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抉擇二無我講記▪P2

  ..續本文上一頁、涅槃不是由因緣造成的,叫做無爲法,也就是非因緣造作的法。一切法可以歸納在有爲法和無爲法這兩類中。

  現在,法的存在方式又是如何呢?比如,江河、山峰、原子、電子,或者心識、涅槃、光明等,是以何種方式存在呢?這是一大問題,即是抉擇萬法是怎樣存在的,是有自性還是沒有自性?

  

  【就彼等法而言,也只是未觀察而似乎實實在在有那樣地耽著,然而如果以離一多因等正理作觀察,則粗與細的有事何處也不成立,通達無基離根,對此稱爲通達法無我。

  我們的心識前有眼耳、有苦集滅道、有色聲香味觸法、有此、有彼,這些法的“有”是哪種方式的有?這些法,只是我們沒有觀察時,看起來實實在在是有,然後心一直耽著它有。但是,如果用離一多因等正理作觀察,粗大事物或微小事物都沒有一點成立的地方,這樣通達萬法無基離根,叫做通達法無我。

  大家注意到,這裏抉擇“通達法無我”的體相時,用了“無基離根”這樣的詞語。什麼是無基離根?爲什麼這裏要用“無基離根”這一詞語?以下我們就解釋這兩個問題。

  一、無基離根的涵義:

  要懂“無基離根”,首先要知道基、根。基和根在描述的側面上稍有不同,基是說依處,就像搭積木,搭成的顯現都是依止每一塊積木,這個積木相當于是基。根是産生的根源,比如放映機,所放映的畫面都來自一個源頭,這個放映源相當于是根。

  一般人的觀念裏,認爲世界一定有實有的存在基礎、顯現根源,這是因爲他有實執,害怕如果沒有實有基礎,就無法建立龐大的世界,他認爲肯定有“基”或“根”,以這個基或根就構成或顯現了宇宙萬法,否則就不行。

  有事宗聽到沒有基、離根,它接受不了。他們說:怎麼可能沒有基?難道沒有線能出現衣服嗎?比如,唯識家認爲識要實有,由識實有才能顯現萬法,沒有它就像沒有土就沒有瓶一樣。物理學家也認爲物質世界肯定有基,他們認爲是由基本粒子構成了宏觀世界,後來說是場,場也是實體,這是因爲他的心執著世界的形成要有一個根基,否則就無法安立世間萬法的顯現,他不能接受從空性中能顯現萬法的道理。

  真正觀察萬法時,一切粗粗細細的事物無論何時也沒有成立過,也就是,通過離一多因等正理,一直觀察下去得不到一點實體,最後就通達萬法原來無基離根,萬法的本體原來是一味的大空性。所以經中講“一切法如同芭蕉”,芭蕉這個比喻就是說,不分析的時候,看起來有一棵堅實的芭蕉樹,讓人産生這樹有實體的錯覺,但是一片片剖開來看,卻得不到一點實體。

  比如一張桌子,一般認爲雖然粗大的桌子不存在,但在微觀層面上,它肯定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雖然粒子間有空間、有運動、有組合,但基本粒子是一種實體;或者唯識家認爲桌子是自心顯現的,能顯現桌子的現基心識是有實體的,他們對萬法觀察到底的時候,承許究竟中有實體的基。但是按照中觀的正理觀察,是得不到任何實體的,這叫無基離根。基是所依止處,即世界賴以形成的基礎,根是萬物從此出生的根源,有事宗都認爲應該有這樣的東西實有存在,否則就無法構成整個器情世界,然而一切都是從空性中顯現的。

  這樣就看到無我平等周遍在一切法中,成爲一切法的法性。經中常用海水一味來比喻。爲什麼說是一味平等?因爲觀察任何法,都見是空性的、無我的,就像一切海水同是鹹味一樣,所以叫一味大平等性。

  人我只是萬法裏的一法,萬法就像大海,人我就像海中的一滴水。經上說,小乘證的空性無法和大乘相比,一個像蟲咬的芥子裏的虛空,一個像太虛空。爲什麼呢?因爲萬法無量無邊,人我只是萬法中的一個法,就像海裏的一滴水,因爲只證了這一法的空性,剩下無數種法都沒有證空性,所以所證如同芥子裏的空,大乘證悟周遍一切法的空性,所以所證如同太虛空,這才是圓滿證悟空性。

  

  二、爲什麼這裏用“無基離根”這個詞?

  原因是這裏在認定圓滿通達法無我的法相,因爲“無基離根”才能簡別有事宗。

  佛教從小乘開始就有通達無我,但只有中觀宗才圓滿通達法無我。換句話說,其它有部、經部和唯識宗都承許勝義中有實有的基或根,比如小乘承許無分微塵和無分刹那實有,這是構成龐大世界的元素,所以他們承許有實有的基。唯識宗認爲二取全是虛假的,一切二取的相都是由依他起識自現的,這個現基依他起識應當是實有的,就像夢裏的二取顯現全是假的,但現基的夢心是有的。所以他們對萬法抉擇到最究竟時,都承許有實有的基。現在講“無基離根”就是推翻了一切實有的基或根,由此才顯示出萬法平等一味的大空性,連微塵、刹那、心識都是本體空的。這樣通達,才是中觀宗的通達法無我。

  

  (二)合說

  所謂合說,就是把分說的兩種我執、兩種我、兩種通達無我合起來抉擇它們的共相。

  【因此,所破補特伽羅或瓶等諸法由自性成立或谛實,稱爲人我或法我。這二我除了僅僅是以迷亂識緣取之外,若觀察則絲毫不成立,對此稱爲人無我和法無我。

  

  分四:1、什麼是所破 2、區分“由自性成立”和“觀待因緣成立” 3、觀察時絲毫不成立二我 4、二我只是以迷亂識緣取

  

  1、所破

  所破,是補特伽羅和瓶等法由自性成立或者谛實,也就是人我和法我。這裏包含兩類,一是補特伽羅,二是排除補特伽羅的寶瓶、柱子、微塵、心識等等,這兩樣如果是由自性成立或谛實,就稱爲人我和法我。“谛實”是自空中觀的術語,意思是由自性成立。

  我們以往認爲有這樣的谛實我,其實這只是我們心裏遍計的我。爲什麼要遮破“我”呢?因爲不破“我”,就生不起無我的認識,所以必須遮破。人們抉擇諸法實相有種種不同的觀點,但正確的答案只有一種,所以在抉擇實相時,一切和實相不符合的觀點都成爲正理的所破,叫理所破。這裏所破就是人、法由自性成立或谛實。

  

  2、區分“由自性成立”和“觀待因緣成立”

  舉例說,房屋有兩種成立方式,一是房屋由自性成立,二是房屋觀待因緣成立。觀待因緣成立,就是因和緣和合時才成立房屋,因緣不具足,就無法形成;由自性成立,就是不必要觀待任何其它法,房屋以自身的體性就這樣成立。

  又比如,飯是怎樣成立的,如果是由自性成立,那就不必觀待水、火、米等的因緣,應該原本就有米飯,這樣就成了不用加米、燒火也有飯,但實際上,它是由水、火、米等因緣和合才産生的,所以飯是由因緣而成立,不是由自性而成立。

  比如有情,不是由十二緣起怎麼會造成流轉生死?不是由無明、行、識等等因緣的差別,怎麼會造成種種不同的眼耳鼻舌身意?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有情現象也是觀待因緣而成立的。

  

  3、觀察時絲毫不成立二我

  對凡夫來說,前五識(眼耳鼻舌身)本來沒有見過實有的事物,真正搗鬼的是和前五識相應的第六分別意識。在前五識取境的時候,相應的第六意識帶一個總相,如果沒有依照聖教如理觀察,那這個總相就是不合理的總相,但凡夫愚笨誤以爲真實。比如這裏,第六意識帶一個谛實的總相,我們相信它誤認爲事物是實有的,這樣所執著的谛實之法,就是所謂的我。其實一個個觀察,找不到任何由自性成立的法,比如在一條大街上觀察,街道、樹木、人流、高樓、車輛,哪一法是由自性成立的?磚是由自性成立的嗎?樹葉是由自性成立的嗎?人穿的衣服是由自性成立的嗎?高樓是由自性成立的嗎?轎車是由自性成立的嗎?其實對諸法一一觀察,沒有一個不是因緣所生的法,絕對找不到由自性成立的法。

  

  4、二我只是以迷亂識緣取

  剛才所說的由自性成立的人和法,即人我和法我,都是迷亂識緣取。意思是,這只是自己的心錯亂,以錯亂識在緣取,真正觀察的話,一點也不成立,這叫做人無我和法無我。

  論中這句“僅僅以迷亂心識緣取”很重要,迷亂就是錯亂。什麼是錯亂?由自性成立的人和法本來沒有還顯現有,就是錯亂。

  我們看看分別識是何等愚笨。他在緣一個法時,就只固定地緣到這一個顯現方面,在同一刹那時,見不到其他方面。比如,路邊見一棵樹,就固執在當下這棵樹的顯現上,死死定在這方面,認爲是由自性成立的樹,其實,這時心識已經落在錯亂中。爲什麼?因爲正當這樣緣取時,樹的真相已隱沒不見,這時想不到這棵樹本來是沒有的,只是由樹苗、水、土、陽光、人的栽種等因緣和合,才出現這棵樹。所以這棵樹不是由自性成立,它過去不可得,現在正顯現時也得不到實體,未來也不可得。

  可見所謂谛實的樹,只是當下迷亂識在緣取,只是這一點點,其它什麼也沒有,實際上,路邊根本就沒有谛實的樹。

  再觀察路邊的一座大樓,在心前顯現時,心就固執在這一刹那的顯現上,認爲有谛實的大樓,這時心識已經錯亂,只要還沒有舍棄它,就不可能見到大樓的真相。心是這樣愚笨,見不到大樓的緣起、見不到大樓的無自性。其實,並不是由自性成立的大樓,這是由鋼筋、水泥、木材、玻璃等等組合出來的,就是正顯現時也得不到實體。所以大樓是什麼呢?除了迷亂識緣取之外,真實中根本不成立。這樣多觀察,就知道本來沒有人我和法我,只有自己的錯亂識在緣取。

  

  【通達如是無我之識,稱爲通達無我。

  原先認爲有我的識,叫做我執。現在從理上抉擇這些法是無我的,就是以理破除了我,內心真正通達了無我時,這個通達的心識叫做通達無我。還是落在心上。

  原先念念認爲有我,這種心的狀態叫我執,現在剛好在觀念上翻了身,通達到一切一切的法都無我,這種通達無我的心叫做通達無我。“通”就是認識上沒有障礙,“達”就是已經達到無我的認識層面。

  問:前面已…

《抉擇二無我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