记》说:人间佛教对夫妻感情的看法是:「只有爱,才能赢得爱,恨永远是得不到爱的。」夫妻相处彼此要真诚,互相忍耐与包容,好话不怕多讲,会讲好话,懂得赞美,如《华严经》中言:「常作润泽语、柔软语、闻者喜悦语,善入人心语。」加上互相时时制造欢乐气氛,这样充满关爱且富有幽默感的家庭,必然是和乐而幸福的。
6.情爱欲望.净化超越
如此的话,婚姻就会提升到第三层次,就是「破」和「立」同时存在。有些在家佛弟子,他们懂得了佛法后,明白到情爱与欲望的危害性,知道这是烦恼的根本,但他们不能离开现实社会中的家庭、夫妻、工作、人际等关系,所以他们以清净的心,用人生的智慧,从事人间的工作、履行人生的责任──在工作中把工作做好,在家庭中把家人照顾好,在朋友中与朋友相处好。在社会上不刻意追求金钱、地位,但亦不妨拥有地位、金钱,只要内心是清净的,用正确的思想,将两者好好地结合,好好地运用,即不失为好事。
夫妻生活仍然依旧,但不贪着──不以欲望为出发,不以执着心而行事,自己超越的同时,使对方慢慢地受影响,渐渐地也超越出来。这个转变与净化的过程,有些人比较快,有些人比较慢。
如果是出家人,则完全离欲清净,把所有的身心都投入到佛法的修行与弘法利生的事业中去,以自心的解脱无碍去摄受、度化一切有情。
如是独身的居士,则身居红尘其行清净,身虽未出家,而心已出家,也就与出家无异了。
最后,通过修证,完全超越男女、超越世俗,通达了世俗、通达了众生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现象,对一切的存在都以道的智慧去体现。到这时候,他可以超越睡眠、饥渴、冷暖等生理的执着,这些境界他都可以超越。而在超越的同时,他又在这世上做一切事业,来接引众生,教化众生。这是第四阶段,也就道的阶段。
以上四个层次,既可以分开,亦可以融和,四个即是一个,这取决于个人的智能,最终这四层次都是要超越的。要在红尘滚滚的波浪中还能保持清醒与清净,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与觉悟。
结 语
婚姻,为居家俗人的终身大事。以世间法来说,没有任何事情,比建立与维持美满幸福的家庭来得重要、来得更有意义。夫妻之间的感情,包含了友情、亲情与恩情。夫妻相爱,除了要同甘共苦,还必须互相勉励与尊重。有人提出:夫妇和谐的诀窍,是彼此尊敬,尊重对方的自由,看轻自己的利害,不算旧账,不要计较,不要比较。做好丈夫的秘诀是:「吃饭要回家,身边少带钱,出门成双对,出门有去处。」而做好太太的秘诀则为:「温言慰辛劳,饮食有妙味,家庭像乐园,凡事要报告。」这真是相当的有意思。
祥和的气氛、幸福温暖的家庭,是需要以智慧来建立、以凈化的爱心──慈悲来维持。如果是真心相爱的配偶,就会心甘情愿,在任何时间与空间,尽自己的所有能力,去做每一件让对方感到幸福与快乐的事,自然必定能从对方身上得到相应的回报。
虽说婚姻中有太多的变数与不稳定性,但有责任、有情感且有智慧的人,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能巩固婚姻基础的行为。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就因为知道婚姻的道路荆棘丛生,有太多的不定性,人们才需要更珍惜、更专注于爱情。唯有这样,人世间的家庭,才能幸福、祥和与美满!
(全文完)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佛教的婚姻观(宽运法师)》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