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苦口忠言▪P3

  ..续本文上一页亿的人都已经迷进去了,这种共业一旦形成潮流,就成了无法收拾的局面。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完全可以看到,业增长广大的现象。所有有智慧的人都应该懂得防微杜渐的道理。在一种不良因素刚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要迅速切断。不然等它发展成气候,就无法控制了。这就像一点毒素侵入体内,如果不能迅速遏制,那么很快就会漫布全身,把人毒死。

  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它的染污信息量、影响面和对人的危害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电视。我们应该观察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染污源,这是一个能让相续毁灭的最高危地带。如果按这股趋势发展下去,最终人类会断送在网络上。所以处在这种形势下,每个人都要好好思考一番。

  用手机、上网是初学者修行的大障碍

  比如,我们在学过一段法义之后,特别重要的是自己下来时要反反复复地思维,把听到的法义融会贯通,真正消化在自己心里。

  那么思维就需要有安静的环境,在没有人的寂静地方,远离人、事的干扰,才能静下心来心缘在法义上,从方方面面作详审地观察。尤其是那些甚深的法、微妙的法,这样殊胜、微细的内容,对心态的要求更高。如果心力不集中,连在心里忆念一下都不可能,不用说深入展开,更不用说集中思维的火力突破难关。所以说大概略略的讲一点,听一点,说一点,这些法义好象没有什么大障碍、不能趣入的感觉,但是讲的法深一点、微细一点,那么这些内容必须要心力集中,不是散散乱乱的状态当中能够深入,能够通达的。

  如果我们使用手机,或者在家里安电话,和外界有很多联系,那在思维的期间,来一个电话就会把思维的法彻底打断。等到通完电话,反观一下自己的心就知道,心识早已移动了成百上千次,再拉回来需要作很长时间的加行,才能安下心来继续思维。如果在一个下午当中,连续来过四、五个电话,那整个下午已经七折八扣,什么思维也作不到。假使在谈话时动了烦恼,那么有可能一整天都处在不寂静的心态当中,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但是很多人还意识不到说话和心态有极密切的关系。口一动,心就在动。只要口没缘在法上,语言就不寂静。语言不寂静,心就不寂静。不需要多久就会让心态发生很大的改变。比如,有时我们念诵、修法,作得很精勤的时候,心会出现安祥的状态。但是一打电话,说了世间的杂语,这些觉受很快就会消失。所以大家要记住“话说多了心就会散”。《长阿含经》中说:“出家修道,诸所应行,凡有二业,一曰贤圣讲法,二曰贤圣默然。”佛陀也告诉弟子,修道人在语业方面,要么讲经说法,要么默然用功。但是有了手机确确实实是增长绮语的因缘。这个地方,大家一定要观察清楚。手机是什么呢?手机就是提供你随心所欲说绮语的造业工具。如果我们不用手机、不在家里安座机,只是有重要事情的时候才使用公用电话,这就是很好的保护心相续的做法。因为这样就约束了我们的心,无形之中控制了绮语和由语言滋生的黑业。

  相反来讲,一般有了手机、有了座机,就给绮语大开了方便之门。我们知道,造业的工具是形成业力的重要因素。比如,杀生习气重的人,禁止他带枪、用枪,就是切断他造杀业的途径,如果放任他带枪,他一摸到枪,就想去打猎,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用手机也是这样,自从手机普及之后,人们随身带着手机形影不离,上车时打手机,下车时打手机,排队时也打手机,甚至上厕所时也打手机。手机造成的结果就是口业加倍地增长,甚至人失去了自控的能力,散乱心非常严重。所以,如果在一个清净道场开许僧众使用手机、家里安座机,打成习惯了,手机肯定是天天放在包里、塞在身上,一出经堂的门就拿出手机这是肯定的,一拿出手机来就边走边打,打惯了,就成了外表上是个出家人的形象,里面是在家人的相续,这就彻底失坏了出家的意义。

  有人谈到打电话对他修行造成的影响。他说:有一天,我正缘着一段法义,思维轮回的过患。一想到自己无始以来沉沦在生死苦海当中,内心变得沉重,很悲哀。这时来了一个电话,我说了一些世间话语。我放下电话再反观自己的心,悲哀的心情早已离我而去,乐执的颠倒又重新覆盖了我的心,以后我没有生起过那样的善心状态。

  这个例子提醒我们,对初学者来讲,最好不要和世间的杂染因缘接触。大家要观察这其中的道理,这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心和心之间,有相互的作用。对方的语言可以直接影响自己的心态。我们和世间人接触多了,他说的、想的多数是和修行无关的内容,而自己是个初学者,相续里的世间习气很重,所以一谈起来,大多数变成增长贪嗔痴的世间语言。

  比如说,你在修出离心、观轮回是苦,再再地观修所缘境,心态就会开始向厌离的方面转变。但是如果在刚出现微弱的变化时,又打电话谈论轮回享乐的事,就成了毁坏修法、让觉受消失的因缘。我们谈世间的话题时,兴趣勃勃,贪执心现行得很强,不知不觉当中修法所出现的那点火星就会被颠倒分别的大风吹灭了。或者,我们经过几天地持咒专修,心态上出现一点清净的状态,一打电话和家里人联系,动了感情,马上情绪就变得杂乱。或者,我们在和可爱的对境通电话时,容易动贪心;在和不可爱的对境通电话时,容易动嗔心。而且,随着交谈世间法,会生起各种各样的不清净心态。

  我们持咒、念佛需要护好口、护好心,不然就没有多大的效果。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在通电话时动了贪嗔,或者散乱、放逸,随后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当中,这些烦恼的心所一直起作用,结果数量上看起来念了不少,其实要找两三句念得清净的也没有。连打电话都是这样,何况在网上散乱呢?一个人在网上散乱,只见到他相续里的染污念头起伏不断,下了网就会发现身心已经受了很大的染污,这样还没修到一点佛法的东西,已经亏了一大半,到哪一天才能真实得到佛法的受用呢?非常非常困难啊。

  总之,我们要知道,打电话最容易受感染,对方是什么样的心态,谈的是什么话题,心一和它同步,就开始被转了。我们也要知道,现在真实修行的人不算多了。即使是佛教徒一般口里也不会去谈佛法,不会去说苦、空、无常、无我等等,多半愿意谈世间的杂话,所以打电话只会障碍修法。

  下面做一个小结:

  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做修,然后才明白在实修时用手机是背道而驰的颠倒行为。什么是修呢?就是要让心持续安住在善所缘上,绵密地护持,不让它间断,这个就是真正的修。如果我们相续当中没有颠倒心,那也用不着修行。修行就是要把颠倒的心转成不颠倒,这要用很大的功夫才能真正奏效。这个颠倒心是指我们是不自在的,我们是随着自己的心转动,而心又是跟着烦恼等的障碍发起罪恶,修就是要让心随自己自在,能按自己所想那样,安住在善所缘当中。

  现在看清楚这个所缘,这里有两方面,一种是修法的善所缘,一种是违背修法的恶所缘。如果我们能把所缘境换成所修的善所缘,久而久之,就可以改变原来的心理习惯,这样才能生起修量。为了达到这一点,就要在安静的环境里,不受外缘干扰,持续地串习。就是下座的时候,在行住坐卧四种威仪当中心里也要尽量缘着所修的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打个比方,一壶水要烧到一百度才能开,如果中间烧烧停停,刚有点热又冷却,这样烧到哪一年才能烧开呢?同样的道理,如果用手机和外界联系,心一换所缘境,所修的那一点,很快就会消失。

  由于这样的原因,修行人安住寂静处、不用手机、不安座机、不上网是决定修行成功的极为关键因素。佛在《正法念处经》当中说:“精勤修行,则得见谛,是故应当旷野寂静,一心正念,离于一切多语言说,一切亲旧知识,来去相见。”(佛说,精进勤奋地修行就能见到真谛。所以应当在空旷寂静的地方,其它世间的想法完全放下来,只是一心正念,远离一切多语多言,也远离一切亲友、过去曾经认识的人,又远离一切交际应酬,互相串门、闲聊等等。)佛在《阿含经》当中也说:“乃至成就三明,灭除暗冥,得大智明,皆由精勤修习,乐静独居,专念不休之所致也。”(乃至成就照见过去、现在、未来诸法的三种明,灭除无明愚暗,得到大智慧光明,都是精勤修习,欢喜寂静独处,专心致志、持续不间断而造成的。)佛又在《遗教经》上说:“心者制之一处,无事不办。”(能把心专注地投入在一个地方,没有事情成办不了的。)

  3G时代的来临

  3G,中文涵义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在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拟手机(1G)只能进行语音通话,在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数字手机(2G)增加接收数据的功能,比如浏览网页或接受电子邮件;第三代(3G)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数据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并能流畅地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3G手机什么时候开通呢?根据官方消息,明年会覆盖各个省会城市(说明年,大家都知道,再过十几天就到了明年,所以很快就到了)。2010年会在全国全面铺开。

  第三代手机产生之后,可以直接在手机上收看电视、电影、音乐节目,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步行还是行车,都能高速上网,速度保守估计能达到现在电脑宽带上网速度的2到4倍。(所以,上网速度远远超过现在的电脑宽带。)

  我们知道,在1995年出现的第一代模拟手机,只能进行语言通话,而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数字手机,增加了接收电子邮件和浏览网页等功能,但是不能流畅地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等。到了第三代手机,大家不能把它理解成只是一种通话的工具,事实上,这是一种功能高级、速度极快的多媒体手机。手机原来只是一台移动电话,或者接收电子邮件、…

《苦口忠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抉择二无我讲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