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 六十四种技术:古印度流行的艺术性技能,包括属于文化、体育等技艺的三十种,属于演唱、器乐的十八种,属于声乐的七种,属于舞蹈的九种。
[17] 善构言:善于组织语言,指善巧声明。
[18] 一切诸量:因明。
[19]《正理滴论》:印度法称论师因明七论之一,是部解释因明本体的论典。
[20] 加行道一分真实三摩地:加行道四位中的“入真如一分定”,四位是煖、顶、忍、世第一法位。忍位,藏文直译是入真如一分位。
[21] 能飞聚落:古印度地名。
[22]《大毗婆沙论》:佛圆寂后,由优婆俱多等五百位阿罗汉在北印度集体写成的一部论典,唐代玄奘大师从梵文译为汉文。
[23] 根本四部:指小乘声闻四派,即由迦叶所传大众部,由罗睺罗所传根本说一切有部,由迦旃延那所传上座部,由优波离所传正量部。
[24] 能映覆戒:戒香寺,梵语“止迦摩啰室啰”,“室啰”是戒之义,“止迦摩啰”译为“映覆”或“香”。
[25] 四本部:一切有部、大众部、上座部及正量部。
[26] 大师四众:大师佛陀的四众弟子。
[27] 立三昧耶王:建立三昧耶王本尊。
[28] 雄猛世自在:观自在本尊。
[29] 等:包括胜乐金刚和欢喜金刚。
[30] 寂静:贤得巴的义译。
[31] 宝贤译师:大译师仁青桑波。
[32] 胜生:谓菩萨示现、受生于寿命色力果报,胜过一切天人,是名胜生。
[33] 《般若灯广释》:《般若灯论》是清辨论师的著作,《般若灯广释》是观自在禁行论师对《般若灯论》所作的一部广释。
[34] 甘露胜位:一切大小乘解脱果位。
[35] 薄伽梵:佛的名号。
[36] 余翻此:余说与此相反。
[37]《释菩提心论》:龙树菩萨所造。
[38]《释量论》:法称菩萨所造。
[39] 胜者母:般若经,般若为胜者佛陀之母,故称胜者母。
[40] 方广藏:十二部经中一部,凡佛说方正广大之真理的经典,都摄于方广藏中。《集论》云:“何等方广?谓菩萨藏相应言说。为何义故,名为方广?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所依处故,宣说广大甚深处故。”因为是一切有情利益安乐的依处,宣说甚深和广大的依处,故名方广。
[41] 曼陀罗:坛城之义。
[42] 外、内、密:“外”指声闻乘律仪,“内”指菩萨乘律仪,“密”指金刚乘律仪。
[43] 开遮:戒律有开有遮,“开”即开许之义,“遮”是遮止之义。
[44] 极相系属:二者关系非常密切。
[45] 数取趣:轮回转生之主体,有情流转,数数取诸趣者,亦即众生。
[46] 遍智正知无余胜性:“遍智”即一切种智,“正知”指无倒了知,“无余”指尽所有一切所知相,“胜性”指如所有殊胜法性。
[47] 大瑜伽师菩提宝:阿底峡尊者的大弟子。他在宁措亲近阿底峡尊者,为尊者放马和做其他事务时,从未间断过修定,故称大瑜伽师。仲敦巴圆寂后,他继位住持惹珍寺。
[48]《修次第后编》莲花戒论师所著。
[49]《白莲华》:《妙法莲华经》。
[50]《谛者品》:有者说是《陀罗尼自在王经》中的一品。
[51] 大悲偏党:有亲疏偏袒的执著。
[52] 至于一极:到达同一究竟果地。
[53] 五无间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54] 二种殊胜相应法:具有造者殊胜和法殊胜的道次第。
[55] 善覆蔽:封闭性好,一丝光都透不进来。
[56] 生人:生而为人。
[57] 梵释四王:梵天、帝释、四大天王。
[58] 禁行:“禁”是禁止,“行”是行持。
[59] 众经:有《海慧请问经》、《海龙王请问经》、《妙法莲华经》等。
[60] 舒颜:和颜悦色。
[61] 喻因至教:比喻、能成立的理由和教证。
[62] 慼:忧恼。
[63] 阿庾:阿僧祇。
[64]《毗奈耶经》:《戒律根本颂》。
[65] 博朵瓦:仲敦巴尊者三大弟子之一,生于1031年。尊者初出家时,就非常重视因果,曾管理札觉寺一年,但期间从未比其他僧众多喝过一杯奶酪,行为如此严谨。尊者智慧广大,对经典通达无碍,本想隐姓埋名到康区觅一静处专修,但28岁至惹珍寺拜见仲敦巴尊者时,生起了很大的信心,便留住惹珍寺学法。尊者从仲敦巴圆寂后至50岁之间,专重于自修。51岁后,才弘法摄受徒众,日常有一千余人随他学法,居无定处。所讲之法,以《菩提道炬论》为主,也常宣说《大乘庄严经论》、《菩萨地》、《集学论》、《入行论》、《本生论》、《集法句论》,世称“噶当六论”。尊者所讲的经论,所有文义都结合修行,一字不漏。“噶当”之名从此大振。晚年创建博朵寺,驻锡于此弘法,1105年圆寂,住世75年。
[66] 至言:佛经。
[67] 解释:论典。
[68] 各各乘:声闻、缘觉、菩萨等乘。
[69]《分辨教》:《毗奈耶经》。
[70] 衔:马嚼子,置于马口中,用以驾驭烈马。
[71] 朴穷瓦:仲敦巴尊者三大弟子之一,生于1031年。曾亲近阿底峡尊者,在尊者圆寂后又依止仲敦巴。仲敦巴为他广说四谛法门,并将噶当派的秘密教授全部传授予他。仲敦巴去世后,朴穷瓦入山专修,勤作供养三宝的福业而未摄受徒众,凡有请法者,则开示四谛。1106年去世,世寿76岁。
[72] 耆宿:长老。
[73] 慬哦瓦:仲敦巴尊者三大弟子之一,生于1038年,幼年时即信心淳厚,20岁时至惹珍寺亲近仲敦巴学法。仲敦巴对他说:“八万四千法蕴不易尽学,你可以善修空性。等我午饭起烟时,你独自过来。”于是,每到做饭时,他便前往仲敦巴处,因此名为“慬哦瓦”,即“侍奉者”之义。他也曾获得许多尊者传授的密法教授。仲敦巴圆寂后,他又依止大瑜伽师、阿兰若师等求学,后来通晓梵文,能译经论。凡是西藏所传密咒,尊者无不念诵,而且修持了许多福业,神通定力不可思议。1103年圆寂,世寿66岁。
[74] 黎摩子:慬哦瓦的母亲,名为“黎摩”,因此博朵瓦亲切地称呼他“黎摩子”。
[75] 施愿:咒愿,即沙门于受食等之际,以唱诵或叙述咒语之方式为众生祈愿。诸如念诵“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施者受者,俱获五常,色力命安,得无碍辩”等愿文。
[76] 一切希欲:现前增上生的善趣圆满,究竟决定胜的菩提果位。
[77]《四百论》和《释论》分别为圣天菩萨及月称菩萨所造。
[78] 善财童子:法王如意宝的前世就是善财童子。1997年在桂林漓江时,上师说:“在我的分别念当中,我好像回忆起前世做善财童子时,…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道前基础(新广论讲记1)》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