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涅槃不是由因缘造成的,叫做无为法,也就是非因缘造作的法。一切法可以归纳在有为法和无为法这两类中。
现在,法的存在方式又是如何呢?比如,江河、山峰、原子、电子,或者心识、涅槃、光明等,是以何种方式存在呢?这是一大问题,即是抉择万法是怎样存在的,是有自性还是没有自性?
【就彼等法而言,也只是未观察而似乎实实在在有那样地耽著,然而如果以离一多因等正理作观察,则粗与细的有事何处也不成立,通达无基离根,对此称为通达法无我。】
我们的心识前有眼耳、有苦集灭道、有色声香味触法、有此、有彼,这些法的“有”是哪种方式的有?这些法,只是我们没有观察时,看起来实实在在是有,然后心一直耽著它有。但是,如果用离一多因等正理作观察,粗大事物或微小事物都没有一点成立的地方,这样通达万法无基离根,叫做通达法无我。
大家注意到,这里抉择“通达法无我”的体相时,用了“无基离根”这样的词语。什么是无基离根?为什么这里要用“无基离根”这一词语?以下我们就解释这两个问题。
一、无基离根的涵义:
要懂“无基离根”,首先要知道基、根。基和根在描述的侧面上稍有不同,基是说依处,就像搭积木,搭成的显现都是依止每一块积木,这个积木相当于是基。根是产生的根源,比如放映机,所放映的画面都来自一个源头,这个放映源相当于是根。
一般人的观念里,认为世界一定有实有的存在基础、显现根源,这是因为他有实执,害怕如果没有实有基础,就无法建立庞大的世界,他认为肯定有“基”或“根”,以这个基或根就构成或显现了宇宙万法,否则就不行。
有事宗听到没有基、离根,它接受不了。他们说:怎么可能没有基?难道没有线能出现衣服吗?比如,唯识家认为识要实有,由识实有才能显现万法,没有它就像没有土就没有瓶一样。物理学家也认为物质世界肯定有基,他们认为是由基本粒子构成了宏观世界,后来说是场,场也是实体,这是因为他的心执著世界的形成要有一个根基,否则就无法安立世间万法的显现,他不能接受从空性中能显现万法的道理。
真正观察万法时,一切粗粗细细的事物无论何时也没有成立过,也就是,通过离一多因等正理,一直观察下去得不到一点实体,最后就通达万法原来无基离根,万法的本体原来是一味的大空性。所以经中讲“一切法如同芭蕉”,芭蕉这个比喻就是说,不分析的时候,看起来有一棵坚实的芭蕉树,让人产生这树有实体的错觉,但是一片片剖开来看,却得不到一点实体。
比如一张桌子,一般认为虽然粗大的桌子不存在,但在微观层面上,它肯定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虽然粒子间有空间、有运动、有组合,但基本粒子是一种实体;或者唯识家认为桌子是自心显现的,能显现桌子的现基心识是有实体的,他们对万法观察到底的时候,承许究竟中有实体的基。但是按照中观的正理观察,是得不到任何实体的,这叫无基离根。基是所依止处,即世界赖以形成的基础,根是万物从此出生的根源,有事宗都认为应该有这样的东西实有存在,否则就无法构成整个器情世界,然而一切都是从空性中显现的。
这样就看到无我平等周遍在一切法中,成为一切法的法性。经中常用海水一味来比喻。为什么说是一味平等?因为观察任何法,都见是空性的、无我的,就像一切海水同是咸味一样,所以叫一味大平等性。
人我只是万法里的一法,万法就像大海,人我就像海中的一滴水。经上说,小乘证的空性无法和大乘相比,一个像虫咬的芥子里的虚空,一个像太虚空。为什么呢?因为万法无量无边,人我只是万法中的一个法,就像海里的一滴水,因为只证了这一法的空性,剩下无数种法都没有证空性,所以所证如同芥子里的空,大乘证悟周遍一切法的空性,所以所证如同太虚空,这才是圆满证悟空性。
二、为什么这里用“无基离根”这个词?
原因是这里在认定圆满通达法无我的法相,因为“无基离根”才能简别有事宗。
佛教从小乘开始就有通达无我,但只有中观宗才圆满通达法无我。换句话说,其它有部、经部和唯识宗都承许胜义中有实有的基或根,比如小乘承许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实有,这是构成庞大世界的元素,所以他们承许有实有的基。唯识宗认为二取全是虚假的,一切二取的相都是由依他起识自现的,这个现基依他起识应当是实有的,就像梦里的二取显现全是假的,但现基的梦心是有的。所以他们对万法抉择到最究竟时,都承许有实有的基。现在讲“无基离根”就是推翻了一切实有的基或根,由此才显示出万法平等一味的大空性,连微尘、刹那、心识都是本体空的。这样通达,才是中观宗的通达法无我。
(二)合说
所谓合说,就是把分说的两种我执、两种我、两种通达无我合起来抉择它们的共相。
【因此,所破补特伽罗或瓶等诸法由自性成立或谛实,称为人我或法我。这二我除了仅仅是以迷乱识缘取之外,若观察则丝毫不成立,对此称为人无我和法无我。】
分四:1、什么是所破 2、区分“由自性成立”和“观待因缘成立” 3、观察时丝毫不成立二我 4、二我只是以迷乱识缘取
1、所破
所破,是补特伽罗和瓶等法由自性成立或者谛实,也就是人我和法我。这里包含两类,一是补特伽罗,二是排除补特伽罗的宝瓶、柱子、微尘、心识等等,这两样如果是由自性成立或谛实,就称为人我和法我。“谛实”是自空中观的术语,意思是由自性成立。
我们以往认为有这样的谛实我,其实这只是我们心里遍计的我。为什么要遮破“我”呢?因为不破“我”,就生不起无我的认识,所以必须遮破。人们抉择诸法实相有种种不同的观点,但正确的答案只有一种,所以在抉择实相时,一切和实相不符合的观点都成为正理的所破,叫理所破。这里所破就是人、法由自性成立或谛实。
2、区分“由自性成立”和“观待因缘成立”
举例说,房屋有两种成立方式,一是房屋由自性成立,二是房屋观待因缘成立。观待因缘成立,就是因和缘和合时才成立房屋,因缘不具足,就无法形成;由自性成立,就是不必要观待任何其它法,房屋以自身的体性就这样成立。
又比如,饭是怎样成立的,如果是由自性成立,那就不必观待水、火、米等的因缘,应该原本就有米饭,这样就成了不用加米、烧火也有饭,但实际上,它是由水、火、米等因缘和合才产生的,所以饭是由因缘而成立,不是由自性而成立。
比如有情,不是由十二缘起怎么会造成流转生死?不是由无明、行、识等等因缘的差别,怎么会造成种种不同的眼耳鼻舌身意?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有情现象也是观待因缘而成立的。
3、观察时丝毫不成立二我
对凡夫来说,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本来没有见过实有的事物,真正捣鬼的是和前五识相应的第六分别意识。在前五识取境的时候,相应的第六意识带一个总相,如果没有依照圣教如理观察,那这个总相就是不合理的总相,但凡夫愚笨误以为真实。比如这里,第六意识带一个谛实的总相,我们相信它误认为事物是实有的,这样所执著的谛实之法,就是所谓的我。其实一个个观察,找不到任何由自性成立的法,比如在一条大街上观察,街道、树木、人流、高楼、车辆,哪一法是由自性成立的?砖是由自性成立的吗?树叶是由自性成立的吗?人穿的衣服是由自性成立的吗?高楼是由自性成立的吗?轿车是由自性成立的吗?其实对诸法一一观察,没有一个不是因缘所生的法,绝对找不到由自性成立的法。
4、二我只是以迷乱识缘取
刚才所说的由自性成立的人和法,即人我和法我,都是迷乱识缘取。意思是,这只是自己的心错乱,以错乱识在缘取,真正观察的话,一点也不成立,这叫做人无我和法无我。
论中这句“仅仅以迷乱心识缘取”很重要,迷乱就是错乱。什么是错乱?由自性成立的人和法本来没有还显现有,就是错乱。
我们看看分别识是何等愚笨。他在缘一个法时,就只固定地缘到这一个显现方面,在同一刹那时,见不到其他方面。比如,路边见一棵树,就固执在当下这棵树的显现上,死死定在这方面,认为是由自性成立的树,其实,这时心识已经落在错乱中。为什么?因为正当这样缘取时,树的真相已隐没不见,这时想不到这棵树本来是没有的,只是由树苗、水、土、阳光、人的栽种等因缘和合,才出现这棵树。所以这棵树不是由自性成立,它过去不可得,现在正显现时也得不到实体,未来也不可得。
可见所谓谛实的树,只是当下迷乱识在缘取,只是这一点点,其它什么也没有,实际上,路边根本就没有谛实的树。
再观察路边的一座大楼,在心前显现时,心就固执在这一刹那的显现上,认为有谛实的大楼,这时心识已经错乱,只要还没有舍弃它,就不可能见到大楼的真相。心是这样愚笨,见不到大楼的缘起、见不到大楼的无自性。其实,并不是由自性成立的大楼,这是由钢筋、水泥、木材、玻璃等等组合出来的,就是正显现时也得不到实体。所以大楼是什么呢?除了迷乱识缘取之外,真实中根本不成立。这样多观察,就知道本来没有人我和法我,只有自己的错乱识在缘取。
【通达如是无我之识,称为通达无我。】
原先认为有我的识,叫做我执。现在从理上抉择这些法是无我的,就是以理破除了我,内心真正通达了无我时,这个通达的心识叫做通达无我。还是落在心上。
原先念念认为有我,这种心的状态叫我执,现在刚好在观念上翻了身,通达到一切一切的法都无我,这种通达无我的心叫做通达无我。“通”就是认识上没有障碍,“达”就是已经达到无我的认识层面。
问:前面已…
《抉择二无我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