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第系列——下士道(新广论讲记3)▪P24

  ..续本文上一页是由一切有情共业增上而成。独一地狱,或由众多,或二或一,别业而成。此等形相差别非一,处所无定,若河若山,若旷野处,若所余处,若于地下,悉皆有故。”】

  《俱舍论自释》也说:如是十六种有情地狱,都是因为一切有情的共业增上而形成。独一地狱由多个、两个或一个有情的别业所形成。这些有情的形相差别不一(譬如,有柱子、树木、门栓、笤帚等形相),它们的处所也没有固定,有的在河中,有的在山间,有的在旷野,有的在其余地方,有的在地下,因为这些地方都有的缘故,而说处所不定。

  辰五、如何将忆念地狱苦转为实修

  【如是能感于彼等中受生之因,如下当说。极近易为,于日日中亦集多种,先已集者现有无量。是故不应安稳而住,应思此等深生畏怖,与彼中间唯除隔绝,悠悠之息而无余故。

  能够招感在这些地狱中受生的业因,如下文业果中将会宣说,这类业因离我们很近,很容易造集,每天都会集积多种,而且以往已经积集的业因现在已有无量。所以在业果没有成熟之前,我们不应安稳而住,应思惟这些而从心里深深发起怖畏心,因为我们和地狱仅隔一息之远而没有其他。

  【如是亦如《入行论》云:“已作地狱业,何故安稳住?”《亲友书》亦云:“诸作恶者唯出息,未断之时而间隔,闻诸地狱无量苦,如金刚性无所畏。见画地狱及听闻,忆念读诵造形相,尚能引发诸恐怖,况诸正受猛异熟?”

  如《入行论》所说:已经造作了转生地狱的业,为什么还这样若无其事地安稳而住?《亲友书》也说:造恶的人只在一息未断之时和地狱间隔(一息若断,则已成地狱众生),听到地狱的无量痛苦,你的心怎么能像金刚的自性坚固一样,无所畏惧。只是看见地狱的图画,听到地狱的描述,忆念地狱的痛苦,读诵地狱的书籍,造作地狱的形相,以这些因缘都能引发恐怖,何况身心正感受猛烈的地狱异熟果?

  【生死苦中,诸恶趣苦,极难忍受,其中复以地狱诸苦极难堪忍,于一日中,以三百矛,无间猛刺,所有痛苦,于地狱中,微苦少分,亦莫能比。诸地狱中,又以无间苦为至极。

  在各种生死的痛苦中,恶趣的痛苦极为难忍;在三恶趣中,又以地狱痛苦最极难忍,譬如在一天当中,用三百根利矛,连续不断地猛刺,这样所有的痛苦,也比不上地狱微苦之少分;在十八地狱中,又以无间地狱痛苦最为惨烈。

  【《亲友书》云:“如于一切安乐中,永尽诸爱为乐主,如是一切众苦中,无间狱苦极粗猛。此间日以三百矛,极猛贯刺所生苦,此于地狱轻微苦,非喻非能及少分。”

  《亲友书》说:譬如一切安乐中,以自心永断贪爱为最究竟的安乐;如是一切痛苦中,以无间地狱的痛苦最为粗猛。人间每天以三百根尖锐的长矛,极猛地刺透身体所生的痛苦,相比地狱的微苦,无法比喻其少分。

  【能感如是众苦之因,唯是自内三门恶行,如是知已,应尽士夫力用策励,轻微恶行莫令染著。即前书云:“此诸不善果种子,即身语意诸恶行,汝应尽力而策励,纵其尘许莫令侵。”

  能够招感如是众苦的因,唯一是自己内在身口意的恶行,这样了知之后,应当尽力策励自己,即便轻微的恶行也不要让它染著相续,即如《亲友书》所说:这些地狱恶果种子,唯一是有情身语意的恶行,所以你应尽力策励自己,即使极微尘许的恶业,也不要让它侵入相续。

  卯二、思惟旁生所有众苦分四:一、总说二苦 二、旁生之处所 三、详说旁生众苦 四、旁生之寿量

  辰一、总说二苦

  【思惟旁生苦者,谓旁生中诸羸劣者,为诸强力之所杀害。又为人天资生之具,自无自在,为他驱驰,遭其伤杀挞打损恼。

  《本地分》中宣说了旁生的两类痛苦,即互相残害苦和无自在苦。这一段思惟旁生的痛苦,就是从这两方面思惟。其中,第一句是宣说互相残害苦,第二句是讲无自在苦。

  思惟旁生的痛苦,即旁生中那些弱小的旁生被诸强力的旁生所杀害,感受种种相残之苦。而且,旁生作为人天资生的工具,自己毫无自在,被人天役使、驱驰,遭受损伤、宰杀、鞭打等损恼。

  互相残害苦,主要指野生动物所受的苦;无自在苦,主要是家畜所受之苦。

  在野生动物的王国中,弱肉强食,弱小的旁生常被猛兽猎食,所以它们恒时处在惶恐不安之中,生命没有一点保障。即便稍停休息,喝水吃草,都要十分警觉,时刻提防猛兽的袭击。稍有松懈,就会被猛兽吞食,血肉淋漓,最终只剩一副骨架。

  所有的家畜都是人天资生的工具,比如,人类饲养家畜,或为食或为药,或取其皮毛作衣服,这些猪马牛羊,毫无自在,一生受人驱使,要感受挤奶、驮运、阉割、穿鼻、耕地等役使之苦,在此期间还有鞭打足踢等伤害,几乎所有家畜最后都被宰杀,成为人们盘中的美餐。它们像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劳改犯,一直到死都是被人役使,没有半点自由。

  我们能够安居乐业,身心自由,食睡诸行都很自在,确实比旁生幸运得多。

  辰二、旁生之处所

  【《本地分》说:“与诸人天共同依止,无别处所。”《俱舍释》云:“旁生谓诸水陆空行,其处根本是谓大海,余者皆从大海散出。”

  《本地分》说:旁生和人天共处,此外没有其余的处所。《俱舍论自释》说:旁生就是指水陆空行,其根本处所就是大海,其余旁生都是从大海中流散出来的。

  人类的肉眼看不见天人、修罗、地狱、饿鬼,而旁生则和人同居一处,空中有飞禽,地上有走兽,江河湖海中有水族,旁生和人生存在同一个器世界当中。《新婆沙论》中说:旁生本来的依处是在大海之中,后来流转,遍在诸趣当中。

  辰三、详说旁生众苦

  【《亲友书》亦云:“旁生趣中遭杀害,系缚打等种种苦,诸离寂灭净善者,互相吞噉极暴恶。有因真珠及毛骨,由肉皮故而死亡,无自在故由他驱,足手鞭钩及棒打。”其中初颂,显示总苦;其第二颂,显示别苦。

  《亲友书》也说:在旁生趣当中,要遭受杀害、系缚、鞭打等各种痛苦,这些远离寂灭之因——清净善法的旁生,心识愚蒙,互相吞食,性情非常暴恶不调顺。有些旁生因为身支可以供人受用而被猎杀、屠戳,譬如,有的因为珍珠、毛骨、皮肉等被人杀死,有的因为可以被人劳作、驱驰、运载而受苦,这些旁生没有自在的缘故,被主人驱使,分别被主人用脚、手、皮鞭、铁钩、木棒等打挞。

  《亲友书》这二颂中,第一颂总示旁生的痛苦,第二颂别示不同种类旁生特有之苦。

  以下分别解释颂中难解之处。

  【言打等中,等摄驱驰及穿鼻等,此是依于由人非人作杀害等。互吞噉者,是约傍生众同分中,所为损害。

  颂词中“等”字,包括驱驰、穿鼻等痛苦,就是指依于人类和非人作杀害等所受之苦。“互相吞噉”,是指旁生在同分当中所作的损害。

  换言之,旁生的痛苦,一类来自非同分的人类等,譬如,受人类杀害、鞭打、驱驰等,另一类来自同分,即被旁生吞啖等。譬如,山羊被鞭打是被人损害的痛苦;被狼吞食,就是依于同分的痛苦。

  【寂灭净善者,谓能证得涅槃善法。远离此者,显极愚蒙,不堪道器。

  “寂灭净善”:能证得涅槃的清净善法。其中寂灭是果,净善为因,寂灭之果唯一是以清净的善法可以获得。“远离寂灭净善”,显示旁生极为愚痴蒙昧,不堪为修道之器。

  《辨中边论》中宣说五果时,第一果即异熟果——“器”,通过前世修善,今生获得具足八暇十满的人身,这就是能行持清净善法的道器,因为依靠暇满人身可以自在修持三乘妙法,没有内外障难。旁生却不是这样,以恶业的障碍,受生为旁生的根身,心识极其愚蒙,不能知言解义,所以不堪为道器。譬如,对旁生宣讲佛法,除了极个别宿世具善根的之外,确实都似对牛弹琴,它们心识暗钝,无法听懂,更不能思惟分析,所以无法领纳法义而趣入修行。

  譬如,人类中因为满业不善,有的人生来弱智,即便一句简单的话也表达不清,没有记忆、计算、推理、抉择等基本的思惟能力,他的智力固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老师纵然使尽浑身招术,也无法让他超越这个水平。和弱智者相比,旁生根器更劣。譬如,我们在十分钟内所说的佛法,旁生一辈子也不会明了,更不可能照此行持。再如,让它念“阿弥陀佛”,也是有口难念。所以极其愚痴,不堪为修道的法器。

  以人身能领会佛法的义理,能心缘法义思惟,而且可以依法义串习,这就是人身宝贵的价值所在。我们要珍惜这种福报,将身心转入善法中。

  【从足踢使,至以棒打,而为驱使,五事如次,谓马水牛驴象牛等。此等是如《亲友书释》中所说。

  这是解释颂词的后两句。

  从以脚踢而驱使,乃至以棒打驱使,这样五种苦事的受者,分别是马、水牛、驴、大象、牛等。也就是:马是被人脚踢而驱使,水牛是被人手打而驱使,驴子是被人用皮鞭抽打而驱使,大象是被人用铁钩而驱使,牛是被人用木棒打而驱使。“等”包括其余受五种苦事的受者。以上是按《亲友书》注释而宣说。

  【其余尚有生于黑暗及以水中,老死于彼,负重疲劳,耕耘剪毛,强逼驱使。又以非一杀害方便,苦恼而杀,又受饥渴寒暑逼恼,又由猎士多方恼害。

  这一段是列举其它种类的痛苦。

  旁生的痛苦还有以下几类,有些生在黑暗和水中,也老死在黑暗和水中(譬如,有些生活在不见阳光的岛屿上,从出生到老死,都处在黑暗之中,连自己肢体也见不到,极其痛苦),有些感受负重疲劳之苦,有些…

《菩提道次第系列——下士道(新广论讲记3)》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